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70000000052

第52章 国事与家事(3)

陈树棻逝世,梁漱溟当然很悲痛,当晚他为妻子诵《地藏经》守录,“为亡人回向”(即从自己的方面,回转朝向他人的方面,用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回向的对方。凡是正信的佛教徒,每做一桩功德,都会发愿回向给一切的众生,体现慈悲心的自然流露。

9月8日,“对门母女来吊,下泪,愚亦出涕”。9月9日,“陈瑾贞来吊,设祭哀伤”。

虽然陈树棻生前个性较强,但毕竟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梁漱溟感到妻子逝世后的凄凉。从这时起,无论是孩子或亲朋,梁漱溟的身旁始终有人陪着。同年年底,梁漱溟搬入新居--北京复兴门外木樨地22号楼。

这一年,梁漱溟有感而发,写了《谈乐天知命》一文,文日:何谓乐天知命?天命二字宜从孟子所云“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来理解,即:一切是事实的自然演变,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在支配。自然演变有其规律,吾人有的渐渐知道了,有的还不明白。但一切有定数,非杂乱,非偶然。这好像定命论,实则为机械观与目的观之合一,与柏格森之创化论相近,不相违。吾人生命与宇宙大自然原是浑一通彻无隔碍的,只为有私意便隔碍了。无私意便无障碍,任天而动,天理流行,那便是乐天知命了。其坦然不忧者在此。然而亦不是没有忧,如云“忧道不忧贫”;其忧也,不碍其乐。忧而不碍其乐者,天理廓然流行无滞故耳。孔子自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可见。孔子又云,“五十而知天命”,殆自言其学养功夫到五十之年自家生命乃息息相通于宇宙大生命也。在平素缺乏学养的我如上所说,不过朦胧地远远望见推度之词。即从如上所见而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但所以信念如此者,必在日常生活上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

梁漱溟的一生其实就是这样,在国事和家事中,总是国事在前,为国事而忘家事或顾不得家事。为国事分忧、呼吁、奔走、著述,至于是祸福、是荣辱、是得失则完全接受,尽管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亦不怨不尤不悔。

年迈未敢忘忧国。同年11月,梁漱溟在1977年5月写的《今后国内政治局面之预见》一文末,写了一则后记,说:“觉察其与当前局面实情表现有合有不合。例如当前领导上和舆论强调法制和民主,非其有合之一面乎?然而如报载,某女争取婚姻自主十分艰苦之事例,则尊重个人自由的新礼俗之形成似远远有待也。言论出版之统制未见弛放,只文艺方面稍放开耳。且看一九八0年后如何。”

1980年3月中旬,梁漱溟收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恺博士来信。艾恺曾研究梁漱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多年,写出《梁漱溟传》《梁漱溟言论集》共4本书。艾恺将搜集到的梁漱溟在《乡村建设月刊》《光明报》和在中国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都影印编入书内,还到台湾搜集摘抄了抗战时期梁漱溟在国民参政会上的发言和提案等档案,分期分类编辑在书内。并将其编、著的4本书,陆续从美国寄赠梁漱溟。

4月间,艾恺致函梁漱溟,说为印证所著《梁漱溟传》等书事实,订正该书未尽正确、周详之处,想来北京与梁见面,请办签证。梁漱溟乃于5月间致函政协,为艾恺来京事请求办签证。

8月,艾恺来到中国。8月12日始,艾恺与梁漱溟谈话十几次,对梁漱溟的生平和学说进行了采访并录音。1984年艾恺曾第二次访问梁漱溟。

按照艾恺自己的说法,他能与梁漱溟会面交谈,确有一些很偶然的因素。1979年年末,艾恺班里的学生--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中国同事的女儿打电话告诉艾恺:她的“梁伯伯”听说了这本书(即艾恺的《梁漱溟传》)并希望我能去访问他,因为也有一些新作要给我看。好像这位姑娘的外祖母是梁漱溟的老友和邻居,她显然是受梁漱溟之托让她的外孙女转达这个意见。我于是通过她这位外祖母寄给了梁漱溟一封信和这部著作的几个副本。一个月以后,我接到了加利福尼亚一个中国老工程师打来的电话,他是梁漱溟在北京大学时的学生。这位先生几经努力终于在前一年访问了梁漱溟,并受托告诉我梁收到了信和书。又过了一个月,我终于收到了梁漱溟本人的来信。他那时已88岁了,但这封信是用高雅的毛笔“草书”按照讲究的传统体裁写的。这是一个神志清楚精力充沛的人的作品。梁漱溟正式地感谢我为他作传,并特别提到他已听说我将去中国。他回答说,他很希望能见到我。

第一次见面时,艾恺曾提出将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梁漱溟婉言谢绝,说他是个中国人,这部书应该先在中国发表。1980年梁漱溟携全家人陪艾恺去一家素食饭店楼上吃晚饭,上楼梯时并不感到困难;但1984年再度会晤时,梁的身体似乎有些差了,他已经不能在挂轴上写大字了。

