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7800000037

第37章

关于这10部长篇小说的收获与不足,各位辅导老师(也是第一读者)在他们的“跋”中已做了初步评价,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对不同的文本做出不同的评价,这里不必赘言,但“湖北农民作家扶持计划”的实施过程,令人感动,也令人感慨。

2007年下半年,省作协主席方方收到一封来自襄阳农村的书信,写信人叫周春兰,这位农村妇女在信中向方方倾诉了她多年坚持写作的艰难,生活的困窘,特别是不被理解的苦闷。方方由此联想到湖北有的农民作家,为了写作,卖房卖牛,用小学生作业本、用牛皮纸写作,这坚定了方方“要为农民作家做点什么”想法。于是,在2008年年末她动议省作协启动一项“湖北农民作家扶持计划”。方案是2009年元旦草拟的。2009年元月13日,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运全主持召开党组会,对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正式批准。方方、梁必文、高晓晖、黄建华、钱道波等5人,组成工作专班,大家齐心协力,将扶持工作一路向前推进。

第一笔扶持经费是方方向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化缘”而来。当时的管委会主任刘传铁非常支持,他说扶持农民作家,是做善事,非常有意义,当年在农村发表一个“豆腐块”,都显得特别珍贵。

有了东湖高新的经费支持,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培训班。开班时间是2009年4月13日,由全省各市州作协推荐过来的32位农民作家相聚在武汉,他们对这次以“开阔认识视野,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写作水平”为主题的文学培训,满怀期待。培训班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的。安排的6场专家讲座,可谓阵容豪华。邀请的专家分别是:“三农问题”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吴毅教授,他主讲《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文学评论家、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於可训教授,他主讲《最近15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文学评论家、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陈美兰教授,她主讲《长篇小说创作的两个问题》;文学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先霈教授,他主讲《小说语言问题》;省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刘继明,他主讲《农村题材与农村问题》;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陈应松,他主讲《农村小说怎么写?》。讲座都是针对农民作家创作实际设计安排的,重点解决农民作家认识视野相对狭小,文学理论素养相对偏低的问题。专家们演讲前都做了充分准备,演讲十分投入,因为他们意识到农民作家要得到这样的培训机会太难了。农民作家听过讲座,都找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培训期间,我们还安排农民作家与文学编辑座谈讨论,到光谷、江滩参观,进行电影观摩,赠送《白鹿原》等经典图书资料。我们只有一个愿望,不让农民作家花一分钱,但要让他们在培训活动中收获更多!

参加培训的农民作家个个如饥似渴,学习、讨论都格外认真,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省作协的温暖。随州作家李旭斌说,以往农民作家的“帽子”总是受歧视,这一回,农民作家的“帽子”才真正被看重,很受鼓舞。宜昌作家唐纯杰说,参加培训,终于使自己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再也不会孤军奋战了。

培训班一结束,就开始向全省农民作家征集长篇小说创作构思大纲。2009年8月,我们从全省农民作家中征集了41个长篇小说构思大纲,并邀请田扬帆(长江文艺出版社编审)、刘川鄂(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书平(省文联文学艺术院执行院长)、刘保昌(省社科院研究员)、李鲁平(武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芳草》副主编)、何子英(长江文艺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杨彬(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吴道毅(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高晓晖(省作协秘书长)、喻向午(长江文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组成评审专班进行集中评审,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10个选题,进入创作扶持阶段。

创作扶持采取“一对一”的辅导方式,辅导老师必须全程介入农民作家的创作过程。从创作构思开始,一直到创作完成,针对辅导对象及时解决创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辅导结对是通过抽签确定的,抽签的结果是:田扬帆辅导熊章友的《断碑》,刘川鄂辅导余书林的《荒湖》,刘书平辅导肖吉芳的《风雨缪家庄》,刘保昌辅导熊衍锟的《古河潮》,李鲁平辅导李俊勇的《南来北往》,何子英辅导李旭斌的《布袋沟》,杨彬辅导周春兰的《折不断的炊烟》,吴道毅辅导朱雪的《梅花塘》,高晓晖辅导王能明的《郝家祠》,喻向午辅导张开宇的《马庄的风云人物》。

