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3800000016

第16章 绛都迭变(2)

东关五道:“眼目如镜,暗中能见鬼物,虽人在隔墙,亦能见之,以此视人病症,五脏六腑,无不洞烛。”

晋献公笑道:“有这么神吗?”

梁五道:“有,不信主公可以召舟之侨问之。舟之侨在虢时,虢国世子暴蹶而死,扁鹊过其宫,自言能医。内侍曰:‘世子已死矣,安能复生?’扁鹊曰:‘请试之。’内侍报之虢君,虢君泪流沾襟,延扁鹊入视。扁鹊教其弟子阳厉,用砭石针之。须臾,世子甦,更进以汤药,过二旬复故。”

晋献公道:“扁鹊现今何处?”

东关五道:“齐之卢村。”

恰在此时,周惠王崩,世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

周襄王为世子时,王有废之立其弟子带之意,因齐桓公力保,方才得以保全。俟他做了周王,感念齐桓公之恩德,将春祭后的胙,赐之于齐。

周礼,赐胙是一个荣誉。周天子赐胙只能赐予王室,其他人无权享受,这一次破例地赐给齐桓公,齐桓公能不高兴?一来为了庆贺,二来想以此夸耀于诸侯,遍撒红柬,邀各国前来葵邱会盟,晋国也在邀请之列。

晋献公在接到邀请之后,便准备车驾,依约入齐。途中,遭遇山体滑坡,耽搁了五日,未能赶上会盟,于是,调过头去,前往卢村,扑了一个空,扁鹊已于一旬前赴楚。

会盟未曾赶上,寻医又不着,加之一路劳顿,回到国中,病愈发重了,吃啥吐啥,瘦得皮包骨头。

骊姬坐于榻前,以手抚晋献公之额,泣之曰:“君遭骨肉之叛,尽逐群公子,而立奚齐。一旦设有不讳,我妇人也,奚齐又幼,倘群公子挟外援以求入,妾母子所靠何人?”

晋献公强打精神曰:“爱卿勿忧,太傅荀息,忠臣也,忠不二心,寡人当以幼君托之。”

言毕,即召荀息于榻前,以手抚其肩问曰:“寡人闻,‘士之立身,忠信为本。’何以谓之忠信?”

荀息对曰:“尽心事主曰忠,死不食言曰信。”

晋献公曰:“寡人欲以弱孤托大夫,大夫能许我乎?”

荀息曰:“君既有命,就是要臣赴汤蹈火,虽万死不敢辞也!”

晋献公泪流满面,连道两声好:“卿真忠臣也!”

数日后,晋献公崩。骊姬将奚齐拉到荀息跟前,泣之曰:“臣妾将幼君交给您了,您看着办吧!”

荀息道:“请夫人放心,臣这就奉幼君主丧。”

国礼,凡主丧之人,便是当然的国君。

奚齐做了国君,这一年他才十三岁。

十三岁娃娃懂个啥?还不是骊姬和荀息说了算。

于是,荀息被拜为上卿。梁五、东关五加左右司马,敛兵巡行国中,以备非常。

奚齐虽被立为国君,大臣们并不拥戴。当然,荀息和“二五”、勃鞮等人除外。

登基那日,狐突托病不至,里克、丕郑父虽然到了,却在窃窃私语。

里克道:“孺子已立矣,亡公子若何?”

丕郑父回道:“此事全在荀息,待晚饭后探之。”

晚饭是在丕郑父家吃的。饭毕,二人登车,同往荀息府中。

荀息将二人延之入内,问之曰:“二位这般时候相访,为着何事?”

里克直言不讳道:“主公晏驾,重耳、夷吾俱在国外,兄为守国大臣,乃不迎长公子即位,而立嬖人之子,何以服人?且三公子之党,怨奚齐母子入于骨髓,只碍于主公耳。今主公已崩,岂能无谋乎?秦翟辅之于外,国人应之于内,兄何策以禦之?”

荀息道:“我受先君遗托,而辅奚齐,则奚齐乃我君矣。此外不知更有他人!万一力不从心,惟有一死,以谢先君而矣。”

丕郑父曰:“死无益也,何不改图?”

荀息曰:“我既以忠信许先君矣,虽无益,敢食言乎?”

丕郑父欲待再劝,里克以目视之。二人遂辞了荀息,同车而归。

里克叹曰:“你我二人,以息有同僚之谊,故告之以利害,彼坚执不听,奈何?”

丕郑父曰:“彼为奚齐,我为重耳,各成其志,有何不可?”

