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1900000011

第11章 脾胃肠病证(2)

初诊:1996年3月11日。患者胃脘疼痛五年余,反复发作,犹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自觉胃脘烧灼,两胁胀满不舒,嗳气频作,伴有呃逆,每食辛烈或过于冷热食物而诱发剧痛,或呕吐食物,混杂血不出,状如胶漆,粪便中亦或混入败血,舌质紫暗,舌边有瘀血斑点,舌苔黄较腻,口苦,口干欲漱水,但不欲咽下,脉弦涩。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合并胃溃疡”。

辨证:气滞血瘀,胃气上逆。

治法:理气活血,降逆止呕。

处方: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小陷胸汤加减。

柴胡10g 枳实10g 赤芍10g 当归10g

生地12g 桃仁10g 红花6g 蒲黄10g

五灵脂10g 黄连6g 半夏10g 瓜蒌12g

香附子10g 郁金10g 旋覆花10g 代赭石20g

元胡15g 三七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6年3月17日。服上药后,呃逆止,胃脘刺痛缓减,烧灼感已除,舌苔已化。依原方减去旋覆花、代赭石,加白芨子15g、海蛸12g、刺猬皮12g,继服10剂。

三诊:1996年3月27日。服上药后,胃脘疼痛已止,未见呕血与便血出现,舌质转淡,舌边瘀斑消失。为巩固疗效,投以余研制的“愈胃丹”末药二料。半年后,患者来院经胃镜复查未见异常,病告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其他慢性胃疾发展而来,病程绵长,病情迁延反复难愈,这种长期的病变过程就是外邪、内伤等诸多因素导致胃络瘀阻的基础。胃为多气多血之腑,以通降为顺,情志、饮食、劳倦诸因损胃伤中导致胃病,无论是虚是实,均可使胃气郁滞,和降失司,而后气滞血亦滞,而致瘀阻。实则食滞、湿浊阻遏气机,或肝气郁结,气郁日久,而致血病;或胃中有热,热可灼津,热邪久恋,血受熏灼则易凝结瘀塞。虚则阴液、阴津不敷,胃膜失去津液濡养,胃壁脂膜干槁不荣,犹如旱野龟裂而血行瘀涩;或中气虚损,运血无力,则胃络血行不畅;或气虚及阳,寒自内生,阳虚寒凝而胃络瘀阻。

施治法则:王清任认为:“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对于胃脘痛的治疗,亦应是“气通血活”——活血化瘀。血瘀证的病理基础是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而活血化瘀药则具有改善胃肠微循环及血液流变,修复病变粘膜屏障,促进溃疡愈合,达到止痛的目的。在活血化瘀治疗中应当佐以疏肝理气,这是成功关键,而精神与心理治疗更不可忽视。实践已证明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效果较好。

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粘膜脱垂)

代××,女,40岁,山丹军马一场职工。

初诊:1991年1月1日。患者于10年前开始患病,经常胃脘部疼痛,每于饮食不节,食生冷之物及生气劳累后病情加重,时有嗳气、嘈杂。曾在张掖地区医院检查治疗,服多种解痉镇痛西药不能缓解。于1990年7月住兰州陆军总院治疗。经胃镜检查见:胃大弯及小弯侧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胃窦部粘膜小弯口有出血点,充血,蠕动时有外翻现象,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并胃粘膜脱垂,胃液分析及上消化道气钡造影诊断均符合上述诊断。住院一月余,曾用中西药物治疗,疼痛有所缓解,出院后来此求治,症见:胃脘胀痛,进食后胀痛加剧,拒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口干不欲饮,大便干,舌质黯红,苔少,脉细弦涩。现胃痛拒按,血瘀之象较重,宜理气活血,止痛,以治其标。

