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70000000024

第24章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是这个人的本来面目。完全、时时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人恐怕是没有的。父母在子女面前会显现自己绝大部分个性、品格、见识、习惯和嗜欲等。因此,通过看他怎样做父亲,可以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

在父亲,不舍众生是一个大愿,大到无尽头,救国也是头等大事,家,自然排在后面。

在梁漱溟长子梁培宽编辑的《梁漱溟书信集》中,梁漱溟给梁培宽、梁培恕的书信共计30件,抗日战争时期的书信有21件,如果加上1938年梁漱溟《寄志昭两侄及宽恕两儿》一信,计22件。

这22封书信,真实记录了国难当头之时的梁漱溟,以国家大事,以抗日救亡大计为己任,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国共两党的团结抗战,不辞辛苦、艰险,奔走于华北、中南、西南各地;而对于两个儿子的殷殷父子之情,在长时间的离别中,浸透在大部分并不算长的信件的字里行间之中。

全面抗战前三四年,日军侵占东北后,寻衅华北,制造事端,挑起华北事变,甚至进军至北平城下。在梁培宽、梁培恕的记忆中,第一次逃难是母亲带着他们先去张家口又转赴大同,住在一位表舅家。

而第二次逃难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三个月,日军从河北进逼德州,堂姐德昭带着孩子加上宽恕兄弟,离邹平去青岛。此时梁漱溟正在南京开会,梁夫人已于两年前去世,梁在1935年8月的悼亡文中写道:“在这中国问题极度严重的时候,她又早早离开我,给我以爽利的身子,容我以全副的精神,对付大局问题。”

1938年上半年,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沦于敌手。梁漱溟十分惦念仍留在敌占区的两个孩子,乃做出抉择:“由一位远房兄弟把我们从青岛经上海、香港、广州带到汉口,在这里与他重聚。不过这重聚只是暂时,不让家事拖累所奔赴的大事,这个原则不变。势所必然,还是要把我们托付给别人。在汉口住了半个多月,就去湖南衡阳,他的大妹我们的姑母在那里。”

当梁漱溟与妹妹商量如何安置宽恕兄弟时,培恕想到父亲又要远离他们去重庆,忍不住在另一间屋子里哭出声来,“听到哭声他们过来问怎么回事,我说,我要去四川。这使他心中不忍。幸而我们还有一位表姑,刚刚从山东退到四川南充,这又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他把我们从湖南带回汉口,再带到重庆,在重庆只短短几天,又出发去到川北南充表姑那里”。

有一段时间,南充成了梁氏父子、朋友的聚会处。1939年末,梁漱溟在重庆,长子培宽在南充求学,次子培恕在合川草街子陶行知先生所办的育才学校学习,聚会地又改为重庆。几年来父子们聚少离多,梁漱溟在给两个孩子的简短的书信中,除简要告知其行程外,则很关心他们的学习、健康,勉励他们勤奋学习,注意身体,并对各地亲戚流露出惦念关切之情。而一旦有机会聚会时,梁漱溟写信道:“我现在不回南充,所以还是你到我这里来。恕亦快放假,亦来此地同住。”寥寥数语,盼望与孩子们相见之情,跃然纸上。

梁培宽回忆1939年在重庆北温泉聚会的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别人不能替他做的事:长时间讲我们那个年纪能够理解,需要知道的国事和家史。天天一清早去游泳,他不会,很高兴看我们游。

温泉公园有十几处旅舍,只有一处餐厅,一日三餐必定去那里吃。顿顿素菜、素汤,时间稍长,堂倌和我们面熟了,他越来越奇怪,做父亲的从来不给孩子吃肉,两个孩子也不说想吃肉。有一天他终于想替我们提出要求,问道:“你们不想吃肉?”父亲听他这样问,抬头看我们,他的神情是:要不要吃肉,由我们自己说,而又期待我们表示不想吃。

……难得的相聚将近结束……哥哥是搭一辆卡车走,卡车将要开动时,我哭起来。通常,离情别绪几乎一定会促使一位父亲为孩子买一点东西带走,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梁培恕回忆:梁漱溟从不对孩子说训诫性的话,他表情沉静,喜怒哀乐多在眼神里,意见也在眼神里,坚韧不拔,“让你觉得他采取这个态度纵使不合你的意,却完全没有对你而来……他是一切方面都不做硬性规定,从不指明我们应该怎样做,只有一个得当与否的暗示”。

1940年3月10日,梁漱溟给长子梁培宽的信中批评:“你说在学校空闲无事干,我想应当自己看书、写信、做日记笔记等。凡事要主动,不要等待被动。”

抗战时期乃至一生,梁漱溟写给两个儿子最长的一封信,即写于1942年的《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近1万字,分9个小标题详细地记述了自己从香港脱险的经历。

信中第9个小标题说到:“处险境中我的心理”,梁漱溟分析了自己此次脱险历程从外在到内心的“坦然无事”,得到范长江等人的赞叹:“梁先生真奇怪,若无其事!梁先生了不起,若无其事!”