里克曰:“请丕兄明示。”

丕郑父曰:“我有一心腹力士,可使他变服杂于侍卫服役之中,寻机杀掉奚齐。”

里克曰:“善。”遂依计而行。

奚齐虽已为君,然献公未葬,不得不为之守灵,熬得二目通红,一坐下便想打盹。力士乘他打盹之机,一剑自后背刺入,直透前胸。

是时,优施在旁护驾,忙挺剑来救,亦为力士所杀。

灵堂大乱。

力士乘机逃出。

荀息闻变,急忙入朝,抚尸恸哭:“我受遗命托孤,不能保护新君,我之罪也!”

说毕,用衣袂遮面,一头向御柱撞去。

幸亏梁五眼疾,拦腰将他抱住。

他一边挣扎一边哭道:“我对不住先君,你让我死吧!”

骊姬含泪劝道:“先君灵柩在殡,大夫独不念乎?且幼君虽死,尚有卓子在,可辅也。”

荀息收泪说道:“若非夫人提醒,险些误了大事!”当即将灵堂侍卫全部格杀,又召百官进宫,就晋献公灵堂之内,商议拥立卓子之事。

里克、丕郑父佯为有恙,未曾入朝。

梁五曰:“新君之死,实是里、丕二人所为,今又不来上朝,其迹昭然,请以兵讨之。”

荀息曰:“里、丕二人,晋之老臣也。根深党固。晋有七舆大夫,其党居六,讨而不胜,大事去矣。不如姑且隐之,以安其心而缓其谋。俟丧事既毕,改元正位,外结邻国,内散其党,然后乃可图也。”

梁五退而私谓东关五道:“荀息忠面少谋,作事迂缓,不何恃也。里、丕虽为同党,而里为先世子之冤,衔怨独深。若除里克,则丕氏之心惰矣。”

东关五曰:“何策除之?”

梁五曰:“距先君出殡之日,尚有五日。弟愿率甲兵三百伏之东门,俟里克到来,突起攻之,不愁里克不死。”

东关五曰:“此计甚好,但伏甲兵三百,目标太大,不如改为勇士。”

梁五曰:“兄有可驱使的勇士乎?”

东关五曰:“弟手中虽说无现成的勇士可供驱使,但弟识得一人,姓屠字岸夷,能负三千钧绝地而驰,若以爵禄啖之,可驱使也。”

梁五曰:“好。”遂召屠岸夷入府,许他杀了里克,授以大夫之职。

屠岸夷果然心动,慷慨允之。

出了梁五府邸之后,屠岸夷突然有些心虚,里克乃七舆之首,杀之可乎?且是,里克文武双全,屡屡将兵,能杀之乎?

他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来到骓遄府门,暗息思道:骓遄也是七舆之一,且与我素来相善,何不找他商量商量?

主意已定,食指成弓,敲响了骓遄之门。

阍者见是屠岸夷,放其入内。

骓遄见是好友到了,让至内堂,设宴相款。酒足饭饱之后,屠岸夷方将“二五”之谋密告于骓遄。且询之曰:“此事可行乎?”

骓遄曰:“不可行。”

屠岸夷曰:“为什么?”

骓遄曰:“故世子申生之冤,举国莫不痛之,皆因骊姬母子之故。今里、丕二大夫,欲歼骊姬之党,迎立公子重耳为君,此义举也。汝若辅佞仇忠,干此不义之事,我等必不容汝。徒受万代骂名,不可,不可也。”

屠岸夷悚然心惊,谢之曰:“此等大事,我这小人之辈岂能知之!若非大夫训诫,差点成了千古罪人。我这就回话‘二五’,辞去刺杀里大夫的恶差。”

骓遄曰:“不能辞。”

屠岸夷曰:“这又为何?”

骓遄曰:“汝若辞之,‘二五’必再遣他人。汝不如佯诺,而反戈以诛逆党,我以迎立之功与汝。汝不失富贵,且有义名,与为不义杀身,强至千倍。”

屠岸夷曰:“大夫之教是也。”

骓遄曰:“得无变乎?”

