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200000015

第15章 没有蔷薇的原野(3)

下午放学后按惯例是两小时的改作业和备课时间,但这天取消了。太阳还在山梁上,一行人就出发了。施校长很健谈,还有点儿小幽默,逗得两个没出过远门的代课老师呱呱乱笑。

“苏老师,听说,你们班好多从伯家垭转过去的学生啊?”施印见苏璞跟在后面一直不吭声,就扭过头来问。

“是的。”苏璞点点头。这个校长可真是善于为人,一个也不冷落。苏璞心里想。

“听说班上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怎么好?——都是这边带过去的?”施校长好像很关心下属,又问。

回答“是”?还是“不是”?如果照实说“是”,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她在推卸责任?如果说不是……但的确是的啊……苏璞正在犹豫,旁边的一个中年女老师帮忙回答:

“是的,唉,那边的习惯一点也不好……那个村子啊,基本上没有人读书,出的也都是一些打打杀杀的小流氓……”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施校长以为苏璞不喜欢讲话,就没有再扭过头来问话。

这边转过去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习惯都不好,伯子薇也是从这边转过去的,习惯就很好,字迹工工整整,作业干干净净,而且成绩也很棒。苏璞很喜欢的一个孩子。

刚到垭口,就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收一片花生藤,书包丢在一边,蓬着头,赤着脚,正吃力地把一排排花生藤往一块儿卷,好不容易卷到一起了,又拿草绳来捆,可两条瘦弱的细胳膊怎么也捆不好那一大堆藤蔓。苏璞看着眼熟,走上前去问路,哪里知道竟是伯子薇。

小孩抬起头,也看着苏璞,两个小辫散了,发丝在微凉的风中飘着,还是她打破了沉默:“苏老师……”

苏璞没想到这个作业整洁正确的孩子在家里是这副模样,惊讶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小孩儿,苏老师来家访。你家在哪儿?快带苏老师去你家……”施校长说。

“哦……”伯子薇扔下花生藤,抓起书包,就朝村子里跑去。

孩子快步在前面走,苏璞这才发现孩子没穿鞋。

“子薇,你的……鞋呢?”

“哦。”孩子停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从书包里抽出鞋子,飞快地穿在脚上,又在前面大步跑开了。

“喂,慢点儿……”苏璞连忙跟上去。

“老师,你来家访啊?”

“嗯,是。”

“老师,放学时你怎么不跟我们一起走呢?”

“老师要等其他老师啊。”

……在寂静的山林里穿行,孩子有一句没一句地问苏璞。

两人进入到一大片银杏林中,生长了数百年的银杏枝繁叶茂,完全把天空遮盖住了,这像是一个被人遗忘了的世界,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鸡鸣犬吠,也没有人家,有的只是几十年前残存下来的半截半截的土砖墙倒塌在地上。

“这儿怎么都没有人呢?”苏璞问。

“这儿是近路。近路没人走。”孩子回答。

金黄的树叶把天空完全遮盖住了,把地上也铺满了,地上看不见石子,也看不见土块,只见一层又厚又软的金色地毯。因为没有阳光,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孩子下了一个土坎,回过身来看着苏璞。

苏璞试探着踩在树叶上,树叶是松软的,带点儿弹性,还轻轻发出悦耳的沙沙声。

林子越走越深,天越来越暗。苏璞不禁害怕起来:“子薇,你要带我去哪里啊?”

“我家啊……”

苏璞迟疑地迈着步子,突然一阵异香飘到跟前。“嗯,好香,是什么?”

孩子没有做声,也许在扇动鼻翼努力地嗅着。

好像是桂花的香味,原来在这深林里藏着一株金桂,苏璞向四周探寻着,发现林子的深处好像有一座较为完好的土砖房子,难道在院子里还有一株金桂吗?

