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500000033

第33章 萝卜三吃 (1)

几个男人沉默着把菜择完,远洋就要把那些萝卜缨子抱起来扔垃圾筐里,仁龙赶紧就给拦下来,说别啊,这个老太太肯定用得上,你以为在你们家呢,不会做的都扔了,去洗洗,一会老太太准叫你把这个拿过去。

果不其然,刚洗完了在那潲着水,赵老太太就在小厨房叫上了,把那萝卜缨子给我拿来!

远征和远洋走进小厨房,老太太指指大蒸锅,说趁这水开了,先把萝卜缨淖一下,淖完捞出来,我们好蒸馒头。哥俩按老太太意思淖完,老太太又让用凉水过了,切成末儿,然后用大大的盐淹上,说放那儿一会再说,远洋心说了,这老太太,放这么多盐这不成了咸菜了?还三吃呢,有谱没谱啊这是?

于是他问赵老太太,说奶奶您这萝卜缨子,算一吃吧,那剩下的两吃呢?老太太说远征你把那萝卜给我分两半,一半切成滚刀块儿,一半拍了切成小段儿。远征听了,就一边去切了,一时间小厨房里乒乒乓乓一阵响动。切完了菜,装在小铝盆里,又把洗净的香椿切成细细的末儿,放到一只大瓷碗里,先洒点盐拌匀了,再连着那块豆腐,用一只长把的钢种勺一点点碾碎拌匀,点几滴香油,一大碗香椿拌豆腐就做得了。

生吃入口的收拾完,远征又把那块腿肉去了皮,肥瘦分开,肥的切成小丁,瘦的全部切成了一寸多长的肉丝。这时候那锅馒头正好也熟了,揭开锅热气腾腾的大馒头白亮白亮的。远霞听见动静,进来抄了一只就走,一边吹一边两只手来回的倒个儿,然后掰开一小块又仔细吹了吹,放进萌萌的嘴里。萌萌嘴小,只吃了前面那一点软乎的,远霞把剩下的放自己嘴里,说我就爱吃这馒头皮,特有嚼头,气得她妈一个劲唠叨,这傻丫头,一点儿吃样儿都没有,真是60年过来的。这话一出口,引起大家伙一阵大笑。

远征刚想把锅放炉子上开始炒肉,赵老太太拦住他,说这火小了,炒不好,加上块煤,火没上来之前先把汤做上。远征说好嘞,您说我来干。添上火,坐上锅,远征先把那肥肉丁放进去,又往里加一瓣大料,几粒花椒,远洋问这是干嘛啊?远征解释说这样熬出来的大油,放时间长了也不会哈喇。远洋听了一愣,问哈喇是啥意思?远征想了半天,说怎么跟你说呢,哈喇就是带油的东西,放时间长了,就有一股腥味,又腥又辣,闻着呛鼻子的一种味。远洋瞪着眼,还是一脸的迷茫,一边嘴里唠叨着,从小到大,我们家就没有什么吃的东西能放到隔了夜的,连馊都少,还哈喇呢。听了这个,赵老太太无奈的摇了摇头。

远征用锅铲慢慢推着锅底,那些肥肉丁儿滋滋的从白色变成焦黄,小厨房里弥漫着油香,连院子里都闻到了。枣树下坐着的仁龙喊了一句,把那油渣儿给我留着啊,一会儿给萌萌吃。老太太说今天这油渣儿你就别惦记了,我一会还有用呢。

油熬好了,油渣捞出来放一边儿,把油再一点点用锅铲盛出来放到装猪油的小罐儿里,锅底剩点油,老太太又让加了几粒花椒大料,炸出香味来,把姜丝往油里一丢,趁着热把一大舀子水倒锅里。远征刚要往锅里放拍完了切成段儿的水萝卜,被老太太拦住了,说等锅开了才能放,要不然这萝卜的辣气都跑到汤里了,不光萝卜这样,做带青菜的汤都如是,以后记住了。远洋哦了一声,心说这老太太门道儿还挺多。

