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2400000025

第25章 附卷(5)

如果说,《抒怀》中诗人将天空流云笼罩下诗意的家园生活移置到理想的中心,那么,《四合院》这首诗就是直接表达对故乡家园的深切怀念:一座四合院,浮在秋天的花影里夜晚,桂花香会沁入熟睡者的梦乡周围,全是熟悉的亲人——父母、姐姐和妹妹都在静静的安睡那曾经是我作为一个游子漂泊在异乡时最大的梦想诗中一派幽静的气氛,四合院沉浸在秋天的花影里,亲人熟睡在梦乡里,梦乡浸入到桂花的香气里,这一刻,人的生活与生动的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而这正是作为游子的诗人“最大的梦想”。这里的故乡家园既是地理空间层面的,也是精神情感层面的,两者一起构成诗人“草根”诗情的生长点。在这样的故乡家园,不但亲人之间血肉相连,而且还与自然有机融合,于是,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生气贯注的有机的世界,一个诗意栖息的所在。

明眼人一定看得出,这里诗人吸纳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追求,化合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但这些古典的文化元素都与生活中诗人的切身感受消融在一起,或者说前者已经成为后者无形的组成部分。与其说,诗中幽静的古典美来自于对古典诗歌传统的有意借鉴,不如说,是古今贯通的活生生的诗情诗思自然流溢的结果,是诗歌“草根性”品质的自然体现。但是,这并不是说,诗人的创作与躁动破碎的现代世界脱离了关系,恰恰相反,诗人故乡家园的情思中内在地包含着对现代世界的深切反思。

如果说当今世界所谓的“现代”,还是一个资本主义文明的现代,那么可以说现代世界就是建立在本雅明所谓的“自然史”的废墟之上。我们知道,“本雅明从没有放过‘现代暞这个标签后面的政治经济学关系。资产阶级文明在创造出巨大的、前人所不可想象的物质、文化财富的同时,也把人放在了自然的对立面。在通过知识、技术、和社会组织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更进一步把人变成了资本、生产、商品、和消费的奴隶”。正是这样,在本雅明看来,统治现代社会的“进步”的时间概念“无视个人和集体经验的完整性,却在追逐工具理性目标的同时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残垣和尸骨。因此,在人类能够在自身的手段与目的间建立起和谐、合理的关系之前,所谓的‘进步暞只能是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暴,甚至连天使也无法在它的吹击中合拢翅膀,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本雅明所谓的“自然史”其实“是一种批判意识的时空框架,它在自然的进程中看到人的因素,也在技术、社会、文化的进程中看到自然的因素。它是人与其环境之间的辩证法,是过去在现在之中富于教益的存在,也是现在对过去的充满记忆的承诺。在此,主体和客体互相包容、互相占有,而非互相排斥。”暡1暢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我们自然会发现,李少君诗歌的“草根性”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其正是试图使断裂破碎的现代世界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试图“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从而使其成为诗意栖息的家园。李少君诗歌的“草根性”强调“来自‘灵魂暞的原始的活生生的切身感受、感觉”,这使其能够穿透现代社会强加于人的观念意识蒙蔽,打通主体与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僵硬界限,使“主体和客体互相包容、互相占有”,从而赋予的冰冷异己的世界以人的情感,使其重新成为具有生命的世界,哪怕是面对一场发生于撞击、破碎的交通事故也是如此:十字路口暡1暢张旭东:《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本雅明与当代中国文化意识》,《读书》,1998年第11期。

一辆汽车和另一辆汽车发生了碰撞两辆趾高气扬横冲直撞的汽车瞬间粉身碎骨于是,所有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汽车暂时地停了下来它们小心翼翼地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地降慢了速度甚至,它们还停顿静默了那么一会然后,绕过这钢铁的尸体扬长而去那停顿静默的一会,就好像是一次短暂的默哀一个简单的小型的哀悼会奔驰、宝马、法拉利、劳斯莱斯都加入了进来,无一例外——《事故》

