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700000011

第11章 散叶

筱敏

有一个人要跳桥。

这类事件在报上多次看过,先前还像个新闻,新闻还像故事,故事中还有感情。后来篇幅越来越小,感情删掉了,新也删掉,只剩下“闻”,重复多遍的“闻”,跟顺水漂流的落叶一样,瞬间就从你眼前过去了,行人如何会涉水去捞一片落叶呢,行人都是匆忙的行人。

今天,跳桥的人不在薄纸缝里,而在真实的世界里,和我们一般大小的身体,一般活动的四肢,一般的头颅,五官,发,活生生的人的喊叫。

我坐在公交车里,先是看到堵塞的车流,心中很是焦烦,待车子一寸一寸挪近桥底,看到了警察,气垫,消防车,顺气垫的位置往上张望,那就是他,一个正要跳桥的人。我离他如此之近,以至看得见他脚上畸形弓起的脉管,满面泪水或是汗水,但车窗是密闭的,车门也紧闭,淤塞的车流封死了道路,没有路通向他,也就十分的远。

他抛下来一张纸。外面的人有些乱,车内也有些乱。什么?什么?他什么事?他要什么?人们乱纷纷说。

讨薪?失地?蒙冤?维权?这是通常的跳桥故事里通常的原因,先前报上常读过的,现在眼前活生生的这个人必定有一个活生生的原因?

他在喊,肯定是要告诉人们什么,但隔着玻璃,我们没法听见。

这是一座人行天桥,虹一样拱在车流之上,是灿黄的,鲜花盛开的虹。那人站在栏杆之上,望上去也就站在了鲜花之上,头顶是青白的天空。虹的两脚扎入两岸,两岸都是高楼的峭壁,光滑耀眼,绝无罅隙,不可攀缘。

一个人很小,在青白的天空之下很小,在冷峻的峭壁之间很小,在车流和人流之中很小,那人站到桥顶的栏杆上,是为了把自己变大吗?他两手空空,只剩下脆弱卑贱的生命,他把生命搁到危栏上喊,是为了天空可以听见,峭壁的玻璃幕墙可以听见?

旧戏里的衙门外常有一面鼓,叫鸣冤鼓,小民受欺受辱含了悲愤,到了那情状无法忍受了,胆大的便会去到衙门前击鼓鸣冤。于是门里噢—噢—噢—响起威严的呵喝声,同时,市井的小民也喔喔喔聚拢来了。红漆大门很重地打开,触目是“明镜高悬”的横匾,衙役们两边排开,大人一步一摇踱上来,——升堂!就看见击鼓鸣冤的人踉跄而入,跪,叩头,口称草民某某,随之发出自己的悲声。这一些戏里的布置不知是不是真的,但这种戏百年千年地演下来,赚众多的眼泪和掌声,可见小民们希望这是真的,希望草芥黎民真的有鸣冤处,公理,民情,也就是世界,能听见自己的悲声。

现在,那鼓没有了,石狮子倒还有,威严地蹲在高墙高门的台阶上,不眨眼,不说话,只是张开的口里有会滚动的石珠子。胆大的可能会拿手擂那石狮子,但没有用,市声繁盛,人手击在石头上根本没有响声。

那人来到闹市的天桥中央,攀上栏杆,这是他惟一可攀的地方,他要跳桥。他以这种非常的方式看看世界,也让世界看看他,缘由可能很多,但总归是其情状无法忍受了,是鸣冤无地,求告无门。这世界太大,太荒凉,也太拥挤,这世界漠漠然的,人流滚滚而来,滚滚而去,没有人答理一个卑微的人。

而现在,人们看到他了,听他说话了。人们喔喔喔来了,向他喊话以阻拦他的人们,起哄的人们。

没有大人踱出来升堂,人们也就没有什么可看的,就只看那个可怜的人。这一刻他站在世界当中了,这是一生中头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活着还是死去,世界漫不经心地等待着结局。

快一点吧,要迟到了呀……

多大的事,就解决不了,值得到这儿玩命……

到底是跳不跳哇,爽气一点,还有什么好等……说这些的是公交车里的人。外面的人也在说,指手画脚很热闹,他们说的是另一些吧,我没有听见。司机闭紧车门,不许下车,规矩就是不许,这又没有靠站。

