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8900000030

第30章 把自己放到低处(3)

春秋时候,楚王的三子季札,因为贤能,父王要传位于他,而他谦让说,上有长兄,应该由长兄继位。长兄去世以后,因其贤能,国中大臣又再举荐他为王,他说还有次兄;次兄去世以后,全国人民又一致推举,希望他能出来领导全国。他说“父死子继”,应该由故世的先王之子继任王位,故而仍然退而不就,所以后来在历史上留下贤能之名。可见,退让不是没有未来,退让之后往往在另一方面更有所得。

三国时代,刘玄德知道太子刘禅无能,要诸葛孔明取而代之,但因诸葛亮谦让,反而在历史上留下忠臣之名。周公辅佐成王,虽是长辈,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能成周公的圣名美誉。此皆证明,退让不是牺牲,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以退为进,更能成功。

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智慧,更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境界。圆满自在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只知前进不懂后退,那么他的人生就不是完美的人生,他的世界也就只有一半。而一个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的人,可以将我们的人生提升到拥有全面的世界。“以退为进”,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邹忌和齐威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有一本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时任齐国相国的邹忌,曾多次讽谏齐威王。邹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却心胸狭窄,私心极重。齐对魏两次大战之前,他都坚决反对出兵。待田忌、孙膑凯旋之时,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

随着孙膑、田忌威望的提高,邹忌担心自己的相位不稳,因此欲除掉田忌、孙膑而后快。

可能因为孙膑是个残疾人,同邹忌争夺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邹忌将目标首先对准了风头甚劲的田忌。

马陵之战结束不久,邹忌便找来亲信谋划如何除掉田忌。其亲信公孙阅出了个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之卜者,验其辞于王之所。”

邹忌闻计大喜,便派人到市中找卖卜者算卦,扬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谋反,是吉还是凶。邹忌则随后派人将此人抓获,送到齐威王那里。

齐威王这时年纪大了,有点老糊涂了。他本来就对田忌手握重兵心有疑惧,听了邹忌的话,遂相信田忌有谋反的意图。而这时田忌正率兵在外,于是齐威王遣使召田忌回临淄,准备等田忌回到临淄后再审问此事。

孙膑此时也在田忌军中。他对齐国的政局及邹忌、田忌之间的矛盾洞若观火,及见齐威王无缘无故忽然派人来召田忌回临淄,感觉齐威王一定是听信了邹忌的谄言,认为田忌如果回到临淄,将凶多吉少。

田忌在孙膑最艰难的时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长期以来,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孙膑实在不忍田忌自投罗网,乃提醒田忌说,齐王一定听信了邹忌的谄言,千万不要自己贸然回临淄。情急之下,他建议田忌率军回临淄驱逐邹忌,说:“若是,则齐君可正,成侯邹忌可走。不然,将军不得人于齐矣。”

孙膑此言,实是要田忌举兵“清君侧”。与其成为邹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掷,与邹忌一决高低,这样,倒还可能死中求生、反败为胜。

田忌对孙膑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他言听计从。他依孙膑之言,率兵攻打临淄。但邹忌也不是等闲之辈,早已做好了守城准备,田忌攻城不胜,眼见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弃军逃亡到了楚国。而孙膑于田忌攻临淄之时就已不知去向。

孙膑在此时急流勇退更不失为一良策。孙膑以其战略家的头脑,对齐国政坛的错综复杂了如指掌,对邹忌其人也比较了解。他之所以置身齐国政坛十几年,为的就是要报庞涓无端加害之仇。在马陵之战结束后,他的大仇已报,他也就应该为自己找个好的归宿,不可能迷恋政治,更不可能拖着残疾之体跟田忌逃亡楚国。

我们说,一个会做事的人,不如先去学会做人。当然,最好是又会做事,又懂得做人,那样就是完美的人了;而如果是只会做人,不会做事,那往往就做不了什么成功的事。办一件事,实需要通过很多人的过程,没有人时做不了任何事情的,人事是所有事情中最难办的事。有时候,想办成一件事,就得迂回曲折,以退为进,要颠三倒四,那样还不一定能成事。

做人同做事是相同的道理,有时候也是要以退为进的,因为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7.小不忍则乱大谋

俗话说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里的“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一个意思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连一点儿小事都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很容易坏了大事。许多时候的失败,常常都是由于小地方搞坏的。另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要狠下心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优柔寡断,不当机立断,那麻烦的事情就在后面等着你呢,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

明朝名相的张居正,在他执政的十年中,大胆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两岁时候的张居正,就认得“王日”两字,一时之间被大家看作是神童。在13岁时参加了乡试,在所有考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但却沉着冷静,写出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当时的顾辚是湖广巡抚,他是一位非常爱才的人,他有意要磨炼张居正几年,如果经过磨炼,张居正就肯定会中举的。终于,经过了几年的勤奋努力之后,张居正如愿考上了进士,在23岁那年,他就开始步入了仕途。

走上仕途之后,张居正被选为蔗吉士之后,他还没有放弃学习,这时候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动态。虽然张居正有满腔的政治抱负,可是,当时皇帝世宗昏庸,奸臣严嵩为非作歹。张居正只得去忍耐了,以此来与严嵩周旋,因此,纵使他有一身的才能也无法施展。张居正就这样苦苦熬了十几年,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终于,在严嵩专权15年后倒台了,张居正也开始得到重用。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居正入阁后又遇上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洪。张居正只得再次忍耐,他深深感到,在官场上没有阴一套阳一套的本事是无法生存发展的,所以,尽管高洪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表示更加激烈的无声对抗。

在高洪下台后,张居正资格最老,被诏回当了首辅。

掌权后,张居正立即改变了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场改革活动,把国事整理得井井有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忍耐有两种,一种是思而不发,以忍求安;一种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人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所求是目的。