辅导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合力创造精彩的过程。辅导者与创作者之间,不仅以作品为对象,在交流互动中达成了种种的共识,并且双方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周春兰家庭困难,平时只能用学生作业本写作,修改、传送极不方便,写好的作品要送到几里外的镇上花钱找人打印成电子版,才能发送给辅导老师。杨彬教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主动要求给周春兰赠送一台电脑。方方主席得知杨彬教授的想法后,约了何子英一起,陪同杨彬教授把电脑直接送到了周春兰家,襄阳市作协主席凡夫等文学朋友也加入了看望周春兰的队伍。这次额外的“扶持”行动一时被媒体传为佳话,被誉之为“美丽的相遇”。刘川鄂教授为面对面地与余书林沟通交流,先后两次亲自开车,赶到潜江市浩口镇狮子桥村看望余书林。川鄂教授还将余书林的短篇小说《邻里》和中篇小说《女“村人大”代表》推荐到《福建文学》上发表,并为余书林的小说撰写评论文章,给予余书林热情的鼓励。刘川鄂觉得,“一对一”辅导,体现了评论家介入文学创作的真义,评论家不只是食客,对厨师做好的菜肴品头论足,而是与厨师一起下厨房,共同烹饪大餐美食。可以说,每一位辅导老师,在这段辅导、扶持过程中,都以不同的方式,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为农民作家送上了很贴心的一份温暖。

2010年4月,省作协组织农民作家年度创作总结座谈会。10位农民作家和10位辅导专家聚集一堂,面对面交流沟通,交流话题涉及到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从小说标题到立意、结构、人物、语言等等。气氛十分融洽。作家和专家们都兴趣盎然,各有收获。方方主席针对农民作家的创作现状,发表了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讲话。4月9日下午,“我们爱读书会”举办“春耕开始了——乡土文学作品朗读会”。农民作家与读书会会员一起,依次登台,激情朗诵。此时此刻,农民作家的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并得以尽情的挥洒和张扬。

2011年4月至6月,专家小组对10部书稿进行了认真审读,并以实名方式对每部作品进行打分,评分标准是:1人物形象丰满,语言鲜活,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满分为40分。2结构清晰,谋篇布局(情节、细节的组织)能体现长篇小说的文体特色,满分为30分。3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对现实生活有较独到的思考,满分为30分。

2011年7月19日,方方主席、梁必文副主席召集10位专家集中进行书稿评审,讨论分析了每一部书稿的长处和不足,认为10部书稿总体水平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农民作家在种地或打工的生存重压下能完成这样各具特色的长篇小说,十分难得。大家一致同意,由各位辅导专家分别将评审意见转达给农民作家,请他们对各自的书稿再做一轮修改,争取10部书稿全部出版。

2011年国庆节前后,10部书稿基本最后改定,辅导老师作定稿审读,并为书稿写“跋”,给予书稿较为全面而中肯的评价。2011年11月14日,10位农民作家和辅导老师一起再聚武汉,说收获,谈体会,交流3年扶持期间各自的创作体会和情感体验,其乐融融。至此,“一对一”的创作扶持活动,就算告一段落。此后,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刘学明社长、王虹副社长组织责编们,快马加鞭,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书稿的编审和校正,使这套《湖北农民作家丛书》如期出版。此间,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副部长陈连生、宣传部文艺处长杜海波以及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建辉,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副局长马莉、图书处处长胡伟等,对丛书的出版给予了真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尹汉宁部长和陈连生副部长,对省作协实施农民作家扶持计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迄至目前,“湖北农民作家扶持计划”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电视台、湖北卫视、经视直播、都市频道、楚天卫星广播、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农村新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新华网、荆楚网、火凤网、湖北作家网、现在网等数十家权威媒体都对扶持计划给予了关注和报导。其中,湖北日报2009年6月1日专版推介培训班32位农民作家,刊发他们的照片和文学理念,这在该报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2011年10月31日湖北日报再次以整版篇幅刊发了赵洪松、刘长松的署名文章《文学梦想,倔强地生长在泥土之上》,并将以《湖北农民作家丛书》面世的10部长篇小说一一进行了推介。荆楚网、湖北作家网、现在网开辟了农民作家专题栏目。《人民日报》(2011年7月26日)、《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15日)等中央媒体也刊登署名文章,肯定了湖北扶持农民作家的做法。