林子里很静,有一两只鸟在深处轻轻地歌唱,它们还偶尔扑棱扑棱扇动翅膀。银杏的小扇子飘落下来,无风,而画着“之”字形的舞蹈。它们轻轻跌落在地上,和别的树叶重合在一起,发出极细微的沙沙声。

“来吧,老师。”孩子转身走了几步,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来拉着苏璞,“别怕,老师,快到了。”

苏璞还在回头张望,孩子却小跑几步,带着她穿过了几棵大树,眼前一片明亮,就回到了村子里。

苏璞是要家访,不是要找孩子的家。孩子领她到了家里,可家里没人。她取钥匙开了门,偌大的一个院子,只有几只鹅在悠闲地踱步。

“他们可能‘看九点’去了吧?”孩子猜测。

“那你回家做作业吧,老师走了。别再去做事了,记住老师说的,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做事——明白了吗?”

苏璞顺着村子里的大路,找到了还在村头家访的施校长和同事们。几位代课老师正和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生家长沟通,只听那位家长说:

“我们家孩子,那个,我知道,那是没话说的,一回家就做作业,总是作业做了才去玩的。他的成绩我是知道的,及格是没问题的——还没有哪个说过他的成绩不好……”

有些家长就是这样,掩耳盗铃。她说话像放连珠炮,气势咄咄逼人,代课老师们连嘴都插不上。苏璞带着满眼睛的问号奇怪地看着她,看着她的两片嘴唇上下翻飞。

家访快结束时,突然下雨了。幸亏大家都带了伞。一场雨一场寒,这刚降温的寒冷更让人吃不消。施校长不做声了——即使讲话,一开口声音就要被吹散在风里。身上的温度也要被风吹散了,每个人都哆哆嗦嗦伸出快要冻僵的手顶着雨伞,可一把雨伞顶不住肆虐的山风。苏璞的上衣和裤子已经湿了大半,鞋子上沾满了黄泥,双脚更为沉重。山路难行啊。

太平岭的日子总是比外界慢半拍。看天,秋天的天是蓝澄澄的,高远着呢,白云也像是静止的。看地,收割后的大地一片安详,一层一层的梯田裸露着一排一排整齐的谷桩子,三两个老人牵着牛在田埂上放,拄着拐杖,也不说话。麻雀、喜鹊、阳雀在收割后的田里跳来跳去,寻觅遗漏下来的谷粒子。一切静静地,只等待着霜和雪的降临。

苏璞以为日子会永远这样静静流淌。可是不是,孩子突然死了。伯佩和伯子薇都死了。

那个周末,下了点儿小雨。农活闲下来了,伯佩的爸爸带孩子去汉口玩儿,伯子薇想去看他在建筑工地上当小工的爸爸,就把她也稍上了。

只下了点小雨,可是路基松了,司机一不留神,开到松了的路基上,车子侧翻,坐在油箱上的两个孩子从挡风玻璃那儿甩了出去……

苏璞听得这个消息后,就病倒了。她耳边不停地回响着孩子的话:“老师,别怕……来吧,老师……”

“来吧,老师……

“来吧,老师……”

苏璞病得蹊跷,只是呕吐,头觉得天旋地转,眩晕得完全站不起来,吐出的也净是些黑水。

妈妈去学校给她请了两天假。校长批了,背地里却说:“也是怪了,这学校里多少年没死过孩子啊,独独她班上死了两个,还都是在她班上……”

谁也没发现校长总结出来的这个巧合。大家都不言语,施校长笑了笑,说:“这是什么巧合。连我都听说了,这学校前几年就有学生游泳淹死了啊,就在旁边的水库里呢。”

校长这才不做声了。

奶奶给苏璞冲了鸡蛋花,端到床前。她勉强喝了,可不到十分钟,又马上吐了出来。奶奶心疼,皱着眉心,说:

“小玉儿啊,这是怎么了呢?——要不,叫半仙给你掐掐?”