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战国七雄的赵武灵王在位时为公元前352年至公元前299年,当时的赵国国富民强,又因地处中原,常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所以,广行富国强兵之策比其他的国家来得更急切。

赵武灵王经过多年的征伐,认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仿效的战术,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

于是想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战术,改革颇费了番周折。首先,当时的中原服装不适合骑马作战,就要改穿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普遍穿的裤子。

接下来,要穿胡服并不那么简单,服装式样的改变,在中国古代有一场大的改革。

决定一下,预料中的反对势力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不能改变中国的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他不发王者之感,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最难对付的是他的亲叔叔,借口生病,不早朝,也不听劝,武灵王知道他病在哪儿,绝口不谈正题,天天如此,他叔叔大为感动,因为彼此都明白对方在做什么。

赵武灵王的“忍功”确实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目标明确的“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咽得下这口恶气,我们才能办成大事。

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领导,以后你的升迁还需看上司的印象而定,如果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那么上司的地位就想当危险了,那时候的他不但不会赏识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偏见,你会随时惹祸上身而又不自知,就更谈不上给你升职加薪了。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要的就是我们能够翻身做主人。

这是宋朝宰相杜衍教导学生的话,它穿越于百年的时空界限,对于今天的朋友一样有指导意义。古人的话有很多是对的,并不是厚古薄今。

在民间极为流行“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很多人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常常以此警告自己。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8.忍是弯曲的艺术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事,这就需要我们去忍,是的,生活中离不开忍,职员等待升职加薪,要忍,他人对我们一点点的伤害需要忍,甚至连夫妻间有些问题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在忍中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我们说,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忍,都需要忍。

那么,如何去忍呢?那就是学会弯曲的做人艺术。

一位朋友讲述了一对夫妻关于忍的故事:

这对夫妻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 左右逢源好人缘

    左右逢源好人缘

    不用左右为难成为矛盾焦点,巧用心思让自己彻底左右逢源,只有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职场达人才具备了“人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职场之道可走得远、走得畅。其实生活中也一样,无论对亲情,朋友,爱人乃至家人,都要巧妙的运用左右逢源有个好人缘,这样的生活才够轻松,精彩!
  • 不朽的传奇

    不朽的传奇

    本书介绍了玫琳凯的传奇人生、玫琳凯的创业哲学、玫琳凯的用人之道、玫琳凯的领导艺术等内容。
  • 智慧谋略宝库4

    智慧谋略宝库4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读书时,我们铭记老师和父母的教诲,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啃书本、做作业,以期将来有一技之长,便于在社会上立足。可是,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却感到无所适从、怅然若失时,才蓦然发觉知识、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智慧,还有一种内在的智慧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无法学到的,那就是做人。做人不但是件大难事,也是门大艺术。从普通平凡的人提升为不普通、不平凡的人,从不普通不平凡提升为超凡脱俗,再从超凡脱俗提升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标准,最高艺术境界。
热门推荐
  • 玉食记

    玉食记

    一个爱听故事的人,想把故事说给你们听,世界如此残酷,希望我说的故事让你更爱这个世界一点点。
  • 冒牌心理医生

    冒牌心理医生

    一个精神病阴差阳错变成了一名心理医生。他发现原来所有人都是精神病。我原以为我是病态的,但当上心理医生,接触了更多的病人,接触了外界社会之后,我才知道,真正病了的,是这个社会。
  •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帝王家太过无情,嫁入王府身不由己。君皓程轻笑:“我只爱江山,不爱美人。”上官语碟调侃:“你风流债却不少。”看她如何血洗京城,帮他坐上王位,看她如何风华一世,帮他铺平王路,看她如何傲视群芳,谱出在世情殇。“如果你后悔了,请不要忘记她。”当他站在至高无上的地方看着天下苍生,笑问:“江山,美人,金钱,名利,都不如她陌上嫣然一笑。”
  • 异世屠城

    异世屠城

    军中武者杨纯光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跌入异世,出现在了一个血与火的混战版图—黑云大陆。他正遇到一群士兵在屠杀拉法士难民,以为是在做梦,但是充满热血和正能量的本质使他没有犹豫,拔出特种兵军刀来将这数十名侵略者绞杀。杨纯光因此惹了大祸,因为他杀死的是黑云大陆墨里尼帝国远征军皇族训练团成员......
  • 器动天下

    器动天下

    天灵大陆之上纷争不断,人族,妖族为了抵挡海族的侵略不得不联盟对抗,随着多年的战争,海族最后被击败,大陆逐渐的回复平静而几十年之后的一天,一名青年为了寻找父亲死亡的真相,却令另一名少年走上了一条武炼之路
  • 太古神域

    太古神域

    这是个充满神话,波澜壮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会看到巨龙盘踞山林,龙眼开阖间,日月同辉;你会看到海妖隐于深海,呼吸之间,惊涛骇浪;你会看到神禽翱翔天穹,羽翼震动,风起云涌……你会看到夸父追日……你会看到羿射九婴……你会看到女娲补天……你会看到神农尝百草……
  • 凡人涅盘

    凡人涅盘

    “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凤凰也而涅槃正是凤凰之所性。相传: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槃”。凤凰性格高洁,非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陈凡正是巧然遇上了一只“超高傲”的凤凰,意外之下巧得凤凰之传承。且看陈凡是如何因此奇遇而主宰整个天地,笑傲乾坤......
  • 最执着的

    最执着的

    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情感。我们奋斗过,爱过,这便是最美好的回忆。
  •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选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一个才华横溢、感情细腻、文学造诣高超的民国文艺青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 重生之无上之境

    重生之无上之境

    涅槃重生,跨越生死,独行天下,强者之路不骄不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