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许可美国的职业篮球队参加以后,美国男篮便冠以“梦之队。”而中国跳水队,同样也是这个美誉,被称为“东方的梦之队。”这样的话,伏明霞听得可以背诵了:即使你过去是冠军,不等于你将来也是。她得努力,她得付出更多,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难。
跳水进入伏明霞时代
时光流逝,中国跳水队进入到备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周期,在这两年里,伏明霞赢得一个绰号——伏老二。她老是输,在跳板上输给谈舒萍,在跳台上输给郭晶晶。比起从前来,她也难得管理多了。1996年5月,于芬把伏明霞的姐姐伏明燕请到了北京,于芬对伏明燕说:“现在,她只有靠她自己了。”伏明燕看着妹妹站在跳水池边,于芬对伏明燕说:“看,先跳得好好的,现在不跳了,看见郭晶晶比她跳得好,她就不跳了。”伏明燕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回武汉前,于芬要伏明燕把摄像机留下。因为有肩伤,伏明霞没有参加北京站的奥运会选拔赛。
中国奥运会跳水选拔赛最后一站是在济南,伏明霞参加了,所有参加选拔赛队员的所属的省市体委领导也都来了,这是因为,获得奥运会前3名的运动员的成绩,可以带入1997年在上海全运会的成绩。这两年,伏明霞是处在逆境中。济南的选拔赛比了两场,伏明霞两个第二,两个第三。于芬提出伏明霞参加奥运会的两项比赛,跳板和跳台都参加。这在中国跳水史上还没有发生过,这是多么让人眼红啊,自然引发强烈的争议。于芬也是有个性的,她说:“我作为她们的主教练,我最清楚我的队员,如果你们用行政手段干涉,我马上提出辞职。”
好在国家跳水队的总教练徐益明和国家体委训练局的局长李富荣支持,伏明霞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板台两个冠军,世界媒体惊呼,跳水进入伏明霞时代。
她从远山归来
伏明霞回到了武汉,一袭休闲衫,一条牛仔裤,一个背包。她对家人说:“我想读书。”
这个有个性的武汉女孩,选择了退役,到清华大学读书,她的文化不高,清华大学请了专门的老师为她辅导,不管怎么样,一个获得奥运会3块金牌的女孩子,愿意读书,毕竟不是一个坏事。
或许这个跳水的世界,不会因为少一个伏明霞,而欠缺精彩。但是,对于伏明霞自己而言,她可以为跳水的世界,增加一份传奇。
而这个时候,于芬也离开了武汉,离开了湖北省体委,到了清华大学,成立了一个清华跳水队。清华大学的体育官员说:“传统的体育模式,大家已经适应了,但是,清华大学跳水队,也许可以为中国体育进行一下摸索,培养那种文能够从清华毕业,武能够在奥运会上拿金牌的学生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伏明霞退役了,但她时不时到清华跳水来队来玩一下。或许,她心并没有完全离开那一池碧水。
果然,有一天,伏明霞找到于芬,提出跟队训练,看能不能复出。于芬因为开办清华跳水队,知识层面得到升华,她开始以平等的方式训练伏明霞,把伏明霞当朋友,而不是从前那样当成队员,两个人有商有量地开始训练。
伏明霞仅仅复出半年,即在国际国内的比赛中,受到关注,1999年,中国准备悉尼奥运会的周期到了,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冠军赛,是奥运会选拔赛的重要赛事之一,伏明霞参加了跳板比赛,她跳得非常好,入水的水花也控制得极佳,但是,所有的裁判像是商量好一样,一致给她打出7分的成绩。伏明霞流下委屈的眼泪,并一度拒绝领奖。
