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8500000044

第44章 宋词篇(6)

上阕第一句直抒面对风雨的态度。穿透树林、击打树叶沙沙成声的雨,堪可令人惊慌失措,或者狼狈不堪。但词人的态度不但是“莫听穿林打叶声”,将外界风雨置之度外,甚至可以在风雨中安步徐行,吟诗作对,其从容泰然,他人难及。“莫听”、“何妨”相互呼应,随口说出,更见超然之态。后三句承前细写。竹杖芒鞋本粗陋无以抗风雨,可在面对风云变幻安然处之的词人看来,比之高头大马甚至更加轻便。一句反问“谁怕”,不但超然,更见傲然之态。最后一句收束上阕,言词人直欲“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况偶然途中遇雨?此一超旷论说,使此前的雨中徐行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苏轼基本人生态度的表达。

下阕一转,以料峭春风吹得酒醒转出另一境界。“酒醒”,意味着前述傲然行动、超旷议论略带醉意。此时风之料峭,雨之冷冽,使词人在“微冷”中醉意顿消,前此态度似乎也颇让人怀疑。但作者以“山头斜照却相迎”的叙述另推新境,产生柳暗花明的效果,词人也在自然风雨的阴晴变幻中获得更深沉的体会,而非一时的醉中壮语。“回首”以下,表面写自然风物,实际写更深沉的人生态度。此时,词人心境已进入一个更为高妙的境界:不是傲然从容面对风雨,而是根本无风雨一念,人世浮沉荣辱,俱已不在词人的心灵范围内。超然至此,已至极致。

全词构思巧妙,平中见奇,从遇雨之吟啸徐行升华为超然世外,不以物喜,不因己悲,从而使人在沉浮荣辱中以人格的超旷消解所遇到的挫折磨难,立意高远,非常人能匹。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1]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2]。谁见幽人独往来[3],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1]黄州:今湖北黄冈。定惠院:黄冈东南的寺院。[2]漏断:漏中水滴尽了,指已经夜深。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3]幽人:幽居之人。此处苏轼以幽人、孤鸿自况。[4]省(xǐng):知晓。

【鉴赏】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突遭逮捕,险遭杀头,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五年(1082)期间。

上阕首先塑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梧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景象,构成了一幅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色调的景色叙述,其实是人物内心孤寂的反映。寥寥数语,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落寞的人推到前台。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法,这句词表达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其一是词人自叹,谁见我幽居之人寒夜难眠呢?知我者只有“飘渺孤鸿影”;其二,寒秋深夜当中独自往来的幽人,正是像那夜半被惊起的飘渺孤鸿影啊。在此,幽人与孤鸿互衬,其类虽异,其心则同。实际上,幽人即是孤鸿,孤鸿即是幽人,这一种互喻叠映关系,使下阕所写孤鸿,语语双关,词意高妙。反问句的使用,使得词作情感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叙述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栖身不肯栖的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心境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亡,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虽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令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动作的叙述,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境况。苏轼为人正直,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如“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但却意境不同,苏轼词中的孤鸿,虽然有乌鹊的凄惨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各种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落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作者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全词明写孤鸿,暗喻自己,鸿人合一,不即不离,确实当得黄山谷的至评:“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青玉案

苏轼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1]

三年枕上吴中路[2],遣黄犬[3],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4],莫惊鸳鸯,四桥尽是[5],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6],常记高人右丞句[7]。作个归期天定许[8],春衫犹是,小蛮针线[9],曾湿西湖雨。

【注释】[1]该词作于哲宗元祜七年(1092)。贺方回,名铸,号庆湖遗老,宋代词人。其《青玉案》原作为:“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伯固,苏坚的字,曾任杭州监税官。吴中,今江苏苏州,苏坚的家乡。[2]三年:苏坚随苏轼在杭,已三年未归。[3]黄犬:晋陆机爱犬名。《晋书·陆机传》载,机有黄犬,能从洛阳带书信到吴,又从吴带书信返洛。[4]松江:吴淞江。小渡:渡船。[5]四桥:指姑苏垂虹桥、枫桥等四桥。[6]辋川图:唐代作者王维绘于蓝田清凉寺的壁画。王维有别墅在西安东南蓝田县境的辋川。[7]高人:高士。高洁的隐士。右丞:王维曾做过尚书右丞。杜甫《解闷》:“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8]天定许:指已获朝廷许可。[9]小蛮:白居易的家伎,以腰肢柔软称名。这里以代指苏轼侍妾朝云。

