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02

第2章 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

“君子国”里为什么也有讨价还价——经济人

【轶闻趣谈】

我国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付价的一半,已经显得很过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买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儿这更贵的货物。”

他们一番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价,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主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与下等货物各一半才能离开。

【经济学聊天室】

说到人的本性,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学世界中的人性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国”中的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

理性经济人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经济学世界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同时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有一点需要指出,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相信上帝,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时,他会觉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既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他的理性使然。在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时,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他会保持自利性和理性。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会秩序不会变得紊乱?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给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更能在客观上维护社会的秩序。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的根基,没有理性经济人假设,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规律,也不可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理性经济人只是一种人性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一味把理性经济人的观点运用到一切生活准则中,生活将不可避免会有点变味。

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并不是赞扬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承认理性经济人的存在只是对人类趋利本性的一个认识和引导。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我们不可能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择手段,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约束。

【知识链接】

道德人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1美分硬币为什么成为“鸡肋”——成本与收益

【轶闻趣谈】

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1美分硬币的正面是林肯总统的头像,背面是林肯纪念堂。

早年,1美分在美国可以买到1磅面包,但随着长年的通货膨胀,1分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美国财政部属下的造币局宣布,由于金属价格猛涨,生产1美分硬币的成本已高达1.2美分,超过了1美分本身的价值。因此,有舆论呼吁,除非商品经济学有某种改变,否则应当让1美分硬币退出市场。

其实,“废除1美分硬币”运动早在1989年就出现了,该运动创始人高尔说,如今再花1.2美分去制造1美分硬币,显然是荒谬之举。2002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也发现,58%的美国民众因为1美分面值太低,收到1美分硬币后从来不使用,而是存放在储钱罐或抽屉里,还有2%的人干脆扔掉。结果,在街道、汽车、沙发、海滩,甚至垃圾堆里,都很容易发现1美分硬币。

【经济学聊天室】

1美分硬币的铸造成本高达1.2美分,对于国家造币局来说无疑是成本太高而收益过小。当然作为国家造币局而言,并不总是以成本和效益作为考量标准。但是作为市场中的经济人,不能不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之为成本。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在经济学中,几乎任何成本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计算成本。比如说你打算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时,你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你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资,你垫付的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决定开服装店是否值得。

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看付出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而要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一般都是不会去做的。

我国古代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移山的精神为毛主席所称道,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愚公移山绝对不是精明的经济学选择。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说,挖山的成本过高,需要子子孙孙无数代的付出,收益仅仅是方便了愚公后代的出行。与搬家相比,移山显然是成本高、收益低。当然,作为一种精神,“愚公移山”代表着执著与坚持,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和经济学不能混为一谈。

经济学中,做出任何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讲实际,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表现什么精神,而是要获得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个人的、群体的,也可以是整个社会的。要获得利益就必须进行成本收益计算。愚公移山只是为了出行方便,但为了出行方便而世世代代去挖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这究竟值不值呢?挖山是有成本的,且不说为了挖山所需要的镐、筐等需要花多少钱,仅就愚公一家人不从事任何有酬劳动,放弃的收入该有多少啊!如果天帝并没有将山移走,那愚公的后代可能直到现在还在挖山!这就是愚公移山的预期成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很明显是成本过高而收益过小。

人们虽然都知道成本效益的概念,却经常忽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问题。几年前的央视春晚小品《装修》中,巩汉林怕装修工人偷工减料,宁愿花几十块钱打的去买一根一毛钱的钉子。黄宏有一句经典台词:就这脑袋,在我们农村就是叫驴给踢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出类似选择的人并不在少数,付出成本太大而收益较小的选择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做选择时,应从成本收益的高度思考问题。

在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即使不懂经济学的人也知道它的概念和计算。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知识链接】

成本的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6)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7)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8)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9)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0)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朝三暮四”为什么与“朝四暮三”有区别——效用

【轶闻趣谈】

《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名叫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时间长了,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狙公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狙公必须要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狙公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狙公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经济学聊天室】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原本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栗子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猴子们的行为显得很愚蠢。实际上,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能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古人们认为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觉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和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是完全一样的。其实不然,“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还是有区别的,它们能给猴子带来不同的效用。那么,什么才是效用呢?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
  •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一书的写作是基于:1.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2.我国ICT产业已经.彤成了国际同步的态势;3.我国ICT研究领域基本上停留在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我国经济学界涉入该领域较浅或较少;4.综观世界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理论成果基本都是集中在信息经济相关的经济学理论;5.笔者率先提出“非常经济概念”,是采取交叉学科研究的方式,意图填补我国“非现场经济”研究的空白;6.高等教学的学科内容应该始终走在社会发展实际的前沿;7.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分析的平民化趋势。
  •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

