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79900000029

第29章 不懈的努力(1)

——加大扶贫力度

为了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保安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我国的经济增长及80年代中期以来的区域援助政策使得我国的贫困分布进一步向自身条件、区位条件及人文条件均较差的少数民族地区集中。保安族也不例外,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贫困程度更深,其发展水平不仅低于省、州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拉大。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是保安族人民的迫切愿望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要求,也是摆在民族研究及民族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沉重课题。

贫困探源

保安族聚居的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地处边远,高寒阴湿,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加之建县迟、底子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保安族群众生活困难。1986年积石山县被定为国扶贫困县,1989年被定为甘肃省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贫困县,1992年和1994年又分别被定为“两西”建设后十年延伸县、全省“四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七县一片”之一。

(一)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

保安族的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山区,80%以上的耕地为山早地、陡坡地,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单产低,基本上靠天吃饭。特别是一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初步脱贫的群众返贫率高。1998年和1999年两年,积石山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粮食严重减产,有的农户甚至颗粒无收,居住在“保安三庄”靠积石山麓一带的6个社、近80户人又重返贫困。

(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

例如,梅坡村的岔口社、燕麦墩社和大墩村的麻池沟社共有98户,295人,这3个社地处积石山半山腰,山大沟深,运输靠人背畜驮,自然环境恶劣,耕地全是陡坡地,一遇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就会造成粮食歉收。加之经济结构单一,粮食一旦歉收,仍可能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特别是梅坡村岔口社,交通极为不便,惟一的一条通道因路窄坡陡,车辆难以通行,全社现有的64户中近30户眼下存在断粮之虑。

(三)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

积石山县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发展缓慢,现有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效益低下、竞争创新能力弱。交通、电力、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适应不了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缺乏对县外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短期内很难走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困境。如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只建有一家建材企业(制砖厂),由于缺乏技术、人才和资金,效益十分低下。除此之外,别无工业企业。

(四)财政极度困难,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一方面财源稀少,基数过低,收支缺口很大。1999年全县财政自给率仅有13.69%,累计赤字高达2856万元,全年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干部职工一个半月的工资。1999年全县可用财力为3381万元,当年出现硬缺口1415万元,这还不包括1997和1998年出台的两个人均50元和一个人均70元的干部职工生活补贴经费,财政形势异常严峻。另一方面,上级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一些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不能按时到位,县级财政又无力筹措,致使工程进展缓慢,工期延长,成本加大,不能按时发挥效益。即使最终发挥了效益,短期内也难以收回成本,直接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五)科技教育落后,各种人才奇缺。

积石山县集边、少、穷于一体,广大保安族群众的传统观念和小农经济思想浓厚,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全县保安族青壮年文盲率高达12.5%,还有7.15%的保安族适龄儿童不能按时上学,5.5%的中学生和9.3%的小学生因贫困等原因辍学流失,辍学率高达4.4%。由于教育文化落后,保安族群众适应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极为突出。梅坡村山庄社16户保安族群众中有适龄儿童23人,但因离学校路途远和贫困原因无一人人学,成为新文盲。建县近20年来,梅坡村山庄社无一人考入大中专院校,岔口社64户人家中只有2人考入中专。

(六)决策指导上失误较多,导致生产生态的恶性循环。

具体表现在:(1)生产关系不断变更,超越了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程度,加上政策多变,在群众中造成了消极影响;(2)生产方式上长期“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结果毁林毁草种粮,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3)在指导思想上,长期对贫困地区重视不够,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4)资金投入少;(5)在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上,单纯的生活救济多,扶持发展生产少,使部分群众形成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开发意识和能力,贫困户自我投入和发展能力弱,解决温饱很不稳定,返贫率正常年份约为10%,灾年则高达20%;(6)扶贫资金渠道不畅,到位少且缓慢。也增加了脱贫难度。

扶贫实践与经验

一、扶贫实践

积石山县自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县紧紧抓住国家扶持的大好机遇,坚持“一条线,两个片,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重点倾斜,讲求实效”的扶贫思路,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有效利用各类资金,大力开展社会帮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年,大河家乡的“保安三庄”整体脱贫;1998年,刘集乡的崔家、肖家、阳洼和河崖4个村整体脱贫(见表12—1)。