【鉴赏】这首送别词,是苏轼知杭州时为送苏坚归吴中而作。

苏坚字伯固,在杭州曾助苏轼浚西湖,修长堤,与苏轼相友善。但苏轼此词别开生面,落墨不在“别”而在“归”。

上阕写送友归去吴中。“三年”两句写对友人的理解和别离。伯固随苏轼三年,枕上魂牵梦萦希望归去,如今成行,词人既为这而感到欣喜,为朋友而感到高兴,也为朋友即将离别而生眷恋。但欣喜为主,所以使可以洒脱地“遣黄犬,随君去”,希望伯固去后可以遥致书信,以慰朋友挂念之心。“若到”以下,想象伯固沿途景象。松江小渡,鸳鸯四桥,都是老夫曾游过的地方,虽是想象,亲切如在目前,使人顿生物我两忘之心,也生思旧慕归之意。

下阕写思归情怀。“辋川图”既是写吴中风光如画,也借王维“辋川图”一典表达归隐情怀。苏轼宦海沉浮,始终不忘归隐以求身心的宁静自由。王维后期的隐居生活和词中情调便成了苏轼经常羡慕叹息的对象。在词中,伯固思归已然成行,自己则更因伯固之归吴中而慨叹自己欲归而不得归。“作个归期”为铺垫蓄势之后直接吐露心愿,这一愿望强烈如斯,甚至连天都已经被感动。被西湖雨淋湿的春衫便是天已许的证明了。此处的天,既是自然的青天,也隐指握有士人命运的朝廷。春衫湿,是送别时雨景,也是惜别时情谊,更使人思念做春衫之人。“小蛮”一词,借白居易姬人名指爱妾朝云。春衫上细针密线,皆是相思密意,更增归隐之意。

全词,明写送友归乡,暗写自己思乡怀归。典故贴切,语意丰富;语言自然通畅,虽是和贺铸韵,却无丝毫勉强处。

贺新郎[1]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2],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3],扇手一时似玉[4]。渐困倚、孤眠清熟[5]。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6]。待浮花、浪蕊都尽[7],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8]。又恐被、西风惊绿[9],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10]。

【注释】[1]此词作于苏轼出守杭州时,约在哲宗元祜四年(1089)至六年间。《古今词话》:“苏子瞻守钱塘,有官妓秀兰……子瞻因作《贺新郎》,令歌以送酒。”[2]槐阴转午:指槐树影移,时光过午。[3]生绡:未经过捶捣、练丝程序的丝织物。制衣需织物柔软,故加以捶练;制扇需织物挺括,故用生丝。[4]扇手:白团扇与素手。[5]清熟:安稳熟睡。[6]“石榴”句:化用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山榴花似结红巾。”[7]浮花浪蕊:指浮艳争春的花朵。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榴花夏开,两句言榴花繁盛时,百花俱已零落。浮、浪,有轻薄意,言其不能长久。[8]芳心千重:以女人喻花,形容石榴花瓣的重叠。[9]西风惊绿:言秋风起后,榴花凋谢,只剩下绿叶。皮日休《石榴歌》:“石榴香老愁寒霜。”[10]簌簌:出于元稹诗:“风动落花红簌簌。”

【鉴赏】此词的写作背景,无有定说,故词的兴寄深义,也殊难确定。但千年之下,众所公认,此词无疑一篇佳作。

上阕开篇几笔勾勒,便活画出一处幽独静寂的华美屋宇。其间,“晚凉新浴”的佳人在这种幽雅静谧的气氛中若有所思。“手弄”两句,是出浴美人举止神形的一个特写。“团扇”是古代女性悲剧命运的象征,“手弄团扇”的下意识动作,含有佳人被弃的深意幽思。而团扇所衬出的美人冰肌玉骨,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韵致。“渐困倚”一句,写美人浴后困倦袭来,沉沉入睡。“孤”、“清”两字,点出美人处境和心境的孤寂凄冷,也与前面所描写的环境相互协调。“帘外”三句写入梦后情景:睡梦中恍惚有人推窗,惊醒瑶台好梦,若有所待醒来一看,但是哪有人影?只有风敲竹的声音,徒增人怅惘烦恼而已。

下阕写榴花,而花人相映。第一句叙述石榴浓艳之状,用“蹙”字形容半吐榴花,兼有美人蹙眉含颦风致。“待浮花”两句,以拟人手法将晚开之石榴写得不同凡俗:无意争春,晚芳独放,在群芳过后的寂寞中“伴君幽独”,不单浓艳,更是气节不凡。“秾艳”两句,进一步点染花的美好形态,也托喻美人内心的幽愁深思。“又恐被”几句,担心芳容难久,很快被风吹得零落衰飒。只怕君来时已无秾艳可以看取,而只能对酒花前,见榴花之残蕊与美人之清泪了。

