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5200000038

第38章 新视点(3)

浙江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联手,成立光华法学院,旨在远离教育行政化,实现“教授治院”下的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教授委员会拥有学术事务最高决策权,院长必须对它负责。这一举措吸引了许多国内知名的法学教授,成为近日教育界的一大新闻。

“教授治校”曾是浙大一段已逝的历史。1936年,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时,即提出学术独立和教育独立,视教授为“大学的灵魂”,吸引了四方许多优秀人才。1945年9月,他发表文章更称:“近年官吏贪污,学风不良,非道德之咎,实社会有不合理之处,今后大学应行教授治校制,以符合民主之潮流。”其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的模式是,凡大计方针均须通过校务会议民主决策,此外经费、训育、建筑、招生等项也都分设专门委员会民主掌管,由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这一治校方针,使得当时的浙大成为全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近年来,大学体制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各个学校的大规模扩张,大学日益变成了机关重叠、人浮于事的衙门。而每次由行政主导的改革,其实质都是在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以维护其巨大的空转。所谓本科教育评估,教授分级的评选,各种科研基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所有这些都是操于行政之手,使大学丧失应有的独立和尊严。在这个意义上,大学行政化就是学术腐败的制度根源,因为它避免不了学术对权力的追逐。

在我看来,大学行政化的结果是造成了两个依附:学校对政府的依附和学者对学校的依附,也就是学术对权力的依附。而行政主导学术的表现,一是在人事方面,如职称晋升、工资待遇、教师流动等,最终决策权全归行政。浙大光华法学院提倡教授治院,从人才引进、教授晋升、课程设置等入手,便是看到这一点。所有人选经过院务委员会物色、推荐,最后都须在教授委员会上通过。教师的晋升也如此,由本专业的权威人士评定,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但问题是,职称最终仍得由校方确认。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是浙大及其法学院以后要面临的问题。

二是在学术研究的取向方面。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自由教育,是探索知识和真理的场所。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自由教育仅仅是理智的训练,因此,它的目的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培养卓越的智力。”因此,在大学里,学问和思想是不应设限的,尤其不能以实用来划界。但由于科研资金掌握在行政权手上,行政的意图往往会左右学者的研究方向。比如,某些历史时期研究的缺失,就是因为拿不到科研经费,甚至不能发表成果,研究者要么只好转移学术兴趣,要么就甘于做学术边缘人。这种情况下,学术自由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当年,陈寅恪先生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已经成为当今许多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但若以今日行政化教育的眼光视之,陈先生的研究便是有点太自由和独立,完全是出于个人志趣,著述引文也不合乎大学科研处所定的规范,晚年所撰《柳如是别传》,其旨在“著书唯剩颂红妆”,更是与宏大的国家目标无干,世界观也与时代格格不入。可以想见,这位“教授的教授”倘若放在今天,大概也只能做边缘学者,拿不到任何“国家级课题”基金了。

我想说的是,在动辄以国家科研项目体现国家目标的今天,学术研究上应当允许个人目标,否则就谈不上学术自由和独立。学术的真正目标归根到底是某些恒久或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所发明,而不是像当年凡有运动,就一定要拿学术来捧场,让学者们写一些诸如“鲁迅与爱国卫生运动”之类的文章。如果学术只能围绕着行政权力的导向来进行,其结果便恰如贺卫方先生所说,它只能使更多学者急功近利,“有些人著作等身,但实际上,再过10年可能是一堆垃圾”。

因此,对于浙大法学院此次开风气之先,我还是乐观其成的。虽说是旧梦追寻,其实也属新的开辟。但愿浙大能起一个好头,为大学体制改革积累些好的经验,以利更多的后来者,而不是最后成为一个孤岛。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19日

断手背后是基础性秩序的沦陷

秋 风

1月15日,中建五局承建的南京溧水某工程工地上,在农民工与公司因为工资问题发生纠纷后,中建五局一名雇佣人员将一名农民工王超的左手砍断。万幸的是,这名农民工马上接受了手术,似乎可以保住自己的手。

但在中国,每天有成百上千像王超这样的工人,彻底失去手指、手或者胳膊。一种情形是机器吃人。有统计说,在珠三角地区,一年有4万根打工者的手指被轧掉。浙江省阳康被媒体称为“切指城”,该地有7000家制造各种工具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每年有大约1000名工人被机器切断手臂、手或手指。更不要说,还有很多工人,比如煤炭工人,整个身体都被黑暗吞噬了。