辨证: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益胃,理气活血,止痛。

处方:仙方活命饮加减。

银花20g 防风10g 白芷10g 赤芍12g

水蛭10g 莪术10g 花粉10g 郁金10g

炮山甲10g 制乳没各6g 大黄6g 陈皮10g

公英30g 元胡15g 三七6g 内金10g

香附子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1年1月16日。服上药15剂后,口干消失,食欲略增,胃脘疼痛较前有所减轻,大便通畅,舌脉同前。药证相合,依原方减去花粉、大黄、防风,加生黄芪30g、太子参20g、炒山药15g,继服15剂。

三诊:1991年1月31日。服上药后,疼痛大减,食欲增加,精神有所好转,舌质转淡,脉细弦。现血瘀基本得除,宜健脾益胃治本。处方改用自拟参芪养胃汤。

处方:

太子参20g 生黄芪30g 炒山药15g 白术12g

当归10g 白芍15g 丹参15g 焦楂12g

陈皮10g 内金10g 香附子10g 元胡15g

公英30g 海蛸12g 贝母10g 甘草6g

升麻6g 白花蛇舌草15g

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1991年2月20日。服上药20剂后,胃脘疼痛全止,精神食欲均有较大改善,嘱其注意饮食,避免辛辣煎炒食物,为巩固疗效,投以余研制的“愈胃丹”末药二料。上药服完,于1991年10月在金川公司职工医院经作胃镜检查,胃粘膜病变已消失。胃液分析,胃酸分泌正常。

病愈后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按: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或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证实。根据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的“胃痛”等范畴。多由脾胃虚弱,纳运失司,胃失和降,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或血瘀所致。治宜理气活血,止痛先治其标,后以健脾益胃治本。

胃痛(胃溃疡)

李××,男,46岁,煤矿工人。

初诊:1994年8月16日。原有胃病史已10年余,经常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不舒,得食稍解。1994年2月以后胃脘胀痛加重,自觉有块梗阻,食难下咽。在某医院做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发现胃小弯有壁龛,遂进一步作胃镜检查,发现胃角及胃小弯有僵直新生物,符合“癌变”诊断,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拒绝,后求余诊治。望诊:面色萎黄,口唇苍白。检查:血色素5g,红细胞184万,大便潜血试验(++)。主症:胸闷脘胀,不思饮食,食难下咽,面色无华,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头晕目眩,自觉烦热,大便黑色。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脾胃虚弱,气阴两亏。

治法:健脾益气,滋阴清热,兼以止血。

处方:一贯煎加减。

生地15g 当归15g 沙参15g 枸杞子12g

炒山药15g 麦冬10g 太子参20g 首乌15g

知母12g 白芍12g 海蛸12g 白花蛇舌草30g

牡蛎15g 内金10g 仙鹤草15g 南白药3g(冲)

炒谷芽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4年8月19日。服上药3剂后,胸闷、咽食略有好转,稀粥已能咽下,余症同上,仍以原方再进5剂。

三诊:1994年8月24日。大便褐黄,每日1次,食欲增加。化验血色素6g,红细胞195万,大便潜血试验(+±)。前方有效,毋庸更章。原方再进5剂。

四诊:1994年8月29日。服上药后,食欲渐增,精神已有起色,面色略润,亦有光泽,且能起床小坐。嘱原方再进10剂。

五诊:1994年9月10日。服上药后,病情继续好转,惟胸闷烦热,形神皆振,胃纳已加,大便转黄,日行1次,已能起坐行动。化验:血色素8.5g,红细胞378万,大便潜血试验(-)。病情基本稳定,法拟补气益胃,健脾养血。

