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4200000010

第10章 记述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史书(2)

《金史》本纪十九卷,列传七十三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共一百三十五卷。记事始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1115年),终于金哀宗天兴三年蒙古灭金(1234年),共120年的历史。在元朝编修的三史当中,《金史》是公认写得最好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来编写,时间比《辽史》宽裕,所以内容简明扼要,首尾完整,体例一致。

金朝建国在中原地区,由于上层统治者爱好文学,所以金朝的文学水平比较高,注重史料的记载,金国各朝都有实录(所谓实录,这里指编年体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也有一些私人记载自己祖先事迹的文字也为实录,其实质是真实的记录)。为《金史》的编纂提供了大量史实,所以《金史》记载的内容很丰富,完整地保存了金代的历史。本纪的第一卷是《世纪》,记录了金国祖先女真族的发展历程,并且把每一任酋长都追封了帝号,当然这些帝号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第十九卷是《世纪补》,记录了那些后世子孙在金朝做皇帝但先世不是酋长的人,也被追封为皇帝。这只是后代显耀以后的粉饰,不能当真,“世纪补”的这种历史记载体例则被《元史》和《明史》继承。

《金史》列传当中的姓名比较复杂,金人有女真族的姓名,后来又有汉名,例如完颜阿骨打的汉名是完颜旻。有些名字的翻译不准确不统一,同一个人名的翻译在书中就有不同,例如阿骨打一个儿子汉名宗杰,女真名有的写“木里也”,有的写“没里野”,宋辽金处于同一时代,好多人的传记是穿插的,而同一人名的记载在各史当中也有差异,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金史》的志有十四类,写得比较详细,记载全面,《地理志》记载了北方各个州县的设立演变情况,为后代考察辽宋时期我国北方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没有《艺文志》。表中《交聘表》记录了复杂的外交关系,清晰明了。

对于《金史》的校勘工作,清代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以施国祁《金史详校》为最好,阅读《金史》时可以互相参考。

宋辽金三朝处在同一历史时代,要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要同时参考三部史书,三部史书的总体质量不是很高,有很多的错误和疏漏,元朝灭宋金而立国,所以避讳的事情比较多,新的朝代建立后,不为舍身保卫前朝的人立传,有些誓死捍卫疆土的将领名人事迹在传记中得不到体现,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是很好理解的,哪个朝廷都不会宣扬威胁自己统治的人。

《元史》修史总裁是明代宋濂、王祎。《元史》前后经过两次编修,参加的人员共有三十几人,而两次的编修时间加起来也就是一年,是《二十四史》中完成时间最短的史书,后来宋濂将两次编修的《元史》合在一起,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元史》。《元史》的材料主要依据元朝的实录和《经世大典》以及一些采访的资料。《经世大典》是元朝一部记载当时典章制度的书,而采访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元朝末代顺帝一朝,由于国家动乱,战事四起,关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典籍记录很少,只能到各地去收集资料,像这样官方大型的资料调查行动还是很少见的。

《元史》本纪四十七卷,列传九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共二百一十卷。记事始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建国(1206年)终于元顺帝被朱元璋赶下台带着蒙古族各部北上(1368年),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其中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以后的历史比较详尽,忽必烈一朝的纪就有十四卷,记述很详细。

《元史》的列传写得纷繁复杂,而且矛盾错误很多,情况和《金史》差不多。志是《元史》中写得比较好的,分了十三类,没有《艺文志》,从志中可以看到元朝统治下的各种典章制度,其中元朝将中国人分四等,一等是蒙古人,是当时的贵族和统治阶级;二等是色目人,指当时西域各族人;三等是汉人,主要指女真、契丹等族以及北方的汉族人;四等是南人,是指在南宋统治下的汉人。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汉人,尤其是南方的汉人生活是很凄苦的。元朝不重视文学,科举制也是时断时续,在这一时期戏曲很发达,好多文人士子做官无门,为了生存只能卖曲为生,在勾栏瓦舍中挣扎。表分六类,其中三公、宰相二表比较详尽。

