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0500000022

第22章 乡土叙事——不断推进的线性景观(5)

位于大别山南麓的崎河镇,属鄂东与皖西的交界地区。凡此类地界,大都风俗古朴、民风强悍,不遵律法,崎河也不例外。虽然是革命老区,经受过战火的冲刷和社会变迁的淘洗,却依然没有完全改变山村的社会形态和村民的保守意识。何家大屋和方家大屋是崎河镇最大的两个村,从清朝乾隆年间,何、方两垸结下了世代冤仇,不通婚、不来往、不说话的三不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山村的半封闭状态,造就了崎河独特的乡俗,尤以方家大屋村最为浓厚,全垸明清时代的古建筑保存完整,族堂中常年供奉着先祖,香火不断。族规对族人还有不小的约束力,大多村民对法律感到陌生,日常却能自觉遵从沿袭下来的家法。一年之中名目众多、仪式繁多的节日,男女老幼都认真准备,乐在其中。何家大屋村紧依国道,耕地多,是远近闻名的苗木专业村,比较富裕,村民自我感觉良好,村支书何四清在镇里也是趾高气扬,没人敢说不是,结果姑息养奸,村里更是有三霸横行霸道,郑北扬去上任的路上就被何家二霸暴打一顿。

尽管去崎河镇任书记并非郑北扬所愿,但从小在父亲“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郑北扬,始终怀有一颗报国之心,大学时代的激情与梦想,以及市委机关的锻炼,使他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应对挑战,他也想在这块地盘上认真筹划,搞一个类似开发区的经济小区,然后再搞几个大厂,在村级启动脱贫攻坚的计划,治理经济环境,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坚决砍掉臃肿的机构和多余人员,做出一番事业。但在去的路上就被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这个曾经怀抱文学理想的年轻人被推到现实面前,乡村所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和各种矛盾冲突一一展开,群众上访告状、打架斗殴,干部工资不能兑现,贫困村的干部辞职不干,税费难收,计划生育难搞等等。郑北扬任职的崎河镇,古老的宗法制传统在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形态中仍然留存,对村民持续保持着绵长的影响。两个宗族族长虽然并无治理民众的权力,但依然在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对违犯了何、方两家因世仇而不通婚的古老规定的少女荷娇,方家族长庚寅老汉可以在族堂上严令对其重打五十大板。因不堪忍受别人对她与庚寅老汉的风言风语,何家大屋成矩娘上吊自尽了,何、方两家族长一声令下,双方各三百人备好器械,拉开架势,杀声一片,是郑北扬带领二十多名乡镇干部及时赶到,将何、方两垸的集体械斗画上了句号。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多种经营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多元经济形态正在瓦解着单一的经济结构,经济利益在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开始凸现并与日俱增,郑北扬所要领导的农村的基层政权,是一群多为当地人的镇长、副镇长、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村长支书,以及各种专门的技术人员,比如医生,还有林业站的技术员等组成,在农村他们精明强干、消息灵通,享有较高地位和声望,并且是学历较高的一个群体。郑北扬领导着他们,与或朴实或强悍的村民们打交道,赈济贫困村民,资助他们脱贫致富。经过实地考察过后组建起经济开发小区、水泥厂等四个乡镇企业集团。在洪水暴发的紧急关头,他们身先士卒,舍生忘死。刘心明正是通过乡镇干部具体地介入矛盾去解决问题的进程,展现了他们丰富的世情人生,他们的敢做敢当,他们的风趣幽默,他们的无可奈何和粗俗鲁莽。尤其是郑北扬、王又青、刘黎明等乡镇干部所共有的那种担当与奉献精神,与当下一些文学作品中鞭笞的日益丑恶的乡镇干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符合刘心明想要反拨对乡镇干部种种误解的初衷。

小说对郑北扬的刻画中也展开了他与几位女性的纠葛,妻子王昕,乡镇医院的医生苏珊娜和林业站的技术员林亚秋。郑北扬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福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是对压抑的婚姻生活的逃避和置换,事业是他的寄托和所有。而工作中的挫折、困惑和痛苦,他只能向苏珊娜和林亚秋寻求精神安慰,与这两个年轻漂亮的未婚女人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郑北扬并不可能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否则就会危及他所真正拥有和自豪的事业。郑北扬心中始终高扬着理想主义的旗帜,他只为成就功业和造福百姓而鞠躬尽瘁,不会为自己安身立命谋福利。当他期盼的崎河镇发展格局初具雏形时,却受到个别乡镇干部的陷害与攻击,以及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最后因被指占用耕地建设经济小区而被撤职,继而是离婚,一无所有地离开了崎河镇,但他觉得前头仍然有金色的希望。

《八品乡官》以质朴的写实手法,撷取生活化的场景和片段来展示鄂东山村的世俗生活画卷,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主要人物的安排上,众多乡镇干部所占篇幅过大,对崎河风土人情和乡民百姓生活这些背景的描摹显得有些不足。

