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4400000041

第41章 家的依恋

贺小林

对于家,我的感触是很深的,对于家的依恋和向往一直是我眼角浸润的期盼。每次离家出游,家一直是我脚步指向的地方,是我呓语里催人泪下的内涵。时至今日,离家一段时间后,我对时间的概念就会模糊起来,总觉得每一刻每一分漫长得令人畏惧。因而,遗落在异地的思绪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乡愁。

对家的依恋已经镌刻在我的日历上,每翻过一页,这份依恋就会越厚实。我总认为推门进家开门的声音是天地下最动听的音律,像初春的燕鸣放歌的赞曲。家又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不息地引领念家的游子一步步跋涉。在家里,一天的劳累才能找到停歇的场所,生活的艰辛才能弥醉在家的温馨。也只有在家里,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把心灵尽情地放飞在这个洋溢欢声笑语的空间。

童年时,乡亲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不乖的小孩,缘由是不愿在别人家过夜,即使深夜醒来,也会嚷着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父母领教了我的这股倔劲,走亲戚时都不愿带着我去,更多的日子是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其实,我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我对于这个家的情感已经在骨子里永久地扎根和酝酿。扒开日子堆砌的岁月,对于家的依恋不再是富裕或者贫穷的概念,而是一种血脉里殷红的颜色。

许是对家过于依恋,我的脚步涉及的地方很少,我的双眼漫过的视野很小。小学是在村旁的学校读的,中学本可以到县城就读,终因不愿离家而走进了离家只有几步之遥的乡村中学。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赶路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晴天如此,雨天也是如此。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有许多学校在我脑海闪过,老师同学也力劝我走出小县城,在省城挑所学校跳出农门。依然是不愿离家太远的缘故,而填上了县城郊区的一所师范学校。刚入校的几天,躺在八人一间的宿舍,辗转反侧怎么也不能入睡,只好依在窗台看着山头月亮的行走,聆听林间小虫的鸣啾。那段时间,我对家字的笔画走向循导了一遍又一遍,落寞是我最真实的感觉。有一次噩梦醒来,我再也不愿合眼,穿好衣服径直往家里赶。初春的寒气逼人,漆黑的夜晚狰狞,这些我全然不顾,当我赶了近两个小时的夜路后敲响家里的门时,还在睡梦中的父母惊异了很久。那时,到家已近黎明,与父母聊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踏着晨曦往学校赶去。也许,父母怎么也不能懂得那晚我为什么要独自回家,不能懂得一向胆小的我是怎样经受住初春的寒气,战胜夜的狰狞。对于世居山村,不曾离家半步的父母来说,家的概念就是遮风避雨、吃饭睡觉的场所,是再平常不过的印记,以至于父母经常责怪我的突然回家,责怪我的恋家不走,好奇于家对于我的吸引。家就是这样极具磁性,极具魔力,定格成生命永远的原点。

长大后,对于家的依恋更多的是对于父母亲的依恋,是对于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依恋,是对于儿时时光的依恋,是对于旧家什及乳名的依恋。如今,我“被迫”从老家走了出来,又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家。当初,与妻子挑选安家的地方时,着实费了我们很多时间。按照老家的模式,我们选了一处房子作为自己在城里的家,并把老家的一些物什搬了过来,维系着这份浓浓的情感。有了新家,原来的家只能称其为老家了。住在新家,可老家依然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随着兄妹的陆续成家,老家只剩父母亲居住。曾经喜闹喧天的老家没有了昔日的笑声,父母亲盼望子女回家的眼神成了老家唯一的风景,还有父母的唠叨依然牵引着我的思绪和脚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回趟老家居住几日,以消解这份日益膨胀的乡愁。不管工作有多忙,时间有多紧,走向老家的脚步我一刻也不愿停留。现在不愿,以后也不愿。

