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3500000010

第10章 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2)

文盲人口数量依然很大,成为国家发展的沉重包袱。2000年,全国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为8700万人,超过德国的总人口。从地区分布看,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超过15%的省、自治区有6个,其中西藏、青海、贵州、甘肃的文盲率超过或接近20%,即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文盲。

(2)国民素质竞争力过低。

中国现有国民素质处于世界上较低的水平。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IMD)的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分析指出,中国国民素质竞争力基本结构中的“金融教育充分性”、“工程师适应性”、“信息技术技工适应性”三项,在列入统计分析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均处于倒数第一位。

公众科学素养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公众科学素养主要指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国家的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就已达到5%,美国达到12%。因此,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东西部公众的基本科学素养的平均差距大于文化程度的平均差距,西部公众对于与现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的素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从不同职业看,农林牧副渔业劳动者、工交企业工人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很低,不适应农业、工业技术升级的需要。而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具有科学素养的比例也明显偏低,难以满足现代化政府效率以及公共管理效率提高的要求。

(3)教育的总体供给能力不足

教育的总体供给能力不足,集中反映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不强与教育发展能力严重滞后两个方面。

义务教育发展基础仍相当薄弱,巩固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截止到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了占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部分西部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在96%以下,小学五年保留率最低的省份只有64%。若以2001年75%左右的9年义务教育按时毕业率估算,我国每年将有约500万初中生不能按时毕业,相当于小学新生入学人数的1/4。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平均按时毕业率分别为83.0%、78.2%和62.0%,西部比东部整整落后21个百分点,低于50%的省、自治区有3个,即宁夏、贵州和西藏。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半数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受人口波动影响,近年来初中毕业生大量增加,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速度却滞后于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进。按照“五普”的实际学龄人口计算,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仅为41.3%,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南、广西、海南、贵州和西藏5个省、自治区的毛入学率低于30%,最低的仅为13.6%。

2001年全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为53.2%(低于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12.3个百分点),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全国还有15个地区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最低的省仅为37.4%,比平均水平低15.8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口大省。

未来5年高中阶段教育适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从2002年起,我国初中毕业生将超过2000万。2005年15-17岁人口将达到7700多万人,给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带来新的人口压力。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容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劳动人口文化水平提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时也使我国教育结构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产生了教育发展的结构性失衡。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我国教育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这既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更不利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看,我国研究生教育比重太小,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众的需求。2001年在校研究生仅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2%。7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校研究生与本专科学生的比例仅为1∶4.84。而国际上一些著名高校研究生与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为1∶1或1∶2,与之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还存在巨大缺口。

高校学科专业比例失调。2001年工科类招生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仅为7.6%,远低于23.3%的平均招生增幅;第三产业发展急需的金融、外贸、会计专业在校生比例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下降了0.52、0.33、0.15个百分点,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知识含量的发展要求。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受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教育总资源存在短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的需求。一些沿海发达城市,择校矛盾突出、乱收费屡禁不止,并带来教育腐败和办学非均衡化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甚至引发了教育违纪、违规事件,种种失范行为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5至25岁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与培训。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目前我国至少有1.2亿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其中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15-25岁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非正规就业,他们或因家庭困难初中辍学,或因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或因高中毕业未考上大学,为了生存而进入城镇就业。他们本来属于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在转移中难以得到正规教育,也不易得到各种非正规、非正式的高中阶段教育或高等教育。

据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预测,到2020年,将有近2亿农村人口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这一数量大约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1.7倍,如此大规模人口的教育水平得不到提高,意味着新增城镇人口和非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的面貌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这既影响到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也对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不利影响,并将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整体国民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办学条件差,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我国教育的供给能力不足还表现在,教育内部各种支持系统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受教育投入等因素制约,在办学条件改善上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致使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总体上还不能满足数亿人口接受教育的要求。

中小学校舍危房问题依然严重,初中超大班额比例上升。危房问题十分突出。2001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5917.1万平方米,校舍危房率分别达4.9%和6.7%。其中,农村初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8.1%和6.0%。受办学条件影响,2001年全国初中超大班额比例比上年增长了5.3个百分点。超过66人的超大班共有24.5万个,占初中班额总数的21.3%;在读学生约1619.0万人,约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5)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技术现代化程度较低。

学校教学设施中网络化、信息化程度非常低。2001年,全国小学和初中已建立校园网的分别为7266所和3714所,仅占小学校数和初中校数的1.5%和5.7%;全国中、小学生平均51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在我国部分高校,人均计算机拥有量有限,尚有30%未开通校园网。而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学校尚未通电,根本谈不上计算机的使用。

