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7300000033

第33章 传家要传打不垮的好心态 (3)

“家长还要教育孩子看待事物时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不应一味地悲观失望,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他,解决他心中的困惑,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轻装前进,保持乐观。当他不高兴时,可以帮助他尽量忘记不愉快的事,微笑面对生活。”

“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所以也要允许孩子生气,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委屈,允许他为了发泄情绪而哭一会儿,而不能意味一味地要求孩子时时保持快乐的心情。”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一起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去同学家、邻居家玩等。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其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在与同伴的游戏、游玩中获得乐趣。”

“要相信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

“有些孩子很固执,不肯轻易表达或者无法确切地表达自己的心境,这时,父母应想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拿出他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图书,把他的小伙伴请到家中与其一起玩;或带孩子去动物园、郊外散步。这些新颖、强烈的刺激无疑会分散孩子的注意,使其在获得新的乐趣的同时,自然忘掉过去的不愉快。”

“培养乐观情绪的7点智慧:1)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努力发现积极因素;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4)既不要被困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都要坚持必胜的信念;6)多接近乐观的人,接受正面的影响;7)悲观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克服。”

……

奶奶离开了我们

奶奶生病去世了,火火接连哭了好几天,眼睛都是肿的,在学校的表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火火妈看着儿子,又难过又担心,不知道该如何调解孩子的情绪。毕竟,从火火出生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过与亲人的生死之离。

有朋友给火火妈出主意:“就对孩子说,奶奶睡着了呗!孩子这么小,哄哄他就好了,慢慢地也就忘记了。”

“七岁的孩子,又不是两三岁,欺瞒是没有作用的。”火火妈否定了朋友的建议,可是应该如何去做,她还是无从下手,只好打电话去请求张老师的帮助。

“火火最近的情绪波动确实很大,好几次上课都趴在桌子上,没有一点精神。我正准备和他聊聊呢。”张老师说。

“我们家长能怎么做呢?”火火妈急切地问。

张老师叫火火妈稍等片刻,去整理一些之前搜集过的资料和有此经历的家长的开导心得,用邮件发给她。

【家长备课】教孩子正确面对死亡

张老师的邮件内容——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对于“死”都有不同的理解。3岁之前,孩子对于死亡,表现为一种分离的焦虑,他不懂得死亡的意义,而3~7岁的儿童理解的“死亡”,则是躺下不动、不呼吸,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就像卡通片一样,还常将死亡与睡着或旅行相联系,有时会害怕睡觉。和这个年龄段孩子谈论死亡的话题,不能像对小孩子那样用“他走了”、“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之类模糊的回答来敷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知道,物体是永远存在的,离开了还会回来,不会主动地意识到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是完全的消失,所以这样的回答只会让他更加焦虑,增加留恋感,期待着死去的人还能回来。

当与孩子不得不谈到死亡的问题时,家长最好是如实回答,告诉他死亡是每个生命都会面临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一个永远无法改变的事实,死了的人不能复生;死亡是一切身体活动的停止,平静地描述死亡的状态,如心跳停止、不会呼吸、不会说话走路、样子像睡着了,不会再醒过来等等;死亡会因为年老、生病或意外引起。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接受的话,家长不妨带孩子去看看自然界的花谢花开,借以给他讲讲生命的意义。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特殊的问题,如果孩子问道:“妈妈(爸爸或其他亲人),你会死吗?”时,如果家长直接答说“会”,将使孩子误以为近期就会发生。因为孩子对时间的概念还不成形,所以在回答该问题时务必加上“要很老很老很老才会死”。通过多次强调“很老”这个字眼,使孩子觉得时间还很长,不会因为他的亲人受到死亡威胁而不安。

推荐两本适合此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关于死亡的绘本读物——《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獾的礼物》,可以给孩子读一读,希望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火火妈立即去书店买来了其中的一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绘本讲述了小男孩布鲁诺的爷爷过世了,面对爷爷的死亡,布鲁诺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就像照片上那样微笑着,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

给火火念读完的那天晚上,火火妈发现入睡后那种安详的姿态又回到了儿子的脸上……

69变成了89

这天,火火妈发现儿子用红笔仔细地在语文随堂测验卷子的分数上描画着,不由得奇怪的凑上前去看了看,竟然发现小家伙在“96”的“6”上涂上了好几笔,像一个“8”。

火火抬头神神秘秘地告诉她:“我们班的苏蒙蒙今天被张老师请家长了,她偷偷摸摸地改分了,把69改成了89。”

“哦?你觉得她为什么这么做?”

