登陆注册
13491000000032

第32章 大开放(3)

选择汕头建立特区,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汕头属于我国沿海的主要侨乡之一。把汕头特区建设好,将在广东海外华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汕头又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港,具有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五、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厦门特区从1979年7月15日中央批准举办,到1981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两年时间是酝酿建设时期。

1979年下半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工作组到福建进行考察后,与福建省领导商量在厦门湖里地区设立特区。1980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后,福建省即于5月20日成立厦门经济特区筹备处。该处负责对设置出口加工区进行选址、规划工作。5月28日,厦门市政府组织力量配合筹备处为出口加工区选址,提出定点湖里,并上报福建省人民政府。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经济特区。接着,展开了厦门特区的一系列筹建工作。

1.组建工作机构。1980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组建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为省政府领导下与厦门市政府平衡的机构,下设人事劳动处、工程处、财务处、工商处和办公室。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1984.年1月,特区管委会并入厦门市人民政府。

2.完成两个规划。一是湖里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全市范围内的配套工程,包括机场、码头、供水、道路等的综合规划。两个规划先后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3.组织和参加国内外考察。一是参加由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民率领的世界出口加工区考察组,对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的几个出口加工区进行考察;二是由市政府组团赴新加坡考察投资环境和城市建设;三是接受香港福建同乡会的邀请,管委会组团到香港听取各方面对厦门特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四是对深圳等先行一步的特区进行考察。这几次考察,对特区确定以工业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吸收外资政策和措施,以及培训人才方面起了促进作用。

4.筹备工程开工。总体规划完成后,紧接着开始进行资金和施工的准备工作。厦门特区建设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福建省委的3000万元的低息贷款和为了加强厦门市基础设施建设拨付的3000万元建设资金;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安排的低息开发贷款50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一方面抓湖里工业区的“五通一平”;另一方面抓周围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5.做好吸收外资的准备。一是制订有关管理条例,管委会组织制订了外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和劳动用工的有关规定;二是从厦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了包括轻工、电子、精细化工、新型材料、食品等五个行业为主的引进项目表,并进行招商宣传;三是组建对外经贸机构,特区建设发展公司负责特区的招商工作,国际贸易信托公司负责特区的对外贸易,兴厦公司派人去香港开展业务。同时,还进行了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工作。

1981年10月15日,湖里工业区正式动工,揭开了厦门特区建设的第一幕。

六、经济特区继承的历史遗产

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办,是在继承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市面:

1.建立特区前的深圳市

深圳市的前身是宝安县。最早设置宝安县是东晋时期,辖治今日之深圳市、东莞市一部分及香港;明朝改新安县,辖治今日之深圳及香港;1898年,香港完全成为英国殖民地后,新安县辖地只剩下今天深圳市的面积2020平方公里。1913年,新安县改称为宝安县。1949年10月15日,宝安县人民政府在南头成立。1953年,因深圳连接广九铁路,交通便利,宝安县人民政府从南头迁至深圳圩。1979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建制,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面积327.5平方公里。1981年10月,成立宝安县人民政府,归深圳市领导。至此,深圳市辖经济特区和宝安县两部分。

建特区前的1979年,深圳总人口31.41万。深圳是重要侨乡。早在18世纪,深圳就有人移居海外。到成立特区时,祖籍深圳的香港、澳门同胞近25万人,海外华侨、外籍华裔约13万人。全市归侨6000人,侨眷、侨属2万多人。

深圳毗邻香港,是内地与香港联系最为便利的地方。由于深圳与香港原属一县,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边境口岸的深圳仍然与香港保持密切的往来。无论从历史上的联系,还是从地缘和人缘的角度看,深圳与香港都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深圳的工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1.96亿元,工业总产值0.61亿元,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外贸出口930万美元,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但是,由于诸种原因,建立特区前的深圳基本上是比较落后的农业社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不稳定,很多人只好外流香港,或远涉重洋到海外谋生。

1979年9月,当时广东省委负责人之一的吴南生曾向省委写过一份报告:1979年,深圳市农民分配收入平均每人134元人民币;同期,香港新界农民收入为13000元港币。深港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别,形成了香港对深圳的强大吸引力,许多深圳居民冒险越境外流香港。有一个简单的数字叫人震惊,1962年从深圳跑了12144人,1978年从深圳跑了17456人!那时,宝安县有些村庄里,男劳力全部路光,仅剩下妇女、老人。也难怪,深圳河北岸的罗芳村,人均年收入513元;几百米外,河南岸香港的较寮村,人均收入7.8万港元,相差甚远。

1979年1月,广东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和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联系广东实际,解放思想,划清是非界限,拨乱反正,总结经验教训。会上,宝安县领导发言反映“文革”破坏边境经济政策以及干部、群众对恢复边境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的强烈要求,同时还分别向习仲勋、刘田夫同志提出恢复和扩大过境耕作、边境小额贸易等建议。会议期间黄静波副省长受省委、省政府委托与宝安、珠海两县代表研究。宝安县委领导方苞和分管此项工作的李广镇副县长研究并起草了报告。2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边境社队自产的农副产品和海淡水产品在完成国家任务后作为小额贸易出口,所得外汇40%留给社队,用于进口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自用。深圳农村非边境地区社队的同类产品,也可按上述办法交由外贸公司代办出口,所得外汇40%留给社队。这个批复不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地区上都比“文革”前的边境小额贸易有较大的突破和扩展。实质上是改革外贸、外汇体制的一种尝试。