    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操作

    本书应用区域宏观经济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一致性的存在,并选择中国7个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的程度,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地域不一致对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 金融风暴(上)

    金融风暴(上)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热门推荐
  • 冰魄雪魂

    冰魄雪魂

    一面柔情似水,一面阴冷如地狱峥嵘,巨大的反差,她,是谁?重重困难过后,她最终的选择,是他,还是他?这是一方靠“魄”力生存的浩瀚大地,这是一段只有强者才可以演绎的生死传奇!曲折的修魄之路上,谁,会走到最后?复仇之火在妙龄少女的胸膛中燃起,末世的暴风雪冰封整个王朝!无与伦比的能力,令人瞠目的天资,一切的一切,造就不一样的历程!
  • 四叶萌妹之凯皇霸道来袭

    四叶萌妹之凯皇霸道来袭

    初吻不小心被夺,初吻刚被夺,二吻紧接着又被夺,说前几次是不小心的,那三吻,四吻,五吻是什么意思?谁来回答我?!!!!!(次文是一个纯情妹子被霸道凯皇算计落入狼窝的故事,欢迎收藏)
  • 花与梦(02)

    花与梦(02)

    “你要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想要什么,然后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地满足她!不要轻易跟人家说‘我家人’,说多了人家会听腻;但是非说不可的时候,就一定要说得很认真。不要一直跟在人家身后粘着人家,时刻不离她左右,这样就会惹人烦;但是不在她身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在她的电话里留言说想念她。”教了半天,原来她是希望她能将这一切都用在她身上。他只不过是一时好心,没想到竟然招惹了一个这样的麻烦回家。明明眼不能见,一张嘴巴却还在叽叽喳喳地响个不停……实在让人想发狂。但为什么他会越听越习惯,到了最后还缺了她不行,着实是撞鬼了。
  • 误惹霸道坏总裁

    误惹霸道坏总裁

    他和她,每晚缠绵不休,却只有身体的契合,没有爱的承诺;她为他孕育孩子,为他付出真心,想成为他的妻子相爱一生,他却说,她不配!
  • 网游之传说大陆

    网游之传说大陆

    一份科学报告指出,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脑域开发,一时间虚拟游戏飞速发展。2085年,全球五大游戏公司共同开发一款名为《传说大陆》的游戏面世,身怀绝技的龙宇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游戏,带领一群热血玩家开始了争霸之旅,手持长刀,铸就无敌传说!
  • 重生:复仇千金来袭

    重生:复仇千金来袭

    当21世纪叱咤风云的火花女王,转眼成为林氏集团的懦弱千金。强者之魂,霸气重生。各种白莲花、绿茶婊给我听好了!你们欠我的我会一点一点让你们还回来!呵呵!妹妹!终有一日,她要夺回属于这个名字的一切,重塑昔日辉煌,搅翻你们甜美的生活,走出一条青云大道。“姐姐。对不起,我不想死。”梨花带泪,让人好不心疼。“呵呵。对不起?我的好妹妹。姐姐说过的,你欠我的我会让你十倍偿还,现在时候到了。”“小欣欣,人家没地方睡了,带人家回家嘛!”谁能告诉我这只妖孽那里蹦出来的!明明是只公的,哦不,明明是个大男人,怎么那么....
  • 王爷的女将军

    王爷的女将军

    她,是王母最宠爱的女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是二郎神手下的得力干将,却因功高盖主被打下凡间,她,为寻他转入凡间,却在投胎的那刻只留一魄于凡胎中,成为叱咤风云的女将军,却独独对已成王爷的他痴恋纠缠,她因失了一魄忘却前因独独对美人抵挡不住诱惑,白狐怜她,放她完魂,而已成女将军的她与他相遇。
  • 法相狂潮

    法相狂潮

    神纹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法相天地这门从大乘期才能涉足的巅峰神通瞬间普及开来,修行标准直降至元婴期。在这个元婴多如狗的时代,经典的三头六臂法相,佛门传承的罗汉金身法相,妖族特色的本源法相,甚至生活化的挖掘机法相、添加剂法相、显微法相……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法相狂潮。
  • 我的女王是财迷

    我的女王是财迷

    虽然她有点坑,不仅各种暴力,还财迷……但是没办法,他就是喜欢被她使唤,就是喜欢她见钱眼开的模样……
  •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 再改变

    先适应,再改变,这是成功的铁律。因为它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无论对于哪个行业,经营人际关系也好,经商也好,谋职也好,为官也好,都必须要经历适应、后改变的发展过程。遵循了这条铁律,你的事业就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学会了适应和改变,你就会成为事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