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700000009

第9章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那一年游敦煌回来,我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在丝绸之路上偏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都能粘在一起……安西,多么遥远的地方!除了我,咱们家谁也没有到过那里!我得意地大叫。

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安西。

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情,你就嫌烦。

我说,我以为你是坐火车来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妈妈依旧淡淡地说,那时候哪有火车?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我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一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因为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认识自己。

我们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那是妈妈的眼睛啊!

我们幼年的顽皮,我们成长的艰辛,我们与生俱来的弱点,我们异于常人的禀赋……我们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我们失败与成功每一次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

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何时长第一颗牙,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我们何时骄傲地昂起了头颅,往事像很久以前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

我们厌烦了。我们觉得幼年的自己是一件半成品,更愿以光润明亮、色彩鲜艳、包装精美的成年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于是我们不客气地对妈妈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别说了,好不好?!

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不再提起往事。

为什么怕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是不愿承认我们曾经弱小?是不愿承载亲人过多的恩泽?我们在人海茫茫世事纷繁中无暇多想,总以为母亲会永远陪伴在身边,总以为将来会有某一天让她将一切讲完。

在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冰冷的铁门在我们身后戛然落下。温暖的目光折断了翅膀,掩埋在黑暗的那一边。

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

我们像一部手工制造的仪器,处处缠绕着历史的线路。母亲走了,那惟一的图纸丢了。从此我们不得不在黑夜中孤独地拆卸自己,焦灼地摸索着组合我们性格的规律。

当我们快乐时,她比我们更欢喜;当我们忧郁时,她比我们更苦闷。当她头也不回地远去的时候,我们大梦初醒。

当我们明白最晶莹的真诚就在我们身后,回头,它已永远消失。

趁老树虬蚺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问她对你充满艰辛的养育,问她独自经受的苦难。问清你幼小时的模样,问清她对你所有的希冀……你安安静静地偎依在她的身旁,听她像一个有经验的老农,介绍风霜雨雪中每一穗玉米的收成。

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给众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全面搜集关于一个人一个时代的故事。

在春风和煦或是大雪纷飞的日子,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让我们一齐回到从前,寻找属于我们的童话。

(选自2007年第2期《美文》)

同类推荐
  • 创世纪回声

    创世纪回声

    有纯粹的创作家,也有纯粹的批评家;最好既是创作家同时也是评论家。创作是创造,是一种燃烧;评论也是创造,是另一种燃烧。创作多用形象思维,评论多用逻辑思维;但是两种思维往往综合使用,不可截然分开。有生活的功底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做一个评论家不仅应有生活的功底,文学的功底,还应有思想的、哲学的、美学的、历史文化的功底。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拆楼记

    拆楼记

    “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成为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着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姐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结成统一战线的十几家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样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何去何从?怎么选择都令人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作品既有纪实作品的现场感,亦有小说的精巧架构与卓越的叙事技巧,更兼学者般的缜密与思辨力。它在重在刻写人与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人性的脉络与真相,令人无力逼视。
  •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绿的歌:冰心晚作辑萃

    这部《绿的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它代表着冰心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它里面的《自传》系列、《关于男人》系列,以及论教育的系列杂文,特别是《我请求》、《无士则如何》等,以及像《病榻呓语》、《霞》等散文名篇,都是她晚年的代表作。这里面不但有一位世纪老人的过人的智慧、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活力,还有一个特殊时代的独特气息。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掀开了历史的全新的一页。
热门推荐
  •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湖海龙蛇

    湖海龙蛇

    武功奇绝的王若愚,由于邻村郑家祖传庐山胜境图(四张之一的藏宝丙图)被盗灭门,为免于连,乃外出寻图缉凶,途中撞入风暴中心——之后是怎样脱离困境,拨开云雾,追出宝图,缉获凶手?故事迂回变幻、层层悬疑,读来令人心摇神夺,废寝忘食。
  • 浮华六界之魔王

    浮华六界之魔王

    她身为仙界之人,却不被仙界的人认同,阴差阳错下,游历六界,是一场阴谋,还是意外,且看她如何在六界中周转,超脱六界之外的神,最后谁会在她身边。
  • 娇妃入营

    娇妃入营

    她是边界不法分子闻风丧胆的特种兵“夜影”一号,竟沦为山野村姑十四载。坑娘的穿越!她低咒。罢了,罢了,山野村姑也没什么大不了,整日听听八卦、陷害陷害山猪“禽兽”、调教调教阳光美少年,日子照过,“夜影”名头照存。只是终是抵不过飞来横祸,一夜腥风血雨,家园尽毁,亲人尽失,更惹来死士穷追不舍!亡命天涯,竟又遇上劫匪,全然当她是万能的“周卫国”。岂不知,她一介女流如何在男权当道的古代受人尊重!!面对失落的乞丐美男,狡猾如狐的劫匪师爷,阴险狡诈的当今圣上,外加视她为眼中钉的骠骑将军,且看她如何应对自如,扭转乾坤。
  • 赠严司直

    赠严司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合欢令

    合欢令

    数百年前皇宫政变,埋下巨大宝藏和驻颜仙方,一个平凡的山村男孩,因为出生时辰异常,被动背负神圣使命。从此,重重劫难缠身,无数女子钟情。围绕这一宝藏,数拨人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小小山村生灵涂炭。原始的、现代的,隐藏的、最终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无所遁形。
  • 绝色神医

    绝色神医

    她是青楼小老鸨,是绝色美人,是隐于市井的妙手神医。他是皇子,冰冷桀骜,一心周旋于帝位争夺之间。他是武林泰斗的接班人,他温润笑容之下的勃勃野心深藏不露。一生纠缠,一世牵绊。终究,是谁愿意为她弃江山而独爱美人。
  •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霸道校草王俊凯

    我的霸道校草王俊凯

    一个女孩在一场大雨中遇见了一个男孩,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还请敬请期待!
  •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划分为几个等级:25~27岁为初级剩客。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故称剩斗士;28~31岁为中级剩客,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被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6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剩女已然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被谈论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