梁漱溟在写给两个儿子的信中,分析自己何以身体不强而心强,何以能够坦定自若地面对艰险,讲到他的自喻和自信(身心),认为:“假如我所作为,只求一个人享乐;那么,我的安危只是我一人之事而已。又若我做事只顾一家人的生活安享;那么,我的安危亦不过关系一家而已。但我不谋衣食,不谋家事,人所共见。你们年纪虽小,亦可看出”;而在用心的大问题上,始终围绕人生和社会(或中国问题)问题,其结果是:“一是基于人类生命的认识,而对孔孟之学和中国文化有所领会,并自信能为之说明;一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认识,而对于解决当前大局问题,以至复兴民族的途径,确有所见。信其为事实之所不易。”而于前者,梁漱溟认为,必待他的《人心与人生》《孔学绎旨》《中国文化要义》三本书的完成,方能尽了义务;后者虽有《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我努力的是什么》三书出版,仍有待发挥和奔走努力。

梁漱溟指出:“前人云:‘为往圣继绝学,未来世开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乃不会有的事!”

梁漱溟的这封长信告诉孩子们,他在为国家、民族的大利益而奔走、讲演、著书立说,倭寇不灭,何以家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只要矢志不渝,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要毫不犹豫地努力奋斗。不完成这些既定的目标,是绝不能退出历史与人生舞台的。正如1944年冬梁漱溟的学生阎宗临告诉梁培恕的那样:“中秋那天晚上,我生着病,一个人躺在宿舍里,冷清清的。先生来看我,拉着我的手说,他一旦认准一件事必须做,是妻子儿女都不顾的。”

虽然父子们长时间不在一起生活,梁漱溟却在书信中不忘鼓励、提醒孩子们,如何做人、做事、求学、健身。

如1942年梁漱溟给两个儿子的信中,一面批评培宽上封信写得匆忙草率,一面表扬“信中说之话皆甚好”,列举如下:

1.如言“席太太请吃饭不好不去,而一去即耽误一天工夫,这一天即做不了好多事”。此见出你天天在做事,一天不肯马虎过去,极与我相似。

2.又如“我们已很舒服,各位先生真较我们苦得多。衣服亦不算少,冻不着就好了”。此见出于自己境遇享受知足,没有贪心,不好奢华,更能看到旁人的问题,有关切众人之心肠,极与祖父相似。

3.又如“单独一家过得舒服似不甚合适,大家都困难应共甘苦才好”。此见出你有心肝亦有眼睛,能留意左右前后之事而辨别其是非。

4.又如说到将住王师母家过旧年,又说“不确定,因校中亦须多人看守才行”。此见你处处照顾到大局,有责任心。

5.你自写小传得奖第一,而却说“文字写得并不好,这我自己知道,不过内容比较真切一点罢了”。此昔人所谓“得失寸心知”也。有的人经旁人夸奖而妄自尊大,其实旁人或夸或贬仅供自己参考,自己心内有数,方是一个明白人。

又如同年梁漱溟《寄宽恕两儿》一信中,惦念培恕的身体情况,嘱其若胃口不佳,不必勉强多吃饭,须于平日多运动或劳动,又指出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关系:“功课不过增进人知识。但吸收此知识而运用之者则在吾人有健全之身体与活泼之头脑。身体不健全,头脑不活泼,勉强用功,吸收不进来。勉强吸收,亦不记得,或不会运用,徒劳无益,故仍以调理身体精神为第一事。功课非第一事也。吾恐一时不能回川,全要你们自己照顾自己才行。”

再如1943年2月末梁漱溟给两个儿子写信,可谓语重心长,他看了两个人的自传,指出:“宽儿所作虽不甚好,尚清爽简洁,但开头一句无主词,在文法上是不行的,或漏去一‘我’字邪。恕所作太简短,总是因为他对于所作之事无兴趣之故;勉强他多写怕亦不行。但一个人必须有他的兴趣所在才行,不在此则在彼;兴趣就是生命,剥夺一个人的兴趣等于剥夺他的生命,鼓舞一个人的兴趣便是增强他的生命。所以上次我看见他自己说生活索然无味所以日记索然无味的话,我很忧虑,很想改变他的生活……我的原则是: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兴趣。你们兄弟二人要明白我这个意思,喜欢干什么事,我都不拦阻你们的。不过一个人往往自认不清,又往往不确定,遂致终身无成耳。”