1999年7月,伏明霞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她轻松地获得女子跳板的冠军,在十米台上,她以微弱优势折挂。复出,委屈,眼泪,一切都有了回报,而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的大门,也慢慢向她打开。
2000年悉尼奥运会,伏明霞参加两项,一项是和郭晶晶搭档参加的女子双人跳板比赛,另外一项是个人的跳板比赛。在双人比赛中,她和郭晶晶获得亚军,比赛结束后,伏明霞打电话给于芬,说:“我已经尽力了。”
而女子单人比赛,伏明霞和她多年来一起竞争的对手,也是刚刚在双人跳板上合作的对手郭晶晶,展开激烈竞争,决赛的前四个动作,郭晶晶领先伏明霞,最后一个动作是胜负手,伏明霞采用的是5335D反身翻腾一周半转体两周半,她在跳板上高高跃起,转体十分华丽,入水轻捷,她征服了裁判和观众,获得金牌。
伏明霞创造了一个奇迹,1992年奥运会,她获得十米台冠军,1996年奥运会,她蝉联十米台冠军,并获得三米板冠军,2000年奥运会,她蝉联女子三米板冠军。
现在,她可以放弃跳水了,她以成功的身份放弃跳水,世界上有多少人,当他们进入一个领域时,希望自己成功,而最后功成身退的,又有几人?!当然,完全失败的,也不多。大多数的人,都是既不成功,也不失败,而是在其中忙碌了一生。但是,伏明霞不是,她如同成吉思汗一样,扫荡了整个世界,现在,她可以沐浴着大草原的轻风,优雅地看着远山,而不去想爬那些远山,她已经从远山归来。
随性
2006年9月25日,秋日的傍晚,太阳暖暖地斜照着,透过明净的落地窗,把倦懒的光洒进武汉香格里拉酒店咖啡吧的一个角落。
在看望了80多岁的奶奶和外婆后,伏明霞和先生梁锦松回到酒店。“刚才探望了家家和奶奶后,我还带老公去看了看我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就在航空路那里,现在已经没人住了,破败得很。那是我刚开始练跳水时,爸妈为方便接送我找单位借用的。夏天的晚上,整个院子,只有我们一家人不得不睡在外面,太热了,20多平米的房子挤了一大家人……老公看后非常感慨。我希望他能多了解些我过去的生活,但其实我不是个喜欢回头看的人。”
“我是随性的人,常常想做就会去做,不会考虑太多。最开始光是记老公亲友的名字,都非常麻烦。他们不仅有中文名还都有英文名,人又不熟,常常要一起吃好几餐饭,人和名才能对上号。不懂或者记不起来时,我也不会怕羞,就直接说‘不好意思,我不记得你的名字了,能不能再说一遍’,而他们也很理解,会很耐心地向我解释。
不会怕羞,直接去问。如此的性格,直达体育的核心,不会怯场,想复出就复出,想当冠军就去苦练,然后去当,这个武汉人,征服世界的路,其实就这么简单,想去,就走吧,而不管前方是雨雪菲菲,还是杨柳依依。(作者:余国华)△肖海亮——酒窟主人
汉口黄金地段西北湖,面对武汉最奢华的新世界商场,一池碧水,肖海亮开着富隆酒窟。
这个酒窟的形式比较独特,下面是商店,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葡萄酒,照肖海亮的话说,“各式精品葡萄酒,一网打尽。”楼上类似餐厅,也放着红酒,有专业的伺酒服务。有点像普通人到了高尔夫球场,球童可以告诉你打出各式各样的球。
春天的下午4时,肖海亮正在谈生意,一位白领小姐前来请他参加论坛:酒类精品——白酒精英论坛。肖海亮说:“我们去和谁谈?圈子圈死了,白酒,我们做的是进口的红酒生意,我们这个身份到白洒论坛是不是合适?”