诗人截取的这一幕——呼啸奔腾的车流,两辆飞驰的汽车瞬间撞得粉碎——原本是对现代世界的一个讽刺,按照理性建造的现代世界却远远超出理性的控制能力,这场事故是一个缩影和象征。然而在诗人的笔下,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一瞬间,现代机械的世界获得了自我意识。与其说这种自我意识是自发的显现,不如说它来自诗歌抒情主体善于发现的眼睛,而这种目光的穿透力来自于抒情主体心灵和情感的力量。

李少君的诗歌中抒情主体行走于天地之间,其足迹遍布山川、草原、河流、海洋,就像《神降临的小站》、《夜晚,一个人的海湾》、《夜行》、《途中》、《乌蒙山间》、《山中》、《在海上》等等诗中所展现的那样。其实,抒情主体行走范围的幅度是对心灵和情感力量强度的考量,这是因为视界的广度与心灵情感辐射的范围重合,意识到的世界有多大,心灵情感辐射的力量就有多强。例如在《神降临的小站》这首诗中:三五间小木屋泼溅出一两点灯火我小如一只蚂蚁今夜滞留在呼仑贝尔大草原中央的一个无名小站独自承受凛冽孤独但内心安宁背后,站着猛虎般严酷的初冬寒夜再背后,横着一条清晰而空旷的马路再背后,是缓缓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再背后,是一望无际的简洁的白桦林和枯寂明净的苍茫荒野再背后,是低空静静闪烁的星星和蓝绒绒的温柔的夜幕再背后,是神居住的广大的北方诗中广阔的自然世界在抒情主体的背后一层层打开,原本处在自然的对立面的现代人,现在陷入到自然的内在结构层次当中,这个自然向人敞开的过程,其实是封闭的自我向自然的敞开。诗中强调世界打开的方向是在“背后”,而不是在眼前和对面,这本身就说明目光来自情感、记忆和心灵,这个过程是抒情主体心灵情感力量的辐射。这种强大的心灵情感力量冲破了狭隘封闭的自我,使其向自然敞开,感受到与超越性的神的同在。这种超越性的主体感受成为诗人“草根”诗情的另一个生长点,在《暴风雪之夜》、《南山吟》等诗中超越性的感受都是诗意的来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诗人的写作一方面表现心灵情感力量弥合主客体短裂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警惕对心灵情感力量的盲目信赖,因其会导致自我的盲目膨胀,最终重新堕入自我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现代性”陷阱。比如,在《夜晚,一个人的海湾》中:当我君临这个海湾我感到:我是王我独自拥有这片海湾它隐身于狭长的凹角三面群山,一面是一泓海水——通向无限众鸟在海面翱翔众树在山头舞蹈风如彩旗,不时招展飞扬草亦有声,如欢呼喝彩海浪一波一波涌来,似音乐响起星光璀璨,整个天空为我秘密加冕我感到:整个大海将成为我的广阔舞台壮丽恢宏的人生大戏即将上演——为我徐徐拉开绚丽如日出的一幕而此时,周围已经清场所有的灯光也已调暗等待帷幕被掀起的刹那世界被隔在了后面世界在我的后面,如静默无声的观众诗的前两节细致地描绘出自我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心灵景观,似乎鸟、树、风、草、海浪、星光一起来为“我”举行加冕称王的庆典,但最后一节却是对这种自我盲目膨胀的反讽。这首诗是对现代自我位置的另一个向度的提醒,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辨证关系的诠释和总结。

李少君的诗基于对现代的反思,试图重建自我和世界的联系,试图在“自然史”的废墟之上重建诗意栖息的家园,而这家园不是诗人一个人的世界,其中包含着“他人”的生活,包含着抒情主体对“他人”生活的理解,包含着社会的因素。对“他人”生活的深切关怀构成李少君“草根”诗情的第三个生长点。