处方:正元饮加味。

人参6g 白术10g 茯苓10g 生黄芪24g

当归15g 白芍12g 炒山药12g 首乌15g

阿胶12g 海蛸12g 内金10g 白花蛇舌草30g

玉竹10g 仙鹤草15g 炒谷芽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

六诊:1994年9月15日。服上药5剂后,精神渐爽,食欲大增,舌苔薄白,脉细弦。原方再进5剂。

七诊:1994年9月20日。症状基本消失,体力有较大恢复,化验:血色素9.8g,红细胞395万,患者病情稳定,法改气血双补。配制末药以固疗效。

处方:八珍汤加味。

人参60g 白术100g 茯苓80g 当归90g

熟地120g 白芍90g 川芎40g 生黄芪240g

炒山药120g 首乌120g 阿胶80g 海蛸60g

枸杞子60g 黄精60g 内金40g 三七30g

炒谷芽30g 白蔻仁40g 仙鹤草150g 白花蛇舌草300g

香附子30g 佛手40g 苏叶20g 炙甘草20g

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每次10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服上药二月余,患者情况良好,症状消失,体力恢复正常,行走不感疲倦。化验血常规正常,复查上消化道气钡造影,胃未见病变。

按:本例病见脾胃虚弱,气阴两亏,因而出现胃纳衰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等症。脾统血,气摄血,脾虚气衰则血失统摄;阴血不足,则生内热,热伤阴络,血乃渗泄,因而便下黑色;血失过多,则气血愈耗,转相因果,致成重症。治疗首法健脾益气,滋阴清热,兼以止血之品,方用一贯煎加减,滋阴、清热、止血。按照病情的转化,立法选方,用药随症加减,如补气益胃,健脾养血,方用正元饮加味。症状改善,病情稳定,以善其后,气血双补,方用八珍汤加味调养而收奇功。

胃痛(十二指肠溃疡)

例1:姚××,女,34岁,城关镇大坝村农民。

初诊:1991年12月10日。1988年开始胃痛,1989年曾有黑便史,每逢秋冬季节反复发作。一月前疼痛又发作未止,多发于午餐后一个半小时许及半夜,少量进食疼痛可减轻,喜温喜按,胃纳欠佳。检查:钡餐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面色萎黄,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大便潜血试验(+),舌苔薄腻,脉弦迟。

辨证:脾胃虚寒,气滞中焦。

治法:健脾和胃,行气畅中。

处方:香砂六君汤合胃康汤加减。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0g 陈皮10g

半夏10g 木香6g 砂仁10g 瓦楞子20g

元胡15g 海蛸12g 地榆12g 三七6g

内金10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1年12月15日。服上药5剂后,脘痛未作,纳谷渐香,舌脉同前,继守前法治疗,效不更方,再进5剂。

三诊:1991年12月20日。上方服后,除有时夜间稍有疼痛外,无其他不适,改用末药调理。

处方:

党参150g 炒白术120g 茯苓80g 陈皮60g

半夏50g 木香30g 砂仁50g 瓦楞子100g

元胡120g 海蛸120g 地榆60g 三七60g

内金50g 制乳没各30g 黄芪240g 炒白芍180g

香附子30g 良姜20g 沉香20g 紫河车1具

当归80g 炙甘草20g 生姜15g 大枣12枚

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匀,日服3次,每次10g。服药期间禁用辛辣之品。服药二月后前来复查,症状、体征消失,饮食恢复正常,精神好。化验:大便潜血试验(一),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

按:胃脘痛一证,多以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最为常见,而十二指肠溃疡又以脾胃虚寒者居多。本例患者疼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半夜作痛等皆是脾胃虚寒之症。用香砂六君汤合胃康汤加减,全方具有健脾和胃,行气畅中,康复溃疡愈合的作用,而获全效。

例2:高××,男,34岁,东寨乡上三坝村农民。

初诊:1996年10月9日。五六年来患者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于冬季。近一周来上腹部胀痛加剧,每于上午十时左右,下午四时左右及晚上发作,少量进食后可缓解,有时反酸,饱食后呕吐。体查:上腹稍偏右压痛,肝脾未触及。化验:大便潜血试验(+),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主症:胃脘胀痛,得食痛减,纳谷减少,食后呕恶,形体畏寒,舌苔薄白,脉象迟弦。