“您说什么呢?”妈妈不信这个,信科学,“请个大夫还差不多!您怎么尽说些胡话啊。”

可没多久,苏璞就说胡话了。她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孩子的那张小脸、那双脏兮兮又冰凉的小手,她听到孩子不停地说:

“老师,别怕……来吧,老师……”

她嘴里喃喃自语,念叨着那两个孩子的名字。

学校里有几个老师来看她了,孩子们也来了,挨挨挤挤地站了一屋子。他们爬了几里山路,一个个气喘吁吁,小脸红扑扑的,还渗出了汗珠。小班长领着几个男生站在床边,看着苏老师病在床上,蹙着小眉头发愁,但看见老师看着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和小脸,又不好意思地笑着。

“坐吧!”苏璞从被子里伸出手来,拍拍床沿,要他们坐。

可他们互相拉着扯着,向后退,不肯坐。让着让着,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摊开手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鸡蛋,放在床头,嘻嘻笑着扭转身就跑了。

孩子们这样闹了闹,苏璞肚子饿了,奶奶再冲个鸡蛋花,喝下去,就没事了。

闷了三天,苏璞披上衣服,想下床走走。屋子里到处堆的是红薯。挖红薯了。妈在堂屋里摇那些鸡蛋,看见她起床了,就说:

“我看看是生的还是熟的——熟的要赶紧吃了,你吃得不多,吃不动,弟弟过两天回来了,让他赶紧帮你吃了。”

是的,免得浪费了孩子们的一片心。苏璞想。

苏璞坐到门口,看到对面山梁上挖红薯的人挥动着钉耙,一声脆响,钉耙翻动着,后面跟着的女人赶紧弯下腰去,将土坷垃打碎,从里面捡出红薯来。

爸爸好久没回来了,不知道他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他的肺不是太好,老咳嗽,可他还是要抽烟。

正想着,爷爷挑了一担红薯回来,苏璞连忙起身去接,她心疼爷爷,帮爷爷把红薯挑进屋来。爸爸不在家,家里的重活全落在爷爷身上了,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这一担红薯就让他呼哧呼哧直喘粗气,吸了几口冷空气又引起了剧烈的咳嗽。

苏璞把红薯倒在堆子上,一个小红心红薯从堆子上滚下来,贴在苏璞的脚边。

她把小红薯捡起来,捏在手心里,眼泪又下来了。

苏璞好利索了,只上了一天学,就双休了。爷爷不要她下地干活,她就在家里打扫卫生,红薯堆了满屋子,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她就帮着奶奶把红薯往仓库里堆。

“红薯是个好东西啊!救人命的东西,可如今就是不值钱了。”奶奶一边摸着红薯,把上面的根须弄断,一边感叹。

不是不值钱了,是在这深山老林里不值钱,苏璞记得在武汉的大超市里,红薯要一两块一斤,而那红薯还远远没有家里这种甜。

雨又下来了,滴滴答答,带着山野植物的腥气扑面而来,苏璞不喜欢这种腥气。百无聊赖,幸亏有采茵的信来安慰,在病中,能收到采茵的来信,这是莫大的幸福。

采茵在信封上画了个戴围巾的女孩,旁边一位擦肩而过的男子在对她回眸,旁白是用钢笔写的:路上捡到……苏璞莞尔一笑,这封信是刚从学校带回来的,她还没有读,她要在最孤单最寂寞的时候读她的信,就像是生命皮囊里的最后一滴水,不能随便拿出来。

采茵以高出录取分数线三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县教育局的招聘笔试,正等待着两周之后的面试。采茵一向品学兼优,她通过考试和面试应该都是毫无悬念的。苏璞知道,如果叔采茵想做什么,那就一定能做成。

可这仍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她坐在门口,望着对面山梁笑了。她按原样折好信纸,放回信封,又看到上面采茵画的简笔画,那是采茵对她的祝福。每次来信,她都要信手画上几笔,旁边还要配上几行字。

