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8400000005

第5章 赵普(2)

太祖下定了决心,要解除石守信等的兵权。于是有一天,他在宫中摆下丰盛的酒宴,请石守信等几员大将入席饮宴。喝到兴头上时,宋太祖屏退左右,对石守信等人说,我没有你们的鼎力帮助,不会当上皇帝,你们的功劳我永世难忘。但当天子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节度使安乐自在,我从来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听了以后茫然不解,忙问是什么原因。太祖回答道,皇帝这个座位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人急忙跪下连连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一旦你们部下贪图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到时就是你们不愿意,难道能摆脱得了吗?石守信等人听了此话惊恐万状,连连叩头,请求太祖指出一条生路。太祖说,人生在世有如过眼烟云,是很短暂的,其实追求的也不过是富贵,多弄一些钱,尽情地享乐,使子孙永远不过穷日子而已。你们何不交出兵权,到外地封为官员,在那里广置良田美宅,为子孙建立永久家业。再多养一些歌儿舞女,每天歌舞升平、欢度晚年。我再和你们联姻结亲,使君臣上下无猜,相安无事,这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将领心领神会,连连叩头拜谢感恩。第二天他们便相继称病,请求解职。宋太祖派人对他们抚慰一番,又赏赐很多财物,安置他们到外地去做节度使。历史上有“杯酒释兵权”之说法,指的就是赵匡胤君臣所导演的这一幕。

这以后收兵权的行动继续在进行。乾德元年(963)春,对几十个异姓王以及带相印的节度使通过死亡、迁徙、告老、遥领他职等方式夺了他们的权,以文官取代其职位。开宝二年(969)十月,乘凤翔节度使王颜超及诸藩入朝之机,宋太祖在皇家后苑摆下酒宴,又通过微妙的暗示,迫使王颜超等人自动请求辞官归家养老,罢去了他们握有重兵的藩镇职务,夺了他们的兵权。

在大肆剥夺诸藩、将领兵权的同时,宋太祖和赵普又在国家军事体制方面进行了调整、整顿,这些措施对进一步巩固赵宋王朝的中央集权,消除悍将强藩对朝廷的威胁,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禁军将领,权任极重,容易威胁皇权。在调整中取消了殿前都点检、殿前副点检等高级禁军将领的建制,改由职位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指挥使统辖禁军,称为“三衙”或“三司”;“三衙”只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没有调兵权。调兵权仅属于枢密,但是枢密院又无指挥权,军队指挥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征战之时由皇帝临时点将,将帅在战场上一切的军事举措,完全听命于皇帝的远地指挥,无权独立作战。征战结束后,兵归宿卫,将还本职。这样将帅就不得专其兵,兵也难附属于将帅,但皇帝却专有统帅全军的最高权力。

作为直接保护皇帝安全的禁卫军,是一支重要的军队,为提高禁军素质,在赵普的策划下裁掉了禁军中的老弱病残者,选拔精壮士兵加以补充。禁军头目的任命,由皇帝确定,太祖诏命殿前侍卫二司,挑选所属士兵中的骁勇者升为上军;又命令各州选拔精壮的士兵送至京都补充禁军。禁军的素质提高了,地方军队的作用也随之削弱了。

赵普对军制的精心安排、调整,的确起到了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禁军“皆以一当百”,武器精良。诸镇对自己手下的兵力决非京师之敌这一点心里很清楚,因此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中央集中兵权,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皇帝在远地摇控指挥,大大削弱了将帅的主动作战能力,从而影响了在战场上的作战效果。赵宋王朝在以后与西夏、辽、金的作战中,屡屡败绩,就是明显的例证。

赵普十分清楚仅削夺藩镇的兵权,并不能彻底解决藩镇强霸一方的问题,藩镇往往兼管几个州,有经济基础,有财政来源,有司法大权,可随时委派亲信为镇将,控制州县官吏,实际上就是地方上的上皇帝。于是他奏请宋太祖革除这种弊病。

乾德二年,朝廷下令规定各州的财政收入除留下作本地领费支出以外,其余的全部上交京师,不许藩镇任意截留地方财政收入。乾德三年(965)在全国各路设置了转运使,掌管各路财赋,节度使所属的官吏不得参与。地方司法由提点刑狱官监临,节镇不得干预。五代以来,节度使常常委派亲信为镇将,使他们与县令对抗,实际就是取代县令而自成体系。赵普决定恢复县令的权力,地方一切事务都统一由县管理。这样一来,中央收回了以前节度使统领几州的权力,使各州直属于京师,并由中央委派文臣朝官充任知州。同时又在各州加设了通判官,与知州共同处理政务,起到了互相监督和制约的作用。为避免州久任一地形成割据势力,又规定了“三年一易”的轮换制度。这样一来,地方的封建割据就很难形成了。