多视角地逼近乡土中国历史的真相

从《国风》的书名,就大致可以看出田扬帆的创作努力所朝向的目标,即以文学之笔,全方位多视角地逼近乡土中国历史的真相。

小说将笔落在湖北省广济县老阳垸,尽管这一看就是个虚拟的地方,但却是以田扬帆所熟悉的鄂东为背景,这是他的家乡。小说中的叙事,很明显是来自他少年的记忆,首先是他成长时期所处的特殊的时代,以及家庭和个人的苦难经历,使他积淀了其他人所不可援用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让他成为众多历史事件和乡村生活的目击证人,为他制造一种关于往事的话语提供了立足的平台。其次是多年的文学编辑生涯对他的历练,至少他在文化和文学观念上获得了一种多向互补的视角,使他能以创作之犁在农耕文化的土壤中深入开掘,从而全面有效地探入历史的真实。再有他颇具个人优势的地方是,他平日对研究历史文化哲学有着浓厚的爱好和兴趣,钩沉典籍,写书著文,不仅熔铸了他的史学观,而且使他在创作的精神维度上更偏重于理性,对历史、对人生的严肃思考,使作品的思想底蕴也由此得到了凸显和强化。

呈现世相、展列众生相是《国风》最突出的特点,田扬帆试图通过对老阳垸的审美观照,完成自己对农耕乡土社会生态群落的考察,这不仅体现了作品反映生活面的广阔性,而且也表现出创作者境界的开阔性。小说以“仲仪将军是在淞沪大战中殉难的”为开头,一下子就把叙事的时间开端在抗日战争,而仲仪将军又是辛亥革命元老,那么故事的伸展点就上溯到了辛亥,而小说的时间下限则延续到当下的改革开放后的乡村社会,这是一个将近百年的巨大时空,这么长的历史线段,与老阳垸几代人的命运轨迹纵横交错,壮夫、阳雨,还有仲仪将军的的好友,被称为仲公的仲则;以及仲则的学生们,一干人的命运成为小说中贯穿的线索,由此展现出老阳垸乡土中国的历史。

在小说中,仲仪将军是个未出场的人物,但却成为叙事的核心,因为仲仪将军殉难,好友仲公看顾并且教他的儿子壮夫读书,后来壮夫弃笔从戎,进了黄埔军校,成为家乡人口中的传奇。国民党败退台湾,他没有去,去府城做了大学教员,后来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不得已将妻子儿子送回家乡接受改造。仲仪将军、他的儿子壮夫、壮夫的儿子阳雨,三代人所经历的岁月,“是老阳垸最艰苦的岁月,它体现着一种民族的命运,自然也是老阳垸人的命运。走出了老阳垸,了解了历史,认识了人的阳雨认为,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其中老阳垸的人们经临了许多大的历史事件,抗日战争、解放军渡江老阳垸解放,土改、成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大食堂、“文革”等等,“对于阳雨,老阳垸的世界黯淡而感伤。”而从小就不爱读书的毛伢和松蜡却成为老阳垸的主宰,到处横行霸道,欺男霸女。书中集纳了二三十个命运各异的人物,基本是让他们以生活的原生形态呈现,命运随生活而流动。但问题是,田扬帆在人物塑造上显得比较平,即便是在这种生活流中,读者也会渴望看到几个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能留存于记忆成为伫立于文学画廊中的形象,足以让人产生大悲悯大感动。哪怕是匆匆的过客,其个性生命也应有精彩的亮相。在作品中,好与坏都能撼动人心的人物不多,总的感觉是对人物的提升还不够。

比较有特点的人物是盲表叔胡光明,给人说书算命,眼睛瞎了,心里却光明透亮,给人预测吉凶祸福,不仅可以看到前世,更可以预知未来,真的像看见了一样。这个人物非真非幻,写法上比较魔幻。

尽管在长篇小说的整体把握和艺术传达上,田扬帆都表现得比较练达老到,但在我看来,小说最大的败笔是凸显于整部文本之前的“缘起”。的确,这个开头最能体现田扬帆骨子里的东西,其中隐现着文化人的一种调侃讽世的神情意态,以及自讽自嘲的笔墨趣味。但以这种文人的智慧禀赋和幽默谐趣的闲闲的笔调,所营构出的情境氛围和叙事姿态,或说是一种风格设计,却与整部文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间离”感,不仅在感觉上不和谐,而且更糟的是它轻而易举地解构了历史、生活的沉重感,而这正是《国风》所承载着的最有份量的重负,也是小说的价值之所在。通常作品中的“缘起”,大都用以概括交代故事人物的来龙去脉,而书中的“缘起”则成了一节闲章,成了完全游离于整体布局之外的赘物。

小说结尾留下了明显的缺憾,因前面铺展世相细节结实具体,透视社会人生,又随处生发,写得比较丰厚饱满,但收尾却有些急促,二十年的光阴几笔匆匆带过,又因忙于给众多的人物命运做一个交代,所以叙事显得过于直接和粗糙。我觉得,有时候结局并不重要,人们更关注的是人物在其命运路途中的精彩纷呈,正因为性格、情感和细节的吸引,才会去关心结局,才会在没有结局的文本的空白中去充填想象。此外,阳雨和芬姐的这种结局,也不大令人信服。虽然两人是青年时代的恋人,但分别后一个遁入佛门二十余年,另一个又研究了多年的佛学,很难相信他们会以一夜情的方式来做最后的了断,这似乎不太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律和可然律,这种写法太沉湎于感性,而多少有些缺失了理性的分析与判断。

