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1100000010

第10章 “三步走”战略(4)

到1990年8月,适当调整紧缩力度、启动市场、争取经济适度发展的治理整顿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90年1月至7月,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工业总产值比1989年同期增长2.3%;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829亿元,比1989年同期增长5.4%;国内市场商品零售总额比1989年同期下降1.5%,但下降的幅度在逐月缩小;上半年全国物价指数为103,是1985年以来同期物价指数最低的时期;银行货币回笼增加较多,累计增加1268亿元,比1989年同期增加475亿元;出口持续增长,累计308亿美元,外汇结存增加;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总产量比历史最高的1989年增产560万吨,达9935万吨。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国的经济并未完全转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多年积累下的矛盾和在治理整顿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仍然严重制约着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当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一是市场有所复苏,但结构性疲软状况没有改变,表现出即期需求不足。1至7月,物资系统生产资料销售额比1989年同期下降5.8%;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县及县以下则下降6%。国内市场仍呈平淡景象。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国内市场疲软,是一种结构性的疲软,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特点。滞销的产品主要是在经济过热时期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以致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耐用消费品;而一些能源、原材料等产品,不仅未出现疲软现象,反而供不应求。二是资金投放和占压并存,流动资金紧张。7月底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1989年增长45.9%。三是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产品技术层次较低。据有关部广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估算,当时在国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58.8%,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出口产品的51%,真正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只有25%左右。在我国每年开发的近6万项各类新产品中,可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3.5%。四是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尚未好转。1至7月,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1989年同期减少197亿元,下降56%;企业亏损额达150.9亿元,增长99.2%。从能耗上看,当时我国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高出30%至90%;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比日本高3倍,比印度也高出1倍。五是产品质量差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致命弱点。据有关部门对部分城市的调查,当时我国工业产品的抽样合格率约为75%,优质品产值率约为27%,市场抽查商品合格率为55%。而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合格率则高达98%。我国企业生产中不良产品损失率约占产值的10%到15%,仅此一项,我国每年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0亿元。六是国家财政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全国财政收入比1989年同期增长11.6%。国内财政支出增长16.4%,高于年度预算增长9.7%的幅度。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虽然正在好转,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前一阶段的治理整顿,不论是压缩需求,还是启动市场,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

鉴于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方面来。8月2日,李鹏在全国工业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治理整顿还没有到位,明年还要继续治理整顿,但是主要任务可以有变化,要在压缩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把重点逐步地切切实实地转到提高效益、调整结构上来。他认为,当前工业生产的出路在于启动市场,这个观点是对的。但在强调启动市场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结构。8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社论指出,经济的增长当然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当前更迫切的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保持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协调。这是经济工作的重点。所有生产部门,都要把工作的指导思想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9月3日,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在汇报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时说,今年以来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进一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形势正在好转。

但是整个经济形势仍然存在着相当严峻的一面,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宁愿估计得充分一些,看得重一点,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一些,这样对我们更有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有所回升的形势下,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警惕重新出现经济过热,再度发生片面追求工业速度和争上基建项目的倾向,切实把治理整顿的重点真正转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上来。12月25日至30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肯定了对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主要任务的调整,强调指出,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头一年,也是继续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一年,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保持农业稳步发展的问题。要把全部经济工作切实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力争工业生产的质量、品种,效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从1990年第四季度开始,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逐渐成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计划会议上宣布,国务院决定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切实把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所有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都必须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增加品种规格,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使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有比较明显的改善,1991年2月,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发研制多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上哪些技术改造项目;产品质量有多少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多少优质名牌,产品合格率提高多少;开发多少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加多少花色品种;从哪些环节上节能降耗,成本降低多少,资金周转加快多少,设备完好率提高多少,扭亏增盈多少等等,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步实施的目标。《通知》还要求这个活动要与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活动年目标的实现。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此,从1990年底开始,国务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有重点地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1991年5月30日的《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通知》将这些政策措施归纳为以下的11项:(1)适当增加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2)酌情减少部分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任务,扩大其产品自销权;(3)适当提高部分企业的折旧率,逐步完善折旧制度;(4)适当增加新产品开发基金;(5)补充一些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6)适当降低贷款利率;(7)给予部分企业外贸自主权;(8)进一步做好若干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双保”工作;(9)继续清理三角债;(10)选择100个左右大型企业集团分期分批进行试点;(11)切实减轻企业负担。9月23日,李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加上一条,即:降低国营工业企业的所得税率至33%,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既是治理整顿最后攻坚阶段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超越了治理整顿阶段的一项较长远的战略目标。当治理整顿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结束之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仍然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

