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0400000003

第3章 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2)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为例来进行的。针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现状,我在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班一至三年级、每年级随机选出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100%。接受问卷的中专生,年龄大多在16~18岁之间。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比较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要做好研究工作,首先要阅读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在获取一定信息的基础上,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构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学习方法、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思想政治课效果的主要原因的问卷调查表。问卷主要是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以便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原因。

第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界的深刻革命。围绕如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在其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引起了国内、国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于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两种论点:

一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重要论”。这种观点认为,应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但思想政治课是主要形式,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并就如何使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批研究成果。就已有研究来看,主要是对初、高中学生和高校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教材的充实以及对教师如何教的研究。如: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谢新锋,在其论文《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困境与出路》中就详尽分析了初中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主、客观原因,强调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材需要洗心革面。又如,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的王永江,在其论文《对厌学“两课”现象的分析及对策的思考》中对高校学生厌学“两课”现象进行了主、客观原因分析,强调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教师教学要富有感染力等等。不足之处是在中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上。中专思想政治课一般是考查课,一不会关系升学;二不会影响学生毕业;三是思想政治课既不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本领,又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思想过硬、心理过硬、法律意识增强的效果,它只是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能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来看待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因而也就不很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问题少见研究。因此,中专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我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较为薄弱的环。

另一种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淡化论”。这种论点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应当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接受、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上,以便在未来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中更新和提高自己,在激烈竞争中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而主张在学校教育中要淡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压缩其教学课时。由于现实社会中激烈竞争的存在以及人的心理和精神上较强压力的存在,只需要进行道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就行了。这种论点并不出现在什么文章中,主要存在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和人们的思想中。如:学校课程安排中,尽可能地压缩思想政治课课时,让给专业课和其他被认为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有重要帮助的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等)。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不仅我国有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一些发达国家是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而且也很有成效。举例如下:

(1)英国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由宗教、社会科学和道德教育组成。中学每周开2~4小时宗教课,由专人或牧师讲《圣经》的历史、宗教日的来历、解释宗教典故等。教学方法以灌输、劝导为主。德育课使用的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学生喜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由麦克菲而负责的“课程发展课题组”编制的《生命线》。《生命线》为中学德育教材,编排复杂,思想深刻,倡导从个人经验到其他人经验再上升到人类经验即普遍行为准则的认识路线,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关心和发展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德育课教学形式,以讲《生命线》为例,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展示情景;第二,请学生回答;第三,收集材料;第四,角色扮演;第五,评论角色;第六,总结。

(2)法国学校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不再实施宗教教育,中小学生可在家庭接受宗教教育。法国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课题。中小学德育目标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培养集体观念,使学生成为有纪律、有教养的公民。

(3)德国视宗教为道德的根本。德育任务由宗教课来完成。中学每周两宗教课。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集中进行祈祷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宗教日活动,如狂欢、复活、圣诞等。二战后德国的德育目标是:注意培养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乐于助人及德意志精神。

(4)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中学开设“公民”课程。德育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美国政党多元化、政体三权分立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忠诚、尊重人权、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思想言论自由和有思维能力的人。其德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主要是课堂教学,另外组织活动教学和参加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社会生活考察和实习。各种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提供资料,提出建议,充当参谋。美国中学生道德品质状况是由公民教育的学分来体现的,公民教育学分标明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学分必须达到要求才能得到毕业证书。公民学分达不到要求的可用参加服务性活动来弥补。公民学分不及格不允许毕业,成绩优秀的可当优秀公民,可获奖学金。

(5)“二战”后,日本把学校德育作为振国兴邦的基本国策。日本认为教育根本宗旨是完善人格。1947年改公民科为社会科,通过教育增长学生的知识、生活能力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适合民主社会的自律和自主的人格。1958年日本中学设道德课,重申注重个性完善为目的,强化学校中的道德化倾向和个性化意识,培养日本民族的优越意识。

由上可知,世界各国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尽管课程具体名称不同,但德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却有着相同之处。从德育教育目标上讲,都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把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放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是将重点放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发表的一个报告指出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人格完善、乐于助人,富有道德、责任感和集体观念的有纪律、有教养的公民。从德育教育内容上讲,都包括了以下基本内容:第一,政治制度。为使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职能,热爱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各国都将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的运作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把青少年培养成本国所需要的“好公民”,各国都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各国都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唤起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热爱和忠诚。另外,还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国际关系教育,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人生。

同类推荐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教师公文包-动物世界

    教师公文包-动物世界

    本书分“昆虫大家庭”、“珍惜的动物”、“动物界真奇妙”、“漫谈海洋动物”四部分,对动物的基本常识进行了介绍。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该书旨在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变迁与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正确面对这些变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引导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热门推荐
  • 梦想的最终归宿
  •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现代临床生物材料总论,介绍生物材料的特性、分类,生物材料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篇现代骨科生物材料,介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重组合异种骨以及骨折愈合等;第三篇现代口腔科生物材料,介绍印模材料、牙科用蜡、义齿基托材料等。
  • 炫染青春泪织画

    炫染青春泪织画

    一场恶作剧一般的告白,他们纠缠在了一起,但是两个人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天更是捉弄人的让他们再次相见。他是她的同桌,他们互相喜欢,却一直没有告知对方,直到彻底没有了可能,她看着他慢慢的选择了别人。
  • 羽落阳关雪

    羽落阳关雪

    重生九世,只为一份未完成爱恋。自以为是爱是恨,却忘记时间会改变一切......
  •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除了低调做人外,我们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博弈做事。“做事要博弈”听起来很玄乎,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我们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决策会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他人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估计对方会采取什么策略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恰当策略。渴望成功的人,需要掌握一些人生的博弈智慧。洞悉人性。圆润通达,要善于用最能赢得人心以及最能提高效率的方式去应对人与事。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才能掌握主动,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失恋者联盟

    失恋者联盟

    屌丝男与白富美的爱情。他,世界太疯狂,难以洁身自好;寂寞太久,又难免想东想西。低趣张狂,任达不拘。她,孤身太久,难免浮躁和非理性;身处高堂,又难免怀疑世间的真与非。良纯痴念,娇性仁怀。他与她——抽风较劲、互为折磨、作死作活……的那么点儿俗事。
  • 因为青春所以叛逆

    因为青春所以叛逆

    真实的青春恋爱小说,真实的兄弟闺蜜,在一次次伤害后渐渐成长,明白了许多,青春敢爱敢恨敢挥霍。
  • 二婚前夫太狂妄

    二婚前夫太狂妄

    他冷酷霸道,集权力与势力于一身。她温柔善良,倔强的性格,却变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一夜承欢,他强行占有了她。却将她狠心的抛弃。并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她悄然离开,寻找新的生活。他却再一次出现,而她已经不记得他。他狂妄的再次将她压在身下,并扬言:你这一生都必需是我的女人……
  • 绝代大帝

    绝代大帝

    一个被低等皇族拐来的少年,父母在很久以前被强盗所杀,到后来,他凭借父母留下来的石头,开始了他变成绝世强者的路。
  • 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

    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

    因为父亲常年赌博.不仅把家里的积蓄输光了还到处借钱继续.从小听别人说父亲老实憨厚.可现在呢??为了替父亲还债.白可可只好出去赚钱.上班第一天就遇见了大BOSS对自己要求苛刻.“神气什么?不就是有点钱吗?”白可可喃喃自语.不知居然摊上了这个难缠的老板——顾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