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9200000002

第2章 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

(一)语言和记事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繁衍。最初并没有可以记录语言的文字,因为书籍构成的最基本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也就没有书籍存在的可能。文字不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演变,一直到成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

在文字产生前的社会中,我们的祖先靠大脑来记忆,交流是靠声音和动作完成的。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表达思想的声音渐渐定型,为更多的人熟悉、掌握,就形成了最初的语言,但是语言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说出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果交流的人距离太远,就听不清楚,甚至根本听不到。就是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中有可能受到限制,仅仅靠语言让人们了解远处或者过去的事情是很难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记忆中需要传播的知识、劳动经验或者需要记住的重大事件,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这些就是口诀、谚语、故事、歌谣等等。口耳相传,代代相承。如我们了解的开天辟地、造人补天、钻木取火这些有趣的故事最初就是靠这样的方式流传。可是记忆也有它的弱点,时间长了,人们可能就忘记了;或者经过多人的口耳相传,事情已经改变了本来的面目。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人们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把绳子打成各式各样的结或者在木头上刻些符号来记事。

结绳、刻木这类方法,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其文明进程中都曾经使用过。就我们国家来看,不同民族也实行过不同的实物记事方法。《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句话的大意是:上古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治理社会,后世圣人将结绳换成了书契。《庄子》中也有“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的描述。这都说明,我国上古时期确实普遍流行过“结绳记事”之法。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也曾经结绳记事,外国一些国家也流行过。

秘鲁人的结绳记事是非常讲究的。他们在一条主绳上系上颜色不同的细绳,记录不同的事物。红色代表军队,黄色代表黄金,白色代表白银,绿色代表粮食。绳子上打结表示不同数目。一个单结是10,两个是20,一个双结是100,两个双结则是200。而且当时还有专门管理结绳记事的官员,负责解释结绳的意思。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间还流行过刻木记事法。在一块木板上刻着大小不等的锯齿,每个锯齿都代表一件事情。缺口深的,表示事情重大;缺口浅的,代表事情较小。

除了结绳刻木记事以外,我国的苗族在历史上,曾经用细木棍夹鸡毛、绳子、辣椒,表示出现紧急情况。这样表达的意思比结绳刻木就复杂多了。

结绳或刻木,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记忆,让那些需要记录的事情更清楚地流传下来。可惜这些方法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真正能够超越时空传播的语言工具,只有文字。结绳、刻木这些方法,为文字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文字的前身是我们的祖先用于交流的图画。考古学家们说,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他们居住的洞穴中的岩壁上画画,这些画在今天看来也能明确地知道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例如要去采集野果,他们就在岩壁上画下一些果实,这样洞穴里的人们就知道:大家要一道去采集果实。最初的时候这些图画是非常写实的,等到人们渐渐熟悉这些图画所表示的意思了,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来一个轮廓,大家也就明白了。这些简单勾勒表示某种事物的具有符号色彩的图画就与文字更加接近了。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传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还有的说,仓颉观察鸟兽的脚印,发明了文字。古书还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因为他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这些传说当然是靠不住的,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际,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才慢慢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二)书籍的雏形

我们这里所说的书籍雏形,也可以称作初期书籍,主要指早期的文字记录,这些档案性质的材料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等。说它们是书籍的雏形主要是因为它们缺乏正规书籍的完整概念,却又是当时人们思想支配下对某种活动的真切记录,是有条理的文字显现。多多少少具备了书籍的某些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书籍的雏形或者初期书籍。

中国的初期书籍可能在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就产生了,可惜能够保存下来、传之后世的就少之又少了。当我们描述中国初期书籍的时候大多以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为例,但是绝不意味着初期书籍就是这时候产生的。初期书籍确实产生在正规书籍之前,但是正规书籍产生以后仍然有初期书籍的沿用。

1.甲骨文书

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甲骨文字是一百多年前在河南安阳出土的。

一百多年前,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农民在耕地、挖土时,常常发现大小不等的甲骨。当时农民迷信不懂,就说是龙骨,并且传言可以治病。时间久了,殷墟的甲骨被卖到北京了,正式成为中药。1899年,刘鹗到北京拜访当时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正赶上王懿荣抓药治病,其中有味药正是“龙骨”。刘鹗发现“龙骨”上刻有文字,认定那不是什么中药,而是文物。于是刘鹗开始收集、研究甲骨,从此绝大多数还是记录占卜的结果。

用龟甲和兽骨占卜并把得到的结果和是否应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种习俗。殷商时代,由于科学水平不高,所以占卜之风盛行。凡遇到国家的战争、狩猎、农事、灾害、祭祀等事,都要先占卜。

