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100000001

第1章 序

【王先霈】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六日,秋风秋雨,寒气袭人。晚上十点钟,我已经准备睡觉了,突然,六一级蔡华山、杨昌庆、王一民三位校友来访。一进门,递上厚厚一大叠书稿,是他们忙活一天刚刚复印完的,稿纸在复印机上烤热了,在这清冷的寒夜里散发着温煦的暖意。打开一看,书名《回望昙华林》,A4纸两百八十三页,收录了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四年走进华中大学、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和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的学友们撰写的、回忆在昙华林度过的青春岁月的文章。我看了目录就止不住惊讶和叹服,抬起头来望望面前的三位,默默寻思,他们是如何找到前前后后十五届(其中缺少一九五零年级)分布在四面八方的校友,其中很多他们原来并不熟悉,甚至并不认识,从来没有交往过。这些散居于各地的校友,多是年老体弱,不少人内务外务繁忙,又为何都爽快热情地应约,在短短的规定时间里,以数千言乃至万余言写出各自的心声。

文章的作者们踏入昙华林的时候,绝大多数都还是十七八岁的翩翩少年,到而今,许多已是耄耋之龄,最年轻的也已近于古稀。昙华林的日月,对于本书八十多位作者,乃是四十多年前到五十多年前的往事,而他们命笔之际却都激情满怀。八十二岁的王忠祥先生接到本书策划者、组织者的约稿电话,立即表示:“乐意承担,欣然命笔”,写成一万多字的长文。田蕙兰老师腰腿有疾,常年足不出户、卧床静养,她谢绝过几乎所有聚会、游玩的邀请,这次则笔端饱蘸浓情,记叙那“值得留恋的青春年华”、那“如歌的岁月”。

学友们在当年的昙华林,各人的处境、心境并不完全一样,毕业后的几十年,际遇遭逢更可能有很大悬隔。但是,无论如何,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每个人都有过他的成功与挫折、辉煌与低谷、快乐和酸辛;而昙华林的那一页,在我们这些人的生命中,无例外地是意义重大而影响长远的一段,是无法忘怀的一段。

本书各位作者对于昙华林的回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色色种种,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曲折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变迁的很有价值的个案,可以成为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具有甚高价值的原材料。

王忠祥先生说,他读华中大学国文系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全年级只有两名学生。我们五六级进校时,全年级则有三百多人。忠祥先生那时一间宿舍两个人,和他同住的是物理系的刘连寿同学。我们入学头两年是八个人一间宿舍,同室的是同一年级、同一个班、同一小组的同学。不同的安置方式,镌刻下不同的时代印迹。记得一九五七年初春,校报的学生通讯员采访原华中大学韦卓民校长,他说,管理大学与军队带兵不一样,学校宿舍和军营要有所区别。他是有意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插开来混住,那样有利于打破学生专业思维的拘束、局限,兼容从科学的视角和审美的视角看待宇宙和人生的方式,也有利于个性的自由发挥。刘连寿先生后来成为知名的高能物理学专家,一九九七年后我和他住同一栋宿舍楼,偶尔交谈,感受到他的人文素养,这和他青年时期所受的全面教育、熏染想必不无关系。五八年之后,在昙华林,我们是二三十人住一间大房,楼上没有厕所,起夜必须下三层楼,再走一条半边露在天井的长廊。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之时,也只能瑟瑟发抖地奔下跑上。不像现在,学生宿舍是六人或四人一间,有的宿舍一间之内就卫浴设施齐全,甚至装有空调,通了宽带。这类细节,也昭示出社会的变化。

即使学生人数众多,那些年师生联系还是相当密切。所以,今天七八十岁的老叟老媪,对四五十年前师长的回忆文字,能够做到可触可摸、可闻可视。彭慧敏学长的文章说,她在离校几十年之后,与同年级的袁慧真、陆明惠同去拜望石声淮先生,石先生对夫人介绍:“今天来了三个‘huì’”。我们同年级乃至于同一小班的同学,久别之后也未必都能叫出所有同学的名字。要知道她们只是我们年级三百二十多芸芸众“生”中的三个!石先生的记忆力人人称羡,但我以为这恐怕还不能全都归结为记忆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老师把学生放在心里的什么位置。以我的亲身体验来说,一九六九年秋至一九七0年夏,全校师生被拉到大冶黄金湖边“斗、批、改”,几个月睡在地上。春天一两个月不断的霪雨,潮气上升,我患上急性关节炎,疼痛难忍,从来滴酒不沾的我买了一斤劣质白酒,当作一个偏方。石先生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审查对象,私下里找到我轻轻地说,“有什么事不要太想不开,年纪轻轻,借酒浇愁不好。”这本来是一个误会,在那严酷的时刻给予我十分的温暖。可见,他之细致入微地关注所有学生,已经成为终生无改的习惯。近几年,常听说,有的地方,硕士生、博士生一年见不到导师几次,我就想起当年自己并不处在顺境的老先生,如何冒着风险,抚慰自己的学生。爱学生如子弟,是我们应当大力发扬的好传统。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我无缘成为它们的读者,因我那两年外出进修,不在本地,但连我当时也耳闻其名。那贴在食堂门口墙上的壁报,引来众多同学端着饭碗围读的景象,李富生(黎笙)同学的文章旧事重提时还是一往情深。试想,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我连日细读这些文章,脑子里忽然跳出陆放翁的两句诗:“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我一九五六年到桂子山报到是十七岁,一九五八年搬到昙华林是十九岁,今年早已过了七十三岁。书稿勾起我的回忆,把我带回到往昔,重温师恩,重温同学间的友情,重温前辈留下的优良传统,也思索历史留下的种种教训。我以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作为珍贵的校史文献会赢得华师人的喜爱,是献给一百一十周年校庆的富有意味的精致礼品,而且所有关心文化教育的人,都可以从中受到触发和启示。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夜十时半于桂子山北区寓所