李少君的诗中,“他人”形象大多是生活漂泊中的游子,如《二十四桥明月夜》、《安静》、《她们》、《异乡人》、《旅行者》等诗作。这些游子的生活都为时代的激流所挟裹,但诗人并不去放大他们漂浮无根的状态以强化现实世界中固有的感受,而是在一种含蓄内敛的诗意暗示的同时,发现其就近安顿身心获得平安的可能性,发现诗意生活得以重建的基础。比如《安静》一首:临近黄昏的静寂时刻街边,落叶在轻风中打着转秋风温柔地抚摸着每一张面孔油污的摩托车修理铺前树下,一位青年工人坐在小凳上发短信一条狗静静地趴在他脚边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了在当今民工潮涌的时代里,这位出卖劳动力的“青年工人”很可能是不知来自何处的打工者,青年工人工作的劳苦与生活的渴求不是诗作表现的对象,但其作为一个潜在的结构辅助生产诗中这宁静一幕的意义。这宁静的一幕中,“青年工人坐在小凳上发短信”——是发给亲人、爱人,还是好友,是相问候,还是报平安——而整个世界,黄昏、落叶、轻风和狗,都为他安静下来,都怕惊扰了他的情思,这是世界向青年工人表达的友好和尊重,也是他的劳作应该得到的酬谢与报答。这宁静的一幕是青年工人劳作之后的休息,同时他通过短信将情感延伸到世界的远方,这样,这宁静的一幕就不只是一个瞬间生活截面,而是能动立体的现实世界的一个诗意缩影。

无论青年工人要达到生活的完满还需付出怎样的艰辛和努力,至少这一刻他就近取得了平安,那条“静静地趴在他脚边”的狗就是明证,它至少说明他们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熟悉与默契,青年工人与身处世界也是如此。这首诗,诗人无意探讨社会学意义上的工人处境,而是去努力发现工人生活中另一种诗意生活的可能,在诗人看来,没有谁比劳动者更有资格接受这份诗意的生活。

关于漂泊生活中的“他人”形象,也许《她们》一首更具有代表性:清早起来就铺桌叠布的阿娇是一个慵懒瘦高的女孩她的小乳房在宽松的服务衫里自然而随意地晃荡着坐在收银台前睡眼朦胧的小玉她白衬衫中间的两粒钮扣没有扣好于是隐隐约约露出些洁白的肉体让人心动遐想但还不至于起歪心这些懵懵懂懂的女孩子啊她们浑然不知自己的美但她们模糊地意识到自己的弱晚上从不一个人出门上街总是三三两两,勾肩搭背在城市的夜色中显得单薄诗中的视角是男性的视角,我们知道,现代城市看待女性的视角往往是男性的而且是欲望化的,但这首诗中不太一样,诗中对女孩身体的观看不至于引起欲望的“歪心”,虽然也是出自异性的吸引,但诗中描摹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的美。自然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两个女孩自然形成中的、朦胧显现的身体美,一个是她们对自己的美浑然不觉的“懵懵懂懂”的心灵状态,这种状态就好比她们这个“睡眼朦胧”的早晨。这种对生成中自然美的揭示与城市主体的欲望投射形成对照。

虽然“她们”自我意识尚未完全确立,“但她们模糊地意识到”城市中有某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危险自然是来自于城市欲望主体的威胁。我们知道,现代城市不光能够把劳动力物化为商品,它还具备把世间的一切,包括自然的美,纳入到物化逻辑的能力。这首诗揭示涉世未深的“她们”自我意识尚未确立的状态,描摹“她们”那尚未定型的美,这是对现代城市欲望主体的反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某种担忧:她们“在城市的夜色中显得单薄”,她们能否应对现代城市中那潜在的危险?她们如果按照城市欲望主体的支配逻辑建立起自我意识,那是否就是美的最终丧失?但这种担忧同时又是对另一种可能的期待,“她们”那尚未定型的美至少提供了另一种自我重建的基础。