“她没考好,觉得丢脸了,怕同学看不起她,也怕爸爸妈妈骂她,所以才改的。”

“那结果呢?”

“被张老师发现了,就把她妈妈叫来了。”

“你觉得她这么做对吗?”

“不对,她不诚实。妈妈,我刚才就是改着玩的,我才不会像她那样还成绩呢!”

“这就对了,儿子。考试是检验自己学习成绩的手段,要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成绩,考得不好说明你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只要以后再努力一定就好了。老师和同学看到你认真努力,就不会看不起你。可是如果为了怕别人笑,为了面子而做出这种不诚实的行为,就是不对的了,知道了吗?”

“嗯,以前老师讲过,像苏蒙蒙这样的就是虚荣心,不是好孩子的行为!”

【家长备课】让孩子远离虚荣的侵蚀

火火妈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小学生的虚荣心往往是由嫉妒、攀比、好胜、自尊心过强等因素引发,而且有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也有是由于家人的言传身教导致的。有虚荣心理的孩子,其内心深处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虚等心理缺陷,虚荣的表面行为只是一种补偿手段,以掩饰其内心的缺陷。具体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虚荣心的行为表现,可能是攀比(很在意老师、家人或别人对他的表扬或赞美;经常与人作比较,如衣服、书包、笔、成绩等)、说谎(如为了满足玩遥控车的虚荣心,骗父母学校要钱交什么费用,然后拿骗到的钱去买遥控车)、自夸炫耀(对自身的外表、学识、家人的地位或自己的成绩表现出妄自尊大,经常将其挂在嘴边并加以宣扬,炫耀自己家庭富裕等)、作弊(为了取得一个让家人满意或者让别人羡慕的成绩而选择考试作弊)或是嫉妒(对比自己强的人就表现出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等行为),甚至还会出现偷窃、行骗等更为严重的错误行为。

想了想,火火妈在博客日记里写道——

荣誉感是人追求名誉、声望的一种情绪体验。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有多个层次的需要,荣誉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而虚荣心则是对荣誉感的扭曲,是荣誉感不正常的发展。虚荣心对孩子的危害极大,对于小学生的虚荣心理,家长重在疏导,硬逼和强压除了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更糟糕之外,别无是处。当发现孩子有虚荣心理时,首先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心理疏导成败的关键元素。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诱导孩子认识世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尊心,克服虚荣。再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积极帮助孩子树立正面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例如可以从名人的传记、名人名言中,以那些脚踏实地,不图虚名、努力进取的英雄人物、社会名人、学术有为的人中选取榜样,或就地取材,从本校甚至从本班,找出典型,鼓励孩子向这些典型的同学学习,做一个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人。

吃亏也是一种福

火火妈在论坛里看到了一位家长的求助帖——

小时候,爸爸妈妈教育我时常说吃亏是福,不懂得吃亏的人早晚要真吃亏;长大以后,老师也说过吃亏是福;到了单位,上级领导培训时也讲吃亏是福。讲得我耳朵快长茧子了,也没觉得吃亏带来了什么福。

等到自己有了女儿,遇事只要觉得女儿吃亏了,就会亲自出马替她找回来,同时还时不时当着孩子的面宣扬,就是不能被人欺负,吃了亏不言语,那人家还不天天欺负你呀!咱不欺负人,但也绝对不被人欺。

就在这种环境下,女儿渐渐长大,她四五岁时,我就发现孩子变得很霸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街坊邻居的小孩,都被她欺负遍了,每次她闯了祸回家,我都会严厉地批评她,还要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可是,不管我怎么教育也没用,过几天她又欺负人了,屡教不改,上了小学之后更甚,在班里因为霸道所以人缘特别不好,没有同学愿意和她亲近,为这老师也没少请家长。难道我当初的坚持,真的错了吗?请大家帮帮我。

火火妈想,自己也曾对儿子说过类似“吃亏是福”之类的话,并且她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儿子在班里一直很吃得开,老师也很喜欢他。看着眼前这位妈妈的牢骚,火火妈不禁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另一篇家长日记——

儿子小时候性格非常温和,就没有看到过他主动和别人争嘴打架。幼儿园时代,经常看到他被邻家孩子追得满院子狂奔。从幼儿园回家,经常脸上、脖子上、手背上带着些许伤痕回来,但他从来都说没关系,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问起是谁干的,他的小脸上会流露出一副打死也不说的神情,几次以后我们也不再问了。起初我们认为他是有些懦弱,可到上小学以后发现,这是他的生存智慧。首先,因为他不主动惹事而得到了很多朋友,大家和他在一起感到很安全。经常碰到一些同学的家长说起来,让他们家孩子和他一起玩,真的很放心。听到这样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有自己的应对策略。细细思量,的确,像他这样比较温和的孩子,不崇尚武力解决问题,不去惹麻烦,远离让他感到有危险可能的环境,这不是一种很聪明的生存智慧吗?

