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3800000047

第47章 冤哉叔武(1)

公子歂犬恐留下叔武,使其兄弟相逢,叙出前因,远远望见叔武到来,遂弯弓搭箭,飕的发去,射个正着。

卫大夫元咺,逃奔晋国,见了晋文公,伏地大哭,诉说叔武被杀之事。

晋文公见周襄王有意袒护卫成公,心中不悦,暗自遣太医一名,佯为卫成公诊疾,实则行鸩杀之事。

晋文公回国之日,身穿方伯之服,骑着高头大马,前有三百虎贲开道。又有六十名青年军人,手捧着周襄王所赐之弓矢、刀剑。其后才是晋文公。

百姓闻晋文公回国,扶老携幼,争睹威仪,箪食壶浆,共迎晋军,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吾主真英雄也!”

“我大晋要兴了。”

晋文公回国之后,首要之事,便是论功行赏,以狐偃为首功,先轸次之。诸将不服,诘之曰:“城濮之役,设奇破楚,皆先轸之功,今反以狐偃为首,何也?”

晋文公曰:“城濮之役,寡人问计于群臣,先轸曰,‘必战楚,毋失敌。’狐偃曰,‘必避楚,毋失信。’夫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奈何以一时之功,而加万世之利乎?是以狐偃为上。”

诸将听了文公之言,无不心悦诚服。

狐偃见文公心情极佳,趁机奏道:“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

文公曰:“可。”遂将荀林父由御戎擢为大夫。

赵衰亦奏道:“祁瞒违命辱师,现在狱中关押,该当何处?”

文公曰:“斩!但念祁瞒乃先君老臣,又有迎立之功,给粟三十石,细帛三十匹,以养其母;另,录其长子为下大夫。”

赵衰又道:“舟之侨呢?擅离军营,理应该斩,请主公定夺!”

舟之侨正在家中守着妻子,闻晋文公凯旋而归,既惊又惧,赶至半路相迎。文公命囚之后车,带回国都,赵衰故有是说。

文公毫不犹豫地说道:“斩!”

舟之侨自陈道:“臣擅离军营,论法当斩。但念贱妾病危,也算有情,能否饶臣一命?”

文公曰:“事君者不顾其身,况妻子乎?拉下去,斩首示众!”

文公此番出军,第一次斩了颠颉;第二次囚了祁瞒;今日第三次,又斩了舟之侨。这三个都是有名的宿将,违令必诛,全不轻宥,三军畏服。正所谓:“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此文公所以能霸诸侯也。

赏罚已毕,文公私谓赵衰、狐偃道:“古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我今非昔比,乃天子钦定的诸侯盟主,不可与齐、秦等国同日而语。我欲增加军额,以强吾国,再建三军,又不敢上同天子之六军,奈何?”

赵衰曰:“臣有一计可避之。”

文公曰:“讲。”

赵衰曰:“再建之三军,改作二军,不称军,称作行,岂不避了六军之讳?”

文公曰:“善。”遂作二行,分为左、右。拜荀林父为左行大夫,先蔑为右行大夫。自此兵多将广,威镇天下。

一日,文公坐朝,正与狐偃等商议曹、卫之事,近臣来报:“卫国有书来到。”

文公曰:“此必叔武为乃兄求宽也。”启而观之,书曰:

先君当日之为,罪该行诛;故君又不肯借道,罪加一等。但念卫、晋同祖,故君已知前非,深悔之。恳请盟主法外施恩,不泯卫之社稷,许复故君,举国臣民,咸引领以望高义。惟盟主早图之!

卫国叔武涕泣再拜

说来也巧,恰在此时,陈穆公遣使入晋,代卫致悔罪自新之意。

文公笑问狐偃:“此事当如何处置?”

