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5800000012

第12章 立体主义成为潮流之势

绘画的技巧成分越少,艺术成分就会越高。

——毕加索

(一)

1909年夏天,毕加索决定带着奥利维亚到西班牙的圣·雷恩花园去住一段日子。10年前,他在那里与巴斯一家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10年了,他再也没有闻到那股久晒烈日、强劲四溢的泥土味了。

途中,他们回到巴塞罗那的家中逗留了几天,看望了毕加索的父母。

到了西班牙之后,曾经令毕加索感到愉快的小村庄又一次令他感到轻松和宁静。这里还是10年前的老样子:青翠的梧桐树高耸入云,四处成荫,刚刚从山上归来的农民和骡队穿梭其间。这一切都令毕加索感到身心愉悦。

毕加索的朋友买下了一所带有花园和山泉的小院子,毕加索和奥利维亚就借住在这里。尽管风景依旧,但毕加索的眼光却不同于往日了。

不久之后,毕加索就来到圣塔巴巴拉山,并将那里的风景收入到自己的立体派画作之中。

这些作品也展示了他一向想要达到的目标。现在,毕加索也逐渐看清了自己的发展路线,这条路线就是由《亚威农少女》一直走向完整的分析立体主义。

这段时间作品渐渐被人们所接受,加上他的周围环绕着乡野、热情和他所喜爱的气味,以及置身于老朋友之中的快乐,使他产生了比平时更加旺盛的创作精力。

在这里所创作的风景作品当中,《亚威农少女》中的那种动荡不安情感的色彩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理性色彩。一系列以群山为背景的壮丽风景画,与他10年前所描绘的大相径庭,毕加索不再是复制风景,而是全部以几何图形来对风景进行勾勒,只呈现出最基本的形貌来。

在这些画作中,毕加索还将塞尚的多点透视和几何图案的运用推向了巅峰。所以,有的评论家将分析立体主义又称为塞尚式的立体主义。

在头像的方面,此时毕加索在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立体主义也更加显著。在一幅奥利维亚的画像中,她的脸孔被打成许多弯曲的平面,背景中的盆花则呈现出严格的角面。另一幅画则是由直线构成的,后来回到巴黎,毕加索又立即着手铸造了一座铜像。这也成为毕加索创作出来的最为杰出的雕像。

毕加索从西班牙度假结束回到巴黎后,也带回了大量的新作。

刚刚到家,画商富拉尔就找到他,表示要为他这些刚刚出炉的作品举行一次画展,因为他看到这些画作与他所经营的塞尚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

这次画展很成功。出乎所有批评家所料,立体主义有了更多的观众。毕加索身为当代最重要画家之一其声名也远播至巴黎和巴塞罗那之外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外国崇拜者都拥到他的画室拜访,并纷纷出钱购买他的作品。

通常一些外国访客也会到斯坦因兄妹家中去,而毕加索和马蒂斯也经常在斯坦因家中见面。他们之间虽然会时常有些摩擦,却仍然相当尊重彼此。毕加索有时会对马蒂斯发出一些冷酷的嘲笑,但他却决不允许别人批评他。

有一次,一群人在斯坦因家中聚会,其中就有马蒂斯和毕加索。马蒂斯离开了一会儿,有人就问他近来的进展如何,毕加索说,马蒂斯想必一屁股坐到了自己的桂冠上了。

在场人中的大多数此时都想讨好毕加索,于是也开始攻击马蒂斯。谁知道毕加索却因此而变得非常愤怒,他大声喊道:

“我不准你们说马蒂斯的坏话,他是我们最伟大的画家!”

