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08500000002

第2章

防火水中,避溺山隅。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

为了防火便躲进水中,为了防止被水淹死便躲在山上。比喻过于谨慎便是迂腐。

行莫于谨敬。

——汉·陆贾《新语》

行为没有超过于谨慎敬肃。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

在得志高兴时,不可以不戒慎。

人咸踬于垤,莫踬于山。

——汉·扬雄《扬州牧箴》

人大多数被小土堆绊倒过,没有被山绊倒的。比喻对小事也要十分谨慎。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君子行》

经过瓜田不要弯腰提鞋,路过李树下不要伸手整理帽子。比喻避免嫌疑。

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

——汉·仲长统《昌言》

能言善辩的人,忧患就在于话多。比喻慎言。

端悫清洁者,患在拘狭。

——汉·仲长统《昌言》

品行端正、谨慎、清洁的人,往往犯拘谨的毛病。

和顺恭慎者,患在少断。

——汉·仲长统《昌言》

温顺恭谨的人,毛病是缺乏决断。

爱饵衔钩,悔在鸾刀。

——汉·崔寔《答讥》

鱼由于一时不慎,贪图芳香的饵食并且去咬鱼钩,结果在受到鸾刀切割的时候才知道后悔。

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

圣人在事情的开端时就谨慎防备,防微杜渐,不用私人恩怨去损害公理道义。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三国·魏·曹植《矫志诗》

粗壮的甘蔗虽甜,如作为手杖必折;巧言虽好听,照说的做必然失败。

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三国典略》

言语多是可怕的,应如同防备河川决口一样加以防备。

言人之善,若已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故君子无所不慎焉。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辨政》

赞扬别人的好处,就如同是说自己的优点一样,指出别人的坏处,就如同是自己受这些指责一样。所以,君子赞扬和批评别人都是十分谨慎的。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

为人,不要多言,多言必多招祸;不要多事,多事必多祸患。

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终身行善事,一句话就会影响了一生的形象。比喻慎言的重要性。

御狂马不释策。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孔子语》驾驭野马不能放下手中的鞭子。比喻要谨慎警惕。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做事情之前要经过再三思考,然后再行动。

治身养性,务勤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修身养性,在细小之处也要谨慎,不要认为小善无足轻重而不去修养,也不要认为小的损害无伤大节而不提防。

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

对于鼻子喜好之物不可以任意,对于口的嗜好不可以纵容。比喻对各种嗜好要谨慎对待。

千金不能救斯言之玷。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用金钱是无法挽回说错话而带来的后果。比喻说话应当谨慎。

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

——晋·傅玄《墙上难为趋》

说话如同泼水,说出口就追不回来。

君子慎乎所不衰。

——晋·傅玄《傅子》

有德行的人应特别谨慎不易察觉的事物。

居高无忘危,在上无忘敬。惧则安,敬则正。

——晋·傅玄《冠铭》

居高位不要忘记危险,高高在上不要忘记谨慎。危机感会使人安稳,小心谨慎会使人走正道。

翼翼矜矜,福所以兴。

——晋·张华《女士箴》

小心谨慎,矜持庄重,福运就会兴旺而来。

正其末者端其本,善其后者慎其先。

——晋·潘岳《籍田赋》

端正末节先端正根源,有好的后果要谨慎开始。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晋·羊祜《诫子书》

恭敬是品德的首脑,谨慎是行事的根源。

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在坚冰上建基础,在荆棘中立足。比喻处于危险艰难之处,应谨慎从事。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泼出去的水没有办法收回来,做错事后悔也来不及。比喻人应当慎于言行。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深池边。比喻情况危险。

戒惧乎其所不睹,恐畏乎其所不闻,在于慎所乎也。

——南朝·梁·沈约《宋书·武三王传传论》对看不见的灾祸应引为提防,对还听不见的坏消息应感到畏惧。这是因为必须对小事就开始谨慎从事。

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

勤劳努力可以战胜贫困,谨慎行事可以避免灾祸。

言不中,行不谨,辱也。

——隋·王通《文中子·王道》

说话不可靠,行为不谨慎,便会遭受耻辱。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唐太宗《赋尚书》

毁灭自己在于积累了很多恶事,成就功名在于积累了很多善事。既然继承百代帝王的事业,年年月月都应该谨慎从事。

恭德慎行,为世师范。

——唐·李延寿《北史·杨播传论》

恭敬慎行,为世人学习的典范。

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唐·李延寿《北史·崔宏传附崔浩》

审查后再行动,不能算迟。比喻谨慎从事。

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唐·李延寿《南史·刘怀肃传》

虽然名誉地位逐渐变得优越,但为人处世更应该恭敬谨慎。

一言可以丧邦。

——唐·李延寿《北史·景穆十二王下》

一句不慎之言可以断送整个国家的命运。

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

虽然见闻要广,但采纳选择要谨慎。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如果担忧松懈怠慢,就要自始至终都谨慎小心。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骄傲不可以助长,欲望不可以放纵,欢乐不可以过分,志向不能够满足。比喻时刻谨慎约束自己的言行。