梁培恕回忆:有些家长喜欢子女步自己后尘,督促子女在学校取得高分更是常见,“他却从来不问我们考得怎样。不是分数高低不代表什么,他是引导我们不把注意力放在分数上”。

那时,哥哥梁培宽对自己将来干什么已有明确意向--为社会大众服务,写信问父亲做什么比较合适。回答是:只要有这番诚意就好,干什么都可以,而且“有无成就,亦可不管”;梁培宽还问过父亲:做学问与做事是否为两条路,自己宜走哪条路?梁漱溟回答:平常熊十力先生教育青年,总令其于学问事功二者择其一。择取之后,或再令细择某学某事,“这自然很有道理,亦是一种教法”,但梁漱溟认为,似乎更肯定自己走过的路:“一任自己生命所发之要求而行,全无学问或事功之见存。另一点是:现在任何一件事没有不在学术研究之内的。例如为解决人民生计而搞合作运动,合作就是一门学问。”学或事“不必太固执一偏”。父亲“对我们的期待只是发愿为大众服务,生命力得到发展,即是好的人生”。

长期的两地生活,培宽、培恕兄弟也学会了节俭。对此,梁漱溟写信告诉他们:“你们平素用钱已很紧,不可再紧。凡该用之钱必须要用,例如求学必不该为省钱而不求学,或因钱而改变正当计划,所以宽信说恕若考入空幼(指成都空军幼年学校)可以省许多钱的话是不对的……我平素既以钱助人,则我亦可用人之钱。”

同年夏天,梁漱溟给两个儿子复信,信中批评培恕:“上次来信仍是错字掉字太多。何以写完信总不再看一遍?心粗之人没有能成事者,假如你粗心之病老不改,则干什么亦不行。”

8月24日,梁漱溟给儿子复信:“恕儿求学问题有决定否。吾意:假使他不肯住学校,就不勉强他,这并非我对他一种溺爱,而是对他的教育有此必要。你们两人生性不同,将来怕亦是在不同方面发挥,所以不必同样教育,但我相信都是可以有成就的。”8月20日是梁漱溟夫人黄靖贤逝世八周年祭日,梁漱溟在同一封信中嘱咐儿子,时间过了不必再设祭,但“阴历十一月十五日为汝母生日,在这一天设祭亦可以。祭时写一牌位‘先妣梁母黄夫人之神位’(或供相片,不写牌位亦可),供菜五碗、饭一盅、茶一盅,汝两人行礼即可矣。我流转在外,祖宗祭祀皆未之行,当然亦不祭汝母也。”

1943年初冬,梁培恕从重庆到桂林穿山脚下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看望父亲,并且打算暂时不上学。在这一段时间内,父子俩人谈话较多:培恕讲了在学校看到的抓壮丁的惨状;谈过人的创造力和年龄的关系;谈到国文课本里最爱读《书鲁亮斋事》和《张巡传》,谈到前者,鲁乃康熙、雍正年间人,巡抚田文镜派鲁去接任因挪用公款罪被革职的河南中牟县县令李某。鲁微服私访,中牟百姓皆称赞李是贤令,但愿他不走。鲁见到李觉得他确不像贪官,问为什么挪用公款?李说自己是云南人,离家十年,到中牟后借公款把母亲接来奉养。人到了,官也丢了。鲁思考的结论是:“依凡而行者,非夫也。”不摘印返回开封,请田文镜让李留任。文章极生动而有气势,当培恕背诵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梁漱溟沉默着留下眼泪。

在梁漱溟和阎宗临的开导、劝说下,梁培恕又人中山中学高中部学习。梁漱溟在给长子梁培宽的信中说:“希望他能从此安心求学,则愚放心矣”;“恕在学校似能有进步,胜于在家自修。”

对于一个父亲而言,儿子的品行、学业当为最重要的事情;但对以国家大事、民族大义为己任的梁漱溟来说,国事在先而家事在后,从培宽、培恕的回忆及所编书信集看,在大多数时间处于父子分离的前提下,梁漱溟仍然在做人、治学两方面,通过书信的方式,往往在并不算长的话语中,体现了一个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春秋名相:管仲