有的写道:种桃树,收桃花……有的写道:桂花开了,月下品茗……有的写着:秋风起,拿本闲书风中独步……她的画寥寥几笔,一笔不多,一笔不少,非常有神韵,那风中独步的衣袂令满纸生风。

但最多的还是祝福系列,有:

饮茶饮到……

帮忙帮到……

看书看到……

放牛捡到……

全部是美男子,采茵知道她的孤独,她在自己甜蜜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她。苏璞想。可采茵忘了,这穷乡僻壤里,哪里来的美男子呢?长年累月,连个模样周正的年轻人都难得看到一个啊。

苏璞想起大学里的那个他来。大学四年,他们彼此投射过美好的目光。可惜他早已有了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她无心去拆散,他也没有追求。只在毕业典礼的晚上,他试探着问她:“你愿意留在城里吗?”她想了一晚上,给他回了封信,只有一行字:城里不缺乏玫瑰,我是开在原野上的蔷薇……

苏璞想告诉他的是:那里需要我,如果没有野蔷薇的点缀,山野该会多寂寞。

回首这段往事,苏璞心里的甜蜜多过惋惜。那段青涩的美好,谁也没有办法去破坏和玷污它,她藏在心底最深和最美的地方。

发了一会儿呆,苏璞站起来,把信封拿到房间里,准备夹在日记本里,那里有许多采茵的信件。两年半,累计起来,有二十多封,苏璞又一一翻看,不由得感慨:两年半的岁月就这样在指缝中溜走了,悄无声息,除了年岁空长,心上添了些许沉重,什么也没收获。

轻轻翻开这本日记,因为受潮,纸质已经有点发黄发硬了,纸张发出僵硬的哗哗声,夹着“风中独步”的那一张写道:

10月17日 晴

今天镇里搞教研活动,我去了,碰上了初中教我物理的岑老师,这么多年没见,岑老师还是老样子,一脸笑容开在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像一朵怒放的秋菊。看见我这个当年的得意门生,他还是很高兴,拉着我说了半天话。末了,他竟奇怪地问了我一句:“还适应吗?”

我觉得很奇怪,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啊?我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难道他忘了我是从这里土生土长的啊?嘻嘻,我是从土里冒出来的,从山林子里钻出来的……O(∩_∩)O哈哈哈……我反问了他一句:“有什么不适应呢?”老师竟然还意味深长、不无担心地看了我一眼,看得我心里发凉……

乍一看,在农村生长了十几年,就因为出去读了几年书就不适应,也许人们会觉得这人太容易忘本了。可事实证明,真的是不适应,不是从一开始就觉得不适应,是那种努力去适应之后的不适应——这才是真正的不适应。

她已经习惯不了打赤脚爬山,习惯不了下雨天一身泥水,习惯不了露天的公共厕所,习惯不了夏天厕所里群蝇乱舞……她习惯干净的人行道,习惯快捷的公交车,习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习惯各种橱窗琳琅满目,习惯夜晚有霓虹灯闪烁——尽管她在城市里也是个边缘人。

可这是她的家乡,她一辈子的底蕴,这一切是她自己选择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家乡有一丝改变,可她做到了吗?

那个关心苏璞的物理老师岑老师前不久走了,突发脑溢血。那个成天乐呵呵、满脸笑容的老师就这样走了。

苏璞的脑海里浮现出岑老师给他们上音乐课时的情形。物理老师捏着粉笔,微翘着手指,引吭高歌。他爱唱:一条大河,波浪宽……苏璞随着他的电子琴伴奏唱了一段。他非常满意,一笑,嘴角上扬,脸上的肌肉都挤到脸颊上。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苏璞的名字,非常满意地在旁边画一个五角星,带几分骄傲地对着同学们一笑,又转过身去,摇头晃脑地,在苏璞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伯佩和伯子薇也走了。子薇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就这样走了,听说她的父母去找司机扯皮,司机赔了她家四万元,她父母谢天谢地。对于这样一个地方,一条生命换四万元,他们认为是值得的。有的人一生都挣不到这么多,一个小孩一下就给家里带来了四万,甚至有不少人家都暗地里羡慕他们家。尽管这是用一条生命换来的。