车子一寸一寸挪过桥底,我再看不到那个人。

次日我在报缝里找到那人的结果:昨日中午,一中年男子因个人要求得不到解决,攀上东风中路人行天桥,作势欲跳,警方出动消防车施行拯救,最终将该男子成功救下,事件导致东风路交通阻塞达一小时。随后该男子被警方带往警局作进一步处理。据悉,根据《治安处罚法》,肇事男子将被处罚款和五至十天的治安拘留。警方认为:以如此极端方式表达个人诉求,极大地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非常浪费社会资源,是不能容许的。

我到底没听见跳桥人的声音。

下雨了。

世界毕竟在我们之上,就算世界没有意志。

已经很久没有下雨。大旱从去年开始,六月的禾穗没有灌浆,它们由绿转黄,却没有坠下去的重量,只是在干燥的风中向上飘扬。秋天还是一样,田土的龟裂比伤口更深,虽然有过几点细雨,带来星点草色,但裂隙已成沟壑,弥合不住,也覆盖不住,草色伏在危崖之上,荒谬而且悲凉。打井工在春天里非常繁忙,一户菜农等不及了,也付不出工钱,便自己动手打井。泥土的事情他自然会做,他全部生活都在泥土和两只手上。眼见打到湿土层了,湿土往下变成泥浆了,快要有浇地的水了,双手和双眼都欣喜得湿了。不料遭遇塌方。他熟悉的泥土顷刻吞没了他。人被埋在井下,掏出来的时候,已经成了泥塑,轮廓浑糊,不能站立。一户农家就这样垮了。

现在,下雨了。

土地醒了,菜秧醒了,稻谷却来不及了,它们成了稻草垛,干瘪的谷壳雨点一样落入泥水,就此脱粒。那口塌过的井还在地上豁着口,是因为周遭的水灌进去,还是因为地底有水涌出来,它渐渐蓄起水,真的成了一口井。如果那尊泥塑还在田头,雨可以将吞噬了他的泥一点点剥开,他也会醒过来吗?

据说连年的雨水都已经是酸雨,而人的味觉已经很迟钝了,很干枯了,雨对于人只是雨。树和庄稼也很干枯了,很迟钝了,它们被沙沙的雨声覆盖,仿佛那本来就是它们自己的声音。

孩子们在雨中跑来跑去,就像在幸福中跑来跑去。

大叶榕是我们这个城里最能让我们看见春天的树,这是我们这里很稀少的会落叶的树种,最后的一场春寒里落尽了叶子,然后,在某一夜里突然萌出一树近乎鹅黄的叶芽,然后,叶芽张开,在浑浊的空间里突然撑起一树纤尘不染的新绿,那种与周遭极不相容的洁净,不禁让人吃惊。

一棵树不能拯救另一棵树,每一棵树都是孤独的。即使两棵都是大叶榕,都应该在这个季节萌出新绿,但它们是一棵一棵各自萌出的,可能互相召唤过,也可能并不。同一阵风,同一场雨,每一棵树的感受却都是自己的,即使它们靠得很近,即使它们的感受也靠得很近,但另一棵树就是另一棵树,它不能变成一只獾和另一只獾,挪过去偎在一起。

一棵树病了,根部遇到了灾难,它知道它的春天就要夭折了,它向另一棵树呼救。这时它才发现它们之间是没有语言的,先前它们互相招呼的语言,其实是风的语言,季节的语言,寒潮或暖流的语言。就算它们有语言又怎么样呢?另一棵树看不见那灾难,即使看见了,也没有手可以伸过去解救。在树木稀少的城里,一棵树的生长本来已经艰难,一棵树没有余力更没有义务承担另一棵树的艰难。任何一棵树都只能独自承受灾难,活着,还是死去,那是个体的事情。

(选自2007年2月《海燕·都市美文》)

同类推荐
  • 康震品李白

    康震品李白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康震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客观的分析,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白,一个伟大的李白,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李白。在这个诗歌文化逐渐没落的年代,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这位永恒的“诗仙”致敬!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四十年半人马

    四十年半人马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1970年以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作者所思所感,或为乡情乡恋、思乡忆旧、亲情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审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作者40年散文创作从青涩少年的激情澎拜,经创作中的意识转折,再到自我散文风格确立的创作轨迹,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既有阳刚之气,且有温情如玉,恰如台湾当代文学评论家张瑞芬所言:“雄浑又忧郁,阳刚却唯美,结合了阴柔本体与对粗犷的向幕,如希腊神话中集阴阳二体于一身的半人马。”
  • 自从有了你