之后这几个大人就围着这锅水,一边等水开,一边等火上来。过了有快10分钟,这水才算开了,老太太又让加进去半撮粉丝,一边煮一边吩咐远征用半块酱豆腐,两勺芝麻酱,用水调稀了,等到这萝卜煮到透明了,把刚调的酱料加进去搅匀,又加上点盐调了调咸淡。远征捞起一块萝卜尝了尝,说奶奶这萝卜可还硬着呢,还得煮会儿吧?老太太说听我的,能起锅了,放边上一会就闷透了,再煮过火就成了萝卜泥了。起锅前,加上刚才剩的油渣,又洒上一层青蒜末儿,这锅汤,红的白的绿的,不但看着漂亮,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引得人口水横流。

这时候火也上来了,换上一只炒锅,远征早已把那肉丝拌上芡粉和盐、白胡椒粉调好了,倒上油,放上点姜丝,趁着热锅凉油把这肉都倒进去,炒到七分熟盛出来,往锅里加上调好的甜面酱,烹上点二锅头,从碗里盛出一小盘子量的肉丝倒在酱里一翻,起锅盛好,盘子边配上早切好的葱白丝,这京酱肉丝就齐活了。

接下来,就是老太太的传家菜——烧水萝卜。净了锅之后,放上一半猪油一半菜籽油,照例是放上两瓣大料,出来香味了,把切成滚刀块的水萝卜放到油里,慢慢煎着。这是个磨性子的活儿,远洋在一边等得有点不耐烦了,说奶奶刚那萝卜缨子怎么办?直接上桌?赵老太太说那哪儿行啊,这怎么吃啊,除了咸就是苦的。你先加上水,把刚才那腌出来的咸汤都洗掉,冲净了,之后到我那屋里,那有一大缸子白开水,最后过一下,挤干了。远洋答应了就出去办了,等他回来,老太太又让重新加上盐,放两勺白糖,拍几瓣蒜末儿,最后调上米醋,滴上几滴香油,一盘酸甜口儿的凉拌萝卜缨就做好了。老太太告诉远洋,这种方法,叫爆腌儿,但凡味道重的凉拌菜,都能用这个办法去掉辛辣青气,事前用不用开水淖,那得分什么菜了,自己看着办。

远洋刚忙活完,这边远征的水萝卜块也煎透了,老太太指导着他勾上芡,放上团粉,一勺糖,一勺酱油,一点盐,加上水调均了放一边。把刚炒好的肉丝,夹两筷子放到锅里,和萝卜一起翻炒,趁着香味出来的时候,把刚调的芡卤沿着锅边转着圈倒进去,这芡卤沾上热锅就变成半透明的,远征可着劲的翻了几下锅,一大盘子肉丝烧水萝卜就出锅了。

饭做好,端上桌,一大家子,四代人,围着堂屋的桌子吃得有声有色,一边吃一边点评着赵老太太这萝卜三吃,还有远征颇有长进的厨子手艺。昏黄的灯光下,汤水的气氤四处弥漫,萌萌的笑声嘎嘎不止,老太太吃着吃着,忽然有些倦意,迷迷糊糊的嘴里竟说,远峰,来扶奶奶进屋。

众人一听,都停下嘴来,看着老太太,只有萌萌还在那一边笑一边咿咿啊啊的。愣了几秒钟,仁龙媳妇捂着嘴站起来,掀开窗帘跑到房檐下面站着去了,远霞把萌萌往她爹怀里一塞,追出门去劝她妈,一边劝一边跟着流泪。仁龙叹了口气,说妈您今天累了,早点歇着吧。

老太太一点没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了话,说这一转眼的功夫人呢?仁龙说妈没事,您早点歇下吧,她们娘俩外面透透气,刚才吃顶了。老太太哦了一声,说这娘俩,有那么缺嘴吗?远征站起来,把老太太往里屋推,老太太掀开门帘的时候又回头叮嘱了远洋一句,记得一会把桌子收拾干净了,都收拾完了再聊天去,别都堆在那,隔夜饭招鬼,记着点啊!