狐偃回曰:“叔武不愿为君,卫成公又颇有悔改之意,还可趁机卖给陈国一个人情。不如允之。”

文公这才各发回书,允许卫成公复归故国,并谕郤步扬不得阻拦。

叔武得文公回书,急发车骑入陈,往迎卫成公。

公子歂犬见卫成公即将回国,愈发害怕,夜叩其门,谏之曰:“太叔为君已久,国人归附,邻国同盟,此番来迎,不可轻信。”

卫成公曰:“寡人亦考虑到了,怎么办呢?”

公子歂犬曰:“可遣一使,颁主公之命,命叔武亲来陈国迎驾。叔武离卫入陈,犹如蛟龙离海,杀囚全在主公。”

卫成公虽然昏庸,也知此计不可行,连连摇手道:“不可,不可!叔武代摄国政,岂能轻出?纵是应诏来陈,杀之何名?不如遣一使归国以探究竟!”

公子歂犬张了张嘴又合住了。

卫成公遂遣宁俞入卫。

宁俞奉命而行,至卫,正值叔武在朝中议政。也不让人通报,直奔大殿,遥见叔武设座于殿堂之东,西向而坐。

叔武也看见了宁俞,忙降坐而迎,叙礼甚恭。

宁俞佯问曰:“太叔摄位而不御正,为什么呢?”

叔武曰:“此正位乃吾兄所御,吾虽侧其旁,尚慄慄不自安,敢居正乎?”

宁俞叹曰:“真忠臣也。吾今日方见太叔之心矣。”

叔武曰:“吾思兄之念甚切,朝暮悬悬,望大夫早劝君驾还朝,以慰我心也。”

宁俞曰:“主公复国,乃国之大事,可令太史卜一吉期。”

叔武曰:“善。”遂命太史卜之,得“七月辛未吉”。

宁俞曰:“那就把主公还朝之日,定在七月辛未吧?”

叔武曰:“好。”

宁俞在宫中用过便宴,辞别叔武,阔步而出。一出宫门,被众大夫拦住:“故君若复入,未免分别居行二项,行者有功,居者有罪,如何是好?”

宁俞曰:“我奉故君之命,来此传谕尔众:‘不论行居,有功无罪。’如或不信,当歃血而誓。”

众大夫曰:“若能共誓,复有何疑?”

宁俞对天而誓曰:“行者卫主,居者守国,若内若外,各宣其力。君臣和协,共保社稷,倘有相欺,明神是殛!”

众皆欣然而散,说:“宁俞不会欺骗我们的。”

叔武见宁俞已去,遣大夫长牂,专守国门,嘱之曰:“如有南来人到,不管早晚,立刻放入。”

宁俞回到陈国,面见卫成公,一脸欢喜地说道:“叔武真心奉迎,并无歹意。”

卫成公转忧为喜。

公子歂犬屡进谗言,惟恐卫成公复国,将其谎言捅破,获欺谤之罪,又说卫成公曰:“太叔与宁大夫定约,焉知不预作准备,以加害于主公?主公不如先期而往,出其不意,可必入也。”

卫成公点头称是,传寺人预备车驾,即日返卫。

俟宁俞得了消息,车驾已准备停当。慌忙谏阻曰:“臣已与国人订期矣,君若先期而往,国人必疑。”

公子歂犬大喝曰:“汝不欲吾君速入,是何主意?”

宁俞不敢复谏,只得奏言:“君驾一定要发,臣请先行一程,以晓谕臣民,而安上下之心。”

卫成公曰:“卿为国人言之,寡人不过欲早见臣民一面,并无他故。”

宁俞道了一声遵命,匹马而行。

公子歂犬曰:“宁之先行,事可疑也。君行不宜迟矣。”

卫成公曰:“卿言甚是。”遂传旨一道:“加快行程,寡人有厚赏矣。”

御人得旨,催赶御马,并力而驰。

车驾再快,毕竟快不过单骑,宁俞第一个来到国门,长牂见是卫成公之使来到,忙迎出门外,问之曰:“大夫行色匆匆,所为何事?”