占卜的方法是在占卜前将龟甲的背面钻出圆形小坑,或者凿成菱形的浅槽,但是都不能钻透。把要问卜的事情先向神说明,然后用燃烧的木棒在小坑的中央或者浅槽的边缘炙烤。甲骨受热后就出现了形状各异的裂纹,这些裂纹就是卜兆,也就是神灵的旨意。然后占卜者根据裂纹的模样来判断战争胜负、狩猎得失、农业丰歉等。占卜完毕后,要把占卜的时间、事项、结果、占卜者姓名及是否应验刻在甲骨上。这些用过的甲骨由专人在骨片中间钻孔,串联成册,有次序地保管起来。可见此时的甲骨已经有了记事内容,装订形甲骨便成了文物收藏家搜罗的对象。一百多年来,大概有十万片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从殷墟被发掘出来。

1976年,考古队在对陕西周原地区进行考察的时候,又发掘了一批西周早期的甲骨,大约一万五千片。其中也有带文字的,很有趣的是,这些文字比殷墟甲骨的文字小得多,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可见当时刻写甲骨的技术已经非常精湛纯熟了。商周时代的甲骨,只有少量记事性的文字,而单纯记事的甲骨是少数,式颇有些正规书籍的特征。

2.金文

在甲骨文盛行的商周时代,也有刻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流行。当然,这也不能算作正规书籍。但是这些记载,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乃至文字的多寡,都是甲骨文不能与之相比的。它的书籍特征更加明显了。

青铜是铜加少量锡制成的合金,铸造出来是青灰色的,因此被称为青铜。用青铜制造的器皿物什就是青铜器。刻在这上面的文字就叫“金文”“铭文”或者“钟鼎文”。

在商周时代,青铜器是非常高贵的器具,是贵族的专用品。它的品类很多,有礼器、乐器、兵器等。特别是礼器,也称“吉金”,这是贵族们无比珍视的。而礼器中的大鼎就更加高级,它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国家的象征。失去了,就表明国家灭亡了。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发。如果一国灭亡,总要“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而战争中即将失败的国家就设法把重器埋藏起来,只要这些重器不丢,就意味着国家没有灭亡,即便首都沦陷了,仍然有复国的可能。

早期的青铜器仅仅刻上主人的名字,后来贵族就把需要纪念的事情刻在上面。如此一来,铭文的文字数量大增。著名的毛公鼎上有铭文32行,共499字,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这些文字一共有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予毛公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的命令,毛公可指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表扬。这些铭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3.早期石刻文字

在石头上刻写文字,是上古很多民族都有的习俗。在现存的石刻中,最早是唐朝初年在陕西天兴(今陕西宝鸡)出土的十个鼓形的刻石。每个石头周身都有文字,人们称这些文字是石鼓文。这十个石鼓辗转各地,流传千年,目前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由于长期的自然、人为损坏,石鼓上的文字多不清晰,其中一石的文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石鼓上的诗歌是歌功颂德的,是有意创作的诗文;文字的载体虽然是石头,但都经过比较细致的加工,造型似鼓。这些文字虽不能像后世书籍那样可以展卷阅读,但是它所具有的书籍意味,已经远远超过甲骨文、金文了。所以我们把这些早期石刻文字也看做是初期书籍形式之一。

除了在石头上刻字,古人还在石片、玉片上刻字。古时候天子和诸侯,诸侯和诸侯,诸侯与士大夫,甚至士大夫与奴隶之间,为了调和利益常常需要盟誓。立盟后将盟辞中的一份埋入地下,另一份藏于盟府。春秋后期,周王室衰微,奴隶制度风雨飘摇,盟誓更加频繁。1965年在山西侯马出土了大批春秋晚期的盟书,其中三分之一是玉质,三分之二是石质,共有五千余方。它们上尖下方,宽度不等,上有用毛笔写就的红色、黑色字。根据专家考证,这些文字大多与赵鞅有关。赵鞅又称赵简子,是春秋时的大奴隶主,他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阶段。赵简子从奴隶主阶级中分化出来,代表地主阶级向旧势力发起进攻。当时的旧贵族发动反扑,赵简子就与同宗的人举行了一系列的盟誓。比如在战争中打败敌人,立功的奴隶可以成为自由民。盟书中还有限制奴隶主兼并土地和奴隶的内容,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这些石刻文字,虽然都是古人盟辞,还不是经过创作或编辑的正规书籍,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的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石上的文字,也看成是初期书籍的形式之一。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正规书籍也有把石头当做制作材料的。如把儒家的经典刻在石头上,汉代《熹平石经》是中国刻在石碑上的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一称“汉石经”。汉熹平四年(175年),蔡邕等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碑高一丈许,宽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等。后来历朝历代又有三国魏《正始石经》、李唐《开成石经》、五代《蜀石经》、赵宋《嘉祐石经》《御书石经》等。也有把佛教经典刻在石头上的,有摩崖、经幢等,如井陉摩崖石刻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也有将道家经典刻在石头上的。2007年,湖南省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摩崖石刻,该摩崖石刻高2.3米,宽3米,共有三方石刻组成。主体石刻《还丹赋》,除标题和末行,每行15字,共25行,353字。除了主体石刻《还丹赋》外,还有两方用以说明石刻《还丹赋》由来的小石刻,分别刻于北宋壬戌年和南宋绍兴辛酉年。考古专家以此断定,主体石刻的时间最迟不晚于南宋绍兴辛酉年。与早期的石刻文字不同,这些文字石刻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以石头为载体的书籍了。

