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1100000072

第72章 人类的亚健康状态及未来之命运

——《道德经》批判之七十一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云: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对于一些事情已经了解了却还好像是没有了解一样,这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如果原本还没有了解却又自以为了解了,那就是毛病了。所以圣人是不会有这样毛病的。之所以圣人不会有这样的毛病,是因为圣人很害怕自己有这样的毛病。正因为很害怕自己有这样的毛病,所以就会努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也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毛病了。

宇宙是一个自然的世界,自然有着自然的美丽,但其并不完美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现代宇宙学所说宇宙最初是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宇宙是高度对称且温度和密度都极度均匀的,与现今宇宙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宇宙是一个活的宇宙而过去的宇宙是一个死的宇宙。如果抛开这一点不谈,那过去的宇宙就该是相对完美的,而现在的宇宙就该是相对不完美的。或许是因为最初引爆的那个基本粒子太过于活跃,宇宙中的生命现象才发生在了地球上,而因为据说宇宙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无数偶然性按一定顺序叠加的结果,因此人类也就成了宇宙中唯一(至少是唯数不多)的智慧生命,而地球也几乎便成了人类唯一的家园。虽然也许有很多人还都对这个太不完美的宇宙抱有这样那样的幻想,但就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幻想有可以成为现实的可能。尤其是当我们将人类寄身的地球或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以及夹杂在人类社会中的自己作为中心来对宇宙进行思考时,宇宙就除了远远地看上去还算得上是一个美丽的云团之外,实在和一个凶恶的魔鬼没什么两样,那位于宇宙中心的所谓黑洞不就是魔鬼之口吗?据说最终是要将宇宙中的一切都吞噬进去的。

所以,由此来看,宇宙又岂止是很不完美的呢?人类,如果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还是有意义的话,就一定是要么改造这个宇宙使其成为活的完美,要么在将自我完美之后从这个宇宙中逃离出去。

现实宇宙的不完美决定了现实人类的不完美,虽然人类也会常常向我们展示出一种完美的假象。比如一个美人儿,如果我们不是已被其美色迷惑得连北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要找出其不美之处就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其中的许多还是涂脂抹粉、乔装打扮甚至修形整容的结果呢?即便不是如此,即便在肉体上无可挑剔(其实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肉体以外还会有更多的毛病出现来破坏我们的感觉,而且那毛病还会由于距离的贴近和时间的延长而被逐渐地放大直到我们不堪忍受为止。

人之肉体也是自然的世界,生老病死都是大缺陷,其中尤以疾病最令人不堪忍受,在这一缺陷被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什么“鱼翅与熊掌不能兼得”或“忠孝不能两全”之类的事就都显得不是很重要了,所谓头都要没了还去考虑肩膀有什么用?但最令人难受的还不是当疾病严重到要死的时候,因为人到了真的要死了的时候也可以反而坚强起来充一回英雄的,但当人处于说是没病又似乎有病,说是有病又似乎没病的状态时就不一样了。整日的忧心忡忡,满心的疑虑重重,怀旧恋家,自信一失,剩下的就只有整天的往医院跑,再遇上个庸医,那是没病也会给治出病来的。这就是我们人类的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很多人或许正在这样的状态中享受着人生,因为这正可以成为他们不思进取的理由,他们便因此而什么也可以不做了。

人之肉体的不完美是即便圣人也逃不掉的。但圣人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可以用精神的完美来弥补,即《道德经》之所谓“知不知”和“病病”。知之而犹觉不知,因此便会不断地追求以使缺点不断减少而使人生趋于完美即达到“不病”之健康状态。相反,普通人却因为总是要“强不知以为知”,所以就会永远都与健康无缘。但圣人既然为圣人就在于他们的人生不能只是为己的,而且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是普通人占着大多数的,由占着大多数的普通人组成的社会也一定是不完美甚至是有着极大缺陷的,而一旦整个人类都因为不能达到完美而走向毁灭,作为圣人的那一小部分人类也将不能独自幸免;因此对于人类的未来这些已然“知”了的圣人就负有了更大的责任。他们就必须坚韧、果敢,一旦发现了社会的缺陷就一定要及时地站出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来做人类的脊梁,而不是“知之而犹觉不知”或“以知为不知”,来做缩头乌龟;虽然讳疾忌医是人类的更大的毛病,而不论是埋头苦干还是为民请命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更不用说要拼命硬干和舍身求法了。

或许如果已有圣人存在了的话,现在正是人类最需要其站出来的时候。如果在这时圣人们都缩着头做乌龟,那些强不知以为知的人就会兴风作浪,更别提还会有以不知为知的人出来胡作非为,人类就都离死不远了。

同类推荐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管子的教育智慧

    管子的教育智慧

    中国古代教育智慧:管子的教育智慧,品读古代教育智慧,镜鉴现代教育实践。管仲的治国教化理论才发挥作用,齐国的事业从此步入了快车道。
热门推荐
  • 下堂皇后要拒婚

    下堂皇后要拒婚

    “你要做什么?求求你,不要……”“别乱动,我不想伤了你。”身处异时空的她,在大婚第二日就成了下堂弃妃,被逐出家门。身心受创的她流浪至破庙躲雨,却被一个神秘面具人强硬的索取了清白……男子离开时,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会再次来找你的。”……
  • 惊天阁主

    惊天阁主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方叫做三千大世界,三千大世界包罗万象,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在三千大世界中,以九界为尊,它们分别是天界、龙界、魔界、冥界、修罗界、鬼界、妖界、人界、混沌元界。数万年来,三千大世界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人,他在九生九死后,便可创造轮回,征服九界,统领三千大世界。……
  • 笑林

    笑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庭小兵

    天庭小兵

    一觉醒来,成了天庭的一介小兵。啥?马上去打孙悟空?那只猴子?额,打得过么?啥?又要去打沉香?那只猴子的徒弟?你们确定那只猴子不来帮忙么?好吧,以上都是有的,但是猴子来了,照样镇压,打造出一个传奇的天庭小兵!新人新书,请大家支持。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手纱难掩美人殇

    手纱难掩美人殇

    若是不能爱,那就在最开始时离开。若要爱,那么便在最开始时用心爱。或许,你我缘已至此,或许,我们还可在一起。
  • 墓帝

    墓帝

    “穷奇”刺青只是开始,随之而来的一件件怪事,陈阿鬼不得不踏上了寻找真相的不归路,为了爷爷也好,为了自己也好,好奇心为他打开了一个未知的神秘大门。盗墓,探险,揭秘!
  • 诗行

    诗行

    前世多少次的回眸擦肩,才换来今世相伴,我愿用文字,记录下我们走到一辈子的滴滴点点
  • 紫金大道

    紫金大道

    大道万千,紫金至上。小山村的少年,出身便是不凡,但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他能走多远......
  • 梦定生死

    梦定生死

    梦!人人都做,可有谁知道,有这样一群人,被梦定生死。也许一梦醒来。也许一梦,就是永眠。张东,为了摆脱梦定生死,他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梦的世界千其百怪,有时它就是一座别墅,里面生活着杀人恶魔。要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逃脱,那么梦醒你生!要是反之,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