听了老太太最后这句,赵远洋突然觉得后背寒毛都竖起来了,四下看了看,这才发现,只有这桌子下面,是有亮光的。

星期天的上午,是北京城大街小巷最热闹的,忙了一周的人们该收拾家的洗衣打扫,该走亲串友的提着点心水果来来往往,连那些平日不大见得着的磨剪子磨刀的,弹棉花收破烂的,全都不知道从哪冒出了头,沿着胡同吆和着,空气中充满着零碎而又带点霉气的味道,连阳光也显得暖了起来。

大概是都嫌孩子在家里吵闹,胡同里东一堆西一堆儿的聚着不同年龄段、不同喜好的未成年男女,有跳皮筋的,有丢沙包转罗丝转的,有欻拐的,有拍烟盒儿的。几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围在一家的大门边上,手里拿着个木头线轴,用钩针仔细的挑上挑下,编着五颜六色的玻璃丝。见到赵远征兄弟走来了,这几个姑娘停下来,低下头不知道说着什么,其中一个大脸盘大眼睛的姑娘在众人的推搡中,转过身来冲着远征大声叫道,赵远征,你过来一下,有事找你!

远征抱着萌萌,好象知道这些姑娘早晚得叫住他一样,笑咪咪的凑过去,一边介绍说,都知道了吧,这是我弟弟远洋,刚从太原来这边陪我奶奶的,以后有事给照应一下啊!那几个姑娘一听叽叽喳喳的乐了,说赵远征你可真会开玩笑,你这弟弟还用我们照顾?让他照顾照顾我们差不多了。就那大奔儿,前几个礼拜我从农场回来的时候坐的末班车,都快到胡同口了还让他们给堵在那儿,亏了我爸出去接我,要不然还不知道被这帮坏小子怎么着呢。

远洋听了这个,脸竟然红了,拉了拉远征的袖子,说哥,这些我都得叫姐吧?远征一脸坏笑着打镲道,论辈份你都得叫侄女儿,可是要顺着你哥我这条线叫啊,那全得叫姐,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姑娘们一听这话里有话啊,纷纷扮羞怯状说,赵远征你真坏!之后拉着远洋说,你叫洋子吧?以后叫姐就行了,我们都是你哥的同学,街里街坊的,打小一块长大的,以后有事别客气啊!远洋说,知道了,姐。

这群姑娘又盯上了远征手里的萌萌,说这孩子就是你哥留下那小孩吧?远征说是,刚过了一周儿,正淘气呢。几个姑娘把萌萌抱过来,传来传去,萌萌也不闹,瞪着个圆眼睛挨个儿看。这几个姑娘说,这孩子长的,还真象你们赵家人,唉,你那大哥,真是,赵远征你不知道,前几年你哥搞对象之前,这片有多少姑娘惦记你哥呢,不过她们都清楚,以你们家那身份,特别是你那眼朝上的大妈,没戏。就这么多年了嘿,你大妈从这胡同里走,都没见她跟几个街坊打过招呼,不过也是,估计街道主任也没你大妈级别高。

远征说大毛二毛你们行了,我大哥人都不在了你们还惦记呢,还是多惦记惦记我吧,还有我这弟弟,别看他现在小,长的快,再说我们赵家不嫌大,女大三还抱金砖呢!那领头的姑娘听了一拳头打在远征的肩膀上,说赵远征你这人可真是没正形儿,人家这儿跟你聊天吧你胡说八道什么啊,让别人听见影响多不好啊!打完了赶紧着四下看了看,吐了吐舌头,从脸到脖子都红得象朵花一样了。

看到这样,赵远征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赶紧着改口说,这该叫的都叫了,不能白叫吧,抽空给我也编点东西吧,别多了,就编个小金鱼吧,我挂车钥匙上。那个叫大毛的姑娘一下就笑起来,说赵远征你可真有意思,自行车还没有呢,你到哪挂车钥匙啊?远征说瞧你这话说的,瞧不起人是吧?要不是在农场用不上,我姥爷早给我一辆自行车了,我先预备着行吧?再说就算跟你说了,你也不定什么时候才能给编好呢,前面那么多哥哥排着,我这么一个老街坊,那不得排到猴年马月去啊?