同类推荐
  • 世界神秘文化

    世界神秘文化

    巫医、巫师、巫术,从远古的喧嚣中走来,星相,吸血鬼、炼金术,在幽暗中绽放神秘的光彩,是冥冥中的蛊惑,是宇宙的安排,让人们顾影徘徊。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文学篇、戏曲篇、书法篇、绘画篇、音乐舞蹈篇、陶瓷篇、建筑篇、民间工艺篇。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突围中的农村

    突围中的农村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部引人入胜的书。它呈现的事实,它引发的思考,它展示的人格,都是一般书所难以具备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逐字逐句的阅读打动了我,也相信会打动你。这部书对问题的感受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对问题的思考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常人所不及……这本《突围中的农村》(李桂平编写)展现的事实,所引发的思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尽管精细却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著作。相信你可以读后收益不少。
热门推荐
  • 魂穿男多女少的古代

    魂穿男多女少的古代

    尤湄穿越为彧朝西北将军顾清翔的独女,这里是一个男很多女很少的地方,自古如是,周边各邻国亦是,连飞禽走兽都是雄多雌少。她会何去何从呢?不知不觉中,身边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优秀的男子,她能接受这种婚姻制度吗?这些男子甘愿共享妻子吗?
  • 瓦罗兰演义

    瓦罗兰演义

    笔者喜欢玩LOL,但玩了两年多还是没有爬出青铜坑,相信在此过程中,被笔者坑的玩家也不在少数。虽然现在不玩了,但依然很怀念英雄联盟。喜欢英雄联盟,更喜欢英雄联盟的故事。本书就是以无极剑圣易为主角,一步一步解开瓦洛兰世界万年来的悲伤历史。
  • 大唐仙凡传

    大唐仙凡传

    轩衣。生身父亲乃是魔界一带赫赫有名的魔圣。千年之前的一场仙魔大战,改变轩衣的命运,只得由仙广子抱给不周山的不周老者领养。千年之间,弹指一瞬即过,不周老者就让他下界,寻得了救命恩人牡丹花神,却又能解开生身父亲魔衣是否死在冥海的谜团……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过去那点事儿

    过去那点事儿

    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N个碎片小故事。你、我、他,90后的大多数,共同的记忆(或许)。“剧情”不跌宕起伏,文笔不精彩亮眼,贵在真实(也唯有真实了,哈)。
  •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想要从职场中脱颖而出,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有效执行”中成就辉煌结果。本书分别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为出发点,以课堂的形式,结合企业具体实例,生动地阐述了成就一名优秀员工的三大锻造模式,让枯燥空洞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不仅仅解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所带来的职场疲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负责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的执行思维和方法。
  • 妖王玉佩

    妖王玉佩

    一场鏖战,妖族战败,大军撤退之际,妖王亲自断后却惨遭围剿斩首!漫天妖血洒挥的战场,一枚双龙玉佩被一灵修者收藏...一场大雨,木村学院的一名少年被弃绝于烂泥之中,散去灵力...当妖王附灵和本是与世无争却惨遭陷害的少年相遇,一场大杀戮才刚刚拉开帷幕...妖刀一出,斩神魔,灭灵帝,纵横天地寰宇。少年执玉灵修,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上成为妖帝之路!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恶魔校草爱定你

    恶魔校草爱定你

    “我喜欢你!江辰宇!”女主大胆告白。“哼,是想让我接受你吗?看表现。”“什么!这……腹黑校草竟然没拒绝我。”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切,白痴!”“你……”(故事情节,敬请期待……)
  • 末世之控偶萝莉师

    末世之控偶萝莉师

    罗莉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亦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从有意识起,周围就是一些奇怪的东西,那时她并不知道那叫人。佛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王蕴盛。罗莉看见过所谓的人生老病死,自己有破碎到换新,她却什么也无法做,她渐渐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