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9000000015

第15章 宠辱不惊,漫看云卷云舒(3)

还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将自己变成了一条“变色龙“,有时他们还不惜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人格,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处世态度。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样,寻求赞许心理会导致各种自我挫败行为,从而会使自己丧失生活热情。

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有一首诗:“人是人,我是我,然而我有我要走的道路。”是啊,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自己不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走自己想走的路,而是处处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无疑是在为别人而活,这种活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人处世,凡事总想讨取别人的欢心,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乞丐。

改变这种状况的条件,不仅包括了头脑聪明,亦须具有“不在乎别人”的那种定力。这种定力,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得到。有这么一个故事: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柴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了,对着因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

白云听了豁然开朗。是啊,只要自己没有错误,笑又何妨呢?也许你还有这样的感受,做人做事,哪怕是穿一件新衣服,说一句什么话,都会不自觉地考虑到别人会怎样看,会不会不高兴,总想办法,尽量按照别人的期望去做,担心顺了姑心失了嫂意,怕别人失望,被别人笑话,甚至责骂。对于偶尔未能尽如人意,或听到背后有人非议自己,就耿耿于怀而不可终日。

其实,一个人将生活的焦点和生命的重心放在看别人的眼光、脸色和喜恶上,千方百计去克忍自己、迎合别人,是非常愚蠢的,且不说千人千性,众口难调,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即使能,也只能扭曲自己,最终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命价值。

所以,人最要紧的不是在争取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得更好。千万不要按别人的思维来对待自己、对侍社会,什么鸣冤叫屈、埋怨自己、怨天尤人、敌对别人、仇视社会,只能上了别人的当,中了别人的圈套,那些存心搬弄是非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让你没有好日子过。

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占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

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苛责别人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了。

丢失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某些政客之所以不被人们信任,就因为他们只是留声机和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灵魂。这种人往往是“轴承脑袋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

他的自我价值完全取决于头上的乌纱帽,一旦失去职位,他就一文不值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淡定闲适,在孤独中修行

快乐是可遇不可求的,孤独是可怕的。然而,享受孤独是修复浮躁的最高境界。有人说“孤独的时候,将自己的一颗心深深地埋在纸堆里,让飘在梦中的万点落花尽情地追逐那不可恢复的东流逝水。”享受孤独吧!孤独是人生最美的境界。

孤独来了,伴随在你身边。享受这种难得的情景,你不必再为那些所谓的人际关系费神,也不必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辩,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天空,唯你独尊。此时的你,退却红尘,心绪飞出了你的胸膛,它是多么自由,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如果你愿意,或让自己抿一口无糖咖啡——享受真正的味道;或让自己天体般的自由——无拘无束;或让自己读一本或薄或厚的书——与古人对话,与今人交谈;或在自己的杯里放几片茶叶——飘出淡淡的清香;或让自己就那样静静地闭上双眼——宁静而致远。这一切,都是一个人在做,这一切,都是一个人在想。

人们说:“最怕孤独。”其实,孤独并不是空虚、寂寞的代名词。爱因斯坦曾说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候是“孤独中的愉悦和享受”。我国古代大哲学家庄子也主张要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气魄。他们认为,孤独并非意味着寂寞,反而会愉快地把人带入一种知识的境界。孤独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洗净心灵的污垢,排除外界的纷争,从孤独中体验生活的哲理及创造的欢乐。在孤独中常能还“人之初”的真我,萌生一片蓝蓝的天空。

孤独是一种创造。科学家、哲学家及文学家与孤独结缘的人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孤独的人能发现很多一般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在孤独中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称道的奇迹。只有真正地进入孤独境界的人,才能明志,才能有所建树,这便是孤独的精神境界。