对于“他人”形象的再现,李少君没有把目光锁定在社会对人的异化这一焦点之上,而是把它当作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寻求打破这种异化的可能性,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发掘自然的美,发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诗意的生活,但这不是说,他放弃了对社会关系的把握和批判,丧失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敏感与反思。恰恰相反,诗人对那种将社会存在自然化、将社会变成自然的倾向有着深刻的警醒,如《花坛里的花工》这首诗:夏日正午,坐在小汽车凉爽空调里的男子在等候红绿灯的同时也悠然欣赏着外面的街景行人稀少,店铺空洞,车流也不再忙乱那埋身于街边花坛里的花工更俨然一幅风景鲜艳的花草在风中摇曳,美而招摇花丛里的花工动作缓慢,有条不紊花工的脸深藏于花丛中,人与花仿佛融在了一起而花工始终将头低着深深地藏在草帽里面他要抵御当头烈日的烘烤他还要忍受背后淋漓的大汗一阵一阵地流淌诗中,在“坐在小汽车凉爽空调里的男子”的眼里,眼前的一切都是风景,不光是那美而招摇的花草,就连“那埋身于街边花坛里的花工更俨然一幅风景”,尽管那花工要“抵御当头烈日的烘烤”,“要忍受背后淋漓的大汗”。在这种观赏行为中,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被剔除了,花工的劳苦视而不见了,就连花工本身都不存在了,他不过成了一个仅供观赏的自然物。

这位观赏者的感觉结构,如诗中暗示,是与观赏者的社会身份联系在一起的,是他有钱有闲的社会身份为他提供了从容观赏的条件,他所观赏到的风景不过是他悠闲自得心境的投射物而已。这种观赏,这种将社会存在的自然化,使他无视社会阶层的差别,无视劳动者的创造和劳苦,在他的潜意识里隐藏着一个强劲的声音:这一切都是自然的。

这种感觉结构正是现代世界物化逻辑的体现,表面上看,是在欣赏自然,是在与自然进行情感交流,其实正好相反,这种表面的交流其实是断裂,是把自然当作一幅风景画,一个人工制品,一个可供欣赏的物件。在观赏者的视界里,自然是没有自我的随时等待着被征用的客体,它没有和人对话的资格。这是资本主义统治的现代世界对待自然惯有的态度,而将这种态度用之于人虽则更加可怕,却是我们这个世界更加普遍的悲哀。

这首诗为理解李少君诗歌的“草根性”提供一个有力的注脚,它说明正是首先基于这样的清醒——现代社会一方面生产不平等的社会位置,另一方面生产与之配套的情感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以维持现代社会的运转和再生产——诗人才借助“草根性”诗歌创作,努力探究社会与自然的辩证法,揭示被现代社会遮蔽了的世界与生活图景,以图重建诗意栖息的家园。也许,李少君诗歌创作的意义现在总结为时尚早,因为诗人还将贡献出更加恢宏的诗篇。

自然有美,诗歌有“根”

——读李少君的《草根集》

杨庆祥

李少君的《草根集》中有一首诗《夜深时》:肥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触目惊心洁白的玉兰花落在地上,耀眼眩目这些夜晚遗失的物件每个人走过,都熟视无睹这是谁遗失的珍藏?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选(经典世界名著)

    普希金诗选(经典世界名著)

    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近代文学语言的创造者,他不仅在俄罗斯享有崇高的声望,而且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普希金诗选》收录了《我的肖像》、《我的墓志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暴风雨》、《小说家和诗人》、《黄金和宝剑》等120首抒情诗;《茨冈人》、《铜骑士》2首叙事诗;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本《普希金诗选》是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系列之一。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苏曼殊作品集(二)

    苏曼殊作品集(二)

