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1100000047

第47章 黑洞乎白洞乎虫洞乎

——《道德经》批判之四十六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云: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天下有道的时候没有战争,所以连马都在耕地;天下无道的时候战争不断,马就都成了战具,甚至连马驹都会生在郊外。欲望太多是最大的恶行,不知满足是最大的灾祸。因为一切的过失都是因为想要得到什么而造成的,所以知道满足之后的足,才是真正的富足,且永远都不会由于过失而失去。

通过现代宇宙学,我们已经可以对宇宙中的奥秘得到不少的了解,虽然其中的许多内容还只存在于研究者的推断公式里。比如黑洞和白洞是两种性质正相反对的天体,前者将物质吸收进去,后者将物质排斥出来,而虫洞则是将二者勾连起来的通道。比如我们可以从黑洞跳进去而在一瞬之间通过虫洞——时间隧道再从白洞中跳出来,所谓的星际旅行便由此得以实现,而且当我们从某白洞中跳出时所到达的也许还会是另一个宇宙呢。

如果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也可以就将宇宙说成是神造的,但一旦又将神赋予了人形,那就将宇宙再说成是人造的也无所谓。上帝也是一对男女,那次爆炸是他们青春期一次又一次交合的结果,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只是他们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中的一串葡萄。宇宙是由许多个恒星系统组成的,恒星又衍生出行星,太阳和地球又化育出新的生命——人,就此完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循环。

由此可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着的,每个层次虽然高低不同但秉性却类似,因此可以在大中见小也可以从小中见大。如果我们将那次大爆炸看成是造物欲望恶性膨胀的结果,如果说一切事物都会有相反的两个方面的话,那在造物欲望恶性膨胀的背后又有了一个占物欲望的恶性膨胀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这两个层面几乎是一头一尾离得很远,但尾与头比较起来却一点也不逊色。人类的占有欲望太强了,几乎个个都是欲壑难填,也不知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但若因此就说“罪莫大于多欲”也并不正确。因为正是上帝多有了创造之欲才有了宇宙和我们,正是因为我们多有了创造之欲地球才有了如此人化的今天,而我们所有的创造的欲望说到底又无不是以占有的欲望为基础的。难道上帝创造这个宇宙不是为了拥有这个宇宙吗?难道我们创造出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拥有这个世界吗?虽然有了这样的愿望未必就会有这样的结果,但如果没有了这样的愿望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再比如私有制的确立虽然使财产过分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还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但社会却也因此而发展和进步了。如果人人都来“知足”、“常足”,恐怕我们现在还在树上吃果子也说不定。

况且我们的产生对于上帝来说也许还是个意外之意外。我们不仅有肉体而且还有灵魂,不仅爱物质而且还爱精神。不定哪一天还会凭借着那一点点智慧识破了天机,通过一条什么隧道逃出他的掌心去享受一回真正的大自由也说不定的。

把社会比成一个枣核也许不新鲜但还是很恰当。那些只爱物质不爱精神的极少数人站在一头就如同宇宙中的黑洞,站在另一头的自然是那些只爱精神不爱物质的极少数人就如同宇宙中的白洞,二者之间虽然相距甚远却又随时都可以连起手来,因为精神虽然高尚却离不开物质的支撑,物质虽然实惠但也需要精神的包装。如果说前者是魔鬼后者就是神仙,充斥在二者之间的芸芸众生正组成一个大大的虫洞,供二者的飞船顺畅地穿梭。

这似乎也太有点令人不可思议,当那些研究宇宙的学者们正在为自己理论中的虫洞过于狭窄而发愁的时候,这里却早有一条康庄大道似的“龙”洞在使用着了,而且其中是绝不会缺少什么反物质的,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正在这里“知足”而“常足”、“常足”而常乐着呢。

人或许还是欲望强一些更好!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晓魇

    晓魇

    你相信自己的梦么,你相信某个晚上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会听见星星说话么,你怀疑过自己到底来自哪里么?或许突然一个晚上,所有的事情都变了。
  • 虚暗

    虚暗

    实终化虚,虚寂于暗,万事万物生生灭灭,轮回延续......
  • 倾城一郑皇上靠边,这里我说了算

    倾城一郑皇上靠边,这里我说了算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现代中医;一个是古代高冷男神;一个是有这天使般脸庞和魔鬼身材的呆傻公主,却命运多舛,被人奉为厄运的代表,一位公主是怎样完成人生的逆袭,华丽转身,走向她的哪个她,片段一:皇上你看伦家这么出水芙蓉,如花似玉,,,你怎能忍心吃我呢,,,她扑闪这那双桃花眼看这对面那个衣冠楚楚的皇帝,,,片段二,“皇后娘娘,不好了。小翠让皇上捉走了。”“走我们去要,”“娘娘不好吧,那是皇上”“这里我说了算,皇上都要靠边站”“爱妃,这是说谁呢?”这么大的火
  • 最强高手混校园

    最强高手混校园

    世界级封号杀手重生回归,一路逆袭,重回巅峰。面对强敌,他无所畏惧。但面对美人,他也来者不拒。漫步花都的最强王者,一手美人,一手天下,尽在最强高手。
  • 逗逼少女的穿越之旅

    逗逼少女的穿越之旅

    14岁的林秋叶穿越到了一个也叫林秋叶的古代女孩身上,不过她们俩人性格完全不同长的也不同,所以林秋叶开始了属于她的穿越之旅。
  • 残月王

    残月王

    夜无明是个医术和武功都很高明的老好人,喜欢帮助别人。这样的人一般会有好报,夜无明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为什么老子还是英年早逝?”“来来来,跟老夫探讨下人生你就会知道真相……”回答他的是一个手持金瓶······武功秘籍的瘦小猥琐的小老头……装逼大道虽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 刀芒

    刀芒

    一个名叫龙羽的少年,因家族秘传武学至尊宝典,家族惨招横祸,满门在一夜之间被杀。惟有他躲过一劫……据说此秘籍,习的后能弑仙灭神……为此此踏上茫茫复仇路……究竟他能否报仇血恨。
  • 划过青春的痕迹

    划过青春的痕迹

    她本应和别人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学生生活。但杨宁轩出现后,一切变得不同。初中、高中、大学,她任性叛逆、她风华正茂、她茫然无措,他包容、他激励、他指路。好吧,她承认他们是早恋,不过恋爱有理,早恋无罪!
  • 红墙见证录(二)

    红墙见证录(二)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史的史料。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由此可见,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人的姓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