白领小姐劝肖海亮在白酒论坛上设一个展台,钱并不多。肖海亮说:“不在意钱的多少,关键是不是有意义。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像国内的一些白酒,他们是单一品牌,可以量化,并不在意效果,只在意出现,我们代理进口红酒,流程好像不太对。”
白领小姐说回报是软性的广告,肖海亮说:“我也做报纸,知道软文,八百字的专题,会不会提及我们企业的名字?!”虽然谈得不是太投机,肖海亮还是说:“论坛对我们的意义并不太大,关键是展台,我们下次再联络。”
肖海亮对红酒爱好,照他的说法是起源2002年,他受邀作为形象大使推广澳洲旅游文化,到澳洲参观了著名的大葡萄酒庄园。“那里的空气中仿佛都浮动着葡萄酒的微香。”肖海亮回忆道,“特别是在一棵200年前种下的葡萄树下享受佳肴与美酒,有一种非常浓郁的文化氛围,感觉非常美好。”
这位奥运会冠军出于本能,把红酒和跳水联系在一起,他说:“一瓶酒的酿成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与气力,尤其是名庄,对葡萄酒精致呵护,从种植、采摘、酿造到装瓶,每个过程精益求精。这种感觉我很喜欢。就像跳水运动,通过长期努力训练积累的过程,使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才能得到10分。”
回到国内,在广州碰到富隆的人,大家以酒友的身份在一起,很高兴。
“我曾经专程坐飞机到广州去品酒。”肖海亮说。
“不为别的,专程坐飞机去品酒么?“笔者问。
肖海亮说:“是,专程去品酒。”
“古诗里说,‘葡萄美酒夜光杯’,那个时候的葡萄酒是不是现在葡萄酒呢?”笔者问。肖海亮说:“这个我不是太清楚,我清楚现在的葡萄酒,享受着喝葡萄酒的过程,很有意思,有点像音乐发烧友在一起听音乐。”
据说,音乐发烧友有把金子溶化后,作成音箱的连接线的。肖海亮对于红酒算什么档次呢?奥运会冠军肖海亮说:“算是发烧级吧,我家里珍藏着一些红酒,价值几十万吧。比方我有1982年出品的拉菲,几万块钱一瓶吧。还有1982年马高。1975年的木桐。”
笔者不知木桐二字如何写,奥运会冠军写下木桐二字,老实说,他的写字水平,无法和奥运会冠军的身份接近。
“我和广州的酒友呆的时间长了,他们建议,既然你喜欢品红酒,为什么不在武汉开一家呢。”
在武汉这个全国最有平民气息的城市,做高端的红酒生意,效果如何呢。
肖海亮坦承,既然做开拓性的事情,总是有些难度的,第一个月不可能不亏,公司现在还有一小部分的人不理解。主要是对产品营销方式的不理解。有人来了就问,怎么没有公关打折、买二送一啊。肖海亮告诉员工,卖高端红酒,要讲品质、讲内涵,要找的是喜欢红酒文化的人,而不是在街上拉个消费者,就能说他是固定的客户。有点像诗歌的情形,诗歌必须读给喜欢诗的听。绝对不是快速消费品,要安下心来慢慢做,如果你想一年回本,两年达到100%的回报率,就不要做这种进口红酒。
“名酒还与名画一样,具有收藏价值。20年以上红酒的收藏投资,保值能力甚至超过黄金。我自己花一万元收藏了一支1982年的名庄酒,现在可卖到3万多元。做红酒,绝对不亏本,但你必须有实力。富隆酒业在广州已经很火了,一年可卖到一个亿,北京一年也是几千万,而武汉只有几百万。但无所谓,我相信越做品牌价值会越高。原先,我想的是,给我5年,现在看起来,不要5年,一两年就够了。
笔力强健
除了酒窟主人,肖海亮也是体育记者。肖海亮说:“主要写评论。各个方面都评论,什么都写。”肖记者这样的记者的工作是每周交一篇评论稿。有什么得意之作么?笔者问。
肖海亮说:“应该有吧。2006年多哈亚运会李娜输球后,我写了个评论,省委书记俞正声后来还表扬说这篇稿件不错呢。
这篇名为《李娜之惑》的文章发在《海亮视点》的专栏中,肖海亮写道:李娜赛后承认,她的心态出了问题,在关键球处理上没有顶住压力,当时没有及时调整,而现场数千名印度观众非常业余的“搅和”更让她觉得心烦,这加速了其失败过程,所以才有了她有失风度的“蝗虫”一说。
主教练蒋宏伟对李娜恨铁不成钢的严厉批评我并无异议,因为郑洁也面临着同样的考验。但需要和蒋教练商榷的是,李娜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公认的最有天赋的女球手,从九运会冠军到退出国家队,再到重新回归,李娜似乎一直都是原来的李娜。网管中心为什么一直就没能找到破解她心魔的办法?在高度职业化的网球领域,中国女网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开端,2006中国女网的全面开花就是佐证。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训练方法、教练水平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确和世界网球的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仅仅用“意志品质说”来推诿其执教能力的不足,是不是也是一种失职呢?