    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恒,遍十方以平等。学之书之,定得常住之佛智;观之诵之,必证不坏之法身。诸教之根本,诸字之父母,其在斯乎?夫欧洲通行文字,皆原于拉丁,拉丁原于希腊。由此上溯,实本梵文。他日考古文学,唯有梵文、汉文二种耳,余无足道也。顾汉土梵文作法,久无专书。其现存《龙藏》者,唯唐智广所选《悉昙字记》一卷,然音韵既多龃龉,至于文法,一切未详。此但持咒之资。无以了知文义。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有没有想过,拥有一段最纯真的爱情!有没有想过,在那最美好的年纪可以遇到最美好的人!是否还记得,曾经幻想过牵着爱人的手漫步在阳光灿烂的海边,坐在山巅等待升起的朝阳!是否还记得,曾经刻苦铭心的爱情誓言!用一个故事,讲述一段爱情,用一张画,描绘一幅纯真,用一首歌,演绎一曲浪漫。人生就如同一列火车,总要到达不同的站台,接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生命中的每个人,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忆,因为那是回不去的曾经,匆匆岁月,匆匆那年!当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 变身绝品校花

    变身绝品校花

    前一世觉得自己单身是因为是男生,这一生我却变成了妹子……【前方高能】
  • 灰姑娘拥有不一样的命运

    灰姑娘拥有不一样的命运

    她,被家人丢弃在孤儿院,因为她是女孩,不愿认她,可孤儿院只愿养他十八年………他也是一样,只不过那时候的他已是九岁,他的家被一场不明的大火给烧的什么都没有了,邻居送他来到孤儿院………这时候的她、他一个是八岁,一个是九岁,他在被领走之前,他和她约定,将来他要娶她为妻,一生只爱她一个人………可他真的做到了吗?
  • 千万娇妻:总裁专属宠爱

    千万娇妻:总裁专属宠爱

    某名校校花慕雪欲,与大自己一级的金融系学霸沐晋是大家公认的一对cp,两人准备在慕雪欲毕业后就订婚。本应该是两人的订婚宴,男主角却换了人。当雪欲知道时自己已经成了别人的未婚妻......
  • TFBOYS青春那么伤

    TFBOYS青春那么伤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我不曾放手,我们是不是就不会错过?她留下生命的最后一滴泪,绝望地看着他...“我在下一世等你......来找我......因为,这辈子...是我先找到你的......下一次,我们再也不说分手......”他和她之间有那么多的幸福过往,但终究还是错过了彼此......
  • 百里荷花并蒂开

    百里荷花并蒂开

    她本是千金小姐,本是倾世王妃。可是一场梦醒,才发觉一切都是虚幻。原本枕边的人变作了仇人。当灭门之仇遇上爱恨纠缠,她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她会选择以血还血还是宽恕?她会选择新的开始还是旧爱呢?
  • 绯闻天后:腹黑BOSS,头条见

    绯闻天后:腹黑BOSS,头条见

    他是权势遮天富可敌国的帝国总裁,只有他不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一夜迷情,视天下女人为粪土的他却一睡成瘾。“女人,嫁给我,整个A市你可以横着走。”“抱歉,我们不熟。”面对自家BOSS的追求,她选择无视。第一天,她的房间堆满了鲜花,她丢。第二天,她的房间出现了钻戒,她还。第三天,她的房间放着两本红本本,她傻眼了。他妖娆的躺在床上,用低沉的声音蛊惑她:“老婆,来,睡我!”【男女主身心干净,1v1】
  • 邪王独宠:绝世轻狂五小姐

    邪王独宠:绝世轻狂五小姐

    她是华夏古武修真界的天才少女,也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她,是将军府中软弱,认人欺凌的废物五小姐。凤眸一睁,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慵懒邪魅,绝世洁癖,却宠她入骨,十里红妆,只为跟她携手一生。一生一世一双人。【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宠文】
  • 忧伤的羽翼

    忧伤的羽翼

    为什么?你就为了她就为帮她出一口气,就向着我们几个说这个闺蜜没得做了。是的,当你说出这话时我们再也不会再信你,我们的关系就重现在断了吧。记住你的选择到时不要来哭着找我。。。。她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结局会怎么样呢?。。。。。。。。
  • EXO之星光

    EXO之星光

    在这个娱乐圈里,太多复杂的关系。单纯的女主步入了这个圈内,会发生怎样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