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92900000012

第12章 黄宗羲

黄宗羲(1611—1695年),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一生坎坷,经历了明清改朝换代的动乱时期。坚持民族气节,晚年过着与清政府不合作的遗民生活。

在封建社会里,黄宗羲是第一个公开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而主张“无君”的人。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有人称它是“人权宣言”,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读了这本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他的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权,不仅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而且还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的思想。

黄宗羲的这种敢于“犯上”的叛逆思想,从小就略见端倪。据说,他小时候好学深思,最讨厌的是八股文章,最喜欢看诸子百家的书籍,更爱读历史小说。他母亲发现儿子爱看杂书,就告诉他的父亲黄尊素,其父却说:“开卷有益,让他去看罢。”这样,他从小就受到了反传统、反礼教、反强权这类著作的影响,培养了自己敢于反抗强暴的性格。

这种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精神,还表现在他为父亲复仇这件事上。当他14岁考上秀才后,便随父亲到了山东。他父亲黄尊素,是山东监察御史,眼看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横,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便和当时东林党诸人,如杨涟、左光斗、高攀龙等人,上书弹劾魏忠贤横行不法,结果被削职回家。、心狠手毒的魏忠贤,纠合同党崔呈秀、阮大铖等捏造“封疆案”,大肆捕杀东林党人,先把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杀害,接着魏忠贤又派锦衣校尉拘捕和杀害了黄尊素、高攀龙、周顺昌等“七君子”。噩耗传来,全家悲恸。当时黄宗羲祖父还在,为了不忘报仇,就在黄宗羲出入的地方,写下这样的警语:“你忘记勾践杀死你父亲吗?”

黄宗羲19岁时,祖父去世。他为了替父亲报仇,决定只身去北京。他在袖子里暗藏一根铁锥,还写好一篇呼冤的文稿。此时,熹宗朱由校已死,崇祯即位。崇祯首先革除魏忠贤的阉党,魏忠贤自缢身死。崇祯褒奖东林党死难烈士,黄尊素也被迫劾为“忠端公”。但魏忠贤手下六个爪牙,即曹钦经、李实、许显纯、崔应元、叶咨和颜仲文还未审处。血气方刚的黄宗羲知道后,上书向崇祯帝控告。在刑部审判这六人时,黄宗羲也出庭了。黄宗羲见到许显纯时,怒不可遏,拿出袖中铁锥向许击去,许被打得鲜血直流。这六个人犯中的李实,事先派人送给黄宗羲3000两金子,只要求黄宗羲说明,李实是受魏忠贤的指使,而不是出于本人的意愿。黄宗羲坚决拒绝,并当场加以揭露。结果这六名爪牙,受到了应得的惩罚。从此,黄宗羲为父报仇、为国除奸的勇敢行为传遍了北京城,传遍了全国,人们啧啧称赞他是一位有烈性、有胆识的青年。

黄宗羲父亲的冤案虽已昭雪,但通过这件事,他看到了明王朝的腐朽,明王朝难以救治。于是他隐居家乡。发愤读书,并遵照他父亲的遗嘱,拜刘宗周为师,规约吴越一带读书弟子60余人,俱从刘宗周受学。从此,黄宗羲学有所成,走向社会,对旧传统、恶势力进行了坚决反抗。首先,他在南京由周介绍加入复社。其宗旨是:“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不久,他和太仓人张溥、张采,都成为复社的主要负责人,并和复社名名士杨廷枢、陈子龙、吴传业、沈寿民等人时常往来,左右江浙的舆论。

后来,阉党阮大铖在南京四处招摇,图谋东山再起。这时复社名士陈定生、吴应琪草写了《留都防乱揭》,揭露阮大铖的阴谋,要求把阮驱逐出南京城。《留都防乱揭》由顾杲、黄宗羲领衔署名,共计40人。这些人大都是复社名士。阮大铖从此对陈定生。黄宗羲等人怀恨在心,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城,崇祯自缢。不久,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在南京阮大铖和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朱由崧为福王,年号弘光。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朝政,排斥刘宗周等忠良之士,继而搜捕复社爱国志士。刘宗周和黄宗羲即逃出南京。不久,清兵又攻入南京。黄宗羲目睹清兵铁骑对百姓的蹂躏愤而毁家纾(解除)难,和浙东人民团结一起,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