    春秋名相:管仲

    该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管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助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有千古第一相之称。他的富国强兵的治国设计图和理财理念,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仍然发挥作用。该书详细介绍了春秋时期管仲主持国政,锐竟改革,走富国强兵之路,辅佐齐恒公成就一代霸业的过程,展现了这位春秋名将的风采。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情不易断

    花千骨之情不易断

    这是冰儿第一次写作,如果写的不好请谅解。本书主要讲花千骨死后白子画疯了整整两百年,后来被摩严强行灌下忘情水后仙界才平静下来……
  • 掌天关

    掌天关

    臣蓝有着两个不同的身份。一个是帝国詹岚王平凡的第三十四子,被视为十年无修为进展的废柴。另一个则是大陆隐秘组织生门的成员,被八百多个国家通缉的超SS级危险人物。十年前被王府不负责任的家族成员遗弃在死亡地带……十年后逆天归来他会掀起怎样的波澜?且看主人公逆天主命,创禁术、超生死、掌天关。*****************************************************继平订1600小说《万夫》之后第二部小说,敬请支持。
  • 道融天地

    道融天地

    一个故事,一个穿越的故事,一个地球人在异界专治各种不服,升级打怪,装逼把妹,拯救世界的故事。恶俗通俗,简直俗的让人难以忍受。当然了,神马故事不重要,神马简介更加不重要,重要的是书中内容要能博各位看官一乐,要能帮助各位看官思考人生。文字传递思想,思想影响着人们,人们汲取着精神的食粮。注:要看就尽早,不然只能吃别人剩下的精神食粮,到时吃不饱,吃不好,病了,我也救不了。
  •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首席缠绵:贴身蜜爱小助理

    十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引起了十三年后的报复。她带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来,成了李氏财团总裁的助理,这是她要征服的男人,即使伤了身,冷了心,她也不放弃!
  • 明朝十大奇案

    明朝十大奇案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大明帝国的十个离奇事件,每个事件都是根据史实撰写,内容真实,情节曲折,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在这些案件中都有所涉及.如“扬州城四命奇冤案”讲述的是一个同性恋被骗、家人离奇冤死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能够折射我们的现实生活,相信读者对本书会爱不释手的。
  • 情感天地之爱情流年

    情感天地之爱情流年

    我们看得到繁华,却摸不到回忆。多少次,又多少次,回忆把生活划成一个圈,而我们在原地转了无数次,无法解脱。想抓住所有的回忆,却发现,徒然。徒留一地的惨然,碎成片片月光,斜斜的照在夜的时空里。一年又一年,好像所有的点点滴滴,都从岁月的角落里漫过时光的轨迹,来到的我的眼前。爱情流年,岁月已晚,看万千繁华,落幕,散场,能抓起的真的只是这惨淡的岁月和无情的寒风么?寂寞的风拂过脸庞,落了一地的苍凉!
  • 崩天大陆

    崩天大陆

    人族最后的一个大陆世界,穿越者黑的最后反击,是人族全面反击的号角,还是全面的崩溃,敬请期待
  • 隐婚娇妻:总裁,轻轻爱

    隐婚娇妻:总裁,轻轻爱

    财迷心窍,赵沐言居然为了五百万出卖自己的婚姻。安世萧鄙视无耻拜金女,毫不犹豫地出手,屡屡找茬。但是,结果却让安世萧大失所望,看来他的小娇妻还不是任人捏扁的乖宝宝。意料之外,却发现小娇妻的秘密,她竟然是为了这个才同意了与自己的婚姻。不过……签约小娇妻,签了就别想逃!
  • 女神复仇记:腹黑女王的恶魔游戏

    女神复仇记:腹黑女王的恶魔游戏

    气质女孩——落樱,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人,并且对他死心踏地,可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跟我最好的闺蜜勾搭在一起狼狈为奸,伤害了我的家人,夺走我爸爸妈妈的心血,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们这两个人遭天谴!可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被他们推进了深渊里……今世,我,一步一步的靠近那个负心汉,终于,我的计划成功了,接着我将我爸爸的心血给夺了回来。从那以后,我天天都魂不守舍,直到我遇到第二次让我动心的那个男人……
  • 地球争霸之宇宙大能

    地球争霸之宇宙大能

    在各大势力博弈夹缝中求活的云飞杨,向那些有权有事的大人物发出自己的一声怒吼:我平凡,如满地的狗一把草,但我有一个不屈的灵魂、挺拔的脊梁,挑战神的勇气,纵使战死我也含笑九泉,你们让我死我偏偏要踏着你们的尸体登顶神坛,号令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