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水香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会杀人。
一
李家坪是由三座山组成的一个自然村,地理环境险峻,是黑水河镇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子。这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村民大多住在半山腰,吃水要打几十米深的井;村民要想吃点新鲜猪肉,买点酱油醋也要到二十几里路的镇上,即使坐船,也要十几里路的行程。这里的人都信菩萨,而每家的菩萨却很自在,几乎不管他们的生存状态。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坐船别坐黑水河,嫁女不嫁李家坪;黑水河里水鬼恶,李家坪上光棍多。
因为黑水河滩多水急,一年最少也要翻两三次船,死几个人,否则一年就到不了头。当地人说,黑水河里水鬼恶,专拉坐船的去为伴。
李家坪贫穷,体力活特别多又特别重,女的一般干不下来,必须要男人来做,每家就多生儿子,少生女,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状态。没人愿意嫁进来,好多年轻的后生娶不上老婆,所以当地人说李家坪光棍多。所以,李家坪人一般都采取本村换亲的形式,如张家儿子娶李家女为妻,李家儿子又讨张家女为媳。
卫水香不是本村人,也不是通过换亲来到李家坪的。她是爱上了张家的成全,真心实意,自觉自愿嫁过来的。
卫水香和成全是初中一个班的同学,毕业后都没考上高中,各自回家务农,但俩人并没有因此中断联系,而是通过书信、赶集见面等方式在一起交往。几年过去,转眼之间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卫水香给家里人说这事,遭到家里人坚决反对。出嫁时,父母不给嫁妆,兄弟姐妹不送亲,卫水香还是毅然决然地和成全领了结婚证,单身一人上了李家坪,进了张家门,成了张家媳妇。
成全五官端正,长得虎背熊腰,在李家坪也算得上是一个生猛男人。能讨娶外面的姑娘,又特别是像卫水香这样漂亮的女人,大家都说他是祖上积了德,这辈子来还报的。
卫水香来到李家坪那阵子,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李家坪的后生可以娶到外面的姑娘,这是几十年才有的一件大事。上一次是谁娶到了外地姑娘,李家坪的老人们都记不得了。这弄得结过婚和没结过婚的男人都眼馋,想入非非。贫穷之地少乐事,那事就被当成最大的乐子,于是就有“二杆子”男人问成全:蚊子,你老婆味道如何,比本村的女的要鲜吧?
蚊子是成全的小名。李家坪一直沿袭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规矩,就是男孩子的小名要取得贱,而且越贱越好带,也容易长大成人。所以李家坪的男人的小名大多和动物有关,什么花猫、牛崽、小猪、秧鸡、蚊子等,五花八门。
这话问得成全十分窘迫,因为他不知道本村女人是个啥味道,其实也说不出自己和老婆干那事是个啥滋味,感觉就是好耍得要死。但成全又明显感觉这些人的恶意与歹毒,自己无论怎样回答,都会传遍全村,然后被人当成笑话,不分场合,翻来覆去地说。
于是,每遇到有人这样问时,成全就一本正经地说:你过来,这事要悄悄说,别人听见不好。那“二杆子”好事者就把耳朵递过去,想听稀奇。这时,成全就用手捂着嘴,对着那人的耳朵说:先拿你家姐妹让我品尝了,我知道了是啥味道,再告诉你答案。
“二杆子”先是一愣,醒过来知道自己吃了亏,想找“蚊子”打架,成全已跑出老远。连续有人吃这种哑巴亏,逐渐就没人问了。
二
卫水香早晨起床,总感觉眼睛跳得厉害。
当地有句俗话:左眼跳财,右眼跳岩。两只眼睛都跳,已经有两三天了,卫水香心想:难道要出啥事?自己得小心点,便宜莫占,不明之财莫捡。千万别出啥幺蛾子,再过三个月“蚊子”就回来。卫水香私下把成全也叫“蚊子”,觉得这样亲热。
煮好早饭,等儿子去上学,又给半身不遂的公公洗脸擦手,伺候他吃完饭,卫水香才自己吃。洗碗涮锅,喂猪喂鸡,家里一切收拾妥当,她再上山下地干农活。
这几天李家坪非常热闹,每天都有外地人来村里卖东西。今天有人来卖电视,明天有人来卖毛衣,而且特别便宜。单买一件,最低不超过80元。想买的人先是出价40块,后是60块,直到有人涨到70块,卖毛衣的还是不卖。80块钱在城里人看来是个区区小数,但在李家坪人看来,这是个不小的数,要想买这样一件毛衣,都得在心里掂量掂量。那些想买的把揣在口袋里的钱都捏出汗来了,也不敢轻易掏出来,否则,村里人一定骂你是个败家子,说衣服穿那么好干啥,不热着不冷着就行了。
围观的人很多。老人、小孩、女人,也有出去打工暂时返家的男人,大家七嘴八舌,品头论足,议论开来。有人说你这毛衣不值这么多钱,有人说这毛衣花色不好看,有人说这毛衣下水洗后会大幅缩水,就不能再穿……但不管围观者怎样贬低毛衣,挑毛衣的毛病,卖货的人始终不松口,单件低于80块钱谁也休想拿走。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嘴上热闹,却始终没有人掏钱买一件走。卖毛衣的人也不急不躁,好像卖出这些毛衣是十拿九稳的事。大家都这样干耗着,买的人不想离开,空手而归;卖的人也不想退步“跳楼”,卖了就走。
终于,有一个声音由远而近,说卖毛衣的,你这一担毛衣一共多少钱?