清兵占领苏州、杭州之后,浙东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抗清。黄宗羲也在余姚黄竹浦组织青壮年数百人为义军,沿钱塘江布防。老百姓称呼他的义军叫“世忠营”。后抗清失败,黄宗羲遂改名换姓,回到故乡,隐居在化安山的古松流水之间,用功研究算学。后因他的老师殉难,原老师讲学的正人书院无人主讲,他于是重整正人书院,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培植一代正气和学风。从此,黄宗羲拒不做官。

清王朝统治了全中国之后,为了达到“以汉人统治汉人”的目的,改高压政策为怀柔政策,广罗有民望的明朝遗民。康熙十八年(且679年),下诏征海内博学鸿儒,但黄宗羲以死坚辞。接着清廷设馆修明史,又礼请黄宗羲,他又坚辞不出。他只答应他的儿子黄百家与他的弟子万斯同,去北京明史馆“参订史事”,清廷只好派人到他家里,抄录他所收藏的有关明代史事资料。

黄宗羲先后在正人书院、宁波、海宁讲学。在这些地方讲学五年,后又到苏州讲学,声势很大。

黄宗羲晚年坚持民族气节,过着与清政府不合作的遗民生活。他规定的遗民操守是:“绝对不当清朝的官。”他对明朝的灭亡,怀着沉痛的心情。他在《卧病旬日未已间书所忆》中写道: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将。

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这首诗体现了他怀念抗清死难挚友的悲愤的心情。

黄宗羲临终之前的一个冬天,他深感自己的身体一天天瘦弱,就在他父亲坟墓旁挖一穴,穴中仅置一石床,不要棺椁嘱咐他儿子在他死后,就陈尸其上,为的是“身遭国难,期于速朽”。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秋夜,黄宗羲在房里读书时,偶感风寒,病了几天之后,就怀着亡国的隐痛,离开了人间。他至死不忘国难,坚守气节。

黄宗羲留下了许多著作,重要的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匡庐游录》和《思旧录》等。他的划时代的反帝制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写于他54岁时。他博通经史、地理、天文、历法、文学、音律,是一位学识全面而渊博的学者。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他以愤激的笔锋抨击封建君主制,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指出帝王是惟一的害民之贼。他明确指出,“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当君主未取得天下以前,就“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当君主的还说他“固为子孙创业也”。当君主取得天下之后,就“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还厚颜无耻地说,“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而,实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话在300年前,是无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今也天下之怨恶其君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有”。这种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思想是他总结宋明历史教训写出来的,也是我国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因素增长在政治上的反映。

他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以万民之忧乐为主的重视民权的民主思想,并追求天下大公的理想社会。他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但这并不妨碍建立天下大公的社会。关键是在每个人的私利,要与天下人的私利协调起来。这样,天下之利就是公利,公利也不包括了个人之利。君与民的利害一致,一人与天下人的利害一致,就是天下大公。在这里他提出的君是为天下人谋利的君,则老百姓的公仆,这是他的新见解。同时又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做官的人如果“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我国封建社会,一向是“重农抑商”。而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工商皆本”的学说。他说:“工是圣王之所欲的,商又是通有无的。”

这种工商皆本等进步的经济思想,闪烁着思想家智慧的火花。

黄宗羲对文学有研究。他反对八股文,也反对明代前后七子形式主义的文学。他在《明文案序上》中指出,为什么现在的文学没有像以前那样繁荣兴盛呢?“此无他,三百年人士之精神,专注于场屋之业(科举考试),割其余以为古文,其不能尽如前代之盛者”,无人重视文学艺术,不能兴盛,是不足为怪的。

黄宗羲又精通天文、历法、数学,是一位科学家。阮元《畴人传》这部专门记述科学家传记的书,就有《黄宗羲传》。他著有《鲁元年大统历》、《授时历故》、《授时历假如》、《西历假如》、《气运算法》、《勾股图说》、《开方命算》、《割圆八线解》、《测圆要义》、《新推交食法授历》等书,这些著作对清初的天文历算有一定的影响。

黄宗羲十分重视史学。他叹息“自科举之学盛,而史学遂废。”他自己从来是把史书看做经世之业。

黄宗羲史学著作,计有《明史案》(240卷)、《隆伍纪年》、《赣州失守记》、《纪武争立记》、《鲁纪年》、《舟山兴废》、《永历纪年》、《赐姓始末》、《张玄箸先生事略》、《行朝录》、《弘光实录销》、《思旧录》、《宋史丛目补佚》3卷、《明史案》300卷等。