夜深了,死寂的山林更寂静了。

红薯收了,霜就下来了,浓烈的霜让田野、村庄、山林,都白了头。

一本教科书已经翻过了一大半,一学期又要过去了,苏璞想上快点,免得到了三九寒冬时,学生还要拿出手来赶作业,太辛苦。

这周弟弟应该回来了,她很想弟弟,放学后就没回家,去寨子下候着弟弟。这个家,没有弟弟就没有生气,她还真想他,她多想跟他聊聊天,说说自己的烦心事。因为这个地方,除了他可以说话,就没有别人了。

寨门往北走,有一处地方有一块突出来的大岩石,站在上面可以看见进山的人。六点了,山林里已经起了一层雾霭,虽然薄薄的,但也有些许凉意。苏璞抱着胳膊,坐在石块上,盯着进山的小路,小路上终于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那不是铃声,那是破旧的自行车全身的颤抖。

同类推荐
  • 界河

    界河

    小说以一段“三角情缘”作为主线,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港边境地区西岭村知青的生活,对当年逃港历史进行了思考与再现。知青何静江与肖超和本来是一对恋人,因为“时局关系”而无奈分手;民兵营长易天乐深爱何静江,却被组织以“不妥”为由否决了他与何静江的婚姻;百般无奈之下,何静江只好舍弃两人,独自偷渡到香港,再转赴美国。留守的易天乐和肖超和,为了留住村人,偷偷地做起了经营试验……小说塑造了许多知青群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行了剖析,以达到人性拷问的主旨:一条小河隔着两个世界,然而此岸与彼岸皆非乐土,只好在两者之间挣扎求存。
  • 谍影重重之上海

    谍影重重之上海

    本书是即将开播的百集大戏《谍影重重之上海》的同名改编小说。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上海,幼年时期的一对好伙伴向亦鹏和阎天,因为不同的人生轨迹,分别成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和国民党军统特别行动组组长。他们在各自身份的掩饰下,围绕日本“军刀计划”情报,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一系列斗智斗勇。两人诚挚的友情,与林璇之间的三角恋情,以及抗日志士那种纯净崇高的爱国之情,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中得到升华。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结构严谨,环环紧扣,故事情节惊险离奇,引人入胜,被推理迷们称为推理小说中的《圣经》,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福尔摩斯仿佛真的成为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有血有肉的活人,许多人都在寻找福尔摩斯,并坚信确实有这样一位伟大侦探存在。即便是没有看过侦探小说的人,也知道福尔摩斯这号人物!
  • 窄门

    窄门

    《窄门》由杨小凡所著,长篇小说《窄门》里的少女鱼儿来自农村,本性淳朴,为了改变命运,随波逐流来到光怪陆离、浮躁喧嚣的城市,一路走来,先后遭遇到了善意的公务员许明,贪婪但对她不乏真情的贪官老杜,以及贪图她青春美色的副市长周政。最终她失去了纯真本性,迷失在城市的物欲横流中。走进了窄门,等待她的只能是毁灭。
  • 沉默的骸骨

    沉默的骸骨

    一对游客在海滩上发现许多散落的人骨,刑警队员来到海边勘察,意外发现一辆被遗弃的皇冠轿车,轿车里有可疑的血迹。车的主人是文化馆的美术老师董砚生,已经多日没有音信。调查发现,董砚生失踪之前身边带有几幅国画,价值高昂,画卷均不翼而飞。董砚生的情人李容容和她的前男友被警方列入了调查范围。不久,李容容被发现死于门窗紧闭的密室,其死因成谜。而她的前男友随后死于车祸。警方的调查陷入僵局……业余侦探司马青宴的介入,让案情峰回路转,谜底呼之欲出,然而真相揭晓时,却出乎众人的意料……《沉默的骸骨》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假戏伪作