国外一些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相当高。1998年,美国小学连接因特网的比例超过了80%,中学比例超过90%,小学平均8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中学平均6-7人拥有一台计算机。2000年,韩国所有中学都建立了校园网,5年内免除上网费,所有教室和教师都配置了一台PC机,普及了教育用计算机。此外,还向50万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了全额计算机上网费,向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了5万台PC机,并免除5年上网费日。

高中与普通高校师资缺口达120多万人。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师资总量不足,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2001年,我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分别为21∶1、19.2∶1、16.7∶1、18.2∶1,部分高校甚至超过35∶1,明显高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

按照“十五”计划,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60%的毛入学率,即使按照生师比18∶1测算,2005年教师队伍的缺口仍将达到116万,普通高校生师比按照15∶1的比例计算,教师队伍的缺口也将达11万。此外,教师队伍总体的学历程度偏低,文化素质不高与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6)政府与全社会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社会教育经费的支持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投入的差距首先表现为政府投入不足。据IMD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评价,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很低,在49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处于第47位。

据教育部及OECD、UNDP等机构的相关教育财政统计数据分析表明,2001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4.83%,而OECD国家在1998年就达到了5.8%的平均水平,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了6%、甚至达到7%;我国2001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3.19%,低于美国1997年2.2个百分点。由于中国GDP的总量与美国差距悬殊、人口又是美国的近5倍,所以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就更为明显。即使与1998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4.63%、4.49%、4.27%的财政投入相比,我国2001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也存在巨大差距。

2001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均教育投入367元。其中,北京最高,为2844元,贵州最低,为177元,两者相差15倍。四川、广西、江西、安徽、河南、贵州不足250元,不平衡性非常严重。教育经费地区差距过大已成为解决教育经费问题中的一个突出矛盾。

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承担比例偏小。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应该发挥主体作用,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种种条件影响,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总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只占63.2%;初中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小于60%,小学小于70%。而在1998年,OECD国家初等、中等及中学后教育经费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平均比例已达到了90.9%。1995-1996年美国初等、中等教育经费的97.6%来自政府投入。

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影响了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直接带来的是大批低素质人口的积淀,使大量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进城转移青壮年丧失了再学习的机会,加剧了处境不利人群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现象。

3.3.2教育结构失衡

(1)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过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未上过学或扫盲班文化程度,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1%。

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82%,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0%,与1999年OECD国家同一指标的平均值69%相比,相差近3倍,与美国同一指标90%相比相差4倍。

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2000年,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比例仅为5.2%,1999年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超过我国4倍;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比重仅占1.38%,总人数尚不足1000万人。

(2)三次产业人员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文化程度结构极不合理。

2000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半数以上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和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水平。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1.6%,大专及以上人员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仅为5.9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平均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9.6%,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为5.78%,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只占0.41%。目前中国第三产业的人力结构只适应传统服务性行业的需要,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难以获得重大突破。

(3)各行业、职业人口学历层次较低,竞争能力不强。

我国各类行业及职业从业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在部分行业人员素质的国际比较中,我国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与日本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日本农林牧渔业是中国的58倍,建筑业为5倍,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为1.5倍,社会服务业为6倍(表3.10)。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中国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呈现全面落后的态势。

2000年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24年,虽比1999年前提高了1.3年,但与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12.15年几乎一样;2000年,我国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各占1/3。这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对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

同类推荐
  • 从主动到卓越

    从主动到卓越

    全球顶级机构每年都会花费上亿元的资金去研究全球跨国企业,上亿的公司员工都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这些珍贵的资源是所有机构都渴望拥有的,现在只要用十几元的价格就能收藏,对每一名员工、主管、公司经理、领导都是一本必读书。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

    本书通过对工作分析概念、流程和应用的全面介绍,以及对以工作为导向和以人员为导向的多种工作分析系统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的应用。全书系统全面,分析透彻,每章篇末均配备有案例研究或拓展阅读以及相应的思考题,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
  •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经理人必备管理故事与哲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阐述了企业管理中的权力问题、决策问题、创新问题、制度问题、文化问题、人性问题、沟通问题等内容,是一本管理者智慧的枕边书。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热门推荐
  • 诡事奇谭

    诡事奇谭

    一场车祸,让赵毅拥有了阴阳眼。从此卷入了一个怪异纷呈的世界。从此他相信了这个世界上有鬼,但更相信这个世界有比鬼怪更可怕的东西。那便是人心、人性。而后他立下誓言,要用那双阴阳眼,探究世界的尽头,欲望的根源,人性的本质!
  • 金融巨子追爱前妻:无爱承欢