由此可见,他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惺惺相惜的。

(二)

1909年的秋天,变得富裕的毕加索也离开了“洗衣船”的小房间,搬到了附近克里奇大道的一座寓所中居住。

新的住所中有一间宽敞的画室、一间真正的卧室和一个大饭厅,甚至还有一间仆人房,后来毕加索还真的雇佣了一位女仆。

不过,毕加索也并没有完全离开“洗衣船”,而是将那里的画室当做仓库。

毕加索当穷画家的日子从此便一去不复返了。克里奇大道在塞纳河的南岸,属于巴黎的蒙巴纳斯地区。这时,基本整个蒙马特尔的艺术家都搬到这里来了,从而使蒙巴纳斯成为巴黎新的艺术中心。

新居的画室中堆满了毕加索收藏的各种东西,以及他的绘画用具。只要是能够激发起他的好奇心,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也不管搭配合适与否,毕加索都会统统弄回来。一时间,画室和房间里变得拥挤不堪。

女仆的工作很轻松,因为她发现,活干得越少,主人就越高兴,尤其是男主人不喜欢把什么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还特别讨厌扫地,他害怕扬起的灰尘会将画面弄脏。

另外,毕加索和奥利维亚早上要睡到十一二点才起床。女仆为了不因为收拾房间而吵醒他们,也照着这样做了。

毕加索的一生都好像生活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然而对他来说,相对于井然有序的世界,这种混沌的天地仿佛才是孕育意念和创作最为丰富的土壤。无序,就是他专有的秩序。事物所在的位置,就要依其当时的需求来定,如果按照外在的原则,反而显得勉强而不自然,思绪也容易受到影响。

此时的毕加索,每天忙于将他的立体主义向前推进,精神压力也比较大。他每天吃得很少,只喝白开水,但他搜集东西的兴趣却丝毫没降低。刚开始时,他只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一张大铜床;而现在,他纯是为了兴趣而购买东西,比如一大张铺设有紫色的天鹅绒、一架没人会弹奏的风琴,以及吉他、曼陀林、箱子、柜子和数不清的非洲雕刻等等。

这些东西堆积在他的画室中,形成了过度的拥挤和贫民窟似的景象,而这一切在毕加索看来,却是最为赏心悦目的景象。

经常出入毕加索画室的就是勃拉克。虽然他们的气质毫无相似之处,但工作起来却是无比和谐。在他们的手中,立体主义也变得越来越“分析”了,但它却绝对没有抛弃自然,原先的物体还是存在的,只是有时可以同时看到它的几个面而已。它们以画家所知道的方式存在着,具有一种超乎乍看之下印象的真实性。

这一时期的毕加索变得十分愤世嫉俗,一意孤行。当有人对他说,有些画家不喜欢他的画时,他就傲慢地回答:

“很好,我很高兴他不喜欢我的画,这就对了!”

1910年的年底,毕加索完成了《肯惠拉肖像》。这时,他对形式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彻底的突破,而这幅画像也被人们看做是分析立体主义的典范之作。

在这幅画上,外形的分析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以至于人物的面部特征虽然可以分辨,但同模特的相像之处却不如从前那样易于辨认了。毕加索将人的形象肢解为很多碎片,体积、色彩、透视等,统统让位于意念中的形态和画面的构成。尽管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破坏性的,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获得人们的反应和认可。他说:

“我总觉得,绘画必须在人的心中,甚至在那些不懂绘画人的心中唤醒某种东西。莫里哀、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如此,常有一些讽刺性和粗俗的东西。这样,我就可以与所有的人进行沟通了。”

对于所创作的《肯惠拉肖像》,毕加索对自己当时的内心斗争作过一番隐晦的陈述:

它最初的形式,看起来就像在烟雾当中升腾,但我如果画烟雾的话,就会让你用钉子把它钉住挂在墙上。于是,我又增加了一些东西:眼睛的痕迹、头发的波纹、一片耳垂、紧握的双手,这时,你就能捕捉到那些烟雾了。我把他们知道和不知道的东西都掺杂在一起,他们的思想就会伸向未知。