赵普采取的这些果断措施,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削弱了藩镇的权势,各地节度使几乎成了没有实权的虚衔。与此相反,中央的统治权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强干弱枝的形势已经形成,中央和藩镇的关系和唐五代相比,已经是大不一样了。

出自对加强皇权的需要,赵普又对中央作了较大调整。在禁中设立中书,称为政事,由中书管政事;设立了枢密使专掌军事;另设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称三司)总管全国贡赋和财政。过去是由宰相总揽的行政、军事、财政大权,现在一分为三,相权大为削弱。而皇帝除统领中书省外,还统领枢密院、三司等机构,皇权极为加强。为加强中央对司法权的控制,朝廷规定,凡是要处死刑的案件——大辟案件必须录案上报刑部审核。

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君弱臣强的内部机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赵普在为赵宋王朝的权力得到巩固、加强方面确是竭精弹虑,不遗余力,正由于此,宋太祖视赵普为左右手,对赵普无不言听计从。乾德二年(964)四月,宋太祖为协助独居相位的赵普处理政务,特地设立了“参知政事”一职作为副相,并拜任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但参知政事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权力是有限的。

十四年居相位

在宋太祖时期,由于赵普的贡献极大,所以职务提升很快。建隆三年(962)出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正月,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太祖视赵普为股肱股肱(ɡōnɡ):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事无巨细,都要与他商议。于是赵普也更加尽心竭力,参与制定了北宋初期的所有重大决策。

赵普勤于相业,不管是辅佐宋太祖还是宋太宗始终都是忠贞不二。他曾多次与宋太祖、宋太宗讨论理政治国之道,他认为君主应怀有爱民之心,而且要贯彻始终。有一次,宋太祖在与群臣宴饮时,忽天降大雨,开始太祖有些败兴,及后雨越下越大,太祖已经怒形于色,左右群臣怕得罪,谁也不敢吭声,唯有赵普对太祖说,这场雨对大宴并无妨碍,可对老百姓却很难得,他们都在盼雨,这场雨可以滋润禾苗,他们一定很高兴,实在是值得庆贺,请求乐官为之奏乐。经赵普这么一说,太祖马上高兴起来,命令乐官为喜雨而奏乐。

赵普还认为,治国之道应赏罚分明、大公无私,他把大公无私比作大自然的天,说:“天发生于春夏,杀于秋冬,不私一物,此所以能长久,王者所应当效法。”

赵普辅佐太祖、太宗对官吏严加选拔和考核,他请求太祖对官员进行考绩,提出以后拜节度使及武官等职必须要求立有战功,对宰相以及以下的百官应每年进行考绩。赵普选拔官吏,刚毅果断,敢于据理力争。他生平举荐过许多人,发掘过许多人才。他曾上疏太宗推荐张齐贤任宰相,以后张齐贤两次担任宰相,任劳任怨,工作相当出色。赵普曾发现一个人很有才能,上奏向宋太祖推荐这个人做官。太祖看了奏章后决定不录用。但上朝时赵普又递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章,太祖大怒,把奏章撕破扔在地上,满朝文武都大惊失色,赵普面色不变,跪在地上将碎片拾了回来。隔些天,赵普将奏章碎片粘贴在旧纸上照旧奏荐。太祖终于领会过来,任用了这个人。

又有一次,许多官员当提升,太祖素来对其中一个抱有恶感,不打算给他升迁,赵普认为应升迁,坚持请求,太祖发怒说:“朕决心不让他升迁,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罚是惩办作奸犯科的,封赏是酬劳有功绩的,从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何况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的刑赏,岂能以陛下喜怒好恶来决定。”太祖大怒,站起身来就走,赵普跟随在后。太祖进入后宫,赵普在宫门外伫立,久而不去,终于得到太祖的同意。

赵普对禁军将领的选择特别精心谨慎。乾德元年(963),宋太祖要提升天雄节度使符彦卿管禁军。赵普了解符彦卿在节度使任上专横放纵,恣意不法。他认为符彦卿的名位已经很高了,不应该再授给他兵权。但太祖不听。发出了委任诏令,并不许赵普再谏。赵普把诏令扣留在自己手里,第二天上朝还给了太祖,劝太祖要深思利害。太祖问赵普为什么对符彦卿这样疑忌,太祖认为符彦卿不会有负于自己。赵普只好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太祖听了以后默默无言,于是中止了提升符彦卿的做法。