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1979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主管这方面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到广东、福建,和两省省委一起研究、起草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文件。在工作组的帮助下,广东省委、省革委会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这些体制包括:计划体制以地方为主,扩大地方对外贸易的权限;财政体制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五年不变,金融体制在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和安排下给地方以适当的机动权;物资体制根据生产基建等各项计划,以省为主管理;商业体制实行以省为主管理劳动工资体制允许地方有灵活性;物价体制在执行国家物价总方针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地方定价产品的范围。同时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试办出口特区的政策。

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发[1979]50号文件,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报告》。中央文件明确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同意实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试行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的办法,即广东财政收入每年上缴中央10亿元,多收的留给地方支配使用。关于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厦门设置。于是,一个伟大的试验,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就在这里诞生了。

2.建立特区前的珠海市

珠海市于1979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辖治香洲区、斗门县。市政府驻香洲。香洲原是一片海滩,1840年以后才逐渐成陆地。1890年,始有7户惠州人到此搭棚定居。珠海市原属香山县管辖。香山在汉代隶属番禺县,唐代隶属东莞县,宋朝始设香山县。1925年5月纪念孙中山,香山县改称中山县。1953年5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以中山县渔民区为基础成立珠海县,县址设在唐家,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底合并为中山县。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治移驻香洲镇。1979年珠海县改为市建制,同年11月26日,升格为省辖市,直属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1983年7月1日斗门县珠海市。1984年6月,香洲区改为县级建制,把原珠海县的行政区域划人香洲区辖。

珠海地理位置优越。珠海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处而得名。南与澳门相连,东与香港隔海相望。与珠海紧密相连的葡占澳门,开埠有400多年历史,是有名的国际自由港,与珠海一直有着贸易往来和民间交往。珠海市辖的海上诸岛环绕港、澳,有的海岛与香港素有贸易往来。珠海市处在珠江三角洲的前沿。东北与深圳隔江相望,西邻侨乡新会和台山县,北与中山市接壤。

珠海市也是着名的侨乡。明清时期,即有珠海人“过洋”打工、做生意。据统计,当代祖籍珠海而旅居海外的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及华裔约20多万人。

珠海又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经济不发达的边陲小县,人口仅12万,经济技术基础十分薄弱。建特区前全县仅有渔船厂、农机厂、渔网厂、船排厂、食品厂等十几家工厂。工业基础薄弱,商业不发达,交通不方便。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1亿元,其中农渔业占65%。

1980年8月,珠海市划出6.8平方公里土地开始试办特区。

3.建立特区前的汕头市

汕头市是一个开埠已有130余年历史的着名港口城市。汕头面临南海,邻近港澳,韩江、榕江、练江在此汇合入海,历史上水运发达,素有“奥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30年代,汕头港的吞吐量仅次子上海、广州、天津而排全国第4位。到1976年,汕头的外贸出口额已从1949年的212万美元发展到1亿美元,到1980年已突破2亿美元。

汕头市又是全国着名的侨乡。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地区便有人从澄海县樟林港乘“红头船”,漂洋过海、出国谋生。到1885年,侨居泰国的潮籍华人就有150万人之众。据不完全统计,当今旅居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美、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潮籍华侨和华人有600万,还有150万潮籍同胞分布在港澳台地区。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在金融界、商业界、工业界及科技界享有盛誉,并热心祖居地的建设。

汕头市不仅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且传统农业发达,是蔬菜、水果、山货和水产品的出口基地。

汕头经济特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挥汕头市老工业基础的作用,从龙湖1.6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区起步,发展到目前基本覆盖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其区域范围包括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区,人口约90万。此外,汕头市还管辖潮阳、澄海、南澳3个非特区县,总面积1748.7平方公里,人口约290万。

4.建立特区前的厦门市

厦门特区地处福建省厦门市,紧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县,与中国台湾省高雄市相距仅170海里,包括厦门全岛和鼓浪屿,面积131平方公里。

早在16世纪中叶,厦门就已成为商埠和对外贸易港口,拥有数以百计的商船,北上宁波、上海、天津,南下汕头、广州、澳门,远航东洋和西洋各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船也先后来这里从事贸易。1684.年,清政府在厦门设立海关。正式辟厦门为对外贸易口岸,厦门一时出现了对外贸易历史上的隆盛时期。1842年,厦门被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美、法、日等十多个国家相继在此设立领事馆。到19世纪中叶,厦门遂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个重要对外口岸。

同类推荐
  •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师宫观每节斋醮七日,旋减为三日、一日,后不复讲
  • 不灭大汉

