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1400000041

第41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4)

可以看出,以上几种情形基础货币增加都是10000元。无论中央银行以支票或现金方式向银行或非银行公众购买有价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数额。至于公开市场卖出的情形,则基础货币减少相应的数额。且由于公开市场业务能精确地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因此它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重要的手段。

2.再贴现。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它为客户办理贴现业务而收取的各种票据拿到中央银行去再贴现,以获得短期资金融通。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再贴现贷款的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从而影响再贴现规模。由于再贴现利率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很难精确预计,再加上再贴现需求主要受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规模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但在发展中国家,如我国,受条件所限,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还很小,再贴现(我国主要是再贷款)仍是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手段。

五、货币乘数

1+c’

定于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e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对后面三个因素,中央银行的影响力很弱。这说明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三方面决定的。下面我们将对影响货币乘数中有关参数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

1.影响通货比率c’的因素

(1)财富总额。财富增加时,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数额都会增加,但前者增长速度小于后者,因此,通货比率与财富和收入的变动成反向变化。

(2)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报酬率。持有现金意味着放弃利息,因此,利息构成持现的机会成本,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越高,则c’越低。

(3)金融危机。假若出现银行信用不稳定的迹象,公众就会大量提现,c’因而增大。

(4)非法经济活动,因要逃避法律监督,倾向于用现金交易,因此,非法经济活动的规模与c’成正相关关系。

2.影响银行超额准备率e的因素

(1)市场利率。准备金存款一般没有利息,因此,市场利率是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与e成反比。

(2)银行预期存款流出量及其不确定性大小,e与这两个指标成正相关关系。

(3)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和资金成本的大小。银行负债管理能力越强,即在必要时获得流动性补充的渠道畅通,借入资金的成本(如再贴现率水平)越低,则e越低。

(4)经济周期。繁荣时期,投资旺盛,对信贷的需求增加,促使银行减少超额准备,以增加贷款和投资,则e下降。

3.影响定期与储蓄存款占活期存款比率t的因素

(1)财富总额。定期与储蓄的财富弹性大于活期存款,因此t会随着财富总额的增长而稳步上升。

(2)与其他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成反向变化。

由上可见,不管是基础货币还是货币乘数,中央银行都不具有完全的决定能力。

货币均衡

一、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下标)表示货币需求量,M(s下标)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

M(d下标)=M(s下标)

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d下标)≠M(s下标),则为货币失衡,或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在货币失衡状态下,既可能存在着过大的货币需求,但货币供给短缺,即M(d下标)>;M(s下标),市场表现为通货紧缩,即货币供给不足,价格总水平下降;也可能存在着货币需求较小,货币供给过多,即M(d下标)<m(s下标),市场上表现为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多,价格总水平上涨。不管是哪种情况,均会导致市场价格和币值不稳,对整个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货币均衡通常是指在一定利率下的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量。不难看出,这种均衡实际上只表明某一时点上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一国经济状况甚至国际经济环境都处于变动之中,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因素也千变万化,一旦经济情况出现波动,就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均衡关系。出现货币供求的失衡。从而就需要在中央银行的干预下,综合运用各种机制和调节手段,重新建立货币均衡关系。所以说,货币均衡从实际上看首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恢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利率对公众和企业的货币需求来说,呈负相关关系;而货币供给,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看,与利率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如图9—1所示:货币供求当局认定均衡利率水平r0,或者说,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如果设想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全然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而且,货币当局并不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调节货币供给,这样货币供给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9—2所示:而当M(s下标)是一条直线时,货币需求如果增大,利率会由r(0下标)上升至r(1下标);货币需求若减少,利率则会由r(0下标)下降到r(2下标)。也就是说,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但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

比较两种情况,在图9—2(图略)的情况中,利率的变动能够作为货币均衡或非均衡的指示器;在图9—1的情况中,还能成为由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自动调节杠杆。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既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不可能在每一时点上绝对相等,那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量不等于货币需求量便成为一种经常现象,两者绝对相等倒成为一种特殊现象。事实上,货币需求量仅仅是一个预测值,影响它的因素又极其繁多,因而许多人认为它难以成为一个准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值域。根据这种货币需求量而供给货币,货币供给量大致相当就可以达到货币均衡状态。所以,研究如何实现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的基本相适应以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从形式上看,货币均衡不过是货币范畴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的一种货币流通状态,但从实质上说,则使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种反映。

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货币,而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其中主要是贷款活动创造出来的。因此有这样的逻辑关系:银行贷款活动调节货币供给规模,货币供给规模又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

从宏观角度而言,经济体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过程。这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无论是企业的货币需求还是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于总供给,总供给决定收入,而收人是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性自变量。但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其独立性,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是总等于由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如上分析,货币需求是由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而货币供给则形成了社会总需求。因此,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以s代表社会总供给,以D代表社会总需求,则四者间的关系可用图9—3来表示:

这个关系图说明:①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总供给形成了收入,而收入是货币需求的决定性变量,但由于货币需求其他变量的影响,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②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③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④总需求的偏大或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则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推动总供给的增加;⑤因此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以调节总需求的规模。

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健全的利率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不仅能够灵敏地反映货币供求的状况,而且对货币供求双方都有调节作用。从货币供给方面看,若排除货币当局的行为,当市场利率升高时,银行的贷款收益必然增加,这样,银行就会通过减少超额准备金来扩大贷款规模,结果是增加了社会货币供给量;社会公众则因持币机会成本增大而减少了现金持有,扩大了货币乘数,也会增加货币供给。上述分析表明:利率越高,货币供给量就越多;反之,利率越低,货币供给量就越少。说明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方向的变化关系。