    金融巨子追爱前妻:无爱承欢

    根据本书改编电视剧《恋恋不忘》,言承旭、佟丽娅主演。她遇见他,正是莲花开落的季节。彼时,夏正盛。当年遇见那个人,时机不对,他忘得一干二净,她却沉沦至谷底;这一场爱情,于她,已无路可走;于他,却刚刚开始。
  • 修罗炼神

    修罗炼神

    相传,远古时期的剑心大陆,是龙神的天下,上古世纪,天地初开,群魔乱舞,天地混沌,各族鼎立,龙神出现,解救苍生,万年过后,被魔族打压,神秘浩劫再度降临,天下苍生岌岌可危!少年徐浩却意外穿越异世,背负父亲的荣耀使命,步步惊天,上一世我活的不如意,这一世我要掌御天下!最热血战斗,最感人的柔情,血剑暴杀,龙威浩荡,,旷世之战,一触即发!而这时候繁衍出神剑榜,神火榜!破龙婴,凝龙丹,武动天河星辰,身渡轮回万劫,任你修为通天彻地,实力霸绝寰宇,我自有远古龙神照耀,吞食万物世界,掌控无尽生灵,龙之传人,万古长存!徐浩坐拥美女,可却只忠贞一名女子,离奇人生,离奇故事,徐浩会演绎怎样的精彩人生呢?现在开始!
  • 冷血三姐妹之夏天不化的雪

    冷血三姐妹之夏天不化的雪

    一座偌大复古的别墅里,三位小妹妹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的武侠片,不一会儿,楼上走出来了一位年纪将近六十几岁的老人,独孤莟跳到哪位老人的面前,抓着他的衣角,撒娇的说:“爷爷,爷爷,你能让我们去学功夫吗?电视里面的人都好厉害哦!我也想学!可以吗?”还没等独孤老爷开口,独孤寒也跑了过去,说:“爷爷,爷爷,你就同意我们去吧!”独孤老爷看了一眼独孤菡,慈祥地说:“那菡菡愿不愿意和她们一起去呀?”独孤菡面无表情,说:“好啊,可以去玩玩的嘛!”
  • 先婚后爱:总裁老公要复婚

    先婚后爱:总裁老公要复婚

    民政局出来,顾清宁毅然前往机场,她已经决心,要彻底远离他!但为什么,在她离开之后,他才苦苦纠缠,上演万千宠爱的戏码!不过男人,想要重新得到,哪有那么容易!
  • 隐婚蜜爱:谢先生,求放过

    隐婚蜜爱:谢先生,求放过

    海城第一权贵谢家大少又要结婚了!蛇蝎美人,哑巴天后的唐维维再次成为广大妇女炮轰的对象,然而,谢家大少天煞孤星,命硬克妻,只说没一个人敢去抢婚。海城老少爷们茶余饭后更是围在一起下赌注,只道谢家这个媳妇也是过不了新婚夜。五年异地恋,纯情又温暖,哪知是一场阴谋!一场车祸,浴火重生,绝艳归来。黎夏,这个两年前横空出世的全能艺人,第一次来到海城,被不近女色的谢家大少从发布会现场强势掳走!“谢先生,你认错人了。”黎夏双手抱胸,幽幽地叹道。“认错人?”谢东霆轻笑出声,“那我要试了才知道。”
  • 由我

    由我

    舍弃了怯懦,舍弃了平凡。舍弃了怜悯,又舍弃了剑......还能再舍弃什么?为何要舍弃?为何要放下?我要,就要它个命途由我!我争,就争它个天惊石破!
  • 樱花树下的约定之易烊千玺

    樱花树下的约定之易烊千玺

    还是一样的天空一样的街道,可是有些人,有些心,却变了……这个故事的开头,早已注定了结局……
  • 绯闻女王,豪门上位记

    绯闻女王,豪门上位记

    这是一本豪门太太的修炼手册。这是一位啼笑皆非的绯闻女王。这是一个腹黑总裁的被捕获记。这是一个娱乐新贵的爱恨情仇。为了继承权,他们明枪暗箭,不小心殃及了一个小助理,一场艳遇,一起绯闻,豪门,绯闻,利益,权谋,十亿天皇,天价豪门。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她看起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则活的战战兢兢,她是总裁夫人,她是明星女友,她是全职助理,她是……她有无数和身份,每个身份在她的演绎下,都风生水起,看她如何智斗小三,虐女三千,成功上位。
  • 一见倾情

    一见倾情

    [花雨授权]忧郁少年荻雅也的初恋往事。喜欢谁,背叛谁;被谁喜欢,被谁背叛。因为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若永远都在第八秒相遇,就一直也是初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