对于我来说,回老家不需要任何理由。一则关于老家的消息可以诱惑我迈上行程,话筒里一句父母的问候就可以让我情不自禁地背负行囊。前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告知村里在修一条水泥路,希望我捐点钱,并再三叮嘱路程远不用回来,钱可汇寄回去。放下电话,我怎么也安静不下来。第二天清早,我便搭车赶回了家。父亲依然是惊诧我的突然出现,与往常不同的是多了一份心灵上经久的感动。父亲不善言辞,其眼角的泪花一直浸在眼眶。他不愿揩去,也不愿让其滚落,只想让这盈盈的潮湿倾泻内心对子女的牵挂和依恋,润湿每个黄昏时干裂的思念。我对老家的概念也逐渐演变成父母沟壑纵横的容颜以及父母唤我乳名时苍老而又颤抖的声音。

不管老家新家,依恋是惟一的色彩。因为它承载着我们很多的日子,维系着我们很多的情感,滋生着我们很多的思绪。人的一生是与家紧密相连的一生,有了家的日子才会安心踏实,有了家的人生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甘甜。

选自《光华时报》2010年4月16日

同类推荐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本书以纳兰容若的词为线索,在解读其作品的同时介绍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书中包括少年游、英雄泪、佳人笑、沧海水、忘年交等内容。
  • 杜甫文集3

    杜甫文集3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3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热门推荐
  • 扶风雨

    扶风雨

    也许他只是为了折磨曾经的仇人而当时留下她的命,也许她是为了杀掉自己的目标才会和他相识,也许他们只是为了不被别人所杀才聚在一起……然而,当他们开始践踏别人的生命,也许只有死才能让他们的生命恢复平静,也许只有绵延的仇恨结束之后一切才会停止……
  • 团队情商

    团队情商

    本书从团队内部成员(个人)、成员与团队自身、团队与其他外部团队这三个基本层面的关系入手,有步骤、有方法地逐层深入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以上团队问题,如何自动自发建立自身的高团队情商意识(内部成员),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团队走向正能量,打造和谐、高质、高效的团队。本书采用典型案例与具体实施方案相结合的方法,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只要实践之,就能提高团队情商,建立起一个和谐、高素质、高效能的团队。
  • 红尘求生路

    红尘求生路

    刚刚大学毕业就找到物业经理的职位,贺越本想着大干一场升职加薪,但是却意外的卷入一场阴谋之中,贺越能否闯出一条生路?
  • 灵飞散传信录

    灵飞散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倾城绝恋之梦回千年

    如果命中注定只能天人两隔,那么我只能愿你一世安好。————寄语
  • 当LOL遇上DOTA之我是游侠

    当LOL遇上DOTA之我是游侠

    圣枪游侠·卢锡安在一次对战中无意间穿越至DOTA世界,将无数英雄踩在脚下,登上世界巅峰,发现了关于瓦洛兰大陆的新秘密。此时巫妖王与神王重生,大陆面临灭顶之灾!
  • 社科精品书——世界50位著名成功学家成功金言

    社科精品书——世界50位著名成功学家成功金言

    本书从50位世界顶级成功大师的名言妙语和近100部成功励志经典中,精选编译了最有代表性的有关人生生活、知识学习、事业追求、勤奋进取的成功金言,简进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壑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怀、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力量。
  •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回到上海之誓不低头

    ——打败胡雪岩————脚踩上海滩——想知道“肥海少”是如何将这十个字演绎得完美无暇,呈现给我们晚清上海的原色和生命的本真!让我们在黑暗中看见深远处的光明和寻找光明的顽强力量。
  • 邪王专宠:天才炼丹师

    邪王专宠:天才炼丹师

    21世纪名震全球的神医,竟然在逛街的时候被广告牌砸死!穿越到了一个小废物的身上,被人欺凌,没事,姐今天就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鲤鱼翻身。他,邪肆张扬,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却跟在一个小丫头后面端茶倒水,这,什么鬼?!
  • 修脚、泡脚、按摩全集

    修脚、泡脚、按摩全集

    人的足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古代医学典籍上有这样的记载:“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所以,脚部的健康对人的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脚部最关键的部位就是脚底,脚底对于稳定身心活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与“美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人体基石。本书让每一个人自动参与足部健康的保养,积极具备自我保健的常识。拥有它、了解它、实现它,让你在一条健康美满的人生道路上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