    不灭大汉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来到这战乱纷飞的时代成为那大汉最后一名皇帝,还会让这些事情发生么?袁家兄弟:“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刘协:“吾乃大汉王爷!”曹操:“吾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协:“抢得就是你。”刘备:“吾乃汉室宗亲。”刘协:“我怎么不知道?”孙权:“……”刘协:“你别说了,你那本事还不如你那兄长。”孙策:“终于有人想起我了。”刘协:“有勇无谋之辈,比起吕布你还差的远。”周瑜:“安敢欺我兄长。”刘协:“你媳妇归我了……”汉旗指处,望尘逃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吾刘协要再创一个大汉盛世,诸卿可愿助本王一臂之力?”
  • 江山情画

    江山情画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百年旧山川。本是乡野小民,却为了爱恨情仇,家仇国恨走上命中注定的沙场。情劫、杀劫纠缠不清。当这个“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的纷乱时代走向终结之时,他该如何选择?
  • 呼唤同志

    呼唤同志

    我叫新红旗,新中国的新,一颗红心的红,五星红旗的旗。我叫新红旗,我的名字很伟大,我的人生很渺小。我叫新红旗,我来自2016,我现在站在1950年新春的北京城中,我面临着一个选择。我是要闷声发大财,还是要成为一个爱国者?答案是肯定的,我要做一个爱国者,所以我需要呼唤同志,需要同志们的力量,来完成一个梦想,一个伟大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宠妻无度:邪魅君王冷面妃

    宠妻无度:邪魅君王冷面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冷面杀手,因因缘巧合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紫荆大陆的地方,成为了将军府大小姐风晴青。他,是受人嘲笑的傻子王爷,扮猪吃老虎,装傻卖萌。当一纸婚配,将两人凑在了一起,人人皆笑傻子与草包是天生一对,绝配时,又有谁知道他才是最腹黑的那一个。
  • 代号熊猫山行动

    代号熊猫山行动

    抗战应该是这样的,还原我心中的真相。七个小故事,
  • 罪神

    罪神

    获得上古凶兽传承,身怀证道至宝,不敬仙,不拜佛,不畏王权,世人皆称他为魔。他坚信永生之路,尸山血海,不成神者皆为魔!
  • 薇观世界

    薇观世界

    两个同在大连奋斗的单亲女孩相遇,一个是大学生,了证明爱一个人,不顾一切,生下来私生子,一个是不为人知的做了别人的情人,就这样两个女孩相遇相知相爱,共同奋斗着属于她们的幸福。
  • 白蛾忆

    白蛾忆

    我是大俞国的公主,我姓叶,名白蛾,娘亲说我出生的那一天,白雪纷飞,像扑火的蛾子。十四年后的一天,宫廷上演着霓裳羽衣舞,衣袖翩翩,裙角无边,殿外的杀敌声却告诉我,父皇败了,姑姑拉着我逃离,后来的一天,我才知道娘亲吊死于怡安殿,鼓声琴韵,挂着的笑意很凄凉……
  • 婴鬼美人皮

    婴鬼美人皮

    后宫佳丽三千如花娇艳,朝宠暮衰!她被迫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宫廷诡战!为得长久,她想母凭子贵竟意外怀得一鬼胎,从此她便被婴鬼缠身祸事连连,最后落得惨死荒野的下场!然而这并不是她的结束,而是她生命的开始!婴鬼诡藏的在她体内的人皮让她在死后重新获得了生命!三张人皮,三次重生!她为爱而生,却也为爱而亡。一世冷清,一世暖,三世缘来终觉浅!纵观生命长河且看她如何经历生死蜕变体味人生百态寻找自己的归宿?
  • 那一年,那些事

    那一年,那些事

    谨以此书献给我爱过的他。那一年,那些事,我不会忘记,不会忘了我爱过的他,更不会忘了那些一路陪伴着我的人。
  • 找个理由活得更好

    找个理由活得更好

    花谢了可以再开,燕子去了可以再来,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们在珍惜生命的同时,更要懂得填充生活的内容。
  • 无限之隐魔逆道

    无限之隐魔逆道

    他本无名,机缘造化,破茧重生。遭受背叛,偶来无限,逆天机缘。把握不住的力量终是镜中花,水中月;唯有握在手中,才算真实。无限轮回,看隐魔一步步走向那逆道之路。吾隐魔问天:“隐魔之命,翻道成魔。”终有一日,吾要让这天,匍匐在我的脚下。......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满天星辰,轮回世界,吾却只愿......在江边钓鱼,看她轮回百世,只求看她一笑。梵(fan)胤(yin)爅(mo)仰望这许久未注意的蓝天,自嘲道:“吾挣脱了轮回,跳出了天道,却终究败给了你。”人生若只如初见,可笑,可叹!这后悔的滋味,可真难受啊!吾,只饮烈酒,不谈过往!哈哈哈!来,干一杯!
  • 粥样年华

    粥样年华

    这将会是一场不怎么轻松的阅读体验,其实我写的时候也是够累,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场梦,到底该不该记录下来,这似乎是一个罗生门的话题,不好好在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庄生梦蝶。你怎么知道梦里发生的事情就是假的,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就是真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