据艾恺观察,梁漱溟的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清晨5点起床,然后做一些简单的锻炼。他整天都在工作,或出席会议,或在书房中认真读书、写作。中午睡一小觉。他的两个儿子、儿媳和孙子们在工作允许时来陪伴他。我们会谈的书房里疏落地放着几个书架,上面放着梁漱溟保存的藏书;一张写字台,一把简朴的赶背木椅;两个衬垫椅子,中间放着一个茶几。里间是梁漱溟的卧室,里面存放着更多的书籍和文稿,一张简易的木板床。这所公寓里还有一个小饭厅,里面放着一台电视机。梁漱溟偶尔也看电视。

当艾恺问梁漱溟是否有什么消遣或嗜好时,梁轻声地笑了,说:也曾有朋友提过这样的问题,他回答说那就是思考。到如今这仍然是他最好的消遣。梁漱溟认为自己之所以能长寿并有一个较为康健的体魄,就在于面对那些往往使世人心烦意乱的飞石冷箭他却能泰然处之。“但使我沮丧的是,当我问到他对命运带来的各种打击(他和毛泽东的冲突,对他的批判运动,红卫兵等)有什么感想时”,只得到他一次又一次的回答:“这时我没有什么。”

“总的来说,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万事都不足以动其心。有的人也许认为他在历史这场大游戏中是失败的一方。然而他对我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

诚如梁漱溟与艾恺第一次见面时所谈起,梁认为最重要的话:

我是希望你了解我思想的根本。我思想的就是儒家和佛家,如果能对佛家和儒家多了解,比什么都好,比了解我过去的一些事情都重要。我愿意把我所懂得的儒家跟佛家说给你听。我的意思是把我们的谈话重点放在这个地方。而不是重在我个人的事情。不但是希望于你,而且也希望欧美人能够多了解这两家,一个儒家,一个佛家。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作为全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梁漱溟参加宪法修改委员会召开的三次会议,每次会议都连续开9天,对宪法草0案逐条研究,大家严肃认真,畅所欲言。“尽管自己年迈,凡宪法修改委员会召集的会议,我都尽力参加,毫无保留地陈述自己的意见”。

1981年8月,香港《中报》发表赵端写的《梁漱溟忆旧谈新》,报道他访问梁漱溟的谈话情形,文章介绍了梁漱溟的居住、写作环境,接着写道:“他今年89岁,头发斑白,并未秃顶。走路既不用手杖,也不需人搀扶,很自如。而且从沙发上起坐毫不吃力。读书、写字不用花镜,而是用一副比平素度数较浅一点的近视镜。但梁先生说,他确实感到自己是老了,虽然没有什么病痛,身体素质已不如过去。明显的变化是他的记忆力大为减退。腿,也不像以前那么有劲了。”

同年10月,梁漱溟写《对毛主席一生功过的我见》一文。11月,梁收到陆铿来信,陆为其在香港出版的《百姓》杂志约稿,想在《百姓》发表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前一、二章。梁未同意,另寄《试说明毛泽东晚年许多过错的根源》(可能是10月所写《对毛主席一生功过的我见》文章换了个标题,略加修改而成)。

梁漱溟认为:“从建党建军而建国以来的毛泽东主席,其一生功大于过,这是不争之论,他的过错多出在晚年,亦是众目共睹的。现在要问,他的过错有没有总根源呢?我看是有的。这就是他既在思想言论上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更且以其不可抗的权威而励行之。以致造成不少灾难和罪恶,令人痛心、长叹息!”文中还说:“我又检看旧日笔记,1970年12月18日毛主席对美国朋友斯诺谈话,曾说到中国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产业工人为数不多,而且亦很年轻云云。这些正是难得吐露的真情实话。既然中国社会是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了,缺乏敌对的两大阶级了,却为何要无风起浪,制造阶级斗争,什么‘破四旧’,什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真是胡闹!从1965年动乱遍及全国各地约达十年,言之痛心!思之可叹!”文章最后指出:“可为欣幸者,今后不会再出现这样人物,而在标出要集体领导,要遵行法制,要民主协商,前途正可抱谨慎的乐观。至少我个人是如此。”

《试说明毛泽东晚年过错的根源》一文,1982年1月1日在香港《百姓》半月刊发表,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香港《信报》《明报》《东方日报》《财经日报》《星岛日报》《新晚报》和台北《中国时报》等先后发表文章评论,一时出现了“梁漱溟热”。