宁俞曰:“主公将至矣。”

长牂曰:“前约辛未,今尚戊辰,何速也?”

宁俞曰:“主公欲早一日见臣民之面,故提前耳。”

长牂曰:“既如此,大夫可先入城报信,吾在这里奉迎主公。”

宁俞前脚刚走,公子歂犬后脚便道,言:“卫成公距此不过三里之遥。”

长牂急忙召唤守城之卒,列队迎接卫成公。

是时,太叔正亲督舆隶,扫除宫室,就便在庭中沐发。闻宁俞报言:“君至。”且惊且喜,正欲问先期之故,忽闻前驱车马之声,误以为是卫成公到了,心中喜极,发尚未干,等不得挽髻,急忙一手握发,疾趋而出,正撞上了公子歂犬。歂犬恐留下太叔,使其兄弟相逢,叙出前因,远远望见太叔到来,遂弯弓搭箭,飕的发去,射个正着。

太叔被箭射中心窝,一脸惊讶,一脸愤怒地指着公子歂犬:“你,你,你……”仰面而倒。

宁俞忙上前扶救,已命归西天。

元咺在家,闻听卫成公提前归国,忙进宫邀叔武出宫相迎,行至半途,传出太叔被杀之事,吃了一惊,勉强前行,遇一宫人,劝道:“主公既杀太叔,岂容你呢?快去,快去!”

元咺止脚大骂道:“无道昏君!枉杀无辜,天理岂能容你?我当投诉晋文公,看你坐位可稳?”痛哭了一场,急忙逃奔晋国去了。

卫成公一行来至城下,见城门大开,近百名守卒,列队而迎,心中甚喜,问之曰:“尔等在此做甚?”

长牂曰:“奉太叔之命,在此恭迎主公。”

卫成公叹曰:“吾弟果无他意也!”

言毕,正要催车入城,宁俞带泪而来。

卫成公惊问道:“城中出什么事了?”

宁俞回曰:“太叔喜主公归来,不等沐完,握发而出迎,谁知被前驱所杀,使臣失信于国人,臣罪该万死!”

卫成公面有惭色,答曰:“寡人已知太叔之冤矣!卿勿复言。”趋车入朝,百官尚未知觉,一路迎谒,先后不齐。宁俞引卫成公视太叔之尸,两目睁开如生。

卫成公不觉失声痛哭,抱其头于膝上,以手扶之曰:“太叔,太叔!我因你归,你为我死!哀哉痛哉!”

语毕,尸目闪烁有光,渐渐而瞑。

宁俞含泪进曰:“不杀前驱,何以谢太叔之灵?”

卫成公点头应允,宁俞忙遣人捉拿公子歂犬,公子歂犬刚刚逃出楚丘城,被卫兵追上,生擒回来。

卫成公斥曰:“你自求请为前驱,为寡人开道,因何要杀太叔?”

公子歂犬回曰:“我杀太叔,亦为君也!”

卫成公大怒:“你谤毁我弟,擅杀无辜,今又归罪于寡人。左右,将他拉出去斩首示众!”

诛了公子歂犬,卫成公复降一道:“以国君之礼,厚葬太叔。”国人初时,闻太叔被杀,议论纷纷,甚而有人公开提出,要逐成公。及闻歂犬被诛,厚葬太叔,群心始定。

国内稳住了,国外又起波澜。

卫大夫元咺,逃奔晋国,见了晋文公,伏地大哭,诉说卫成公疑忌叔武,故遣前驱射杀之事。

晋文公劝曰:“寡人知道了。你快快请起,寡人这就召集群臣,商议如何惩治昏君。你可暂去驿馆歇息。”

送走了元咺,晋文公大集群臣问曰:“寡人赖诸卿之力,一战胜楚。践土之会,天子下劳,诸侯景从,霸业之盛,堪比齐桓。奈秦人不赴约,许人不会朝,郑虽受盟,尚怀疑贰之心。卫方复国,擅杀受盟之弟。若不再申约誓,严行诛讨,诸侯虽合必离,诸卿计将安出?”