胡仔云:“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后世对此词众说不一,就在于以花喻美人虽显,但美人是否有喻君臣遇合或者独守节操之意,却在若即若离之间,难以坐实。但这种情景更显出此词意境的深远与读解的多种可能性。

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1],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2]。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避暑摩诃池上[3],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前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4]?乃为足之云[5]。

冰肌玉骨[6],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7]。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8]。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9]?夜已三更,金波淡[10],玉绳低转[B11]。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注释】[1]眉州:今四川眉山。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2]孟昶(chǎng):五代时蜀国后主。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同时,好填词,知音律,在位三十一年,国亡降宋。[3]花蕊夫人:孟昶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摩诃池:建于隋代,前蜀改称宣华池,水边建殿阁楼亭,称宣华苑。故址在今成都城外昭觉寺。[4]洞仙歌令:即洞仙歌。其调首见于苏轼《东坡词》,又名《洞中仙》、《羽仙歌》、《洞仙歌慢》等。[5]足:补足。[6]冰肌:肌肤像冰雪一样莹洁。《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7]水殿:筑在摩诃池边的便殿。[8]欹(qī):同“倚”,斜靠。[9]夜如何:《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10]金波:指月光。《汉书·礼乐志·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B11]玉绳:星名,位于北斗星斗柄二星的北面。玉绳低转,表夜深。

【鉴赏】词本兴起于席间佐欢,所以多唱男女情爱、女性风情等内容,一直被人称为艳词。但苏轼此词虽写女人体态,却写得既见旖旎风姿,更显出超逸气质。

上阕写暑夜花蕊夫人水殿倚枕纳凉之姿态。“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两句,据其序当为蜀主孟昶的佚词残句,以冰玉形容美人肌骨之冰莹玉润,不但见其天生丽质,更将夏夜之暑气与人世俗气一笔排除。苏轼借此所留下的空间和奠定的基调,展开想象,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夏夜消暑图。作者选取了几个细节,勾画出环境的清丽和美人的慵困。水殿、绣帘、明月,只见夏夜中的清凉,而将“大热”迹象淡化出摩诃池以外,使环境与美人的脱俗相到协调。“暗香”这一朦胧意象,更是兼摄摩诃池荷风之清香与美人冰肌暖玉之体香,写得艳而不俗。“绣帘开”几句,既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在朦胧的月光掩映中见出花蕊夫人的美丽姿态,又以明月似乎也在偷窥美人的奇妙想象从侧面衬托出美人的绰约多姿。“欹枕钗横鬓乱”一句,直出现一幅暑热中慵懒娇柔美人纳凉图,使前面的衬托渲染落到了实处。

下阕写想象当中携手赏月的蜀主及花蕊夫人相对夜色而生的流年之慨,纯是凭空的想象,却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起来”两句写宁静深夜中的君妃同望流星划过银河,以携手月下的爱侣隐对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宁静幸福感而又隐隐有一丝好景难长的怅惘。“试问”以下,似夜深时喁喁私语的对话,既勾画出一幅月波淡淡、星斗暗转的深夜景色,又将这一丝幸福中的怅惘若隐若现地传达出来。似乎既盼着送爽的西风退暑,又似乎伤感着秋暮的草木摇落之悲。

纳凉只是平常景象,词人却在此传达出更深的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从而使境界顿时不同。词前小序如幻如仙的描述,更使词作飘渺有仙气。

八声甘州

苏轼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1]。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2],几度斜晖[3]?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4]。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5]。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6],空翠烟霏。算作者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释】[1]“有情”两句:隐喻本词的时间地点与来由。潮指钱塘潮。杭州东南钱塘江边有一巽(xùn)亭,苏轼与僧友参寥曾在巽亭观潮唱和。[2]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属萧山县,是古时从萧山到杭州的重要渡口。[3]斜晖:落日的光辉。[4]“不用”两句:应作一句读,即用不着去思量古今兴废,也用不着去俯仰昔人的是与非。[5]忘机:即泯灭机心,无意名利权位。机指机心,即机诈权变的心机。[6]春山:春天的山光美景。

【鉴赏】这首词是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由杭州知州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将离杭赴汴的寄赠之作,为其豪迈旷达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受赠者参寥(子为尊称),是一僧侣,号道潜,於潜(旧县名,今并入浙江临安县)人,善诗词,与东坡极友善,且交往甚密。