辨证:脾胃虚寒。

治法:温中散寒。

处方:小建中汤合吴茱萸汤加减。

炒白芍30g 桂枝6g 干姜6g 吴萸5g

煅瓦楞30g 广木香6g 元胡15g 沉香5g

砂仁6g 三七6g 炙甘草6g 红枣3枚

饴糖1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其在服药过程中禁食生冷之品。

二诊:1996年10月12日。服上药3剂后,呕吐已止,上腹疼痛略减,舌脉同前,继以原方再进12剂。

三诊:1996年10月24日。服完上药后腹痛消失,已无反酸、畏寒,食欲大增,苔薄白,脉小弦。化验:大便潜血试验(-)。又进前方10剂,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同年11月9日,经上消化道气钡造影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经完全愈合。后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按:小建中汤合吴茱萸汤加减是治疗脾胃虚寒,胃脘疼痛的常用方剂,对于中焦虚寒之证,多年屡用屡效,证明其疗效甚好。

胃痛(胃溃疡合并出血)

顾××,男,54岁,焦家庄乡农民。胃脘部疼痛起于1978年,每因饮食不节或劳累而发疼痛,每于进食后1小时左右或深夜发作,得食缓解。发作期间常伴有黑便。1982年曾呕血,住某医院治疗,诊断为“胃溃疡”。就诊5天前,胃部疼痛又作,随后呕吐咖啡样物约300毫升,并伴有黑便,疲乏无力。1986年3月29日入院检查:慢性病容,心肺(-),胃脘部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色素10.5g,红细胞345万,白细胞13000,中性73%,大便潜血试验(++++)。诊断为“胃溃疡并发出血”。

初诊:1986年3月29日。胃脘疼痛,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而发,病延八年余,近来又发,得食痛减,日前呕血,便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之无味,精神疲乏无力,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辨证:脾胃虚弱,血失所统。

治法:温中和胃,健脾摄血。

处方:香砂六君汤合乌贝散加减。

党参15g 炒白术12g 茯苓10g 半夏10g

陈皮8g 木香6g 砂仁10g 炒白芍15g

仙鹤草15g 海蛸12g 贝母10g 白芨子15g

三七6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伏龙肝60g

(煎汤代水)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86年4月3日。服上药后,胃脘疼痛缓解,舌脉同前。原方加炙黄芪24g、当归12g、藕节10g、阿胶12g(烊化),继服5剂。

三诊:1986年4月8日。胃痛呕血未作,化验大便潜血(-),精神好转,舌脉同前,守原方再投10剂。

四诊:1986年4月18日。服上药后,诸症消失,钡餐造影溃疡愈合。

按:“溃疡”一病临床多见。本例胃脘疼痛、呕血、便血,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血失所统。因素体虚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所谓“劳倦伤中”,脾胃受病而致饮食欠佳,胃脘疼痛,久则脾胃气虚,运化失职,脾不统血则呕血、便血。治疗原则为温中和胃,健脾止血,故用香砂六君汤合乌贝散随症加减,培补中土,使药力四达,水谷精微四布,脾胃得健,溃疡自愈,因而收到满意疗效。

胃痛(胃下垂)

例1:张××,男,46岁,永昌一中教师。

初诊:1988年5月20日。数年以来,每于饭后即感脘腹痞满不适,有时胃觉困痛,暖气,食欲不振,睡眠欠佳,头晕,腰酸,身倦,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精神委顿,体重日渐下降。在兰州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胃下垂”。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味。

炙黄芪24g 党参18g 白术12g 当归10g

陈皮6g 柴胡6g 升麻8g 枳壳10g

焦三仙各10g 砂仁6g 内金6g 焦枣仁12g

仙灵脾15g 补骨脂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同类推荐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有男女之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续着新的生命,一代又一代的延绵不息。生命是个奇特的个体,它有着最为原始的魅力令人痴迷;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奥秘激发人们去不断的认识它。如何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怎样加强疾病的自我预防?碰到伤及生命的意外情况怎么处理?如何正确的识别运用药品?……《我是医学知识大王》,以通俗讲解的形式、精炼有趣的语言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生命健康的科学知识,以使广大少年读者了解身体结构,增强防病保健能力,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
  •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三级医院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手册