是哪个?有病啊。
别问我的毛衣一共值多少钱,你能买起一件我就谢天谢地了。卖毛衣的说。
狗日的,真是欺负我们李家坪穷,说吧,多少钱?声音到了眼前,大家才看清,原来是住在后山的村长马天威。村民私下都叫他——马阎王。
大家见马天威来了,不由自主地挪了挪脚,退后了一两步远,议论的声音也突然停了下来,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卖毛衣的人,心想这娃儿今天可能要挨了。
卖毛衣的不紧不慢地说:这位老哥,别涮我坛子,我今早一件还没卖出去。
谁开玩笑?你开个价我听听。
卖毛衣的人笑笑,说:我不是说你们李家坪穷,更不是欺负你老哥,你要是站着不动,不回家取钱,不向别人借钱,我20块钱一件,全部卖给你。有钱吗?卖毛衣的说完哼了哼鼻子,一脸的轻蔑与瞧不起。
大家一片哗然,20块?那还不是白捡。有的人把手伸进裤子荷包里,用手悄悄数着钱,心里恨自己刚才出来怎么不多带点,现在全部买下,再拿到村里去卖,肯定能赚一大笔。多少人把失望写在脸上,错失了一次挣钱的大好机会。
我没钱?马天威边说边弯下腰,去拿筐里的毛衣,嘴里还数着一件、两件……老哥,没钱就莫摸,摸也白摸,也不用数,我这一共是20件。卖毛衣的说完把脸转向一边,看也不看一眼马天威。
噢,20件。20块钱一件,20乘以20等于400块钱。来,兄弟,你拿着,毛衣归我了。
大哥,我是和你开玩笑的。卖毛衣的人掉过脸来,见马天威伸过来的手里,红彤彤四张百元大钞,一下软了,声音也小了,刚才写在脸上的轻蔑与瞧不起早已无影无踪。
谁和你开玩笑?马天威脸一沉。把钱拿着,我点货。
大哥,你……
少他妈的废话,你称二两棉花在李家坪纺纺(访访),我是什么人物,说俗点,就是吐一口唾沫,落在地上也是一棵钉。
是啊,我们村长和谁开过玩笑,他可是这里的阎王。众人都向着马天威,把他的绰号都叫了出来,一来是好吓唬吓唬卖毛衣的人,二来又给马天威捧场助威,表现自己的忠心。
见对方人多势众,知道今天不接钱脱不了身,只好自认倒霉,卖毛衣的人接过那四张红彤彤的“老人头”,嘴里说:我认亏,你拿走吧。
马天威并没有马上取货,而是对身边围了里外三层的村民说:我马天威今天就是想为李家坪出口气,不让人瞧不起咱们,这么多毛衣我家也穿不了,若有想买的,我马上卖,但不是20块一件,是50块,有人要吗?