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

三年的治理整顿,扭转了原来呈现出“四过一乱”的经济形势,初步理顺了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为国民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为1992年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治理整顿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发展速度。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93%,治理整顿三年(1989年至1991年)平均增长6%;1991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4.77%,三年平均增长10.36%。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恢复到与当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正常发展水平。

第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的局面明显缓解,严贯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治理整顿阶段,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采取了经济和行政等方面的措施,实行信贷和货币“双紧”政策,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压缩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团消费,有效地遏止了社会消费膨胀的趋势,促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治理整顿的三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平均供需差率由1985年至1988年的11.8%,缩小列8%左右。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由1988年的118.5逐步降至1989年的117.8、1990年的102.1和1991年的102.9。

第三,流通领域的混乱现象得到整顿,经济秩序明显好转。经过清理整顿,党政机关所办的各种公司绝大多数已经撤销或同机关脱钩。一批在公司中兼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公司中退出。价格混乱现象也得到比较有效的治理。

第四,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1984年到198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的状况,1988年进出口总额为1027.9亿美元,逆差为77.6亿美元。在治理整顿中,我国顶住西方国家无理制裁的强大压力,坚持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1990年即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的状况。199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3563亿美元,顺差达80.5亿美元。1989年至199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18.02亿美元,是改革开放13年历史中利用外资额最多的一个阶段。

第五,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的成绩。在治理整顿期间,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部门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一直处于长线的加工工业则受到一定的限制,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

1989年和1990年粮食生产都获得丰收,从而结束了农业生产从1985年到1988年连续四年徘徊的局面。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7662.09亿元,比1989年增长7.6%;1991年,尽管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农业生产仍然获得较好收成,农业总产值达8157.03亿元,比1990年增长3.7%。

第六,在治理整顿期间,一些领域的改革得到新的进展。在治理整顿的三年时间里,虽然改革从总体上说放慢了步伐,但在某些领域改革仍然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外贸管理体制、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并在金融、财税、社会保险、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方面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

但是,治理整顿时期的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任务,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1991年9月23日,李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一直强调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但实际收效不大。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增加。现在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是速度上不去,而是效益提不高。在现有结构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已经不能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因此,在治理整顿阶段结束之后,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仍然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尽管如此,以上几个方面的成效仍然说明,在我国改革第十年出现的严重的“四过一乱”的状况,经过治理整顿,已经从根本上扭转过来,治理整顿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因此,1991年12月23日,在国务院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从总体上来说,治理整顿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992年3月20日,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告:“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表明,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可以如期结束。”

当然,在充分肯定治理整顿成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治理整顿对于改革的负面影响。在治理整顿时期,虽然中央一直把深化改革和治理整顿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初期,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到治理整顿方面,而改革的步伐则明显放慢,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暂时的徘徊或倒退。

这种暂时的徘徊或倒退,主要出现在对于计划体制的改革上。当时,为了迅速控制正在蔓延的混乱现象,将国民经济的运行纳入正常的轨道,中央不仅采取了各种经济措施,而且还过多地动用了行政的、强制性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计划体制时期的一套调控宏观经济的做法。在新的调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以以往惯用的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遏止混乱现象的蔓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也是唯一的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整顿初期改革的延缓、停滞乃至倒退,根本原因不在于治理整顿,而是此前没有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忽视环境治理,致使经济环境恶化。改革滞后现象到十三届五中全会后逐渐得到改变。

但是,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由乱到治的过程,却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四过一乱”现象是由计划体制的削弱引起的,而恢复使用过去惯用的行政干预的手段并迅速产生效果,似乎也证明了还是计划经济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在治理整顿时期,理论界在改革方向这个关键问题上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出现了改革的“市场取向”和“计划取向”之争。一些人主张放弃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个公式,在改革中加大计划经济的分量。这种认识,成为90年代初期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的思想理论障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大事件和决策调查》)

同类推荐
  • 幽幽古道情

    幽幽古道情

    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列入专供朝廷贡品以来,普洱茶不仅广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更成为了备受宫廷喜爱的贡茶。它的兴起成就了许多人幻想成了一步登天的捷径。于是各式各样的斗茶大赛随即而生。那叮咚的马铃声和那幽幽古道,带出了多少的故事?实在不能尽数。
  • 我当军师那些年