(一)一大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92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2393.9万元增加到15145万元,增长6.3倍;粮食总产量由27953吨增加到40404.4吨,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3.76元增加到862元,净增718.24元;保安族人均纯收入687元;农民人均占有粮由157.4公斤增加到188公斤,净增36.6公斤;保安族家庭人均占有粮201公斤。14年中,国家和省上共下达各类扶贫专项资金15254.1万元,其中无偿5697.7万元,有偿9556.4万元,累计解决了12个乡、125个行政村、11.51万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13.43万人下降到1.92万人,贫困面由75.4%下降到8.95%,下降了66.45个百分点。(见表12—2)。投入和发展能力弱,解决温饱很不稳定,返贫率正常年份约为10%,灾年则高达20%;(6)扶贫资金渠道不畅,到位少且缓慢。也增加了脱贫难度。

扶贫实践与经验

一、扶贫实践

积石山县自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县紧紧抓住国家扶持的大好机遇,坚持“一条线,两个片,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重点倾斜,讲求实效”的扶贫思路,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有效利用各类资金,大力开展社会帮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大规模地进行开发式扶贫,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7年,大河家乡的“保安三庄”整体脱贫;1998年,刘集乡的崔家、肖家、阳洼和河崖4个村整体脱贫(见表12—1)。

(一)一大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92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2393.9万元增加到15145万元,增长6.3倍;粮食总产量由27953吨增加到40404.4吨,增长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3.76元增加到862元,净增718.24元;保安族人均纯收入687元;农民人均占有粮由157.4公斤增加到188公斤,净增36.6公斤;保安族家庭人均占有粮201公斤。14年中,国家和省上共下达各类扶贫专项资金15254.1万元,其中无偿5697.7万元,有偿9556.4万元,累计解决了12个乡、125个行政村、11.51万人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1986年的13.43万人下降到1.92万人,贫困面由75.4%下降到8.95%,下降了66.45个百分点。

(二)明确思路,认真制定扶贫计划。

1994年,积石山县根据国家“八七”、甘肃“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意见,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意见》。1996年底,又出台了《积石山县1997年一2000年扶贫开发规划》,确定了贫困乡、村具体的脱贫时间,制定了详细的扶贫攻坚措施,为组织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经过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一条线(临大公路沿线)、两个片(西南部高寒阴湿片、东北部干旱山区片),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重点倾斜,全面推进,讲求实效”的扶贫思路和实施“127322”工程,即“狠抓一个基础(农业),突出两个重点(温饱工程、项目建设和支柱产业开发),建设七大基地(干旱山区的花椒、川水地区的桃梨、高寒阴湿区的牛羊繁殖、临大公路沿线的牛羊育肥、川水地区和重点集镇的禽蛋及山阴地区的蚕豆、药材等),搞好三个系列开发(皮毛、建材、保安腰刀),走好两条路子(劳务输出、移民),实现两个结合(治贫与治愚相结合、扶贫与计划生育相结合)”的重点措施。县对乡、乡对村,逐级下达扶贫计划,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了具体任务。

(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全县完成“三田”面积累计达到17.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8.73万亩,其中保灌面积5.78万亩。建成人畜饮水84处,“121”雨水集流工程7267眼,集雨节灌水窖6910眼,基本解决了全县7.57万人、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投人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黄河大河家电站、关门电灌等一批水利水电基本建设项目,大峡引水灌溉工程第一期渠首截引工程已完成,第二期马沟段主干渠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农村电气化县项目1998年启动实施,1999年完成了保安族聚居区、大河家至临夏57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工程,累计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329.1平方公里。