这些工人的遭遇还属于工伤范畴,另一些民众则是被人吃掉的。媒体隔三差五会报道,某地农民工讨要薪水,结果被暴徒砍断手指。为这些农民工维权的律师也会有此遭遇。就在两个多月前,广州花都区一位替农民工打官司讨工资的律师,在自家门口被三名歹徒持刀追砍,身中十刀,失去四根手指。若干积极从事业主维权的社区自治领袖人物,也曾经被暴徒追砍。

据说,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以用手劳动,而劳动创造了文明。过去20来年的经济奇迹,正是无数普通民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当然还有聪明的头脑,创造出来的。然而,在当代中国,创造财富的整套机制似乎十分嗜血。本来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改善境遇的人们的身体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却被一只巨大的怪兽吞噬了。吞吃人体的,不仅是冷冰冰的机器、黑黝黝的矿坑,更有那明晃晃的刀刃。

当然,某些自以为掌握了解释世界全部奥秘之钥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这是经济增长必要的代价。如果农民不下煤窑,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改善自己的境遇,所以,丧命煤矿是实现收入增长的必要成本。假如工人不进“切指城”,那他们的手指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至于讨薪者被砍掉手指,最起码说明他们已经挣到收入了,他们的手指终于进入市场了。

确实,经济增长当然会有成本,冷酷一些说,世间总有意外,总有某些人不够走运,成为他人享受文明的献祭,比如因为车祸而死。但是,孟子说过,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是一切善行的起点,甚至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亚当?斯密也说,人皆有“同感”之心,道德就是因此而形成的。而最大的道德、善行就是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得以维持,肢体不被伤害。因此,一个正常的社会,总是会透过集体智慧,形成并执行一套道德规则,控制人的兽性,引导每个人把他人当成人,尊重他人的生命。

但是,在浙江的“切指城”,在珠三角的那些工伤事故高发的工厂,工厂主们似乎在这方面无动于衷。谁都知道,办厂不易,提高生产的安全系数是需要投入的,而这方面的投入可能让企业无利可图。但是,成千上万被切断、绞碎的手指、手臂,似乎没有触动工厂主们一丁点的恻隐之心和同感。为了金钱而指挥暴徒对工人挥舞砍刀的工厂主、物业公司、建筑公司经理,人所固有的恻隐之心和同感完全被遮蔽了。

凡此种种或可表明,在当代中国,维系文明的合作、交易关系所需要的基础性秩序已经极度虚弱,甚至已经崩溃了。

上述种种骇人听闻的经济过程吞噬人的肢体现象,与政府管制不力有极大干系,而政府管制不力又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中占据首要位置,为此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包括民众的身体。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人不应偷盗,不应欺骗,不应伤害他人的身体,这些毋须法律规定,毋须政府禁止,一个正常社会中的人会普遍遵守。假如一个社会上有太多人对于这些戒律也得靠政府监视才会遵守,那这个社会就缺乏基础性秩序,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秩序。

如此社会基础使经济增长带上血腥味。开工厂的人眼看自己的机器一天一天地切断工人手指而无动于衷。从事商业的人一旦与弱势者发生纠纷,立刻就会考虑使用暴力手段,而他总会十分方便、廉价地找到替他动手的暴徒。在这样的社会秩序荒漠上,政府即便强化管制,恐怕也无济于事。南京市政府已经宣告,负有主要责任的中建五局将被永远清除出南京建筑市场,但其他公司嗜血的动物本能会仅仅因此而不再发作吗?事实上,在如此这般的社会基础性秩序之上,政府本身的行为也可能趋向野蛮化。城管队员们为了所谓的城市秩序而打砸小贩摊点甚至打死旁观者,恐非偶然。

那么,如何拯救这个处于沦陷中的社会基础性道德秩序?这是需要每个人来解答的问题,这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23日)

同类推荐
  • 声声慢(湖北青年作家丛书·第二辑)

    声声慢(湖北青年作家丛书·第二辑)

    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个人的生活触点如此之小。文学又让我们得以了解到一个超越我们自己视野、超越自身常识、超越自己认知深度的另外的世界。我们从中可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有强者的人生,亦有弱者的人生,而更多的是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庸常之辈的人生。于是我们的生活可以得到很多参照,内心得到很多鼓舞,精神上得到某种力量。我们每一个阅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对应和所需要的。于写作者,比之读者所不同的,他在潜心创作时,不仅更清晰地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他还认识了自己的内心。总有人写,总有人读。文学的魅力持久不衰大概也正在于此。现在,我们手里拿着的这套丛书,是从诸多青年作家的作品中,经专家耐心细致地审读后,挑选出来的。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7)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简称L&J。孔庆东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要注意这个人,少年班招生时,如果差50分,也招来。张颐武教授说,是这个时代,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因为你是青春宝”。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热门推荐
  • 星际职业种田