孤独是一种生命的特征,每个人都会孤独,关键是如何对待。对待孤独不应该是“借酒消愁”,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孤独中充实自己。那些喜欢热闹的人,过分追求利益和权力的人都进入不了孤独的状态,也很难战胜孤独。孤独是一种凄冷的美,它有时像铅块一样沉重,有时像白鸽一样轻柔。懂得善待孤独的人也懂得善待真实的人生。我们应该像向往快乐那样向往孤独,这样才能拥有创造力,享受“孤独的愉悦”。

独自一个人坐在偌大的房间里,似乎显得有些落寞。为了营造享受孤独的氛围,你可以关闭卧室及客厅所有的灯,带着耳塞,听着广播,坐在软绵绵的大床上,开始享受孤独的旅程。你会突然觉得生活中的烦恼、困难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渺小……

阳光明媚的午后,独自一人漫步在林荫道中,听着叶子随风而舞发出的“沙沙”声,听着鸟儿发出的“喳喳”声,享受孤独。闭上眼睛,在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有山、有水、有花香,蓝蓝的天空下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似乎能胜过世外桃源。听见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猛然睁开眼睛,又回到了现实,仍然可以感觉到世界的美好。

孤独是一种修行,最难的就是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每每独处,总有无尽的感慨伴随,那样可以更深刻地反省自己,更深刻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更明白自己以后的路该如何去走。生活其实很简单,但如果不想被那些俗套的生活所困扰,就必须有所领悟。什么是自己,什么是生活,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尝试孤独的滋味,不妨在深夜里舔舐自己的伤口,想想未来,想想过往。

冷静淡泊地铸就坦然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位老农民用毕生的积蓄买了两头牛,在老人的精心照料下,两头牛几乎同时产下了两只可爱的小牛崽儿。

这一天,农民像往常一样把这两头牛放了出去,然后,把小牛崽儿留在了牛栏中,考虑到它们年龄还太小,再加上走路还不太稳当,为了保险起见,就没有放它们出去。

被放出来的两头牛渡过了浅浅的河水,来到对岸吃青草。但没过多久,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泛滥,小溪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激流。此时,农民来到河的对岸想营救两头老牛。但是,此时他发现过河是不可能的,如果徒步走过暴涨的河水,就很有可能被河水冲走。就在这时,农夫看见一头牛依旧在对岸耐心地吃草,一点也不担心回不了家,只是不时地抬起头;而另一头牛却焦躁不安,在岸边来回踱步,最终它纵身跳进了河里。

看到这一幕,始终站在对岸的农民却无能为力,只见跳入水中的牛在激流中游了几米,然后就被河水卷走了。

直到夜色降临之时,河水已经回落了很多,此时,农民小心翼翼地过了河,把另一头牛牵了回来。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的话,就会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由此可见,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快乐人生的一个重要品质。

心理学上讲,耐心属于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即耐力。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够坚持多久。诸多成语,如“铁杵磨针”、“水滴石穿”

、“跬步千里”等,都说明耐心对成功的重要性。

齐白石是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代大师,他当年为了学习篆刻,曾经向一位资质甚高的艺人虚心求教过,篆刻家对他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然后刻了磨,磨了再刻,等到这些石头变成泥浆之时,你的印刻手艺就会很高了。”

一般人听过之后,都会带着疑问去做或是不做,而齐白石不同,他按照篆刻家的意思,十分认真地执行着这一切。当他把一担础石通通磨成泥时,他的篆刻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成功就是一种坚持,在焦躁中保持冷静,在诱惑面前保持一颗平淡的心,在压力中依旧需要坦然,即使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日子里,依旧要快乐地生活……这一切需要有一份耐心、一份坚持和一份守候。