全词上下阕都以景语发端,议论继后,但融情入景,并非单纯写景;议论中又伴随着激越深厚的感情一并流出,大气包举,格调高远。写景、说理,其核心全在第一句一个“情”字,有情与无情,都是抒写苏轼历经坎坷后体会人生的深沉感慨。

同类推荐
  •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本书为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系列中的一本,该丛书分别为50位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作品集。本书精选著名作家王培静小小说作品80余篇。其作品语言朴实中带有机智,不温不火中带有力度,精彩、传神。这是一本小小说文集,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励志读物。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真爱,37℃

    真爱,37℃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他们就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读者签约美文作家丛书》的作者。《真爱37℃》为丛书的其中一册。《真爱37℃》收录了《读者》签约作家李丹崖的经典作品。
热门推荐
  • 相剑欢

    相剑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春去秋来,新旧交替,这是自然和人类文明都摆脱不了的规律,人生更是如此。
  • 梦游奇遇记

    梦游奇遇记

    主角与同学前往乡村郊游,进村后同伴弃车走散,经历了迷路丢手机遇怪人等奇事后扔然没有线索,接下来又会主角又会有什么离奇遭遇呢?
  • 蜜宠甜心:宝贝别想逃

    蜜宠甜心:宝贝别想逃

    初次见面,她不小心把整杯冰淇淋扣在他头上,紧接着顺势将他扑倒并夺走了他十几年的初吻!而他则是一脸厌恶的将她推开,害得她差点儿摔伤......第二次,为了报复他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全校人的面,将她壁咚+强吻!为她狠狠地拉了一顿仇恨值,让她好些日子被那些花痴们扰得不得安宁......。。。第N次...某女咆哮了,“死变态,你给我从老娘身上起来!”某冰山邪魅一笑,手不安分的在某人的身上滑动“我还有更刺激的要不要试试?”某女羞红脸气结,“流氓!你给我滚!......唔!!”微凉的薄唇压下,堵住了那张诱人的小嘴。【本文宠文,适当小虐下酒菜~表示作者无节操,甜蜜爆宠无下限!!!】(文正在修改中...)
  •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我最想学的销售心理学

    "本书巧妙地将心理学与推销学融为一体,并综合消费学、人际学、口才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读心术、说服术、倾听术、掌控术、暗示术、攻心术、博弈术等各种销售中的心理策略和战术,并结合诸多生动活泼的营销案例和小故事加以说明,旨在帮助每一位推销员掌握销售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巧妙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在推销中百战百胜。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中强调心战为上,对于销售来说也莫不如此。先读顾客心,后学生意经。读懂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天下就没有难做的生意。突破了顾客的心理防线,就能把任何东西卖给客户。"
  • 金嫁

    金嫁

    为了荣华富贵,上一世她斗的太幸苦,却终究是凄惨结局,这一世就让她悠闲养老吧,可那些跳梁小丑偏不让她如愿,看来老虎不发威,还真有人当她是病猫啊……
  • 十年亦梦

    十年亦梦

    她就是因为一句玩笑话就开挂般的穿越了!她的身边总是无缘无故的出现美男!她的身份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都好得离谱跑!有人说“这是前世缘故,也有人说是仙女下凡”那她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呢?是仙女下凡或仙女下凡还是------另有其它
  • 幻想日记之樊血奇缘

    幻想日记之樊血奇缘

    生活所迫,校园奇遇,幻想日记究竟在写什么,樊血该何去何从。
  • 总裁霸爱:复仇娇妻拢入怀

    总裁霸爱:复仇娇妻拢入怀

    “我要吃澳大利亚冰淇淋!”某女舔了舔嘴唇。第二天,直升机来到她家顶上“夫人,冰淇淋在此。”一堆人护送着冰淇淋走了出来。“我要让夏家永世不得翻身。”当天晚上,新闻播出了夏家破产的消息。“我要你!”晚上,一个帅气逼人的男人爬上了林晴妍的床。某男抱住了林晴妍,“我的强悍妻子,我都满足你的所有要求了,你是不是应该也要满足我呢?”
  • 炽情总裁:豪门千金

    炽情总裁:豪门千金

    不管是曾经的你或如今的他,我都。感觉太陌生了。他,高冷背后竟是脆弱,而他,表面温柔背后竟是......以前,我不曾知道真相,几年后,你突然的出现,发生一系列的事,我才发现。。。他,曾经是我最信任的男人,可是慢慢开始,我对他感到陌生了。
  • 他来了,快跑

    他来了,快跑

    一个屌丝的异时空旅行,附身后一秒变豪门,面对家人的期许,他是选择被现实推着亦步亦趋,还是决心自己去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