    在2010年的三级医院评审准备过程中,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三级甲等医院医学实验室的要求,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将准备过程中的材料和一些心得体会汇成此书。本书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行政管理、患者和标本的管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危急值管理、床旁检验的管理等,旨在紧密结合当前的实验室状况,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为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同仁提供一些借鉴,也为三级医院的科室发展提供参考。
热门推荐
  • 妃来横祸

    妃来横祸

    穿越为宰相之女,竟替嫁断袖王爷?本过着不受宠的无聊生活,谁料王爷竟会向她表白,被惊吓到的她还没开溜,竟被妖孽刺客拐走?从此玩转江湖,智斗小三,生活五彩斑斓,刺激不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深入骨三分毒

    情深入骨三分毒

    有一场最美的爱情是在我爱上你之前,你已经深深爱上了我。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还是这样的两情相悦来的不尴尬,也足够坦诚。悲也好,喜也罢,还是情到来时方来到,人到此时终相守的好。命运就是让你遇见一个又一个人,然后得以用那些千丝万缕的细枝末节进行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她心似城:迷乱我一世时光

    她心似城:迷乱我一世时光

    苏小妞,没有想到只是那转身一瞥,你便成了我这一生无法舍弃的宿命。还记得吗?你说过我们虽然相见恨晚,但也是可以成为最佳拍档的,就像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样。知道吗?那句“执笔着色,勾勒你最美模样”是我有生之年最美的梦境。可惜,就像多啦A梦是大雄永远醒不来的梦,你也是我永远梦不到的未来。小妞,对不起!直至离开,我还是感动不了你。小妞,谢谢你,曾让我在你的生命里那样猖狂。小妞,没有我的日子,你过得比从前快乐吗?这是我要送你的最后一份礼物,我想总有一天你会懂。
  • 岁月有童话

    岁月有童话

    有一天,突然想起一个人,一个没有交集过的人,一个7年没见过的陌生人,莫名的脑海被他占据一整天,在离生日凌晨还有2小时,莫名连忙几次按下申请好友发送给他。
  • 天蓝色风铃

    天蓝色风铃

    紫苑的第一本小说,刚开始写,写得不好表介意…一个父母都去世了,家境非常贫穷,学习成绩却是全校第一的女孩,考上了全世界最好的圣樱学校,遇见了他和他…此内容纯属虚构…表相信。
  • 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

    孔雀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们可以吃掉最毒的毒虫,自己却不受伤,反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风采。而世间有一种人,便像孔雀一样。再厉害的魔,也伤害不到他们,反而变成养料,化作最为璀璨的光明。(新书上传,新的开始!)
  • 大道封神榜

    大道封神榜

    上古时期,九龙天柱坍塌,神界大主宰以己之灵化为八道神牌和一种力量,并将神牌打入神界至宝九天神榜之中,希望新主宰应运而生,率领神界诸神仙佛抵御外敌,拯救天下苍生。本书讲述一位平凡少年无意中获得一道神牌,从此大改天命,逆乱苍穹。战妖尊,闯修罗,成就一代王者……
  • 涟漪

    涟漪

    [花雨授权]涟、漪,你们是并蒂而生的莲花,彼此扶持,直到死为止。这是母亲临走前留给她们孪生姐妹的话,父亲、母亲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层层追查中,姐妹俩同时喜欢上一个男孩,却又放弃对他的真爱!涟与漪血肉相连!
  • 盘古纪元

    盘古纪元

    这是一个腹黑男重生的故事!这是一个用寂寞堆砌成高手的故事!这是一个嗜血修罗的故事!这是一个寂寞修罗的故事!扣扣群;540132208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近期,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材使用、教学评价等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