同类推荐
  • 有一个人

    有一个人

    《有一个人》是一本让你发笑、让你动情、让你释放、让你思考,让你翻开后舍不得一次读完的书。每一篇文字都记录着我们成长中的那些熟悉的心情,比如恋爱、比如分手……看多了会感觉这就是某个侧面的自己。如果你正值无聊,或者心情不好,赶紧让这本书帮你忘掉不快吧。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本书编者以“运用小篇幅,讲述文学史”为理念,遴选世界历史上极富影响力、极具个性且在大众传媒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50多位文学家。50多部名著和近70个文学流派,按欧美、亚非两大部分进行编辑,并辅以近1000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图片,将文学家、文学作品和文学流派的成就和影响简明而具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世界文学速查手册》力图通过科学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以及丰富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使读者在快速获取文学知识的同时,轻松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感受,不仅是一本帮助青少年和普通读者了解和掌握世界文学的理想工具书,还是一本为专业人士提供信息的图片资料库。
  •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唐代诗文创新研究

    本书从对独领风骚的大家的创新求变加以阐释研究,通过对大唐创新推进的重新审视,激励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对新时代人类的生命价值和意识的提高,对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及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素质都所有启迪和借鉴。
  •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抓住属于你的那颗小星星

    有人曾告诉刘墉,他手上有一颗星星状的纹路,所以可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中。而刘墉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也有这么一颗小星星,我们就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每一个超越了命运的人,都抓住了自己手中的那颗小星星。本书是刘墉先生又一部至真至美的感性之作,集诗、书、画、摄影于一体,全面而立体地展示刘墉的人生轨迹,引领我们探寻他柔软温热的内心,发掘他辛辣人生哲学的根源。
热门推荐
  • 僵尸往事

    僵尸往事

    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当魄主宰人身,魂离开人体,便会沦为恶鬼僵尸。《我跟爷爷去捉鬼》系列之“僵尸特辑”。
  • 在大唐王朝的一生

    在大唐王朝的一生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唐朝一位将军的故事。主人公起身贫寒,一生坎坷,在大起大落的经历后面藏着一颗永不放弃的心,他为情执着,坚贞不渝,他宁死不辱,宁愿归隐山林受尽艰辛也不愿再奸臣下富贵荣华。。。。在这样一个社会,能有多少人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下去?看完,相信会有些领悟吧!
  • 血与志

    血与志

    在一次变故以后,他离开了自己生活十五年的苍兰镇,开启了自己独身一人的冒险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
  • 小老板经营扩张36计

    小老板经营扩张36计

    本书为小老板提供了经营扩张的36种计策,招招实用。书中用真实的案例对每一计进行了翔实的阐述,教你如何在市场中披荆斩棘,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是你创业的指路明灯,照亮你的致富之路;是你经营的“护身符”,助你在商海的浪潮中扬起风帆奋勇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显身手。
  • 摄政王独宠:非卿不娶

    摄政王独宠:非卿不娶

    宋秋凝重生后的最大梦想是休了宁则,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只是新婚之夜被人掳走,这人还是摄政王,宋秋凝只得打碎牙齿忍下去。在她嫁过去的某一日,宇文拓脸色发黑地说:“你说我是断袖?”宋秋凝掩面逃跑!
  • 半夏小馋:呆萌小娇妻

    半夏小馋:呆萌小娇妻

    〈弃更,详情请看第48章〉【本书有四对主角,四个小故事,愿意入坑就来吧,简介就这么凑合啦嘿嘿。】毕业那年的他,因为承诺,对她格外照顾。毕业后的他,因为喜欢一个人,又怎甘愿做护花使者。爱有时像生理周期,自制力不是取胜关键,心血来潮时,一朝被蛇咬,处处闻啼鸟,一惊一乍往往让荷尔蒙跳跃,当心跳敲开门时,屋里的一切却像被撬过门一样乱得无与伦比,惊喜化成惊吓,解释也只被当做掩饰。转身关上门……
  • 潇湘水绕话红楼

    潇湘水绕话红楼

    宝钗成婚,黛玉魂归?统统假象!只不过是贾府掩人耳目的偷梁换柱!而她,重生的林黛玉,竟被贾府悄悄送入北静王府,身份更是低等小妾!都说水溶性格温婉,难得好男人,可她看来,根本不是那回事!他腹黑冷心、暴虐异常,让她娇弱林黛玉如何吃得消?
  • 少爷,恕我不能与你相爱

    少爷,恕我不能与你相爱

    身为一国公主的她,不得不下凡界锻炼,以提高自身的灵力。去到之后,发现那的人都穿着露胳膊露腿的衣服,她才知道哥哥竟然没有告诉她这里的服饰!!害她被人嘲笑!!却意外遇见一位天使般的美少年…………
  • 庸人佼梦

    庸人佼梦

    受生活所累的人常常会说自己没什么梦想,偷偷告诉你,那个你一直坚持着看不见的事说不定就是梦想,只是你还没发现而已!当红的大明星史祖公开感谢她;集团公司的接班人为了她舍弃家业;而她居然是一个曾经被婆婆嫌弃,被丈夫背叛的女人。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平凡的女人追求梦想的故事,你会学到更多职场的那些事的处理方式。
  •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

    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到舞台上璀璨夺目的舞者,到美容美发行业的老板,再到巨海教育集团的金牌讲师,三次的人生转折,三次的选择与放弃,秦以金都在涅槃中华丽绽放,世事如棋,需要选择和放弃的太多,而人生的苦楚,正源于不会正确选择,不懂勇敢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