《元史》各个部分后面没有论赞一类的评价,明代特务机构发达,朱元璋出身低微,猜忌心重,修史大臣也是怕祸从笔下出,忌讳很多,为了避祸,明哲保身,将写史之格都丢掉了。由于《元史》的成书时间仓促,参与人数众多,史料不均,所以导致《元史》的错误较多,内容重复。元朝是蒙古族治国,文字记载有汉文和蒙古文两种,明朝编史时的蒙汉文字互译没有统一标准,人名不统一。尽管《元史》有很多缺点,但由于好多元朝资料至今已散失,所以它所保存史料的价值是不能忽视的。

后人由于对《元史》不满意,对其作了很多修补校正工作,著名的有清李文田的《元秘史注》,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以及近代人柯绍忞的《新元史》,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元史》的参考资料。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在清代编修,前后历经95年成书,是《二十四史》中编修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官修史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书,成书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朝入关第二年(1645年)一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这一时期虽然很早就下诏编修《明史》,但由于清朝刚刚入关,根基不稳,反清运动频繁以及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没有良好的修史环境,再加上明朝刚刚灭亡,史料不足,又由于用人不当,所以《明史》的编修几乎没有什么进展。第二阶段是康熙十八年(1679年)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朝的统治渐渐牢固,开始实行一些文化政策,例如招揽名士,实行举荐制。徐元文监修《明史》,集合了一大批人才。虽然徐元文本人没有太高的史学之才,但是很有号召力,对《明史》的编修起了推动作用,后来王鸿绪做《明史》总裁,在1714年呈献《明史》列传二百零五卷,后来又在1723年呈献纪、传、志、表三百一十卷,这些被后世称为王氏《明史稿》。第三阶段是雍正元年(1723年)到乾隆四年(1739年),清朝重开史局,以张廷玉、朱轼为总裁,同时参与修史者还有25人,以王氏的《明史稿》为底本,在1735年完成,1739年刊刻成书流行,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明史》。

《明史》的主要材料来源于明朝的实录和朝廷内部的一些记载,明朝注重史料的整理,因此留下的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多,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私人记载和文集。

《明史》的署名是张廷玉等人,本纪二十四卷,传二百二十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共三百三十二卷,再加上目录有四卷,一共三百三十六卷。记事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终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明史》的本纪简明扼要,可以看成是全书的纲领。列传是全书的主干,占了全书的五分之三,其中独创的类传是《阉党传》《流贼传》和《土司传》。《明史》的传不以家族为主要单位介绍,而是同类或相似的人放在一起记录。志中的《历志》有附图,是以前史书中所没有的。有《艺文志》,专门记录明代时期的书目。《刑法志》中对于明朝的“厂卫”制度记录很详细,明朝发达的特务机构,特别是人们熟知的东厂、西厂,在《刑法志》中都有体现。表中首创《七卿表》,是指六部尚书加上都察院都御使七卿,便于查阅。

总之,《明史》的编修,借鉴了前代史书的编纂成果和经验,各部分体例整齐完备,是《二十四史》中除《宋史》之外,卷数最多的史书。虽然成于众人之手,但是编修时间长,史料丰富,记载翔实,例如明朝的一些社会矛盾、政治情况、人民生活都能有所体现。当然有关清政府统治利益的事情就尽力回避了,例如有关抗清英雄的记载就很简单。清朝入关后,南方成立的南明小朝廷之事都尽量避而不谈。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史上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时期,经济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民族矛盾和阶级冲突也比较明显,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时期。《明史》中对于明朝的社会经济和生产制度方面的记载比较少,今人黄云眉先生的《明史考证》是阅读《明史》时很好的参考资料。

同类推荐
  • 血祭昆仑

    血祭昆仑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定江山

    定江山

    头脑缜密,做事万无一失的人如果穿越会怎样?答案是争夺霸业,权倾江山。如果这人是女子呢?不怕,可以变成男子嘛。且看她创造霸业
  • 历代律令(上)