同类推荐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歌者在桥头

    歌者在桥头

    收录了著名作家梁晓声近两三年创作的散文随笔60余篇。被文坛定格为正义维护者和民众代言人的梁晓声,其散文随笔里无不充盈着一种理想的精神,道德的力量和批判的锋芒。这部新作的许多篇章,都从良知与美善出发,无情抨击和辛辣讽刺了社会转型期凭着背景关系、职务、权力等等,谋私暴富或为富不仁的"新贵们",既斥责了他们聚敛钱财的不择手段,也揭露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低下:相反,对那些终日为生计而奔波、而操劳,但活的有尊严、有追求的普通劳动者,那些身处底层但终不失仁义与质朴的沉默的大多数,却给予了深切的关爱与热情的礼赞。所表现出来的是梁晓声的悲悯情怀,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人生思考……
  • 随意的溪流

    随意的溪流

    如梭的岁月,在这口井的井口留下了深陷的痕迹。那木头上竟被井绳锯磨出一道道凹槽,仔细想一想,就感觉有些惊心动魄。你想啊,一方是柔软的绳子,一方是坚硬的木头,双方却在漫长的过程中互为对手。坚硬的木头磨损了柔软的绳子,而柔软的绳子通样也磨损了坚硬的木头。那么,究竟是谁厉害呢,说来说去建是时间这个东西厉害。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热门推荐
  • 冷宫难弃妇

    冷宫难弃妇

    发的是愤怒的了哈佛额黄蓉而红红参考剑圣的会否IE很方便绝对丽奴的少废话
  • 沁吟乐

    沁吟乐

    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位清秀俊朗的少年。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多年的努力。一场意外的发生,少年离奇的穿越到另一个神奇的世界!面对如此陌生的世界,前世的种种却又伴随灵魂承载下来,心灵交错的少年又该如何在这异世中生存!让我们一起进入【沁吟乐】揭开这段神秘的旅途吧!-----------------比宁{著}
  • 青春一式

    青春一式

    关于青春,我们忘不掉爱过的人,忘不掉那些陪我们一起上课、吃饭、睡觉、上厕所的姐妹。我们一起疯一起笑一起闹。时光荏苒,终于伴随着一场高考,我们走散了,物是人非,那些回不去的,留在记忆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青春。
  • 快穿之女配逆袭攻略

    快穿之女配逆袭攻略

    车祸身亡,掉入系统,变成女配,任务逆袭,手虐渣男,强灭白莲,诱拐反派大BOSS,调戏系统,这就是咱们的哈皮人生
  • 神炎无双

    神炎无双

    炎刃出生落末家族,意外得知始祖被人陷害走上了报仇的道路。获得神秘老师帮助一步登天
  • 风华绝代:妖女非妖

    风华绝代:妖女非妖

    以德报怨?我不会!我只知道在乎的人,我得用命去保护。说我妖女?那有何妨,我虽是无拘无束,却从不滥杀无辜。那些曾伤害过我爱的人的人,这些仇恨我会一点一点讨回来。何为善?何为恶?就让我来告诉大家。没错,我就是要逆天,我要让这天,这地完全的认同我,并且臣服于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若爱已逝

    若爱已逝

    不曾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是如此的惊心动魄。茫茫人海中,能与他相识,相爱,是否注定了一生的不平凡?相濡以沫固然万般美好,可是相忘于江湖未尝不是一种失去后的归宿。她是一个安静中带着些许倔强的女孩,一生不追名逐利,却深深地爱上了他这个桀骜不驯,集名利于一身的男人。他当初只把她当作一道熟悉的影子。当知道曾经的最爱至始至终都在骗自己之后,他又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她?若爱已经逝去,独留下躯体,他们的感情又何去何从?
  • 寒冰易融

    寒冰易融

    某校御姐莫含在做任务时结识了袁少琛,两人在接了一个又一个任务时,发现了一个时常5年的大案
  • 永远和tfboys在一起

    永远和tfboys在一起

    因为一次的转学让我发现到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男生喜欢我,愿意为我做任何事
  • 男神太腹黑:独宠冷面巨星

    男神太腹黑:独宠冷面巨星

    这世上有三种人绝不能惹,心狠手辣的、纠缠不休的、还有想睡你的。很不幸的,顾笙都惹上了。这世上还有三种人求而不得,宠你上天的、疼你入骨的、爱你不渝的。很幸运的,顾笙都得到了。五年前。她说:“年纪轻轻不学好,二少爷,把你的钱包跟银行卡交出来。”他怒:“凭什么?!”她道:“就凭我是你老师。”他笑,“不如老师教教我,人是怎么做出来的?”五年后。他说:“顾老师,乖乖去床上躺着。”她斥道:“凭什么!”他笑:“我以为你懂,什么叫做潜.规则。”她终于怒了:“苏奕,滚开。”他松领带,“老师可真心急,我们一会就去床上慢慢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