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9100000002

第2章 除夕饺子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各式各样的食俗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吃饺子的习惯,饺子馅有各种各样,如芹菜馅、韭菜馅、牛肉馅、鱼肉馅等,制作方法也五花八门,如蒸饺、煮饺、煎饺等。人们喜欢在破五(农历正月初五)吃饺子,入伏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尤其喜欢在除夕吃饺子。要说这除夕饺子,不仅做法吃法都很讲究,更象征着团圆、喜庆,成为中国食俗的一大景观。

我们都知道除夕夜要吃饺子,可是饺子从何而来,又为什么要在除夕夜吃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饱受饥寒之苦,有的甚至双耳冻伤。南阳有个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看见百姓受疾病折磨,心里非常难受,决定为老百姓治病。由于人多,他和弟子在空地架起帐篷,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和汤一起送给人们服用。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老百姓喝了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从冬至吃到除夕,不仅抵御了寒冷,还治好了耳朵的冻伤。于是,人们就在庆祝新年时一起庆祝耳朵复原,模仿张仲景的方法制作这种食物,称其为“娇耳”。以后,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常在春节吃“娇耳”,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娇耳”吃是万万不行的,这段故事里说的“娇耳”就是现在的饺子。从这则故事看,饺子和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可能都起源于张仲景的“娇耳”。

关于饺子的起源,不仅有民间传说,也有实物和史料考证。1959年在丝绸之路的要塞吐鲁番,从一千四百年前的王墓中出土了作为随葬品的被风干了的完整的饺子,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饺子,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关于饺子的史料记载,就产生了一种说法:饺子起源于中亚,其后普及到全世界,出现了藏饺、沙俄饺、印度饺等,后来传到了中国。还有人认为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关于饺子的史料,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扬雄《方言》中关于馄饨的记载,后三国时魏人张揖的《广雅》中也提到类似饺子的食品。饺子在历史发展中有过很多名称,文献中就出现过“娇耳”“扁食”“汤中牢丸”“时罗角儿”“粉角”等等,现在南方人说的“馄饨”也是饺子的另一种叫法。可见,饺子的历史十分悠久。

至于除夕夜吃饺子,可追溯到明朝。明初,人们常用饺子祭神敬祖,而且要在除夕夜十二点之前把饺子吃掉,因为此刻正是子时,且值年岁更替,吃饺子(交子)可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喜庆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后来的人们沿袭了这个传统,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十二点之前吃饺子。

随着历史发展,除夕吃饺子早已不仅仅限于“更岁交子”一个意义。春节是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在春节期间,长辈们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休息,给家人添置新衣新物,并且包饺子庆祝新年,子女们则不管多远,都会赶回家和亲人团聚,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其乐融融,饺子就这样带上了团圆的色彩。在艰苦年代,饺子作为庆祝春节的食物,对穷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很多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除夕饺子成了一家人心中的期盼,盼除夕饺子,就好像盼着来年的平安、幸福。小小的饺子成了与家人团聚的象征,成了新的一年希望与收获的象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渗入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心中。

除夕饺子不仅意义独特,从选材到煮法、摆法、吃法都有特殊的讲究。

首先是选材。包饺子是件麻烦事,要擀饺子皮,还要和饺子馅。饺子馅有多种,常见的就有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三鲜馅、芹菜馅、酸菜馅、白菜馅、野菜馅、鸡肉冬笋馅、鱼肉韭黄馅、香菇肉馅、香菜馅、西瓜皮馅、茴香馅、番茄鸡蛋馅……其中以猪肉馅最为正宗,可与任何蔬菜搭配。除夕时人们包饺子选馅不仅要根据个人口味,还要考虑饺子馅中蕴含的意义。人们通常会根据饺子馅的发音,取它们的谐音意义,在各种各样的饺子馅中寄寓美好的心愿。比如芹菜馅有“勤财”谐音,顾名思义,是对勤奋务实的鼓励和追求;韭菜馅中有“久财”之意,是祈求长久的物质财富,也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祷;酸菜馅中酸菜就是“算财”,计算自己的财富;白菜馅是“百财”馅,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野菜馅是“野财”之意,绿色、健康的意外之财,谁不喜欢呢?此外,还有些饺子馅像香菇馅,人们根据香菇向上鼓起的形状赋予它努力、进取、向上发展的意义;牛肉、羊肉馅中的牛、羊也都是吉利的字眼。饺子馅中都带有美好的祝福,除夕时吃进这种祝福,来年就有个好运气。

其次是煮饺子。除夕夜煮饺子烧火用的柴草要用豆秸秆或芝麻秸秆,代表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锅里煮饺子不能乱搅,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铲动,形成圆形,有“圈福”的意思。有些地方煮饺子时还要加入少许面条共煮,与饺子一起吃,细细的面条和元宝形的饺子在一起,寓意“银丝缠元宝”,图个吉利,寄托人们的美好希望。

