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79100000005

第5章 创新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1)

天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要求。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农村改革必须创新农村体制,促进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来说,只有农村的发展、稳定、和谐,才有甘肃的全面发展、稳定、和谐。虽然甘肃的新农村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甘肃的新农村建设仍然处在较低的层面上,尤其是大多数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层次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对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完善、创新机制,探索一条更加适合甘肃实际的新农村建设道路,这是甘肃新农村建设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多数,要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的难题。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民盼望、各级党委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关心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发展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新农村再次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对新农村建设的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新村庄”建设;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主要靠政府投入,“等、靠、要”和观望思想严重;有的存在“速成”思想,提出一些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短期内要见“成效”,出现情绪急躁、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倾向;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主要靠政府工作,因此不尊重农民意愿、用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搞新农村建设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和做法表明一些地方和一些同志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缺乏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有把新农村建设口号化、短期化、运动化、形式化的倾向。为了更有效的搞好甘肃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树立综合发展的观念。教育广大干部和农民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牢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综合发展的目标,既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不能只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既要建新村又不等于建新村,既要搞示范村建设又不能用示范村建设来代替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各方面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发展,是要建设一个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和谐新农村。

2、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观念。甘肃新农村建设起步晚,从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必须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受到农民拥护、带给农民实惠,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同时,进一步使各级干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任务,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好地掌握政策,及时地总结经验,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各级领导要避免将建设新农村作为一种政治利益来追求,农民也要认识到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民主管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性,保证农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发挥农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让他们得到实惠、得到好处,使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因此,要创新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加强调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全省各地农村的发展速度、水平、基础差距很大,切不可脱离实际,盲目攀比,而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突破口、建设模式和工作思路。二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都要结合实际,加强领导,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切实转变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完善考评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中,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工作进展和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奖优罚劣、行之有效的考评验收机制。

三、投入机制的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速度和有效实施的前提。目前,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仍存在着投资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的情况。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和“资往哪里投”的问题,并通过投入机制的不断创新给予保证。按照从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更多的向农村倾斜,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创新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投入的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公益性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坚持土地转让自愿有偿的原则,解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问题,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为急需、农民个人无力解决的问题。二是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要靠政府投入,但光靠政府不行,要引导农民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观念,引导农民自主筹资筹劳,自愿进行一些急需的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三是协调好配套项目的投入。积极争取涉农项目,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为示范乡镇、示范村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形成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资机制。解决好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期限短、成本高、手续复杂的问题,缓解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房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重要作用。五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之中,真正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四、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民仍是弱势群体,农村经济仍然滞后。因此,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

1、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尽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结合甘肃实际,推广农业科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形成多元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优化。配套发展“农家乐、城郊旅游、都市观光”等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阳光农业”,走出一条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路子。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促进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同时,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协会的发展模式。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能够持续增收、快速增收、整村增收的农村特色主导产业。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小城镇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平台,选择部分县城和条件较好的中心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为突破口,努力增强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加大“整村推进”扶持开发项目实施力度,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基地,推动乡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扩大非农产业收入,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一是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劳务输出,切实解决农民工技能弱、组织化程度不高而限制了劳动力转移的状况。二是把建立培训基地和劳务就业基地结合起来,把加强培训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把劳务输出和劳务移民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开辟更多的劳务渠道,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三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力度。

五、激励机制的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引导,但政府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怎么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以什么标准建,都应该由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来决定。如果农民的“话语权”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如果认为新农村是政府“建”来的,工业“促”来的,城市“带”来的,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只有把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农民的利益相结合,农民才有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出农民的创造性,也才能把建设新农村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如危房改造、村居整治、环境清洁等,让他们体会到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激发他们改变现状、追求新生活的信心,增强合作、自强、互助精神;同时,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蕴藏在农民群众中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转化为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

六、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目前,甘肃相当部分的农村仍然存在着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十分突出。对此,应当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特别是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尽快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优点,在进行建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节约保护耕地、尊重文化传统的原则,做好整体规划。二是要整治村容村貌。大力推广创建“生态文明村”的经验,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新农村。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四是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五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程。

简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平凉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李兴业自1956年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社会主义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并最终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形式和方法。

同类推荐
  • 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20多年快速发燕尾服、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后提出新的旨在保证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资源和环境处于中心地位。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也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和基础保障。国有煤炭企业是我国煤炭工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国有煤炭企业特殊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在于,它是全社会物质资源流钢产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也是固体废物排放最多的行业之一。
  • 强国之路20年

    强国之路20年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社会理论专著,刘书林,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 质疑房地产——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

    质疑房地产——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

    房地产市场近年价格高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般热闹的房市,到底缘起为何?房价真值那么多吗?质疑房地产!也让我们从基本知识和信息知道了解,就是这本书。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