赵普也很重视法制,建隆三年(962)朝廷决定更定刑统,命令兵部尚书窦仪主持这项工作,《宋刑统》于第二年终于完成,经赵普的斟酌修改,连目录31卷,计12篇,502条。这是专属刑事法规,凡与刑名无关的敕令,另编有《建隆编敕》四卷,与《宋刑统》一起颁布天下。在封建专制社会里,皇权往往等于法,所谓“口合天宪”说的就是皇帝的权力凌驾一切。但即使如此,赵普还努力劝说太祖、太宗依法办事。太平兴国年间有一个卖药的骗子陈利用得到了宋太宗的信任,官至郑州团练使。此人专横骄纵,目无国法,坏事干尽,还拉拢一些爪牙为其张目,朝中许多大臣敢怒而不敢言。赵普派人查清了他的恶迹,审讯时陈利用也都供认不讳并且表示服罪。赵普奏请朝廷把陈利用处斩,但太宗却下诏将其流放商州,不久又要让他回来。赵普说陈利用罪大恶极,处置如此之轻,天下何以能服,留这样的佞臣贼子有什么用?太宗反驳说,作为万乘之主,怎么就没有保护一个人的权利?赵普答道:“此人犯了十几条死罪,陛下不杀,他必然要混淆天下的法律,法应当爱惜,此人有什么可爱惜的?”太宗不得已命令陈利用在商州自裁,但随即又后悔了,急派使臣送去免死的命令,但赵普在使臣未到时就已经把这个恶棍杀了,此事大快人心。

由于赵普独居相位达九年之久,朝政独断,威权日重,骄横之气也日盛,出现了刚愎自用、独裁专制的现象。他常在衙署座位后边,放置两口大瓮,凡是不合他意的内外表疏,就随手扔在瓮内一烧了事,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赵普虽然善于举贤荐能,但也有嫉贤妒能之时。宋太祖曾夸奖过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冯瓒(zàn)是当世罕有的奇士,要重用他。赵普出于妒能之心,先是把冯瓒弄到梓州去做官,又想用卑鄙的手段置冯瓒于死地,幸好宋太祖出面进行了保护,冯才幸免于难。

开宝六年(973),宋太祖有一天亲临赵普的府第,见廊下放置十个瓶子,太祖问是什么,赵普回答说是刚才吴越王钱谬派人带来书信时送来的海产。太祖说:“海产必然是好东西。”即命打开,里面装的都是瓜子金。赵普诚惶诚恐地叩头说:“臣还没有拆开书信,实在不知道。”太祖叹口气说:“受之也无妨,他还以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们书生作主呢。”显然矛盾已经出现了。在这以后,就有人告发赵普私购官禁的秦、陇大木材,用来扩建府第;赵普的儿子娶了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违反了宰辅大臣子女不得通婚的禁令;赵普还包庇过受贿和拒不赴任的官吏等等。太祖大怒,决定借此机会分赵普的相权,诏令参知政事轮流与赵普知印、押班、奏事。开宝六年(973)八月太祖干脆就罢了赵普的宰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宗诏令赵普入朝,改任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留在京都供职。在留京师的开始几年,因为中书侍郎卢多逊的诋毁,宋太宗对赵普怀有猜疑之心,赵普郁郁不得志,一直没能入相。后来赵普冲破卢多逊的障碍,积极支持宋太宗对秦王廷美(太宗弟)的斗争,才使宋太宗和赵普的关系有所改变。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普被任命为司徒、兼侍中、又出任宰相。太平兴国(983)八年十月赵普又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任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以后开封尹陈王元僖上疏太宗,推荐赵普再次入相。端拱元年(988)二月赵普再任兼侍中,淳化元年(990)正月自己主动要求免去宰相职务,以太保兼中书令充西京留守河南尹。以后封为梁国公,又改为许国公。

史书记载,赵普年轻时懂得官吏的事务,读书很少,当了宰相后,太祖常劝他多读书,增长学识。赵普深有领悟,他孜孜不倦,有志于学,甚至到了晚年也手不释卷。有人曾讥讽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据说他对此也默认,其实赵普通过勤奋的学习,吸收了不少治理天下的道理和方法,又加上他善于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淳化三年(992),赵普拜为太师,封魏国公,当年七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宋太宗听到这一消息时非常悲痛,因此罢朝五日。追赠赵普为尚书令,追封真定工,谥忠献。太宗并亲自撰写了神道碑以纪念他,并以八分书亲笔书写。