饺子煮好后,不能胡乱摆放,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意思也是“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要摆放九十九个饺子,意思是“久久福不尽”。 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很穷,大年三十家里没有面也没有菜,听着邻居剁菜包饺子心里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向亲友借来白面,又胡乱弄了点杂菜凑合成馅,包起了饺子。因为饺子格外珍贵,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摆得非常整齐,也很美观,刚刚从天庭回来的灶王爷看了很高兴。和这户人家同村的有个财主,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根本不把过年这顿饺子放在眼里。财主家用肉、蛋等料包成了饺子后,胡乱放在盖帘上,灶王爷看了很不高兴。吃饺子时,财主家的猪肉馅变成了杂菜馅,而那户穷人的饺子却变成了肉蛋馅的。原来,是灶王爷对财主家包饺子的态度很不满意,为了惩罚他,就把两家的饺子给暗中调了包。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把年三十的饺子摆放得整整齐齐,以讨个“圈福”的彩头。

最后是吃饺子。除夕的年夜饭有很多种,其他的可以不吃,但饺子是必须要吃的,吃饺子时还不能囫囵吞枣,得慢慢品尝,因为说不定哪个饺子里就有一枚硬币。除夕包饺子时,通常会放几个硬币在饺子馅里,谁有幸吃到,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会有钱花,或长命百岁。此外,有些老人还会边吃边念“菜多,菜多”(财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的盘、碗,乃至煮饺子的锅,摆放生饺子的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偶数饺子,意思是“年年有余”。

俗话说:“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不仅味美,还为中国人的春节增添了说不尽的节日气氛,意义更美,真可谓是中国第一“美”食。

同类推荐
  • 生活的儒学

    生活的儒学

    本书为作者自编文集,主要围绕“生活的儒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涉及礼乐文明、人文美、风俗美、饮食文化等。此外,作者近一年来以相同主题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讲演,颇受欢迎。本书初步目录具体如下:一、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二、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三、生活儒学的面向;四、人文美学的研究;五、人文美的道路;六、风俗美的探讨;七、生活美的追求;八、饮食男女之道;九、饮馔的政治学;十、生活的艺术化;十一、另类生活美:隐逸;十二、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

    本书解读了近六七十年响当当的名字:鲁迅、胡适、顾颉刚、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苏雪林、沈从文、陈寅恪、胡风、胡兰成、郭沫若、孙犁、萧乾、乔冠华、胡乔木等。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热门推荐
  • 虹藏不见

    虹藏不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萌学园的故事

    exo萌学园的故事

    当时代偶像exo发现了自己离奇的身世,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的魔法领域萌学园时,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合作者落幽一起去探寻这个故事吧!
  • 青乌王

    青乌王

    奉劝你一句老话,别骂太监,别惹老官,别压风水先生,别拆靠山。风水阴阳事,信则有,不信则无。相信的来看看里面的门道。不相信全当故事,看个热闹。
  • 缘分是这样奇妙

    缘分是这样奇妙

    故事围绕学音乐的女主和她喜欢的明星一起小时候生病住院时邻床的哥哥展开。到底是选择自己喜欢多年的明星还是当年对自己有恩的邻床哥哥。
  • TFBOYS之曾经的你

    TFBOYS之曾经的你

    这是一部青春浪漫、虐心的小说,讲了男主角和女主角小时候是好朋友,但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女主和她的家人移民到美国了,不过在中国还有她的姐姐是男主角的经纪人。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仙凡逍遥录

    仙凡逍遥录

    此卷乃借子虚乌有事,来展人生百面,以说真正之逍遥。所谓:‘本是子虚乌有事,满文荒唐无稽谈。心存大爱真善美,自是人间逍遥仙。’俯仰芸芸众生,有谁能跳出名、利、情三毒之害。名者欺心,利者害人,情者乱性。理应‘淡看名利是非事,正心世间万种情。’青琳因上辈恩怨,被师叔所害,绝美容颜尽毁,于是便与结拜姐妹封咸娘前往翠屏山找张神医医治........
  • 这么远那么近

    这么远那么近

    是谁在对岸露台上对望,互相传递渴望,你熄灯我点烟,隔住块玻璃,隔住个城市,自言自语地,共你在热恋。其实根本在这大楼里面,但是每一天,当我在左转你便行向右,终不悔遇见。喜欢的歌差不多吧,对你会否曾打错号码,我坐在这里那坐过吗?偶尔看着同一片落霞。我买了两本几米的漫画,另一本,将它送给你。
  • 寻找斑马

    寻找斑马

    本书作者从事多年儿童文学的研究,有很深厚的功底,作者通过讲述一个一个动物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一个个鲜活而有趣的故事,寓教于乐。通过此书孩子可以更好的了解动物的秉性,以及特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鬼妻撩人

    鬼妻撩人

    我是谢小宝,唉,只因我英俊潇洒,不仅在不经意间伤害了万千少女的心,甚至就连美艳女鬼也为我痴迷~PS:本书属于轻松型灵异型小说,欢迎点阅!看道教神职人员啪啪打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