2.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活跃的货币市场。在发达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和货币之间可以便利而有效地迅速互相转化,既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可供投资者选择,又可通过与货币之间的互相转化而调节货币供求。

一般说来,当这两个条件完全具备时,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就存在着自动实现均衡的可能性,然而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货币不能自动退出流通领域,故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就必须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使货币流通达到新的平衡,而仅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实现均衡是比较困难的。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计划体制下,货币均衡既非市场自动实现的均衡,也不是由中央银行调节下的货币均衡,而是由国家根据生产增长计划和货币发行计划等经验数据调节和维持的货币均衡。国家下达的产值计划在货币均衡实现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因为不管是货币供给的确定还是货币需求的计量,都必须以产值计划为主要依据。当产值计划远远高于实际可能时,货币需求随计划提得很高,但货币供给的同比例增加必然会遇到两个问题:其一,没有相应的商品和物资保证,货币供给增加只能造成物价上涨,但由于当时国家对物价实行刚性控制措施,通货膨胀便表现为隐蔽性的;其二,过多地增加货币供给相应地限制消费,增加积累,以此来适应货币需求的拉上。因为计划带动的需求拉上,在当时条件下表现为生产性的需求拉上。总之,在当时条件下,货币供求在表面上似乎也实现了平衡,但这种平衡实际上是虚假的,因为经济中存在着由此引起的积累与消费关系的恶化。多余的购买力无法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予以消除,必然带来市场扭曲、腐败现象等。

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后,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我国货币供求均衡开始向中央银行调控下的机制转化。但是在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央行调控手段和机制的不完备;利率未实现市场化,不能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金融市场不健全,尤其是货币市场,难以实现政策的传导渠道的畅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

2.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

4.简述新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5.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6.怎样理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7.什么是货币供给?什么是货币供给量?

8.简述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变化的因素。

9.如何理解货币均衡及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m(s下标),市场上表现为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多,价格总水平上涨。不管是哪种情况,均会导致市场价格和币值不稳,对整个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同类推荐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王子与贫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王子与贫儿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为其中一册,内容包括认识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中国象棋常识、著名棋人、中国象棋的文化内涵等。《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居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居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中国民居建筑历史;中国民居建筑类型;民居的文化艺术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原始民居;先秦民居;秦汉、魏晋民居等。
热门推荐
  • 漠然一顾

    漠然一顾

    地球危机,我将担任研究外星人的科研任务,拯救地球结果却遇见了他,突然就很狗血地穿越了=_=后来…我慢慢的发现我曾经失忆了…原来…那九次的噩梦,是真的…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的自私,我该怎么办…
  • 大夏异姓王

    大夏异姓王

    叶涵穿越了,但却穿到了一个贫困的家庭,看他如何凭借自己的掌握的那点儿兽医专业,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发家致富!
  • 拉风修仙日志

    拉风修仙日志

    王小星很无奈,像他这样低调害羞的人应该安静坐在一旁看花落花开才对。但是事实上,不管多大的事情,他都不能只看热闹,而是要插上一脚,最好成为主角,搅风搅雨,完事了还要“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云淡风轻”。不管多牛X的人物,他也要硬着头皮去踩上一脚,踩完了还要摆出“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的欠揍姿态。“是的,没错,我就是不出风头会死星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霍小玉

    霍小玉

    霍家有女初养成,巧盼生姿笑倾城,家道日衰落红尘,世人皆愿称李生。最近读了《唐传奇》的《霍小玉传》,感慨颇多,于是萌发了自己写一部《霍小玉》的想法。
  • 武帝破天

    武帝破天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武徒、武师,大武师…是这个世界的等级,想要获得尊重只有冲向高的等级,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是否能够纵横这片大陆!
  • 炼爱有道

    炼爱有道

    情感专栏作家溏心,精心选取近年来自己和百位读者的往来信件汇成此书,通过对百段感情故事的剖析和引导,揭秘了感情世界中的“潜规则”。书中涉及了对爱情的迷茫、婚前恐惧、失恋、热恋、第三者、同性恋等问题。每封信都是一个真实的情感案例,都是一个完整而真切的感情世界。
  • 人一叩

    人一叩

    入我罗生门,即为已逝人,尔,愿否?当这句话传遍整个以五行元素为修炼能量的大陆,成为幼儿嬉戏时的歌谣,关于这个人出身和成长的传言也众说纷纭。此时,这个人却发现这个世界不对的地方,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然,两仪不调,五行不合,世界却运转如常,这是为何?每天的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更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暗的河

    暗的河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孩,因为亲眼目睹了给他治病的医生被无辜杀害的惨状,从此染上一种怪病--只要看见鲜红的东西就呕吐不止。病孩的妹妹因无人照顾,最后死于非命,病孩的父亲也在一次两派的厮杀中神秘失踪,留下母亲一人忍辱负重。母亲在寻找失踪丈夫的过程中,经历了比离奇更离奇、比荒唐更荒唐、比惨痛更惨痛的历程。本书以病孩为视角,气氛神秘独特,语言诡谲张扬,体验沉重惨痛。
  • 尘孚

    尘孚

    不能保证太多,只能说这部作品有完整大纲,只要作者还活着,就一定会写完的拒绝小白,拒绝悲伤读者们笑了,我会很开心,读者们感动了,是我最大的成就如果可以再年轻一回,我要完成我的一切梦想写下这本书,里面承载了我无数的少年梦想,希望大家陪我一起完成他们,创造属于我们的传奇本书交流1群:21707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