(四)科技兴农战略逐步实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全县普遍推广了地膜覆盖种植、间套带田、洋芋沟垄种植、配方施肥、良种等关键性技术措施,特别是大面积实施温饱工程,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地膜粮食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1023亩增加到2000年的9.03万亩,累计完成种植面积89.8万亩,增产1347万公斤。兴建日光温室171个,塑料大棚250个。以保安族聚居的刘集乡高李村为例,县扶贫办采取群众建一分地的日光节能温棚贷款100元,建5分地贷500元、无偿奖励1000元的办法,动员群众兴建了5个温棚,每分地可生产2000元的经济效益,5分地投资1200元,年产生效益13000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扶贫有效开展。科技扶贫方面,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普之冬(春)活动,扶贫开发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如积石山县农业局、大河家镇举办日光节能温室培训,许多农民参加了培训,培训当中,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围绕温室的选址、建造结构以及良种、信息、成本、病虫害防治、施肥、温度等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等农民关心的技术问题,突出重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到康吊村实地观摩,现场指导和示范有关疑难技术问题,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学到了实用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农民的好评和一致赞誉。2000年大河家镇和刘集乡共举办36期科技培训,4800人参加了培训。教育扶贫方面,争取实施了国家义务教育工程,英国援助基础教育项目,1995年以来,共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81所,危房比重从58%下降到21.33%。卫生扶贫方面,开展送卫生下乡、复明义诊、结核防治等活动,及时诊治各种疾病,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进行卫生排危,使全县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变。

(五)农业商品生产稳步发展,林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全县上下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性开发,建设了一批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林果业发展中坚持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并举,以经济林为重点的方针,造林面积累计达到23.83万亩,其中经济林11.12万亩。特别是干旱山区的花椒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年产花椒300多吨,年产值600多万元。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4%。畜牧业以规模养殖为重点,自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共扶持新办养殖场48个,发展养殖大户1268户,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4.08万头,羊存栏6.67万只,肉类总产量3025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4.2%。

(六)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劳务输出收益明显。

县上每年将1/3的扶贫信贷资金用于扶持发展乡镇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县乡镇企业累计达到r795个,总产值15889万元,比1986年增长近30倍。大河家、吹麻滩、乩藏三个乡镇企业密集区初具规模。同时,通过政府引路、能人带队、银行贷款等方式,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群众收人,年均输转3.5万人以上。2000年,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镇和刘集乡共输转农村劳动力4300人,实现收入430万元,基本实现了户均输转一个劳动力的目标。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杀神天下

    重生之杀神天下

    重生土匪山寨,成为土匪少主。带着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疯子居然就敢为了心中最重要的人围攻咸阳。大军压境,无奈之下带领五千七杀军横扫草原群雄。皇太极领兵入关。朝廷文武百官莫不惊慌失措。杀神领七杀军两万阻皇太极十万大军于通州。朋友格格新书,贴身娃娃实在是太牛咯!小小的推荐一下!七杀者,七杀天下,杀杀杀杀杀杀杀,杀净天下该杀之人......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大清野史

    大清野史

    乌雅,我断送了你的一生,理应有你来送我的性命,我还你儿子一个太平江山。
  • 王逸在明清

    王逸在明清

    本是军人的王逸因执行任务遇上狼群,与头狼拼斗时,掉下山涯,便穿到了明末,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朝代,焕发人生的光芒。
  • 大明财团

    大明财团

    架空的一段历史,穿越客陆骏依靠先知先觉,带领大明财团在世界舞台上挥舞着刀枪棍棒,制造金融危机,控制多国中央银行。人生离不开三件事:死亡、税收和恒丰!
  • 一起杀出个三国

    一起杀出个三国

    苍茫的天空,数不尽的人马,疯狂的厮杀。在那震天的喊杀声中有许多人倒下后就在也没能起来,也有些人起来后又倒下。一员小将手持一把丈余长的长枪,他身边的敌人不断地倒下。身上那本就破烂的铠甲上浸透鲜血,还有血正在从铠甲缓的滴下。看着战场上这无数的尸体和血腥的杀戮,那小将握紧了手中那滴血的长枪。他心中正在疯狂的低吼、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乱世!
热门推荐
  • 异界拳皇召唤

    异界拳皇召唤

    圣殿骑士团:“我们是不可战胜的”王莽:“大蛇,来点阳光。”神皇:“我有无敌的力量”王莽:“怒加,拍死他。”一个宅男,带着一套拳皇98漫画书,意外穿越到一个全新的世界。王莽:“其实我想要的很简单,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
  • 万物神域