同类推荐
  • 婴幼儿养育全百科

    婴幼儿养育全百科

    本书分为6大板块:婴幼儿的喂养常识、婴幼儿的护理常识、婴幼儿的早教、培养婴幼儿生活好习惯、亲子游戏、安全急救常识,内容涉及育儿的各个领域。
  •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12岁前,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本书从生活、饮食、卫生、学习、思维、劳动、理财、文明礼貌、道德行为、锻炼身体10个方面出发,全面、细致地列举了决定孩子一生的101个好习惯。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
  •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

    做孩子的私人医生

    本书依据孩子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从保健、心理、急诊、生理这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 0~6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全书

    0~6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全书

    本书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从婴幼儿体格特点、营养益智、智能训练、智力培养注意事项等知识出发,指导父母在养育宝宝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育儿,为0~6岁的宝宝提供了完美的智力开发计划。
热门推荐
  • 童养媳

    童养媳

    叶宸寰居然喜欢那个不男不女的死祸害?那还要老娘做他的童养媳?想她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还比不过那个不男不女的?哼,叶宸寰,她这次是搅和定了!看她这个童养媳怎样拿下他这个美男老公!
  • 重生之国士无双

    重生之国士无双

    一次意外,古涛重生在三年前,带着三年前的游戏记忆,古涛开始了游戏中的争霸之路!你有财?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用钱堆死你!你有势?我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用人堆死你!你有实力?我会让你在我面前羞愧的无地自容!你有各种神器,极品法宝?好吧,那都是我丢在仓库一角的东西。。。。且看一个拥有三年记忆的复仇之人,如何叱咤风云。。。。当一切结束,才又发现,原来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 最高机密

    最高机密

    “各位先生女生们,请注意,下面大家看到的内容属于高度机密,机密期限是无限期。”“如未经允许私自泄漏,请原谅,不是吓唬你们,谁也不知道后果怎么样,所以!请各位好自为之吧……”
  •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她,本是快乐国度的精灵。却遇上了他,变成了患得患失的小女人。她天性快乐,想要给他一样的温暖与快乐,却被他伤透了心,只愿意做她的哥哥。明明不舍,却又不愿意放过她。或许,爱情本身就是如此,纠缠不清。
  • 端着咖啡杯的猫

    端着咖啡杯的猫

    端着咖啡杯的猫或许一切只缘于不喜欢我的你
  • 传说之无尽天域

    传说之无尽天域

    茫茫天域,有多少人能够造就神话,又有多少人能够超越神话成为传说,唯有真正的强者能够屹立于这片天际,俯视这片大陆,而我们的传说从这片大陆而来
  •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口

    本书内容包括:刘秀的前世今生、王莽的谢幕演出、是谁阴死刘縯、重整山何之关东等。
  • 魔律

    魔律

    十七岁的沐天辰是一个孤儿,无依无靠无忧无虑的他在面临着房子被‘拆’的威胁下不得不外出寻找工作维持生计。殊不知他早已被一名为‘自由曙光’异能组织盯了十年,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见识到了一个神奇的异能世界与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生物。当天空被火焰焚烧时,他的平静被彻底打破。这是魔律,魔的规律…
  • 木南为笙

    木南为笙

    她,放弃了一切,只为那一次心动。爱情在时间的滋润下慢慢成长,直到成为参天大树,然而却没能庇护他们,逃不开的宿命让他们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 医手遮天:通灵王妃

    医手遮天:通灵王妃

    我死后重生成为极品废物呵呵可笑。前世我会用思想控制植物还累医用毒都是高手,我制出的毒无人能解但除了我之外,这一世也同样。番外“主子魅影来报”话不多说“进”“主子鬼妃今夜要于哪狐狸同塌”只见哪名男子爆跳青筋怒想。“死狐狸你干睡本君的女人,来人把哪狐狸剥皮炖汤。”“剥谁的皮炖什么汤。”一名女子声音响起,手只抚摸着一只白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