屠岸夷曰:“大夫若是不信,我愿以誓盟。”

骓遄忙命宰鸡,以血涂之屠岸夷之唇,盟之曰:“扶保重耳,铲除逆党。若违誓,有子为盗,有女为娼,天之鉴。”

待屠岸夷离去,骓遄夜访丕郑父,告之“二五”之谋。

翌日,丕郑父言之于里克,各自整顿私甲,约定送葬齐发。

至期,里克称病不会葬。屠岸夷谓东关五曰:“诸大夫皆在葬,惟里克独留,以天夺其命也。请授甲兵三百人,围其邸而歼之。”

东关五曰:“善。”遂拨甲士三百,付与屠岸夷。

屠岸夷领兵而去,佯围里克府邸。

里克故意使人去墓地告变,荀息惊问其故。东关五曰:“闻里克将乘隙为乱,吾等使家客,以兵围之。成则大夫之功,不成不相累也。”

事已至此,荀息也不好再说什么,草草葬了献公,命“二五”勤兵攻打里克,自己则奉卓子坐于朝堂,以俟好音。

东关五率兵来到东市,屠岸夷来见,托言禀事,乘东关五不备,一把将他擒住,以臂拉其颈,颈折而亡,军中大乱。

屠岸夷振臂大呼曰:“公子重耳,引秦翟之兵,已在城外。我奉里克大夫之命,为故世子申生伸冤,诛奸佞之党,迎立重耳为君。汝等愿从者皆来,不愿者自去。”

军士闻重耳为君,无不踊跃从之。

梁五闻东关五被杀,急趋朝堂,欲同荀息奉卓子出奔。屠岸夷率兵追来,里克、丕郑父、骓遄各引私甲亦到。梁五料不能脱,拔剑自刎不成,被屠岸夷只手擒来,里克趁势挥刀,劈为两段。

忽有一支人马,滚滚而来,里克举目视之,为首者乃贾华,大喜,合为一军,一齐杀入朝堂。

荀息见众人杀来,面不改色,左手抱卓子,右手举袖掩之。

卓子哪曾见过这等阵势,哇哇大哭起来。

荀息谓里克曰:“孺子何罪?宁杀我,乞留此先君一块肉!”

里克曰:“申生安在?亦先君一块肉也。”

说毕,顾目屠岸夷:“还不下手!”

屠岸夷抢步上前,就荀息手中夺过卓子,抛于阶,但闻趷蹋一声,化为肉饼。

荀息再也忍耐不住,挺剑来杀里克,被屠岸夷拦住,只八个回合,劈为两段。

里克大叫道:“诸位,还不快快随我去杀妖姬!”说毕,仗剑先行,杀入宫中。

骊姬闻变,也不收拾细软,孤身一人,逃入贾君之宫,贾君闭之不纳。走入后园,遥见里克杀来,知不能免,从桥上投水而死,里克命屠岸夷将她从水中捞出,鞭之三百,血肉横飞,不成人形。

卓子之母,闻姐姐被鞭,不甘受辱,自焚于别宫。

里克鞭过骊姬,又传令下去,尽灭“二五”及优施之族,被杀者二千余人。

铲除逆党之后,里克大集百官于朝堂,率先说道:“今庶孽已除,国不可一日无主,我意在群公子中择一人为君,诸位意下如何?”

百官皆曰:“里大夫之言甚是。”

里克曰:“在群公子中,重耳最长且贤,择他如何?”

百官异口同声道:“正当如此。”

里克曰:“诸位若是赞同老夫之见,请书名于简。”

丕郑父曰:“且慢,立君之事,若无狐突老国舅参与,断难成事。”

里克曰:“那就请丕大夫辛苦一趟,去把老国舅接进朝堂。”

丕郑父驱车来到狐突府邸,说明来意,狐突婉言拒之。丕郑父追问原因,狐突曰:“老夫二子俱从重耳出亡,若与迎,是同弑也。突老矣,惟诸大夫之命是听。”

丕郑父还报里克,里克曰:“老国舅既然不愿意来,也不可过于勉强。在座的统共三十九人,在朝中俱任要职,有我等联名拥立,也算是于理无亏了。”

说毕,执笔先书己名,次丕郑父,以下为祁举、共华、贾华、骓遄等,共三十九人,后来者俱不及书。

书毕,以上士之衔假屠岸夷,使之奉表往翟,奉迎公子重耳。

重耳做梦都在想着诛杀骊姬及其逆党,还国为君。及至看到了诸大夫的奉迎之简,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屠岸夷见他久久无语,催促道:“众大夫在晋,翘首以待,长公子何日启程?臣好先行一步,预为接驾。”

重耳回曰:“壮士先去驿馆歇息,容在下与诸位兄弟议一议再说。”

同类推荐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末代皇帝的后半生

    本书分“新生”、“起点”、“北京植物园”、“今是昨非”、“风波”、“走上工作岗位”、“重建家庭”等十个部分,叙述了溥仪的晚年。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热门推荐
  • 嗜血女王:王子你别想逃