梁启超说:“梨洲学问影响后来最大者,在他的史学。现行的《明史》,大半是万季野的稿本,而季野之史学,实传自梨洲。”这一段话肯定黄宗羲对史学的贡献及其影响。

总之,黄宗羲身处逆境,坚持民族气节,通过著书立说,记载抗清殉难志士生平,表彰忠节之士;通过揭示明朝的失误和弊政,提出改革办法,以炽热的爱国热情昭示后人。

同类推荐
  •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本书记述了孙武的一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传说中的孙武、将门虎子、少年立志、潜心著作、军事生涯、进攻楚国、隐居山林等。
  •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史玉柱的人生江湖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能想到,你便能做到,这是创业者的出发点,更是通往成功的关键所在。想要将自己所想的变成现实,你便需要努力地去做。《史玉柱的人生江湖》使你明白,梦想、人生、方向都是你个人规划的事业蓝图,没有执著,不懂得坚持,在困难面前一味地退缩,你终将溃败;若你坚强挺立,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在创业、投资时,你需要看到市场的需求,你需要顺应消费者的意愿,你的产品才会有销路,否则你便是在自断前程。
  • 张作霖传

    张作霖传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睡卧美人腕,醒掌天下权”——这是张作霖的江湖格言。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智慧:他从一个由辽西的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流浪儿,到落草绿林成为一方马贼的首领,到主动接受招安成为大清王朝的巡防营管带,再摇身变为中华民国奉天督军,越折腾越大,直至入主北京成为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凭借这些招牌,张作霖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一个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本书以平实的心态追溯当时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曲折,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也有利于读者能够从前人的得失成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和经验。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钱学森传

    叶永烈所著的《钱学森传》开篇提问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由问而起,作者娓娓道出钱学森早年的故事、留学的故事、归来的故事、“两弹一星”的故事、最后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辉煌而传奇的科学大家——共和国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鬼棋八卦

    鬼棋八卦

    上古的文明,消失的遗迹,隐藏的历史,究竟谁才能解开其神秘的面纱?
  • 重生洪荒之巫

    重生洪荒之巫

    巫者:顶天立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永不言败……
  • 超级存取师

    超级存取师

    楚飞手里的银行卡突然变成一张黑卡,系统提示,他成为了可以在天地各界任意存取的超级存取师!一套普通的衣服就能换取神仙穿的仙衣?一把普通的枪支就能换取修真者修炼百年的法术和灵器?一辆普通的汽车竟可以换取魔兽妖兽来帮忙?望着手里的黑卡,楚飞忍不住大笑道:“真是一卡在手,天下我有啊!”
  • 网游之竹叶青青

    网游之竹叶青青

    盛世之前,我愿在你身后同观遍地芳华天下之后,我要与你一争问鼎天上天下
  • 异能者之绝对领域

    异能者之绝对领域

    异界大陆,一个禁地,出现了神秘的黑洞,同时地球也出现了类似的,大量的神秘物品的散落,少年意外的被选中为继承者,开启他的逆天异能生涯,异能石,赋予选中的人一项异能。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 横刀天下

    横刀天下

    天道轮回中产生的一缕神物让他家破人亡,在见到父母双亡后含恨而终,然而生命的终点真的就是这么结束了吗?所谓的天道轮回真的就如此不公?父母之仇,夺宝只恨,他将在什么时候大仇得报?什么才能成为他活下去的动力?冥冥之中,又是谁在不断地推动轮回的转动?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华阑江山

    华阑江山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乞丐穿越成王爷,本欲安享荣华富贵,怎奈天下纷争,美梦如烟,随兄弟颠沛流离,历经千险,克服万难,终得帝位,一统华阑!
  • 皇上坏坏:快活小王妃

    皇上坏坏:快活小王妃

    刚穿越过来就碰上烂赌爹,她被强逼嫁人。新郎不仅是个糟老头!还上演一招“洞房”死?一夜间,她成了史上最年轻、最有钱、最拉风的寡妇。小日子滋润无比,桃花满天飞,一不小心惹到王爷,OMG!还招来了皇上!拜托,她只想当快活小寡妇,别来缠她成么?
  • 我的王妃

    我的王妃

    一不小心的穿越,成了将军的千金,有着绝世的美貌,还遇到了和现代自己心上人长着一样面容的天下第一大财主,倾心相许。命运却偏偏让自己和霸道的王爷纠缠在一起。他如神一般,可是却不爱她,但是却要娶她为妃,在爱恨情仇徘徊中没有退路的一步一步爱上对方……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伪志录

    三国伪志录

    前世战略级特工穿越到三国名将赵子龙身上。你有诸葛,我有郭嘉。三国分天下,怎么能少得了我常山赵子龙。此三国非那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