    星际职业种田

    地球进入2013,天上掉下了好几架巨型星际战艇在华夏古国,举世震惊!借助外星文明,华夏中医古武以及科技三方面发展迅速,短短数月却已斗转星移。全民皆医武,人人皆爱进入虚幻网游世界中生活。农业却进入空巢期,不习惯都市超快节奏生活的龙嫣却毅然决定回老家去种田。而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只为了一枚意外得来的传承龙珠。当别人进入幻想国度为了赚取虚拟币购买武器灵药增长实力,而辛辛苦苦的时候,得到龙珠传承的龙女嫣,却在现实与游戏中种田,逗宠,泡美男!
  • 花千骨之虐恋千古

    花千骨之虐恋千古

    当小骨回归长流,本恢复记忆的她,却故意不让白子画知道,101个窟窿,满身疤痕,都是拜他所赐,最后,她才发现最放不下的却仍然是他......本文没有太多其他因素和人名,其实单纯的画骨虐恋,希望大家喜欢!
  • 都市修行归来

    都市修行归来

    大道三千,小道八百,以武入道,以武成圣。
  • 旭日残阳

    旭日残阳

    陈旭原本是一个工地普通的技术员,一觉醒来,人类变成了嗜血的野兽,感染病毒,是堕落还是拯救?面对亲情、友情、爱情又该如何抉择?
  • 龙魂花都

    龙魂花都

    一个曾经是特战旅的兵王,国家情报处特工之神,而今赋闲在家,蹉跎潦倒度日。树欲静而风不止,想做一个普通人的他,真的能得偿所愿吗?
  • 北街

    北街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山水襄阳,十里檀溪,一个传奇的城市,这里是襄阳。马坤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故事也在这里。原本以为生活平淡,不过如此,现实却是人生曲折,总有意外。豆浆穷屌,月薪七百,一年买车,三年买房,你不信,但却发生了。很坑的是,没钱的时候,转个角就能遇到爱;有车有房了,相爱却难相守,还能再坑点吗,天空划过五个大字:能。襄阳是个有故事的城市,北街是条神奇的街----小说《北街》,襄阳故事。
  • 千雪落在安辰轩

    千雪落在安辰轩

    “樱雪,我们一起考进加州理工学院好不好?”“好。”为了他的这句话,千樱雪努力学习,终于,她再次见到了他。“你是谁?”他冷漠地抛下一句话。樱雪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迷惘。到底该怎么办?你不能忘了我啊!但是,人生总是充满希望。他,也许只是失忆啊。樱雪开始疯狂地调查。他和她,还有一个他和她,结局,如何?他,会回忆起来么。“千樱雪,我,喜欢你。”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霸道将军的小新娘

    霸道将军的小新娘

    只因爱她,他将她强娶进门,占为己有,但她对他,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恨意。“你一定要逃离吗?”宇文烈恶狠狠的盯着柳如烟,柳如烟娇弱的身子瑟瑟发抖,咬紧牙关,“没错,我就是要永远离开你,你这个恶魔。”“既然你这么恨我,那么,就恨我一辈子好了,你是永远无法逃出去的。”
  • 蛰伏

    蛰伏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梁笙,你呢。“沈先生,我爱你。”“什么程度。”“愿意为你付出所有。”“比如利用美色讨我父亲欢心?”梁笙生来贫贱,被男人玩弄,被权贵欺压,被黑暗所笼罩,可这样肮脏的她,也会不知身份爱上一个男人。她爱上的男人,有这世界上最坚硬的心,最残忍的手段,最冰冷的情。她以为她有能力把他捂热,可当沈柏腾为了利益,让她上他父亲床榻,她才发现,现实在她脸上狠狠甩下一计耳光。葬礼上,四月飞雪,她穿着一身孝服跪于灵堂前,直视丈夫的灵位,颤声问身侧的沈柏腾:“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他连犹豫都未曾有,薄唇吐出一句残忍至极的话,他说“梁笙,你是我棋局上最好的一步棋。”梁笙冷笑一声想,原来,只是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