从毕加索当时的一些素描中可以看出他的立体主义画法的基本思路:先以一个易于辨认的人物开始,接着用直线来分割形象,使形象变成一些简化了的直线围住的平面,但始终会剩下某些线索,作为同对象的象征性联系。

这样,在观察这幅画时,人的想象力就会投入到一种虽然含糊不清,但却又确实存在的情景之中,而且,由于受到这种新的视觉情景富有节奏的激发,想象力也在寻找它新的活动范围。

(三)

到1911年底,毕加索与勃拉克已经将分析立体主义推向了发展的顶点。按照一般逻辑,下一步就应该将这种风格印象完全的抽象化了。但是,两人却没有采用这样的步骤,相反,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抒情、更为整体化的立体主义创造方法。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毕加索和勃拉克发现,如果继续走下去的话,立体主义就可能会沦为一种纯粹的、闭门造车式的视觉构成游戏,产生只为少数内行人欣赏的危机。

为了避免这种危机,他们开始在画中添加一些“写实性”的线索。比如,毕加索在一些瓶子的画作上添加的大印刷字母,就是这样的一些线索。

所以,在这之后,毕加索的画法也从单纯注意形式和结构向绘画中的各个方向转变,同时,从几个角度绘画的方法也用得少了,而是不时地将立体主义的空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空间融合在一起。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并理解自己的作品,也为了让自己的作品不至于脱离现实,毕加索和勃拉克又开始寻找一种可以拉近画家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能够接受并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有一天,毕加索到勃拉克的画室去找他,勃拉克正在用漆木纹的工具和洋漆作画。

勃拉克的父亲是一名房屋装饰和油漆工人,他把儿子送到巴黎来,就是为了让儿子学习一些制造大理石虚幻的表面或漆木纹的技巧。不过,勃拉克放弃了学习这些技巧,转而作了风景画家,但是,他那种油漆兼装饰工人的技艺却一直没有丢掉,并且还尝试着将这种技艺运用到自己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当中。

毕加索看到勃拉克用漆木纹的工具作画后,很受启发。回家后,他也开始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创作。

不过,毕加索简化了勃拉克的漆木纹和大理石纹的程序,同时想起父亲以前常将一些裁开的绘画别在画布上,以便探索新的立意的方法,于是,毕加索就拿起一块上面画有很逼真的编藤椅图案的画布,剪成了他所需要的形状,贴在画布之上。然后,他又用油彩画上烟斗、玻璃杯和柠檬片,再写上仿真字母“JOU”,并用一条上好的粗麻绳绕成一个椭圆形,做成画框,围在画布的周围。

如此这般,一幅别具心裁的拼贴画便产生了。这就是著名的《有藤椅的静物》。

由于画面上被涂上了阴影和条纹,使得整个画面看上去都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的画面。

初次尝试的成功,给毕加索带来了极大的鼓舞。随后,他又开始尝试用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些物品来创作立体画,从而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接近于现实,易于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于是,各种各样的物品,如报纸、钉子、麻绳、木片、纸片等等材料,都被毕加索巧妙地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比如,他用染上颜色的松木做成一把曼陀林琴和一支单簧管,贴在画布上面,再用炭笔对其进行描绘,一幅栩栩如生的静物画就产生了。

他还把细沙粒掺入到颜料之中,直接涂抹在画布上面,从而让作品呈现出凸凹有致的感觉,增强作品的立体感。

为了表现形的结构,突出自然的现实感,毕加索不仅采用笔、颜料和纸,还借助其他材料,用单纯的、朴素的和自然的直观方法来表现,从而让美术中的绘画、雕刻、剪纸、版画等手法高度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拼贴技法”。这一时期,也被人们称为“杂物立体主义时期”。

(四)

在1912年的整个夏天,勃拉克开始致力于各种炭笔素描,并试验一种新的技法。他买了一些仿木纹的壁纸,或者用手边现成的东西,比如报纸、乐谱、广告等。把这些东西剪成碎片后,再黏贴在事先完成的素描上。