    万物神域

    在无尽空间中,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的生物秉承着最原始的规则——适者生存。万千生物无论是人类、兽类、植株、昆虫,皆被称为有灵之物,然而有灵之物则被简称为灵物。只要是灵物就可以被其他的灵物所同化、吸收亦或是驯服,无论何时何地每个生物都在不停的进化不停的杀戮,而这个世界,则被称之为——万物神域!!
  • 快递之王——顺风掌门人王卫

    快递之王——顺风掌门人王卫

    2002年,顺丰已经包揽了深港货运70%的业务,但市领导却还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卫的人在这座城市里开办了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这个员工人数十万、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的企业掌门人,面对自己的成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因缘际会。”这个快递之王如江湖高手,出招遒劲生猛却不见身影。于是我们忍不住探寻,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一个高中毕业的王卫走到现在。《快递之王》集结王卫不为人知的成长之道,他的白手起家和专注坚持值得奋斗中的年青人借鉴。
  • 五国战纪

    五国战纪

    一块原始大陆,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因误将日月神镜摔落至此,形成了五块新的大陆,同时也孕育出五种不同的文明。为了生存和利益,五个不同种族在此上演的纷争史诗。
  • 倾心虐恋之琉璃碎

    倾心虐恋之琉璃碎

    “明子笑,你护了天下,负了我神母,负了我,负了你自己,来生,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永生永世不再与你相见!!!”她违背天规,出生于世,不死之身,拥毁天灭地之力,众神为灭她神魂俱灭,却还是阻止不了她降临。他说:“你本就不应来到这世上,更不应遇见我!”她回:“从我出生就定下了一切,难道这也是我的错吗!”她一生爱过,恨过,明明是天下人负了她,而她却必须为他们死。凭什么?!这就是她曾苦苦守护的天下!这就是她曾苦苦爱国的人们!最后,她终入魔道,香消玉殒,死都不愿合上双眼。妖魔孽种祸害苍生毁天灭地六界之尊香消玉殒
  • 地下故宫

    地下故宫

    不管去没去过京城,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故宫地下有什么?绝密档案记录员小王为你打开,地下故宫的六扇大门:立心门内,地动浑天,天崩地裂,天翻地覆……立命门内,龙飞凤舞,看九尾妖狐魅惑,听三足金乌清鸣……绝学门内,《清明上河图》,高七寸五,长一丈六,禁锢魂魄八百四十有一……太平门内,聚宝盆生财,八卦图算命,和氏璧普照圣光……第五扇门,当心,那是定海神针……第六扇门,蜀山在望,海市蜃楼,沧海桑田……故宫地下有故宫,千古神藏觅灵踪。不畏仙魔斩威龙,天上天下无穷动。看我上下五千年典藏,如何斗邪祟、抗异族、灭神魔、安天下!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 恶魔冷王子遇见恶魔冷公主

    恶魔冷王子遇见恶魔冷公主

    为什么,一次次的伤害我们三个,又一次次地捥回,遇见你们,到底是好是坏?
  • 瑾花

    瑾花

    对于林瑾来说,对父亲的和生活厌恶已经让她无可奈何。但是在她的生命里有些人的出现让她想要努力的变成像她名字一样的木槿花,坚韧的活着。
  • 我该找谁去告别

    我该找谁去告别

    这本书写的是一男N女的往事,N女最后一个都没有剩下,都走光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里面,有爱情,有亚爱情,还有友情等,正好都是年轻人,所以里面干的事情是年轻人常干的事情。不过一般人都没有干好,我这部小说里的年轻人则干好了,虽然他们最后都散了,但是在里面他们活得像水草一样茂盛。现在,没有了集体的笑话了,我们依旧每天装作快乐,上班下班,城市的灯火熄了。我们拉一拉被角,装作房子的主人,安静的睡了。那么心地荒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我们最后的年轻。
  • 风起崖山

    风起崖山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神奇的案情,引发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江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