    嗜血女王:王子你别想逃

    天真的她,嗜血的他,两人相遇,欢喜冤家!她来历不明,一个被抛弃而又失忆的孩子。他身份尊贵,皇族最正统的嫡亲血脉王子。两人相爱了,却遭到无数反对。她当年流离失所,父母惨死,哥哥失踪!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当知道真相的她会怎样选择!家族还是他?
  • 华丽三千金之复仇之恋

    华丽三千金之复仇之恋

    那年她们13岁,她们爱过,最后却惨遭陷害,不被人所信任。4年后,她们华丽归来,逆转成王,却发现,自己的父亲早已惨遭杀害。她们归来,嘴角的弧度,代表着.....复仇游戏正式开始!!!
  • 兵与道

    兵与道

    传说兵器有三魂,杀魂,气魂,人魂,拥有三魂的兵器便是有了灵智,亦可称为王者兵刃,但它并不轻易显露,只有有缘人或者制造者的后代才能够使用。失孤少年原本应平平凡凡过完一辈子的项飞直到遇见了一个神秘男子后才慢慢知道原来自他出生开始就要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命运。
  • 天天营养百味:热门家常百味

    天天营养百味:热门家常百味

    本书提供的菜谱选用的原料取材方便,制作过程简单易行,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家常菜。即使您还是初涉厨事的年轻人,也能快速掌握菜肴制作的原理和精髓,真正体验到烹饪带来的乐趣。
  • 溺宠匪妻:二嫁高冷男神

    溺宠匪妻:二嫁高冷男神

    以前呢,我相信啥青梅竹马,毕业就领证。然后呢,在领证之后,婚礼之前发现原来青梅已经发了霉,可偏偏这颗发霉的还有人抢着要。好吧,渣男你喜欢你拿走就好,谁让我‘软弱可欺’呢。不过坏人自有天收啊,瞧瞧这发霉的青梅带着他小相好的,开公司,公司破产,买房子,房产商跑路,生活事事不顺,最后结局凄惨,可怜可怜啊。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婚姻的失败者,生活中的弱者,一脸可怜兮兮任人欺负的模样,他本想远离,却意外发现了她眼中的狡黠与得意的笑容,兴起,调查。却发现原来她的前夫所有的种种不幸皆是出自她手,那种种计谋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叹服,果然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于是,纠缠,这样一个善于伪装的人,他倒想看看。
  • 宫外有神探

    宫外有神探

    清之月,她是蜕变的神探,风之魇,他是萧肃的王爷,种种奇特案记,次次生离死别,两个好搭档,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浅曦少女:白色蔷薇盛开时

    浅曦少女:白色蔷薇盛开时

    她是舒氏集团的千金,小时候因为车祸便失去所有的记忆,三年后,一次相遇,让她和小时候最好的玩伴绝交。她是一名普通女孩,从小被人侮辱长大,12岁那年结交了一位很受欢迎的千金。她和她,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女扮男装之祸乱天下

    女扮男装之祸乱天下

    她是绯城城主的“独子”,是绯城的“纨绔大少爷”,是绯城的唯一继承人......可她志不在这“小小”的绯城,她志在游山玩水,走遍天下,顺便祸乱一下天下。他是凌腾国明王的小儿子,上有3位姐姐,从出生起便被封为世子,自幼天资聪颖,受世人的瞩目。可他“不甘心”在这王府,这国家里“千古流芳”。所以他就离家出走祸乱天下,在天下“流芳”。两人志同道合,携手祸乱天下,在日日相处之中,日久生情......这更方便“一起”为祸天下在多年以后,他们真的“流芳百世”.....
  • 灵魂侦途

    灵魂侦途

    由一个绑架案扯开的阴谋,毒蛇之路、湖底沉尸、机关古墓、丧尸兵团……一个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一次次死里逃生,一桩桩离奇的案件。诡异古老的花纹象征着什么,隐藏着什么?每一块碎片都是灵魂的激荡,完全无法理解的思绪片段到底是什么?世界上有了另一个他,而他却突然的被所有人遗忘仿佛不存在过,那他是什么?又为何存在?圈套层层迭出将他困在其中,而他,即便是有些软弱却也绝不会轻易认输,必定要破了这一切。而拼凑出的真相,足矣震动整个世界,且看他如何应对。一个寻找灵魂的旅途,一个生死边缘的决定,一个跨越千年的守护,就在这场奔走中现出原形。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