同类推荐
  • 美人范冰冰

    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可能是中国娱乐圈最非议的人物。有人说她不美,有人说她整容,有人说她胖,可无论怎么样大众还不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人说她是烂片之王,有人说她只顾着捞钱,可无论如何也没妨碍她一路身价高涨。有人说她蛇蝎心肠,踩人上位;有人说她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有人说她靠绯闻上位,恬不知耻……
  •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卿本多情:中国古代名人情感轶事

    本书以中国古代名人的情感轶事为立足点,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背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立体的生命。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季羡林人生智慧书

    季羡林先生给予我们的人生寄语只有一个字:真。对亲人,要付真爱,对朋友,要付出真义;对工作,要施以真心;对人生,要甘洒真情。以真示人,除去虚假的遮掩,才能换来他人的热心肠和真性情。
热门推荐
  • 上校的童养妻

    上校的童养妻

    他是南庆最年轻的空军上校,而她是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小女佣。他曾许诺要给她幸福,为了权势,却又亲手毁掉她肚子里的孩子,甚至一次次将她逼入死境。爱越深,恨渐浓。就算他呼风唤雨,却独独掌握不了她渐渐冷却的心。
  • 人海茫茫为何我们要错过

    人海茫茫为何我们要错过

    人海茫茫,为何我们要错过,是有缘无份还是只是路人,爱你的那个他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谁能白头偕老,谁能笑到最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持无恐?十年相伴,你若不离,我定不弃
  • 轩辕泪缘

    轩辕泪缘

    本书讲述的是天地混沌之际,冥界魔王希图亚特为争夺三界掌控权,集合魔界所有力量,纵火焚烧三界,三界顿时陷于烈火焚烧之中。在乾坤浩劫之际,唯一能够拯救苍生的是喜马拉雅之巅的女神轩辕泪,只有用她冰冻附体的千年泪才能熄灭这鬼火。但她也要因此被自己冰封起来!后来天下苍生得救了,轩辕泪却因此被永远冰封在喜马拉雅之巅,没有人知道她被冰封在哪里。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一少年诸葛天解救了女神轩辕泪。随之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最后诸葛天误入魔界成为魔王,和女神轩辕泪展开一场武动天地之战。轩辕泪再次使用冰封的泪来拯救了天下苍生,她自己却香消玉殒散了人间!
  • 空魔传

    空魔传

    由于一场大爆炸引起的危机,注定会改变世界的命运。
  • 掌控仙道

    掌控仙道

    【完结】天地有三道,人道,神道和仙道。天生神根,吾独掌仙道。吾要那天在吾眼中崩溃,那地在吾眼中塌陷。目光所及之处,即是吾之仙国。
  • 邪帝小毒妃王爷求放

    邪帝小毒妃王爷求放

    她是久居杀手排行榜No.1的修罗阎。倾国倾城,一出手,修罗出,阎王灭!无奈遭遇背叛。她穿越到倚罗大陆第一废材草包身上。缕遭陷害,如今强魂入注,且看她如何走向巅峰!
  • 海棠春色

    海棠春色

    海棠满园芳,树下正梳妆。春色撩人乱,蝶儿采花忙。梨花一树香,亭内风流郎。寻觅红妆来,哪得见春光?梨花与海棠,到底是海棠就了梨花,还是梨花压了海棠?某男:本人才过宋玉,貌比潘安,秀发乌黑,你敢说我是梨花?!某女摇头:梨花另有其人,你顶多是一朵蔫不拉几的小菊花。*******************作者声明:这是一个压倒与被压的故事……总之很邪恶,你懂的。*******************重九声明:戏不是白看的,偷窥也需要门票,收藏、推荐、粉红……XX通通交出来哈~~~如果不交,迎接你的,嗯,也很邪恶,你懂的……(某邪恶地飘走,奸笑……)
  • 闪异

    闪异

    这个世界充满了奥妙神秘。过人的能力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诅咒。我们眼中的未来也许可能不过是某种未知事物的信手涂鸦。
  • 易路有你,烊千欢玺

    易路有你,烊千欢玺

    又是一年青春飞扬的开学季,少年祈福在今夏,谁会记那一年曾与少年一起手牵手要走到尽头的女孩流落何方,剩下的盛夏里缀满了少年与女孩幸福的回忆……(我是行星饭,这是为我的闺蜜写的,请大家不要骂我可以么,我是初中生,可能更的很慢)
  • 永远的归途

    永远的归途

    这是一个离奇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佳洋,玲玲和雪风,没有过去的佳洋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过去,在这期间他迷失了自己,但是他知道自己心里深爱着玲玲。玲玲爱着雪风,但是雪风神秘一般的消失在了她的世界里,在苦苦寻找自己爱人未果的时候佳洋出现了,到底佳洋是不是雪风....雪风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