弗务细行,终累大德。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如果不注意小节,就要损害大的德行。

于始虑终,于终虑始。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开始时就要考虑到最后结束,最后结束了又要考虑到开始。比喻做事要瞻前顾后,谨慎从事。

大慎者闭心,次慎者闭口,下慎者闭门。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最谨慎的人会把内心封闭起来,一般谨慎的人会把口封闭起来,次一等谨慎的人会把门封闭起来。

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明智的人能够看到没有形状的东西,聪慧的人能够听到无声的声音。谋虑的人要考虑在没有征兆之前,谨慎的人要谨慎在没有造成损失之前。

言易泄者,召祸之媒也;事不慎者,取败之道也。

——唐·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说话容易泄密,是招致灾祸的媒介;做事不谨慎,是遭受失败的根源。

君子防悔尤,贤人戒行藏。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唐·白居易《杂感》

有德行之人要防止因过失而懊悔,贤人要警戒自己的行为。做事要远远避开易引起嫌疑之处,言行要谨慎在细微之处。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

——唐·白居易《策林》

做人,要谨慎地思索,勤奋地做事。

入则造膝,出则诡辞。

——唐·房玄龄《晋书·羊祜传》

在帝王面前商议的事情,到了外面就要严守机密。

天道玄远,惟修德以应之。

——唐·房玄龄《晋书·张华传》

苍天的意志是不容易知晓的,只有谨慎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

——唐·房玄龄《晋书·凉武旺王李玄盛传》要节制饮酒,谨慎言谈;在高兴或愤怒时,要三思。

动见臧否,言知利害。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行动可以见善恶,说话能知利害。比喻谨言慎行。

五刃之伤,药之可平;一言成疴,智不能明。

——唐·刘禹锡《口兵戒》

五次刀伤,药可以治好;一句错话造成的后果,智慧都无法预料。

以慎为键,以忍为阍。

——唐·刘禹锡《口兵戒》

如果把谨慎比作为门闩,那么忍耐就是看门人。

舌端之孽,惨乎楚铁。

——唐·刘禹锡《口兵戒》

言语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比楚国人民反秦战争中使用的兵器更厉害。比喻人应当说话谨慎。

年少气锐,不识几微。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年少气盛,不懂得细小之事。比喻年轻人做事应注意谨言慎行。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唐·韩愈《入关咏马》

年老体弱之马怎么还能充当骏,能力低微时更应当慎重前程。比喻年老力微时仍要谨慎行事。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唐·李商隐《明神》

不要在任何时候做坏事,到一定时候怕石头也能说话。比喻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谨慎修身。

处蒲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唐·陈子昂《座右铭》

处低位应该常畏惧自满,居高位要忧虑倾倒。比喻在工作中要谨言慎行。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天下稍有安定,更应该小心谨慎,如果开始骄逸,必然会招致失败。

慎终如始,犹恐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

——唐·吴兢《贞观政要》

至始至终都保持谨慎,担心有所松懈;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最终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勉哉夫子,行勉旅旃。

——唐·姚崇《口箴》

做人,要勉励自己,行事谨慎。

君子欲讷,言人寡辞。

——唐·姚崇《口箴》

有德行之人要少说话,说话也要尽量少言辞。

凡所从政,当须正己,诫往修来,慎终如始。

——唐·姚崇《辞金诫》

凡是管理国家的人,都应当做到首先端正自己,警戒过去整正未来,自始至终都要谨言慎行。

慎则祸之不及,贪则灾之所起。

——唐·姚崇《辞金诫》

如果谨慎,灾祸就挨不了身;如果贪财,灾难就会降临自身。

墙坏于有隙,木毁于有节。

——唐·马总《意林》

墙壁往往从有隙缝的地方开始毁坏,木头往往从有节疤的地方开始毁坏。

泾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泾溪》

小沟小溪乱石林立,人们常常都特别谨慎,一年四季没听说有覆没之人;倒是水流平静而又没有石头的地方,往往听说有人丧命。

慎言语,节饮食,知止足,避嫌疑。

——唐·刘子元《思慎赋》

做人,要说话谨慎,饮食节俭,知道停止和满足,避免嫌疑。比喻时时都要谨言慎行。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唐·元结《登珠亭作》