    自从有了你

    本书分为“枝叶之间”、“亲情再现”、“心灵赞助”、“不见霓虹的探寻”四辑,收入散文67篇,包括“疼痛的河滩”、“犹豫的一刀”、“胡杨的黄与怪”、“大漠戈壁的隐士”等。
热门推荐
  • 三世轮回修仙路

    三世轮回修仙路

    原本天中神秘仙灵后裔,因未能顺利通过仙灵劫,坠落在葫芦山的无名山涧内,醒来法力所剩无几,在葫芦山内开始了重修仙路的旅程。
  • 星沙之隙

    星沙之隙

    太多的人以为能改变世界,但有的时候,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生存下去便已经拼尽全力了。世界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是由无数的线编织而成的,而这,也不是一个人的故事。
  • 花街心事

    花街心事

    一次意外,让大龄单身颓废男青年张小帅回到了十年之前,从青春的头上开始重新来过。做出了一连串在外人看来无比大胆而出格的事情,悲催青年的重生之旅到最后会有何结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我和我的鬼姐姐

    我和我的鬼姐姐

    有些人天生体残、孤寡、饱受世人冷漠。有些人锦衣玉食、瞩目、倍受众人追捧。写这本书,是追忆,是回忆,也是身补。不写生死,不写轮回,只写小人物的点点滴滴,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姐姐,会怎样?我跟她是在五岁时搬新家认识的,我请她吃鸡蛋糕,她跟我说她只吃肉。她总会夜里陪我玩,我去过她家,她家里好黑。
  • 天云之剑

    天云之剑

    既然灵家是因天云宗而亡,那便散功不入宗,武道漫漫,不在一时……
  • 双生天下

    双生天下

    一场阴谋的车祸,牵起了千年前一场埋没的血案。机缘巧合下,她来到那个动荡的年代,曾经就以为,心中的执念是支持她走下去的明灯。在情感与理智的激烈碰撞中,迷茫淹没了视线。她爱的那个人,原来离的很近,终究又是离的很远。她终于明白,她是被宿命所早已选定的那个人,历史轨迹从她身上碾压而过,只留下遍体鳞伤的伤痕。两个纠缠几世的命运,寻找风沙中的点点痕迹,当不为人知的这一页赫然揭开,是去,是留?是生,是死?
  • 时间霸主

    时间霸主

    这里有地球一样的文化,只是这里有更加残酷的法则,弱肉强食。这里有顶天立地的强者,可以这手遮天的神通,这里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并且还留下一个一个传说。这里有武者沐浴在火海生活中的能力,有异能者一手改变环境的能力,这里有炎帝在火海中建立的赤城,有神农在大山深处建立的母城,有耶和华建立的天使城,有雅典娜建立的星城,宙斯建立的奥利匹斯城,小人物在时间祖河带领下,用时间法则在这个充满危机的世界闯荡出一个有一个传奇。时间霸主书友群:574215959
  • 乌金岭的惊天大案

    乌金岭的惊天大案

    新任村长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村民反映最大的煤矿经营不公问题,收回煤矿经营权。围绕煤矿权利,各
  •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我们为什么会发胖

    为什么有的人吃再多也不胖,有的人喝凉水也发胖?为什么严格、认真节食的人依旧会遭遇反弹的痛苦?美国最佳医学科普作者盖里陶比斯决心为公众找到答案。他花费整整10年,全面调查了一百多年来减肥科学的文献和最前沿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肥胖的惊人真相和科学减肥的唯一做法:肥胖者比普通人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滋养身体,此时盲目少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要想一次性彻底减肥,必须先优化营养结构,不在于吃多少,而在于吃什么、怎么吃。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国际医学界,美国数千个减肥中心和研究所更新减肥方案,全球数千万肥胖者因此重返健康。最终,美国政府决定重新制定健康减肥新标准,陶比斯也因此三度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作者奖。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顾筱念一贯看不起多金多情的男子,而他却看不上清蒸豆腐类的悍妇,可是他这一潇洒多情美男子怎么就这么栽在一凶悍女子手里了?他才不相信这是命,他要反抗!只是为什么她身上就有种莫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