后来,毕加索也来了兴趣,用同一种手法,在秋天完成了一批剪贴纸画。他写信给勃拉克说:

“我偷学了你用纸剪贴画的最新技巧。”

此后,剪贴画也迅速传开,引起了许多画家的兴趣。但对于毕加索和勃拉克来说,这种画法的重要之处,就在于能够通过将不同颜色的纸片同时贴到画中,重新将色彩带入以形为主的立体主义绘画中,并且通过不同色彩的相互重叠制造出深度感。

比如,毕加索在1913年所创作的《小提琴》,就是在画布上贴了一个中间有道缝隙的纸箱,代表小提琴的音箱,仿原木色调的纸则暗示了小提琴的材质是木头,小提琴的形状以炭笔画在作为背景的报纸上,琴弦则画在泛黄的条状白纸上。

人们根据毕加索和勃拉克等人的立体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常将其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分析立体主义,大约在1907年到1911年期间;第二个时期为综合立体主义,大约在1912年到1914年期间。

在第一个时期中,在塞尚的影响之下,毕加索等人的重点是所谓的“破坏”对象,将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再将其相互交叠,形成画面,弱化立体感,并降低色彩的表现,多用黑色、白色和棕色。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通常认为是1910年毕加索创作的《肯惠拉肖像》。

接着,他们又用所谓“同时表现”的手法,在一个画面中同时表现同一事物的几个不能被人同时看到的面,比如人物的正侧两面同时表现等。而他们所创作的风景画,初看也犹如平面构成一般,没有丝毫景深的感觉。画中的东西都被推到了前面,跳出了背景,如同堆积在一个盒子当中。

这就是立体主义的过渡阶段。对于形体应该分解到什么程度,他们认为,应该尽可能地分解,以不完全丢失现实痕迹为限度。

到了第二个时期,也就是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他们先是采用黏贴的手法,将纸片等东西贴在画布上,构成作品,有时还有实物;接着,又发展成为半抽象的色彩强烈的装饰画,并从绘画发展到雕塑、建筑及工艺美术等领域。

这种立体主义绘画风格虽然开始时不被人认可,但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理解,很快就在欧美各国传播开来。

1909年时,毕加索的作品展第一次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当时,俄国籍画家康定斯基正在慕尼黑学画。他将印象派、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画风糅合在一起,创作出了许多形与色高度抽象的作品。这便是抽象主义出现的信号。而此时毕加索的画展无疑起到了催产的作用。

1912年,毕加索的画展又在英国伦敦举办,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且也引起了人们的巨大争论。

从此,毕加索的名字便像天空中初升的明星一般,高挂在画坛的上空。到1914年,毕加索的《卖艺人家》以11500法郎的高价售出。

显然,立体主义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同类推荐
  •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历史上那些牛人们

    这些人,怎一个牛字了得,历史因他们而风生水起。叹古今,道不尽无限沧桑,阅读因他们而更具魅力。历史是永恒的热门题材,历史人物是解析历史的最好切入点。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呼风唤雨能量很大的牛人们,他们的人生看点,吸引着芸芸众生的无数眼球。厚重且生动的史料、扑朔迷离的史实,真相被逐一揭开。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鬼在你心里

    鬼在你心里

    对带徒弟这件事,韦一楠的抵触情绪整个局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前些年局领导硬要分,最后弄得鸡飞狗跳,新人哭,旧人叫,天怒人怨。如今丁当得罪了局领导,被分给了韦一楠,大家都等着看热闹,没人嫌事儿大。韦一楠沉默寡言,整个局里破案率居高不下;丁当火急火燎,永远改不了毛毛躁躁的毛病。分分钟想弄死丁当的韦一楠却在她实习转正那天,将她护在身后,对着众人说,“丁当是我徒弟,你们敢打她的主意就试试!”这一次,丁当真是遇到了一个难题。堕楼而亡的女人留下日记,揭示了一段人鬼夺情的旷世奇谈,准备走进婚姻殿堂的女人却被丈夫死去的前任纠缠,将她一步步拉入恐惧的深渊。是人还是鬼?
  • 重生之修真三国