同类推荐
  • 读懂朱自清

    读懂朱自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希特勒传

    希特勒传

    本书结合大量真实档案和图片,讲述了一个四处流浪的艺术家如何变成铁血无情的大独裁者的故事。作者分析了希特勒的人格特征,概述了纳粹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迄今关于这段历史最简明扼要的论述。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小小通信兵,是如何成为独断专行的暴君的?又是如何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军事联盟的领导人,并且保有这个位置长达五年之久的?我们该如何解释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的支持和爱戴?他是一个身体虚弱的语言巨人,还是一个沉溺于对过往伟大帝国幻想中的异想者,或是一个过于偏执、自我无限膨胀、做事毫不顾及后果的疯子?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 豺狼陷阱

    豺狼陷阱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悍将隆美尔、希姆莱、山本五十六、土肥原贤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出版《步兵攻击》引起元首关注、晋升非洲军长进军北非沙漠、结识冲锋队员加入纳粹组织等。
  •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在本书中,作者以极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海德格尔的主要作品,并在导论中讲解了语言与哲学的关系。作者站在整个西方思想发展史的高度,对海德格尔思想产生的根源、时代背景,以及海德格尔哲学所具有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解析,清晰地勾划出了海德格尔重要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作者作为一位语言学家,还阐释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词源学”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传记也是一部关于海德格尔语言哲学的研究专著。
热门推荐
  • 朋友的小说

    朋友的小说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悬疑恐怖背景,放心看。
  • 无上大能

    无上大能

    水火风雷,四灾十二劫;一劫渡过,还有一劫;修行之路,磨难重重;且看平凡少年,如何消灾渡劫,一步步踏上无上之路!
  • 御世逍遥仙

    御世逍遥仙

    混沌初开,天生一顽石,立于轮回之外,命数不改,命运难测,且看身怀“先天顽石命”的小风如何在这一个,道,佛,儒,魔,妖,……百族林立的与众不同的世界,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御世逍遥。请看正文…
  • 天使只为星夜哭①②

    天使只为星夜哭①②

    有光芒夺目的星星闪耀时,天使怎会注意到夜的黑?可是,当夜离开了,星星又如何发光放亮……这是一个属于天使、黑夜和星星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错过的爱情。当命中注定的三人相遇,双生花盛开又凋零,即将逝去的黑夜说:其实可以没有黑夜的,只要找到属于你的那颗星。黑夜逝去后天使才发现:其实星星没有光芒的,因为失去了黑夜的衬托。天使的泪变成星星,滴落在夜漆黑……
  • 掌裂苍穹

    掌裂苍穹

    贼老天,我喊你为贼,你冤吗?我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与自己所在意的人生活,你怎么偏和我作对?既然如此,尊敬不如反抗,从今而起,我要逆天而行。逆了这个贼老天,你若不愿,我则为天。从此,神挡,杀神;佛挡,弑佛。逆天之路,从今开始……
  • tfboys与苏倾城

    tfboys与苏倾城

    TF与三位女孩的故事,虽然一开始他们都比较喜欢苏倾城,但是后来他们终于想开了,各求所爱,还有三女孩的事业奋斗故事。
  •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王爷的倾城妃:王妃不要跑

    待我长发及腰,君娶我可好。奈何我长发及腰,君却已娶她人。……她被她自己最信任的爷爷给杀了,她死了。她被自己的亲妹妹活活打死,她死了。被自己信任的爷爷谋杀,当她变成她。神奇的世界,五岁开始凝聚召唤戒,她十四岁成功,惊讶的修炼速度,神奇的医术,厉害的神兽。她为她报仇。她很想报完仇之后一个人安安心心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却不成既然遇见了他。似乎是上天已经安排好这一段缘分,可是她一点儿也不相信别人……他说:谁若伤了她,他百倍还;谁若杀了她,他必让天下陪葬!她说:他是小爷的,你们谁都不许抢。神抢?杀神!魔抢?杀魔!(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可能会有点虐啊!)
  • 综漫之最强天才

    综漫之最强天才

    奇年穿越到了一个特殊的动漫世界,这里的天空、海洋、陆地都各有着一个神秘的神国,陆地上虽然没有火影中的鸣人,却有辉夜;天空上虽然没有妖精尾巴中的纳兹,却有杰尔夫;大海中没有海贼王中的路飞,却有他奇年。这里的神国之人彼此间渴望拥有天空、大地、海洋,导致三树界战乱不断,那么奇年又会如何做呢?……
  • 霸道王爷:废材小六姐很倾城

    霸道王爷:废材小六姐很倾城

    她本是21世纪的暗黑杀手却因为男友的背叛,再次醒来她却成了将军府的六小姐,一个不受父亲疼爱不受姐姐们待见任人欺负,一道圣旨却改变她的命运........
  • 振翅行

    振翅行

    有河名为万劫,明王立于西方有山名为鸿塔,魔君分割阴阳有海名为终南,海神持剑破浪有一少年,独出古井,步步向上!修身八境:塑脉淬骨定筋锻体通络炼髓换血成镜破镜三变:鱼龙变叩天变望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