随意唱歌没有人听,随便胡说八道没有人注意。

处贵不忘旧。

——唐·张说《五君咏》

处世,身处显贵却不忘记过去。比喻要谨慎处世。

莫笑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唐·释修睦《雪中送人北游》

不要觉得人生道路平坦而过于乐观,惟有平路才陷人。比喻时刻都要谨言慎行。

行高则忧毁于众,木秀则恐惧于飙。

——唐·佚名《谦赋》

德行高尚就担忧毁坏于平庸之众,树木茂盛就担心被暴风摧折。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更要时时事事谦虚谨慎。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五代·张昭远等《旧唐书·陈子昂传》

先筹划好才去做的人,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先动手做而后才去筹划该怎么办的人,必然要出错漏。

慎始而无后忧。

——宋·苏洵《上文丞相书》

如果一开始就谨慎,那么就不会有后患。

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谨慎行事就必然成功,轻率从事常常失败。

必备物而后动,盖所以为慎重也。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仪卫志》

做了充分准备然后再行动,这就是慎重行事。

人情慎所习,鸩毒比安宴。

——宋·欧阳修《读书》

人要谨慎自己的习惯,安逸比毒酒还厉害。

前辈如瓶戒,无言胜有言。

——宋·文天祥《和言字韵》

古人有守口如瓶的警戒,无话胜过有话。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学习的人必须求拜于老师,但从师时必须谨慎。

入德必自敬,故容貌必恭也,言语必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修养品德必须从敬肃开始,因此态度一定要恭敬,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不可不谨,伤于易则诞,伤于烦则支。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说话必须谨慎,随便胡说话就会荒诞,说话啰嗦就会支离破碎。

君子之遇事,一于敬而已。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事》

有德行之人对待事情,就是始终如一地谨慎。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古往今来处理事情都力戒轻率,由于挑拨离间的人就会钻空子。

主不谨户,盗者夜舞。

——宋·宋祁《杂说》

如果主人对门户不谨慎看守,那么偷东西的人晚上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言不妄发,发必当理。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

话不轻易出口,说出口就要言之在理。比喻说话要谨慎。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

——宋·吕祖谦《东莱集》

天下的事情,成功于谨慎而失败于疏忽大意。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慎,故徐步则不跌。

——宋·林逋《省心录》

走平路的人常常疏忽大意,因此走得快,必然摔跤;走险路的人往往小心谨慎,因此走得慢,不会跌倒。

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侈于远。

——宋·吕本中《官箴》

如果在小事情上谨慎,那么大事情上就不会出纰漏;如果对眼前的事情能够警惕,那么长远的事情就不会出差错。

能事莫促迫,快手多粗疏。

——宋·陈师道《答无咎画苑》

对能做事的人不要催促他,手快的人做事多是粗心。

真正大英雄,却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真正的英雄豪杰,却是从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慢慢地做出来的。

豺能杀虎,鼠可害象。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豺能杀死老虎,老鼠可以伤害大象。比喻小的可以伤害大的,不可不谨慎小心。

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才能够进退自如。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宋·李昉《回心岭》

古人能够认识到最后路程的艰难,因此往往采取谨慎态度,把行走九十里只当作百里的一半来对待。

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早知道今天这样,后悔当初为何不谨慎。

行慎则能坚其志,言慎则能崇其德。

——宋·胡宏《知言》

做事谨慎就能够坚定志向,言语谨慎就能够增强品德。

百日之严,无一日之疏,则无失;百日严,而一日不严,则一日之失与百日不严同也。

——宋·袁采《袁氏世范》

百天严谨,没有一天疏忽,就不会有损失;百天严谨,而有一天疏忽,那么一天的过失与百天不严谨是相同的。

知驷足之难及,保三缄之可守。

——宋·谢观《王言如丝赋》

明白说出的话驷马难追,经常闭着嘴就可慎言。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是无祸。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节制食欲就不会得病,言语谨慎就不会招祸。

得便宜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去。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得到便宜的事,不能再做;得到便宜的地方,不能再去。比喻做事要适度、谨慎。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不要说闲话是无意义的话,往往事端就从闲话中产生出来。比喻慎言。

慎终如始,则善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言行始终如一谨慎,就不会出过错。比喻慎终如始。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

百事成功在于谨慎,失败在于粗疏。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集中小事的人就可以成就大事,谨慎每一细微言行的人,就能够著名于世。