    重生之修真三国

    妖宗张角,道行高深,祸乱天下又有魔宗董卓,败坏朝纲。汉家仙府,风雨飘摇。天下大乱,豪杰辈出。杀猪大将军,一生诸妖无数,被困十绝阵,最终是否能平安脱困?避世千年的玄冰洞传人为何要在此时入世?蓬莱仙岛,尽得神枪散人真传的银甲少年匹马单枪进入冀北,见那白马仙骑好不威风!习得霸王戟决的吕奉先自关西而来,欲战关东诸雄夺那天下第一人之位,最终是否能够成功?
  • 当蝶予花开时

    当蝶予花开时

    利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如果一对恋人在情人节那天到利市的蝶予花树下祈愿,那么这对恋人就会得到蝶予花花仙们的眷顾,与另一半长长久久......
  • 追寻真爱复兴的少女

    追寻真爱复兴的少女

    四个女孩应身上的使命来到了A大,和四大校草展开了一段甜美青春的浪漫爱情。
  • 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级,一个社会细胞。在这里没有刀光剑影,大起大落,却有心灵的颤抖、细节的惊人。小小班级,每一步都连着社会风云、家庭脉搏。何为“素质教育”?一个大胆尝试!
  • 意志帝国

    意志帝国

    9527:小贝勒,现在的科研理论发展进展的十分缓慢,研究员的缺口很大啊。完颜贝勒:关我屁事。9527:混蛋!没有高科技老子怎么打星际战?完颜贝勒:科研人才的事情又不是我说有就能有的事情,这要看读者多少。9527:小样,说话说全点,墨墨迹迹的。完颜贝勒:读者只有仔细的看本书,这科研人才自然就有了。因为能认真看完此书的读者都是能和爱因斯坦比肩的资深理论研究员。
  • 猪猪宠物

    猪猪宠物

    不就是羡慕猪一样的生活么,为什么就生生的变成猪了呢?还有,这个长得一脸风光霁月其实腹黑无比的大叔能不能不要整天眼冒绿光似看美食般的看着我呢?人家好怕怕......
  • 抓不住的月光

    抓不住的月光

    韩一潇,性别不明少年感。她是爱上活泼无脑室友林月的冰山冷面帅T吗?那是割舍不了的过度依赖还是心中的深爱?将错就错假扮男生进军娱乐圈,她的帅气冷俊能在男子团体中掩藏住身份吗?她与性格迥异的美男队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真CP还是假CP?
  • 吸血鬼来袭学院守护战

    吸血鬼来袭学院守护战

    听校长老头子说,张牙舞爪的吸血鬼军团来袭?还个个身怀绝技思想(……)强大?事态如此紧迫……居然让我尹苏萌——这样一个菜鸟猎人去跟他们过招?虽然我很想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客套话,但是,说不定在那之前,我就已经在黄泉路上溜达了……不过为什么,这场战争的发展有点不合常理?一向代表正义的猎人协会怎么突然做出了奇怪的举动?难道说,这件事情与20年前的那场所谓的吸血鬼大屠杀有什么关联?到底所谓胜利的橄榄枝会落入谁手?
  • 城市猎人之时空之刃

    城市猎人之时空之刃

    天元界猎妖师误坠现代都市,十年未间断寻找回家的路,但是却一无所获!十年后,他依然没有放弃回家的念头,借助圣器穿梭于各个位面之间寻找办法!他是猎妖师,虽然身在异界,但猎妖始终是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一个合格猎妖师的守则之一!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封鬼、封妖、封魔,封尽天下妖邪!屠鬼、屠妖、屠魔,屠尽一切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