众人在相互打量,观望。有人在小声议论:狗日的,真是活阎王,雁过拔毛,地过扒皮,转手一件就赚30块。也有人在说,50块一件,还是值得,刚才二狗家的出了70块就没买到。一阵短暂的沉默与躁动过后,终于有人掏钱拿毛衣了。
什么事情只要有人带头,后面的就会一哄而上。那时,大家的脑袋都长到了屁股上,都在用屁股思考。
五分钟时间不到,20件毛衣被抢光,没抢到的还在埋怨自己笨手笨脚,连这么个便宜都没占到,怪爹妈把自己手脚生短了,力气生小了。
马天威捏着一把面额大小不等的钱,说:你们看,一下都抢光了,都没给我家里人留一件。这话反而弄得抢到毛衣的人不好意思起来,好像沾了马阎王多大的光似的。
卖毛衣的人挑起空担子准备下山回家,马天威一把抓住,说:兄弟,你还不能走。
为啥?
你帮我赚了钱,我要请你去我家喝酒。
村长马天威和卖毛衣的人一起走了,众人把毛衣拿在自己身上比比,一会儿也作鸟兽散。李家坪又恢复了平静。
但这些好事卫水香都没赶上,因为她住在后山,而卖货的人总是在前山或在老山就把东西卖了。
三
卫水香刚把家务活干完,正准备上山去挖土,听有人在院子里喊开了:请菩萨哦。“哦”字拖得很长,曲折婉转,像唱歌一样悦耳动听。
在李家坪,家家都有神龛,供着各自信奉的神,各有祈求。家人在外打工的求平安,无后的求子,娶不到老婆的求姻缘,贫困的求发财,不一而足。
卫水香家也不例外,神龛上供着一尊她也叫不出名字的神,初一到十五点灯上香,供奉瓜果酒菜。瘫痪在床的老公公也要叫人扶起来,去菩萨面前作几个揖,许个愿。
卫水香是听到有人在叫卖的,但她并不想去看,更不想请。一是因为家里供着菩萨,再去请来就没用了,反而是菩萨多了,你还不知道该求哪尊显灵;二是这两天眼皮老跳,就应趋吉避凶,少往人多的地方去,不去凑热闹。
这时,只听屋里在喊:水香,水香。
卫水香放下扛在肩上的锄头,返身回屋去了。
等卫水香再出来时,她就不是去拿锄头了,而是径直朝叫“请菩萨”那人走去。在李家坪,卖菩萨像不能叫卖,那是要得罪神灵的。菩萨如果也像人一样,被卖来卖去,菩萨会生气的,生气的菩萨就不会保佑众生,众生就会吃苦受难遭罪受惩罚的。所以,在这儿,把卖和买叫请,请一尊菩萨到家,保一家人平平安安。
多少钱一尊?
不一定,有几千的,有几百的,有几十的。“请菩萨”那人长了一张清水脸,显得秀气文静,和做“请菩萨”这一行很般配。
卫水香知道,菩萨也有几种:有泥做的,有上釉瓷的,有镀金的,听说还有纯金的,但卫水香是没见过,可能李家坪见过纯金菩萨的也没几人。于是,卫水香弯下腰,揭开箩筐盖子,挑选起菩萨来。
“清水脸”并没有管卫水香挑选菩萨,也没有主动去介绍自己的东西如何好,而是向卫水香的房子四处看,一会儿目光飞上房顶,一会儿又落在东西厢房,一会儿又看屋脉和房子的走向。卫水香觉得“清水脸”怪怪的,就说:嘿,“请菩萨”的,你四处瞎看啥?
不好,不好,大不吉利。“清水脸”边说边摇头。
啥子不吉利?卫水香脸一沉,手里也停止了动作。
这位大嫂,我说了你可不高兴。“清水脸”看了卫水香一眼,又摆了摆头,就去摆弄箩筐里的菩萨去了。
不说可不行。哪有大清早咒人的?说吧,有啥不好,你说准了,我多请一尊菩萨进屋,说不准……卫水香没有说下去,而是盯着“清水脸”,等待回答。
唉。唉。“清水脸”一连说了几个唉后又接着说: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万一我没说准,还惹了祸……还是少说为好,大嫂就权当我刚才是胡说。“清水脸”洗完拿起扁担,挑起箩筐准备走。
卫水香这一看就急了,一把抓住箩筐上的绳子,说“请菩萨”的,你如果不说清楚,我就不让你走,不是这样欺负人的,李家坪的人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清水脸”一看走不了,又放下担子,说:那不管我说得对不对,大嫂听了都莫生气才是。
你说吧。卫水香的脸黑得像六月暴风雨来临前的天。
“清水脸”清了清嗓子,用手一指,说:大嫂,你看,这房子坐南朝北,常年北风杀堂,人丁必不兴旺。屋脊被鲤鱼压顶,人们都知道,鲤鱼跃龙门,主人兴旺,而鲤鱼压脊,必防主。大嫂,家里一定有人要么骨折要么瘫痪,甚至死亡。
卫水香表面不动声色,却听得心惊胆战。难道今天碰见神仙了?看得如此之准,像知道咱家近三代情况的。
师傅是黑水河镇的人吧?卫水香看起来很随意地问,却暗藏深意。
不是,东板镇人。
那常在这一带“请菩萨”吧?