同类推荐
  • 因祸得福:窦太后

    因祸得福:窦太后

    她是清河良家女,背井离乡进入宫廷;她阴差阳错,被命运放逐到偏远代国;她因祸得福,受到代王的宠爱;她母凭子贵,顺利登上皇后的宝座;她协助治理国家,文景盛世之中有她一份功劳……风雨飘摇的秦朝末年,窦漪房出生在一户贫苦的人家,从小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家庭中接二连三的惨剧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与众不同的坚强性格。可能是上天眷顾这个身世凄苦的少女,窦漪房在长到如花似玉的年龄时被汉朝选人宫中,并被阴差阳错地送到了代国,获得了代王的宠幸。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展示了84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景点,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景点为纬,勾画出一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热门推荐
  • 综漫之世界旅行

    综漫之世界旅行

    一个宅男杀手穿越到新的世界——————————————“穿越就穿越,但为啥要在这个世界”某人说道————新人新书,求推荐
  • 战神联盟之五域之旅

    战神联盟之五域之旅

    魔域,早在上亿年前被封印。而现在,卷土重来。战神联盟因此卷入了一场与魔域的战争。然而,解决了魔域后,一场更大的阴谋在悄悄发生……
  •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的表弟会捉鬼捉妖2

    我叫上官云,今年22岁,是上官家少爷,我家住着这样的三个人,一个是半魂半妖的段岩飞,一个是狼族的大公主,还有一个就是我的表弟端木泉,我特别佩服我的表弟,因为他既然会捉鬼降妖。
  • 无赖少爷的俏皮丫头

    无赖少爷的俏皮丫头

    霸道无赖的炎宸枫因为一次蹭车赖上了雨沫,让雨沫给他做女佣后炎宸枫开始追雨沫,一次意外雨沫家破产又相遇炎宸枫,开始他们的爱的旅程
  • 女神名单

    女神名单

    一个来自神秘组织的杀手,为了实施组织的惊天计划,化身为无节操逗比守护在女神身边。从此纵横都市,调戏女神,天下英雄皆为臣服!
  • 穿越之女配

    穿越之女配

    在21世纪的z国中,杀手暗夜穿越了,在古代虐渣男,虐心机婊,最后和男主走在一起,但是在x国杀手(女配)也穿了过去,两个杀手不一样的性格,拜在同一位师父下,她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 炼狱焚天

    炼狱焚天

    在炼狱之中,司徒云修为在到达不死巅峰之后,修为不得寸进。无奈之下,施展其家族秘术无极转生大法转生到炼狱之外。司徒云因其天赋被收为飞仙门的弟子,进入飞仙门后,斗仙门,斩魔宗,震慑群雄。入炼狱,斩生死,逆转阴阳。看司徒云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君临天下。
  • 女生寝室1(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1(最新修订版)

    如果你是个鬼故事迷,那本书正好是你体验恐怖心理的最好时机。顾名思义,故事的地点是学校的女生宿舍,这是个阴冷得让你发慌的地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一个紧接着一个。翻阅本书,相信,你一定会被这精彩故事深深地吸引住。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为什么女生寝室会成为闹鬼的频发地带?神秘、诡异、猜疑、惊魂……
  • 一世落英

    一世落英

    罗生族全族本以为女主是全族复兴的希望,可女主身怀的强大力量,为人所利用成为战争工具,并为族人带来灭族的灾厄,男主和女主相爱相杀,最后女主寄情于一个温暖的采药郎,但是采药郎也惨死。
  • 锦玉仙缘

    锦玉仙缘

    这是一个玉的世界,灵力和琢玉是大陆的主流。玉能通灵沟通天地,更能承载无上传承。现代女琢玉师一朝身死,化身温家嫡女。从此踏上一条琢玉加修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