我们扶持农民作家,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就是“雪中送炭,呵护农村文化星火”,媒体的关注与支持,使“呵护”之举广而告之,推而广之,进而使“呵护”之功更加强化,更加深化,我们对此深表感激。

特别是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以及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省新闻出版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大力支持,才使此次农民作家扶持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不期望一个扶持计划、一套丛书能使农村文化生态产生根本性的改变,但随着这套丛书影响力的扩大,农民作家的示范效能也会扩大,我们呵护农村文化星火的举措,势必起到助燃之功,新农村文化建设星火燎原的美景,也就足可预期了。

同类推荐
  • 蚯蚓

    蚯蚓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 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最后一平米的战争

    最后一平米的战争

    小说写的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听证会。房地产老板魏大同,对于在听证会上“民主的获胜”志在必得,一心为拆迁户出头的菜鸟律师乔良,以弱对强。面对极为复杂的博弈,他将如何胜出?乔良在听证会上遭遇劲敌程为,惊讶发现他竟然是……
  • 第一政绩

    第一政绩

    本书是一场错误发展观和政绩观引发的政绩骗局。骗子在享受欺骗过程,我们在追求终极结果。而人生的终极结果总是悲剧。世上本来没有骗局。骗局的形成,不是因为骗子的骗术高明,就是因为被骗者的麻木不仁。最可怕的是自欺欺人。这是一部把前途命运和爱情贞操维系在别人精心编织的骗局上的人生传奇。荒唐是传奇的形式,真实是传奇的本质。荒唐和真实的统一更是一种境界。世上本来没有传奇。传奇的诞生,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无情,就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大相径庭。最可怜的是随波逐流。
热门推荐
  • 血杀情

    血杀情

    一个柔弱的少年,一群相随的兄弟,一腔热血,,我们都有过的校园生活,我们都有过的黑社会梦想,如今的我们已不再年少轻狂,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是现实将我们拉回现实。。。。
  • 灵小雪短篇精选

    灵小雪短篇精选

    历年写的一些中短篇,题材以悬疑惊悚、魔幻奇幻、热血中二为主。不断更新中……
  • 重铸神国

    重铸神国

    “你敢发誓么?”“我发誓……”“哎!誓言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还是要当真的啊!”提起誓言,李顺松总是有无限的感慨话,当然更多的,则是满满的辛酸泪谁啊!
  • 末日罪鳄

    末日罪鳄

    政治、宗教、时事热点、少数民族等现实题材,情色、暴力、帮派,真实素材(人名、地名、事例)、不和谐因素等内容,以及全文或部分抄袭,已出让版权的作品等
  • 龙起翻涌

    龙起翻涌

    龙跃千里,而风起云涌看现代修罗重生位面,掀起巨大波澜!巧计施,阴谋破,王者路,强者胜以一代雄姿领先世界巅峰!对此书感兴趣者,欢迎加入此书的读者讨论群:雪之巅峰,群号码:628938599
  • 武撼十方

    武撼十方

    修炼一途,在于引气,服饵,窃阴阳,夺造化,登天阶,转涅槃,掌生死,碎轮回。武之极,破乾坤,撼十方!讲述一个自山野出生身份低微的少年,如何凭着他的奇遇与坚韧,闯荡那一片精彩的大世界,走向修炼之道的极致。
  • 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

    每一间学校,不多不少的都有鬼怪的传说,尤其是阴气重的地方,比如说女生宿舍......我是退役军人,本来是个无神论者,但自从做了太平学校的保安才知晓,原来......!
  • 我的一生之老师

    我的一生之老师

    老师,你知道吗?人类这种东西,可是很容易记仇的。时间已过去快七年,这句话仍在脑中回绕。一切似乎如昨日发生。暴怒、贪婪、虚伪人类这种东西到底所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说完这句话我杀死了班主任七岁的小孩。
  • 超空间意识交换互助会

    超空间意识交换互助会

    超空间意识交换互助会,简称为SOHCE。SOHCE提供完善的平台,让不同维度世界的会员们得以进入对方世界享受超时空旅行,而李桥前往的第一个世界为——《钢之炼金术师》的世界。
  • 长安镇少年往事

    长安镇少年往事

    小镇少年的纯爱,无关岁月,无光时光,仅仅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