物情忌盈满,君子慎名实。

——金·赵之杰《除夜》

事物的规律是物极必反,有德行的人应慎重对待名与实的相符。

言者多则易于取厌,言之激则难于乐受。

——元·欧阳玄等《宋史·郑性之传》

言语过多就容易招来厌恶,话过激难以使人高兴地接受。

坦途不戒,骥或蹶;羊肠畏惴,驽可越。

——元·宋濂《持敬斋铭》

平坦大路如果漫不经心,骏马也可能摔跤;羊肠小道如果谨慎小心,劣马也可以翻越它。

喜则言便,怒则言躁。

——元·赵孟《默斋记》

高兴时说话就随意,发怒时说话就冲动。

立朝当路,一涉非义,失人心则终身遂废。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

为官者的言行一旦牵涉进了有毁声誉的事情里面,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终身就废了。比喻身担重任者言行应时时谨慎。

同类推荐
  • 社会的底蕴(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社会的底蕴(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我们会为这样的关怀而感动,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应该回避它所带给你的困扰,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它,通过投身社会来锻炼自己,成就自己。从这本书中,你可以将你的视野引向更远的地方,将你的关怀投向更远的地方,不知不觉中,心胸也变得更加宽广。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本书是澜涛专门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青春励志读本,意图传达给读者尊重生命、直面挫折、追寻成功和爱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演绎推导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演绎推导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青少年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

    青少年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

    精选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知道的安全常识,主要有家居生活安全常识、饮食安全常识、运动安全常识、校园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网络安全常识、社会安全常识、紧急救护常识。希望在本书的指导下,青少年们能避开因缺乏常识而受到的伤害,从而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 盛开·90后新概念·光芒

    盛开·90后新概念·光芒

    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本系列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他们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热门推荐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傲娇甜妻哪里逃

    傲娇甜妻哪里逃

    五年前,她因恨逃避,因爱犯错;五年后,知晓真相,她重拾心底挚爱,爱情却没在原地等她。他冷漠,增添的风流多情独独吝啬于她。她洒脱,决然闯入他的生活,为爱一博。有大叔爱的萝莉像个宝,幸福享不了;没大叔爱的萝莉是棵草,幸福哪里找?!
  • 战国游传

    战国游传

    春秋战国,天下纷争不断。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惹来无数是非。为了理想,为了师傅遗志,他不得不挥舞手上的剑,帮助嬴政斩断一切阻拦在一统大路上的敌人。
  • 大城迷情

    大城迷情

    步入21世纪,大批的乡村青年进入北上广深等大都市工作和生活,他们既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里人,也不是完整意义的乡村人,这些生活和身份都处于边缘状态下挣扎迷茫的年轻人的工作、生活以及情感也由之印上了时代的烙印,他们如何迷失在这大都市里,又如何拨开层层迷雾,追寻梦想,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倒退、沉沦、亦或奋起前行……
  • 爱在歪歪:追爱天涯

    爱在歪歪:追爱天涯

    为了他,她不惜长途跋涉,只为了他能记住有一个她为了她,他甘愿四处奔波,只为了他能留住这一个她为了她,他宁愿守护左右,只为了他能等到这一个她她和他和他,在歪歪里相遇与相知是和他一辈子海角天涯不离不弃,还是和他相守后安安稳稳过完此生
  • 阿差末菩萨经

    阿差末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无影手

    江湖无影手

    她,一个良家少妇,他,一个江洋大盗,是爱?是恨?让他们在分分合合中走到了一起?纯情少年一路痴迷一个美丽女孩,是耶?非耶?也许只有经过江湖磨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男人.
  • 守护甜心之死神觉醒

    守护甜心之死神觉醒

    亚梦的生生世世,从开心到难过,从天使到恶魔,一世世的轮回,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从来就不是平凡的,当你走过这路,你发现,这不仅仅是不平凡,还是令人留恋的……当我路过你的一世世,就不曾忘记,你的樱色短发,和明媚的笑容……可惜我们无缘也无分,只能将你写进这本书里,永世怀念。真本书就叫《落叶归,终有你》—路过“你的来世,我还会再见吗?”
  • 穿回大唐做公主

    穿回大唐做公主

    柴绍闪身躲过李秀宁的剑,伸腿一勾把李秀宁绊倒在地。他顺势扑到李秀宁的身上,一手压住她的武器,一手按住她的肩膀。在李秀宁刚准备反抗的时候,他的双唇已经封住了李秀宁的嘴。“唔~唔~”李秀宁支吾的反抗徒劳无功。柴绍离开她的嘴唇,一脸坏笑的说:“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做我的女人,你的天女教我罩了。不然的话,哼哼。”说完,他丢下李秀宁扬长而去。程咬金赶忙冲上去扶起李秀宁问:“神仙姐姐你没事吧?”李秀宁站起来骂道:“这孙子,他刚才,,,居然伸舌头!”正当天女教上下面面相觑的时候,派去攻打石家堡的王伯当带着人赶了回来。“报告教主,我们赶到的时候,石家堡已经被柴绍的人打下来了。”“又是这个柴绍!老娘跟他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