同类推荐
  •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由龚静染编著。《浮华如盐》讲述了:道光年间,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从此,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史——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四川土地上一口口盐井的故事,也正是百年中国绕不过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同时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我等待,置我于死地的爱情

    我等待,置我于死地的爱情

    本书从一场因婚姻出轨导致的情杀开始,讲述在现代都市里,当女人成为婚姻出轨者而非受害者时,所遭遇的心理挣扎与社会压力。它是一部关于人性与道德《搜索》,更是对“爱情”的一种心理学层面的追问。爱情并不是婚姻出轨的借口,无数次在婚姻中的左突右冲,换来的也许只是重复与轮回的宿命。真正的爱情是亲密、激情与承诺的三足鼎立,注定缺一不可。
  • 流年

    流年

    短篇小说集《流年》包括:杨婶、一个时代的背景、储小宝的婚姻、走在阴道上的青年、性的童年、叔叔和他的女人们等几部短篇。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一个赌徒身上发生的荒诞滑稽的故事,一只狗在弥留之际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一张百万钞票映射出的人间百态,一个男孩制造的惊险刺激的滑稽剧,一家报馆编辑室里的硝烟弥漫,一笔大宗牛肉合同引发的讨债之路……在夸张和荒诞离奇的漫画化的故事中感受马克·吐温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严肃的创作目的。
热门推荐
  • 一念入虚空

    一念入虚空

    一个平凡少年一步步走向虚空的传奇经历,想要变强?那就要跨过虚空,一念可化圣,一念诸天颤抖……
  • 葡萄忘我

    葡萄忘我

    校草居然爱上了呆萌校花,哎,这可不好追哦!帅气校草能如愿以尝吗,唯美浪漫爱情故事,等你来发掘!
  • 念此笙

    念此笙

    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平静之下暗潮涌流,少男少女风华正茂,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旷世情缘。
  • 半圣

    半圣

    我执一张素琴,漫步颜柳俗世,是孤寂,还是无奈
  • 寻梦王妃

    寻梦王妃

    魂穿异界只为追求梦中刻骨铭心的爱人,从医圣到魅妖,从王妃到圣女,身份扑朔迷离,经历曲折多变,究竟哪个面孔,代表她真正的身份?美如谪仙的他、神秘威严的睿王爷、圣女国圣皇子,她的真爱究竟在何方?
  • 霸道校草的傻女孩

    霸道校草的傻女孩

    她有着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清秀的眼睛,是xx大企业董事长的独生女她的母亲为了生下她而失血过多未能生存,后来她遇见了属于她的守护神。他是黑道,却为了他可以连命都不要,曾多次因为她而失去生命可是老天眷顾他们,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 唯有蔷薇不忧伤

    唯有蔷薇不忧伤

    姜蓝蓝6岁时,母亲将我送到槐树街12号的姜饼店,从此她的人生与姜饼娃娃、姜饼秘方、姜饼店两兄弟联在了一起。哥哥大姜冷酷自私,弟弟小姜单纯善良,性格走向两个极端。林家孙女林巧巧,家庭残破,由心灵扭曲的奶奶抚养,自卑而刚强的她,嫉妒着被收养家庭百般呵护的姜蓝蓝,她爱上小姜,又被自己的奶奶诅咒。中了心魔的她,一直和姜蓝蓝对峙,争夺爱情、秘方和饼店。
  • 我们初二了

    我们初二了

    青春,我们大哭大闹过、我们莫名其妙过、我们爱过恨过、只是想说初中的爱慕在你们大人眼里并非都是早恋......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 非典型言情

    非典型言情

    朕的言情,从不按牌理出牌!各种神转折爆笑言情短篇即将抵达战场,前方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