    假戏伪作

    楔子阴冷的戏台,瘦削的少年跪了许久,长发散乱。该死啊……怎么都想不明白。他的一生,全都要交付给这里了呢。嘴角勾出嘲讽的弧度,一滴泪水滑入略显苍白的唇,苦得发涩。“王耀……”他用手指在戏台的灰尘上写下两个字,嘴中发出读音,指尖颤抖。最后,又狠狠将王字涂抹得再也看不见。王姓,不再是这江山的主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究竟是谁入了戏…………
  • 秋末的些许微凉

    秋末的些许微凉

    方向的选择,似乎很重要的样子。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故事,一群被困在这座城市的人的故事。没有人是例外。如果不是为了那件事,月大概是不会回来的。毕竟,三年前的事,怎么都不算愉快的经历。只不过,有些事,好像变得复杂了。不过,也没办法了。既然如此,也只有接受了。说起来,她还是期待的呢。关于他,也关于他们的。
  • 魔君盛宠:废柴药师太嚣张

    魔君盛宠:废柴药师太嚣张

    星际帝国的顶级异能者一朝穿越,原主是被人抽去灵根的废柴,弃之于乡野任人欺凌。没有灵根?她用异能补足,天赋甚至更胜以往。世人眼中的妖女魔物,一路逆袭成为顶级药师,掀起风雨无数!对错可以各执一词,可强弱却界限分明。而他是人魔仙三界之中无人敢提的存在,身为魔君修为深不可测,传说中动动手指也能让仙界折损过半。两者相遇,是天生一对还是欢喜冤家?秦姝悦,“明明是流氓变态,表里不一。”魔君邪肆一笑,拎出一个小胖娃,“孩子都那么大了,夫人还在害羞什么?”
  • 英雄临时工

    英雄临时工

    我叫王权,只是守护者联盟中一名普普通通的临时英雄……什么?俺的英灵是心目的大女神蒂法·莱因哈特?什么?黑雪姬竟然是我的大老板?什么?小龙女竟然是国教的秘密武器?什么?许仙竟然是唐僧转世?什么?祝英台竟然是无尽深渊的顶级兵种月光碟?什么?就连静静竟然是心魔界的新生代女王……?!
  • 云起的何伤

    云起的何伤

    亲爱的让我们回到我们初相遇的那个夜晚月亮在天上闪耀着光洁的清辉流星在青春的你我头上划过而我是你潮湿双眼中的白色天使向泥泞中伸出双手搀起你拯救我
  • 黄泉:阴阳仙

    黄泉:阴阳仙

    贵妃梳妆引祸端,黄巢杀鬼八百万;楼兰古城终不在,只剩夜郎独叹息。一柄黄泉剑,让我慢慢揭开了那段消失的历史真相……
  •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

    《可信赖的发动机--普惠公司史话(精)》由航空史中的诸多点滴史实编织而成,讲述了普惠公司的创建、发展和繁荣历程。书中以巧妙的手法浓缩、以高雅的方式表述了普惠公司的独特历史和其对民用与军用航空业的巨大贡献,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得史实重现。其内容既有20世纪70年代,普惠公司生产的涡扇发动机装载了第一架“喷气”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装配波音757的Pw2037;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惠与ILFC之问独特关系的关键发展;也对新世纪普惠公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封魔镇天记

    封魔镇天记

    天道苍苍,谁主沉浮?封魔镇天,征途漫漫!翻手间戏弄风云,弹指间书写悲壮豪情。杀遍九天仙界,荡尽九幽冥府,一曲离歌铸就宏图霸业!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任万道覆灭,天下人负我,经千载轮回,只为牵你双手,倾世温柔。向天问道,万千情缘,一代圣杰誓要封魔镇天,扬名万里!曾经的蝼蚁,心诚志坚,隐忍刻苦,成长为撼动天地般的存在。
  •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视觉盛宴考智商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视觉盛宴考智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