说到底,中国网球要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和中国足球没什么不同,那就是问题不在于球员,而在于教练。否则,为什么同一批球员,在朱广沪手里张张是烂牌,到了杜伊手里却都变成了利器呢?肖海亮这样说。
在亚运会结束后,湖北省举行欢迎亚运健儿载誉归来座谈会上,省委书记俞正声见到李娜后,笑呵呵地问:“输球了?”李娜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她是亚洲第一女单打,但这次却败在印度选手米尔扎手中,最终获得铜牌。赛后,一些媒体开始“炮轰”这位中国一姐,认为她关键时刻顶不住压力,无法担当中国女网的领军人物。“输场球没什么,一会我要为你说话。”俞正声安慰她说。果然,在和运动员座谈时,俞正声说:“李娜这次的成绩是和她的世界排名不大相符,但是输一场球有什么关系?比赛嘛,总是有输有赢,运动员的状态也有高潮和低谷,重新再来就是了,不能输了一场球就责怪运动员。我看《海亮视点》说得很好,李娜比赛时手有点‘紧’,加上旁边印度球迷太多,心里紧张。输了球,不能只责怪运动员。只要调整好了心态,坚持科学的训练,一定会有下一次的辉煌。”
“我之所以选择做体育记者,也是寻找看体育的另外一个角度,我在人生的疼痛之中,有一段时间,就是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体育记者认识体育,肯定会和运动员教练员不一样,我就是寻找这个不一样,正如品红酒,我们就是寻找那些千万分之一的不同中的细微的不同。”肖海亮如此说道。
活出亮色
湖北省是跳水的强省,1984年奥运会上,周继红获得跳水金牌,周继红的教练就是肖爱山,也就是肖海亮的父亲。这位跳水冠军的教练的儿子,是在1996年参加奥运会的,获得男子十米跳台的铜牌。而在1984到1996年之间的两届奥运会,湖北均有选手参中,1988年是李青,获得银牌。1992年天才少女伏明霞横空出世,伏明霞和肖海亮是一批的运动员。
体育这个东西是讲天赋的,而这天赋中有很多来源于父母。肖海亮的父亲肖爱山从前做过跳水运动员,天赋自然尚可,母亲是汉剧演员,汉剧在武汉以陈伯华大师最有名。不过,肖海亮记得,他说:“我妈妈不是陈伯华的学生,陈伯华是演老生的,我妈妈是刀马旦。戏剧里名堂很多,还有青衣,花脸什么的。”
刀马旦也需要身手灵活,和武术一样讲究身眼手法步,或许这也传给儿子了。
肖海亮坦率地承认:“我从来没有看过妈妈的演出。”
但是,少年时候的肖海亮是不如伏明霞的,伏明霞在1992年奥运会上夺冠,技惊世界。1996年肖海亮才参加奥运会,获得铜牌后,回到家中时,父子曾经有一个对话。
肖爱山:“牌子是拿了,可惜成色不够。”肖海亮:“会拿个成色不一样的牌子的。”话虽然这样说,但这个时候的肖海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病毒”。因为他获得的荣誉已经太多,国际级运动健将,湖北省劳动模范。1995年和1996年两度当选湖北省十佳运动员。同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一级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