    本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浙江公共财政改革的独特现象的剖析,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归纳和勾勒浙江公共财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阶段性特征,描述出浙江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在曲折中前进的大趋势,概括和总结出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大量浙江特色和浙江经验,并揭示和剖析存在并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各种现实性公共财政难题,为浙江进一步的财政改革提供现实的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热门推荐
  • 三生三世,与君邂逅

    三生三世,与君邂逅

    她,叫炎七,为破诅咒来到时空大陆,却遇见了他。他,名唤墨羽,天生寒冰,冷漠对人,却对她无可奈何。她,似火、似冰、似有情又无情,却独留一颗芳心给他。他,不知芳心在身,以为她寄情于人,无法自拔。---------------------片段一:“此生只愿为一人起舞。”一身红衣似血的垂眸低眉,勾唇抿笑。他凝视着她的脸,自嘲的笑笑,原来我在你心里,还是比不上那人。片段二:“哈哈哈…哈哈哈…想不到我炎七操纵情场一生,却输给了你。”她的背影那般凄凉,一步一步像是踩在他的心口,可他却只能看她一步步远去。对不起。他在心里哀伤。片段三:“若吾还能有来生,我希望还能够爱你,好好活着,羽,珍重。”炎七。
  • 道星志

    道星志

    类型:城市建设+军屯发展+即时战略=网游秦帝国之城市崛起攻略。简介:战争,就是烧军饷、烧士兵、烧粮食、烧物资,没有一个强大军事要塞怎么行呢?没有一个强悍的后方基地怎么行呢?主角要在战国里掀起一股建设狂潮。建设乡村、建造民屯、寻百家士、攀升科技、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收城门税、开展贸易……
  • 地老天方

    地老天方

    在星河的最深处,有着一个万古的存在,那是一块方形的大地,苍老而万古,对应着一片方形的天空,其中千万山脉。方地分离出的尘埃,汇聚成了一个个璀璨的星辰。那里是力量的起源,帝王的归属!
  • 拒绝豪门之夫人想逃

    拒绝豪门之夫人想逃

    在一场闹剧,从此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而他确像一个用糖果诱惑萝莉的蜀黍,让她一步步走进他的陷阱!
  • 铁血强宋

    铁血强宋

    本书从五代乱世之初延伸至大宋王朝的灭亡,从建国之初的宋辽战争到与西夏帝国的惨烈激战,从耻辱的靖康之难到亡国的崖山之劫,用独特的视角审视宋辽、宋夏、宋金、宋蒙(元)之间的大小战役,翔实的战争实录展现了宋朝战史的全貌;用个性的语言再现了杨业、曹彬、李继隆、范仲淹、岳飞、孟珙、文天祥等铁血战将的英雄威仪。还原了这个钢筋铁骨、热血镕金的伟大王朝。
  • 古树旋律之另一个世界

    古树旋律之另一个世界

    新世界中,我该何去何从……也许,我只是在寻找真正的自己吧……
  • 魔尊盛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魔尊盛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宠文,宠文,爆宠无虐,男强女强,1v1,身心干净~她,21世纪的暗黑女王,却因手上的玉镯而被追杀致死。她,天澜大陆凤家的废材小姐,花痴、草包、废物、丑八怪。当时空逆转,迎来的是21世纪暗黑女王的诞生。且看她逆天而行,威震天下,称霸六界,唯吾独尊。废材?从来都不是她的代言词,当废材变天才,闪瞎一众人眼球。众兽护驾,神器开挂,实力飞速,丹药、神器、萌兽哪都不是个事儿,再有魔尊大人保驾护航,人生过的不要太爽啊!“夫人,天色已晚,我们早些休息吧!”魔尊邪魅一笑,不等某女反应过来,直接扑倒…………………
  • 催眠师传奇

    催眠师传奇

    藏身于都市中间的小小催眠师,坚持拨开重重迷雾,为了探究事情真相,不得不直指人心!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
  • 流星魂师

    流星魂师

    魂与人类是平衡界面或许交叉界面同存在这个世界,简单说是光。光,是时间片段和历史的承载,一些旧时的光,有意或无意藏起来,若然得到某种力量,然后就会聚合一起,力量足够时它们凝结成为魂,与电影电视书籍说的鬼,有本质区别的。它们没有善恶之分,只是一种存在,就像人一样活着。刘星,他的身份就是魂师,工作就是寻找魂
  • 远上寒山

    远上寒山

    从27岁到33岁,陆远寒所持的那个信念从未变过:等她长大,叼她回家。夏季知道陆远寒这个名字出自“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时候,欢快的颠儿到他跟前,“啧啧,这名字起的,你怎么不叫陆远上呢!”陆远寒眼镜片上寒光一闪,唇角一勾,“上什么?你?”周俊坏笑:“哎,这不是你养成计划里的美少女么,你这是采取放养政策了?”放养?扯淡,圈养才是他陆远寒的一贯风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