    历代律令(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挥剑盛唐

    挥剑盛唐

    跟富人讲道德如同跟穷人讲面子,痴心妄想,富人的面子重于道德,穷人的道德重于面子,他们的区别源自阶级,即特权。消除特权如同黄金的纯度只能无限接近,所以佛家的众生平等给了人们一丝曙光。打破如此道德,颠覆古老传统,建立新的秩序,将是他的使命—李白,他生活在盛世,在他的内心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宏图大志所准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样纵横天下当仁不让的王霸气度,是盛唐时代锻造出来的性格,是时代精神的象征。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盛世下的黑暗,富人中的贫民,把不公衬托的淋漓尽致,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在行动上成了狂傲不羁,个性张扬,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自此字典中出现了积极浪漫这个成语。
  • 混沌三国

    混沌三国

    他本只是一个小混混,却被天庭神仙招去拯救三国动乱,魔神刑天附于董卓之身,三国历史危在旦夕。他临危受命,是否能担当起拯救历史与人民的重任?且看他如何招兵买马,收拢人心,化险为夷,周旋于各势力之间,屡获奇胜,还历史本来面目……
热门推荐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我们把企业或者社会比喻成一列火车,制度就是企业或者社会列车运行的轨道。大家知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这当然需要铺设高速铁路,没有高速铁路就没有高速列车运行的高速度!制度的作用从中可见一斑。当然,我们说的制度高于一切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在阅读本书之后,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对制度的作用和制度的建设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 深度迷失

    深度迷失

    白领李冰红被莫名其妙卷入一桩凶杀案,为了洗清冤屈查明真相,李冰红在自由作家蓝一方的帮助下展开了调查,但与她接触过的证人一一离奇死去,李冰红发现事情更加复杂,自己的过去竟然全部是虚构的,实际上她只存在1年的真实记忆。是谁抹去了她的真实记忆又给她伪装了虚假的过去?除了警方还有两路神秘人在追捕她,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一直像猎犬一样对李冰红紧追不舍的警察沈阳身上隐藏了什么秘密?尽全力帮助李冰红的蓝一方来历也扑朔迷离,最终一切都指向了荒山中的一座废弃已久的研究所,真相在那里大白……
  • 加州的群山

    加州的群山

    本书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多次穿越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峻岭的随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俊美、冰河湖泊的恬静、岩洞的幽深曲折等。
  • 伊心伊意

    伊心伊意

    从级大学新闻系毕业,辛伊回到家乡的电视台,开始属于她的主持生涯。从民生新闻新主播,到电视台的当家花旦;从二流电视台起步,到全国金话筒的最年轻获奖者;她一步一步展现着属于自己的绝代风华,没有不入流的电视台,只有不上进的主持人,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她心中的执念——她要证明当初被父母抛弃的自己是最优秀的女儿!(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良辰好景:腹黑甜妻求亲亲

    良辰好景:腹黑甜妻求亲亲

    他很可笑。几乎她有时间了就去捉弄他没想到五年后她会嫁他……【请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
  • 重生民国小媳妇

    重生民国小媳妇

    顶尖特工关月带着空间重生于民国,嫁给国民党一营长。。。
  • 保密局之谍战

    保密局之谍战

    一个潜伏在保密局的特工用自己的机智做地下工作。(纯属虚构,不要对号入座。)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花开花落寒玉情缘

    花开花落寒玉情缘

    那一年,他遇到了从天而降的她,他唤她神仙妹妹,不久,她要走了,他给她一只银铃,她回他一块寒玉,他问她到哪里可以找到她,她只是冷冷地说,去太白山,可以找到她。许多年后,他寻她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波折,但,还是没有她的消息……他不知道,原来,她一直在自己身边,自己却伤她无数次……然而,五年的陪伴,终到尽头,她为了凝紫,受下了他亲手刺她的那一剑,命不久矣,她还是像当年一样,只是冷冷留下了一句:“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你,从头至尾,那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或者,你从未懂得,什么是爱。”
  • 二师兄的幸福生活

    二师兄的幸福生活

    二师兄的梦想是左边抱着嫦娥,右边抱着高小姐。咦?小狐狸,你干嘛抛媚眼!莫非二师兄真的很帅?让我们来跟着二师兄的梦想走进他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