    我当军师那些年

    有人言:“钱无忧经天纬地之才,得之可问鼎天下。”亦有人言:“钱无忧乃乱国害民之贼,此贼不除,天下难安。”“其他谋士只为形势而算计,而钱无忧却只算人心,若是沾上了这家伙,你还是趁早自己抹脖子吧,不然早晚叫你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境。”钱无忧,一个从菜鸟狗头军师成长为一代鬼谋的老不死。钱无忧对于这些个评论很无辜,他现在只想说:“天啊,谁能救救我,来到这个陌生的鬼地方,我真是只想好好的保住自己的小命,赚点小钱,娶个三妻四妾,天天过着没羞没躁的腐败小地主生活。”
  • 荣光与黄金

    荣光与黄金

    被伙伴杀害而回到过去,参与一个贫穷国家的成长,见证一个帝国的形成,追寻一段穿越过去与未来的羁绊。
  • 东海屠

    东海屠

    地壑下的深流如何成长为体制外的帝国?一个被逐出家门的浪荡公子如何成为海上霸主?大明海商如何突破禁海政策到达郑和也不曾到达的地方?让我们展开时代的浮世绘,记录一段湮灭的历史,吟唱一曲英雄的传说。大航海时代,中华历史的另一种可能。看区区海商呼啸东南,威震四海,打造新的天朝!
  • 最三国第2卷

    最三国第2卷

    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血性更奋斗,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一部写给青年人看的三国历史。动荡时代下男人超越自己征服世界的激情,关于欲望、勇气、谋略与耐力的较量,对经典的深度发掘,对三国英雄人物欲望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最三国,是男人的三国,欲望的三国,征服与被征服的三国。较量,人心的较量。战争,人心的战争。
热门推荐
  • 白夜游

    白夜游

    心怀四海,飘飘何所求。万里江河,细草微风岸。脚踏云浮,为意满平生。
  • 光耀百地

    光耀百地

    我们应该自卫?还是应该进攻?年轻的一代人如何拯救我们危在旦夕的地球?战争下催生的科技能否帮助人类完成开拓星际的目标?都是未知。
  •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材的30条建议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材的30条建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的人却认为承认错误是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尤其在别人面前,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情,所以即使犯了错也不肯承认,遮遮掩掩,甚至当别人当面指出或提出的时候都不肯承认,更不要说道歉了。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 仙魔道之凡云录

    仙魔道之凡云录

    宁静山村,一场大火,两个懵懂少年,两世早已注定的宿命,成仙如何?成魔何妨?我只求问心无愧,人生苦短,到头来皆是一场空!若能重来,我只愿一生平淡,尽情山水,岂不快哉?人道是:梦里花落知多少?往事不堪回首,倚阑干,泪满襟裳!
  • 虐恋:帝国情人

    虐恋:帝国情人

    “女人,你想跑?”银色面具下,一双冰冷的眼眸戏谑的看着地上的她。男人一只手端着高脚杯,一只手抬起她的下巴,使她直视着她。她却丝毫没有被震慑到,倔强的把头偏向一边,眼睛仇视的望着他:“对,我就是要逃跑,你能怎么样?”男人听了笑出声,把手中杯子里的酒强行灌进她的口里,然后抬起她的下巴,一字一顿的说:“游戏才刚刚开始。”…………………………一场争夺,牵扯出两个少女的情感,在友情的背叛下,她该如何决定,敬请期待。
  • 黏上高冷校草:驯服男神很简单

    黏上高冷校草:驯服男神很简单

    无数次嫌她烦无数次嫌她不懂事无数次的无数次转过身去看某天,她不再对你笑不再对你关怀请记住,她曾经爱过很爱很爱爱到无法自拔爱到无数次问自己我是不是惹你生气了?---简小鱼新作。
  • 神霆

    神霆

    神泣大陆,武者为刀俎,弱者皆鱼肉。一个不能修炼却被凌辱毒害的奴仆少年,因祸得福,开启神秘灵石,锻血骨,炼神识,缔约神魂榜之无上雷魂!手握天雷之力,脚踏黑霆巨龙,从武极山门雪耻逆出,踏遍深渊地狱、血色天堂、轮回空间、死亡禁区…少年一路风起云涌,高歌猛进!百王朝,十皇城,一帝都,天之骄女,千年家族,万古神殿…杜雷誓要与无数绝世天才相争锋。
  • 直男遇上腹黑攻

    直男遇上腹黑攻

    为了追他那个腐女妹妹,我和他假扮情侣,卖腐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没想到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女孩没追到,节操掉了一地不说,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 变异蜗牛

    变异蜗牛

    四川大学学生王渊,因家道中落,被迫勤工俭学,由此开启个人奋斗,20年商海沉浮,与前进中的中国社会一起进步,最终达至商业巨头。故事初期涉及个人奋斗、情感纠葛,中期编入经济学基础与故事一起升级,后期主人公左右时代走向,参与全球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