今天是第一次来李家坪。我知道大嫂在试探我,好像我知道你们家底细似的,好骗你“请菩萨”。菩萨面前是不敢说谎的,否则要遭报应。我只是看大嫂面善,但额头泛青,有不祥,才说了出来。既然大嫂不信,算我没说,我这就走。“清水脸”再次拿起扁担,坚决要走。
被“清水脸”一下说穿了心事,而且还说中了病症,卫水香脸腾地红起来,像两团火在燃烧。卫水香忙说:大兄弟你多心了,我那只不过是随口问问,你就当真?说着取下箩筐上的扁担,也改了称呼,不叫“请菩萨的”而叫大兄弟了。既然大兄弟会看屋基,懂阴阳风水,想必也会破解,请大兄弟给指明一条路。
“清水脸”想了想说:破解难,也不难,金能避邪驱怪,佛能镇妖降魔,这会使好人吉祥,病人安康,普度众生,奉之必灵验。
啥意思?
大嫂不懂,若家有老人,可问之,他明白。“清水脸”说完,微微抬头,眼光向远方伸去,仿佛要越过三座山,伸进云端。这时的“清水脸”显得有几分仙风道骨,看不出是个“请菩萨”的。
卫水香明白了什么,转身回屋去了。
四
时间在说话间行走,太阳从前山升起已经两三丈高。
卫水香从屋里出来,对“清水脸”说:大兄弟,外面说话不方便,可以进屋说不?
“清水脸”跟着卫水香进了屋。卫水香有意回头看了看,看门外有其他人没有。
大兄弟,不瞒你说,你看得十分准,我老人公(李家坪的媳妇称自己老公的爸爸为老人公)就瘫痪在床,不然,我也出去打工去了。不说这些,你刚才说的那宝贝,你有吗?
“清水脸”没有开腔,而是盯着卫水香看。卫水香从来没有被一个陌生男人这样看过,“清水脸”的眼光贴在了自己脸上,从上往下走,像一张嘴,肥厚而且湿润。卫水香很不自在。
“清水脸”把目光挪开,说,有倒是有,只是……只是什么?没带来,还是很贵?卫水香在心中猜测,望着“清水脸”。
“清水脸”并不急着讲完,而是坐在凳子上,掏出烟,点上火抽起来。卫水香知道了,东西肯定有,只不过可能是嫌咱家穷,买不起。于是她就说:大兄弟,你若有,就让我和我公公看一眼,价格好商量。钱的事你放心,只要说得拢,不会欠你一分半文的。
“清水脸”又看了卫水香两眼,在她脸上看到的是真诚和老实,才揿灭了手中的烟,把箩筐盖揭开,又把上面的菩萨取出来,再抽掉一层隔板,一尊金光闪闪的佛端坐在筐里,神态端详,气度不凡。卫水香上去轻轻地把佛请了出来,小心翼翼端在手里,四周仔细看了看,说:大兄弟,开个价?“清水脸”没说话,只伸出三个指头在卫水香面前晃了晃。
这就表示三千块钱。
卫水香没有还价,而是端着佛进了后屋。过了好一会儿才走了出来,说:大兄弟,我公公说是上等品,但也不值这么多,问这么多行不行?说完伸出了一根食指。
“清水脸”瞟了一眼说,既然大嫂无心要,何必浪费时间,你真会开玩笑。说完从卫水香手里把佛请过,放在筐里,又用隔板遮住,准备走。
嘿,大兄弟,喊的是价,还的是钱,买卖是谈拢来的,莫着急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