同类推荐
  • 《茶经》的人生智慧

    《茶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读陆羽的《茶经》,以便把这卷经化为一本励志书,化为一本思想书,化为一本哲理书,化为一本感悟人生的心灵鸡汤。茶原来有这么多对人极具启发和积极的作用。这样读《茶经》开卷有益。喝茶而懂茶。就会充实自我。精通茶道的人,会得到新的加油与补充;爱茶的人,会悟到令自己喜悦的有益力量;想得到指点的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之转换成有效的资源和力量。左燕编著的《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不仅孵释孙子计谋的内涵,而且结合实例进行解说。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经验以供借鉴。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美国礼仪皇后艾米莉·博斯特写就的鸿篇巨制,一部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全球礼仪手册。书中介绍了包括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规范。自问世以来,已修订再版18次!为了迎合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力求在尊重于原著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打造一本全新的礼仪书,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向你展示了魅力的秘密。紧贴生活实际,详细而实用。
  • 读者文摘(下)

    读者文摘(下)

    我拥有的教学条件简陋,专职神父仅我一人,好多事情需要教民们帮忙。维拉斯就是教堂的热心人,他50多岁,身强力壮,是一个干体力活的工人。他对教堂的大小事务都特别关心,经常主动义务帮工。
  • 南洲翁遗训

    南洲翁遗训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在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并成就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他重要的经营理念。
热门推荐
  • 封神台之女帝封神

    封神台之女帝封神

    狐小毅是谁?九尾狐妖,妖域七大妖王之一,统领万妖,妖宫小画山屹立千年不倒。楼荒是谁?鬼皇之子,阴界十大鬼王之首,敕封秦广王,掌管阴阳生死。我是谁?苏晴,西宁国东来县裴家村人,无父无母,家中有草屋三间,薄田七亩,外带母羊两只.......“陈有蝉,你不准走,封神台上你坐第三席,为西方婆罗佛尊,有蝉,有蝉!”旧袈裟,洗的灰白,年轻和尚轻轻摇头,低首诵吟佛号:“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无禅。”
  • 悍妇当家

    悍妇当家

    穿越女凌秋,被穷困受人欺凌的三兄妹捡回了家。收拾完恶人以后,带着三人努力奔小康。买房买地做起了封建小地主。平静的生活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
  • 初恋告急: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初恋告急:魔王校草拯救计划

    新生开学典礼,她在台上致辞,他在台下打了同学,一个眼神,他从此记恨上她好心挽救打架的他,她却被误会成他的女朋友。自此,各种麻烦纷至沓来,青梅厌恶,竹马误解,她的身边什么时候竟全是和他有关系的人?完美天使路西法,过于高贵,过于自信,却在某一天堕入了地狱.....韩筱萝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堕落成魔王的应修寒从地狱里拯救出来......他负手而立,凝视着面前一脸希冀的女生,冷言:宁在地狱称王,不在天堂为奴【微博:年筱肆】
  • 稗史集传

    稗史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之逆鳞

    龙之逆鳞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万古洪荒,没有人能惹恼龙族全身而退,但是如果龙没有逆鳞会如何?且看龙九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恢复龙身,找寻自己的逆鳞!
  • 关于年少的记忆

    关于年少的记忆

    年少无知时的相遇却败给了时间,如果这次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你,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一起走下去。以前过得不好,以后就和我一起过吧。
  • 武君传奇

    武君传奇

    孤儿穿越成为药王亲传弟子,以剑入道,为情所困,最终弃剑,以此契机开启无止尽的至高武道,在这片陌生的修真大陆,创下不败的武君传奇!叶墨:【武道不止,吾道不孤!】
  • 起源:完美进化

    起源:完美进化

    如潮水的异兽,如炼狱的杀戮如梦靥的现在,如修罗的未来如大山的身躯,如流光的刀锋如火焰的欲望,如天堑的进化之路寰宇无情,宇宙无极。要么成为它们的营养,要么杀出一条血路,铸就完美之躯。
  • 融堂四书管见

    融堂四书管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梅竹马你真调皮

    青梅竹马你真调皮

    他们是青梅竹马,因一场误会,竹马出国,后来订了婚,“哥,嫂子和别人打架了!”“恩,安安没事就好,那个人死了就死了,与我们无关。”“哥,嫂子被人拐跑了。”“那个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拐跑我的人,走,我倒要看看是那种人竟然敢拐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