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0000000031

第31章 空袭与死亡

在这一次日本进攻中国的侵略战争中,牺牲于轰炸下的平民,其情形之惨,数量之大,打破了历史的纪录。日本飞机于八月十五日首次由台湾渡海袭击南京,从此以后,中国所有重要的城市,除在辽远的省分外,几乎都受到空袭的威胁。一九三七年七八月间日本空军在华北的活动,比较八月十五日以后华中华南各城市被轰炸的情形,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微不足道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日美商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刊载下列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社的东京电,足见空袭范围的广大:

十一月二日同盟社东京电 据海军省发言人今日称,自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我海军飞机共八百五十架,参加轰炸上海战场华军阵地及后方。该发言人并谓共掷炸弹二、五二六枚,计重一六四吨,故华方损失奇重……

据十月十五日英文大坂每日新闻载称,自八月十五日首次轰炸南京至今两个月,日机共袭击六十处以上具有“军事价值”的城市,列表如下:

山东省 韩庄、枣庄、兖州、济宁。

江苏省 南京、浦口、上海、句容、无锡、江阴、苏州、昆山、嘉定、太仓、松江、宿州、扬州、南通、海州、连云、淮阴、南翔。

浙江省 杭州、宁波、海宁、复桥、嘉兴、诸暨、金华、衢县、绍兴。

福建省 厦门、龙溪、建瓯。

广东省 广州、石龙、虎门、惠阳、英德、曲江、乐昌、安阳、潮汕、汕头、黄浦。

安徽省 芜湖、广德、安庆、滁县、蚌埠、寿阳。

江西省 南昌、上饶、余江、湖口、九江。

湖北省 汉口、武昌、汉阳、孝城。

湖南省 株洲。

上海密勒士评论周报主笔鲍威尔(J。B。Powell)对于日本方面的军事行动,向作大胆的直接的观察,他在十一月三十日该刊上发表评论如下:

“该报所举出的六十多个城市,其中真有军事价值的很少,要是把上海附近曾遭日机袭击的十多个村镇,也列入表内的话,现在被轰炸的城市,恐怕又已增加一倍了。十月二十四日下午,记者看见二十多架飞机,其中十架是双引擎的单翼机,每架携炸弹六枚,从事轰炸苏州河北一带农田菜园间大多数只有一二家人家的小村舍。据一位目睹轰炸的外国人说,从早晨到中午,日机十八架轮流轰炸,约掷炸弹两百枚,大多数是巨型的,超过二百磅。午后投掷的炸弹,恐怕也在一百五十枚以上。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竟落下炸弹约三百五十枚。今天真是日本飞行员野外掷弹的演习日,要是为了公开表演以娱来宾的话,他们也许还可以做出各种姿势,一队一队的飞机,三架四架不等,从很高的天空急降而下,向村舍投掷巨型的炸弹。这些村舍是用竹头和泥土构成的,屋顶覆瓦,每宅的代价不过美金四五十元。幸而这些乡下人已经躲避,对于躲避的艺术,已经相当纯熟。不过,平民还是有受伤的,往往是年老的女人,走向租界或被送到租界里来。苏州河某处,几个乡下人把五个日机轰炸下的牺牲者,埋葬在一个炸弹的窟窿中。”

“我们看了沪西庇亚士路卢别根路转角处的弹穴,就可以知道日本炸弹的威力。沪西的轰炸是有若干军事意义的,因为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岸的那一个转角处,有沙袋堡一座,附近并构筑战壕。那一带落下了六颗炸弹,弹穴的直径约自十二尺到十八尺,深度约自六尺到八尺。可是,转角处的沙袋堡屹然无恙,圮坍的壕沟也立即修复,也无人受伤。沿苏州河的村舍,在以前几次轰炸中,损害甚重,如今大多数却已成为空屋,只留下几个老人。不过许多农民和园丁,仍刻苦耐劳,照常耕种,即使炸弹落下的地方相隔仅几百码,也不肯放弃工作。这些农民和园丁的坚持工作,使上海不致发生饥饿的恐慌,上海的市民,不论是中国人或外国人,应该如何感谢他们呵。每天清晨,挑着菜担的乡下人,在沿租界的马路上,鱼贯而行,络绎不绝,这可以表明中国儿女们刻苦耐劳的真实情形。”

“上海报纸上刊载关于死亡和破坏的各种新闻的大标题,概括地说出了每一次惨剧的内容,而这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试举一例:日机轰炸松江,死二百人,伤四百人……防空壕中四十人同归于尽……”

“中国军队于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三)午后退出闸北,又给予日本飞行员以屠杀平民的好机会。从闸北退出的中国军队,于晚间通过苏州河的梵皇渡铁桥,故未遭日机轰炸。第二天早晨,成千成万的平民,大多数是妇孺,拥塞道旁,争欲通过单轨的铁桥。像这样一个屠杀的机会,实在是太动人了,日机一架不断飞近桥面,扫射恐怖的难民。有一次,飞行员扫射的结果,难民死伤各十二人,其中有妇孺数人,僵卧桥面,沿租界的马路上,多处发生同样的惨剧。”

关于滥行屠杀平民一点,日方军事和外交发言人曾屡次加以否认,表示日机轰炸完全是为了军事上的目标,并且宣称由于“华方之虚伪宣传”,所有关于日本空军活动的报告,都“言过其实”。这些声明可能加以接受吗?日机轰炸平民真是军事行动上偶然的事件吗?

我们不能够明确答复上面的问题,但以下所引报纸和目击者的材料,足使读者自己获得结论。

上海及其近郊不久就为日方空袭的锐势所侵及了。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机轰炸沪杭路的上海南站,那时南站是挤满了逃往内地的难民。八月二十九的上海英商字林西报刊载新闻如下:

“日机昨天袭击人口稠密的南市,向车站一带投掷炸弹,上海平民的死亡数字又大见增加。据最审慎的估计,死伤达二百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难民。这数字尚不完全,因南市各医院当局以及英法两租界当局,昨夜仍在进行调查。”

约午后一时四十五分,日机十二架盘旋于南站一带上空,至少投掷炸弹八枚,当场爆炸。

南站站内,拥塞难民千人以上,大多数为妇孺,故被炸尤惨。其它着弹爆炸之处,计有距南站北面两条马路的国货路、三观堂街及陆家浜一带。

车站附近共落炸弹四枚。日机离去后浓烟冲天,月台上和轨道上,焦黑的模糊的尸体,狼藉不堪。

第一颗炸弹在车站旁爆炸,毁去水塔一座。许多难民或为弹片当场击毙,或为崩坏的碎物所压倒,受伤者正想逃命的时候,第二颗炸弹又落下来了,悬桥倾圮,路轨损坏,鲜血遍地,余烬满目。同时,炸弹陆续爆裂,附近街市陷入恐怖的状态。

按两星期前上海方面战事发生后,南站即成为难民的集中点,等候车辆逃往内地,昨日被炸死的难民,其中有许多人已经等候了两三天。当日机在南站上空盘旋时,一部分的难民挤在售票间前买票,另有一部分则挤在月台上候车,因此靠近售票间的墙垣上溅满了鲜血,墙脚边则残骸累累。

一部分难民想冲进总办公处,但因人头拥挤,地方狭窄,以致无法通过,结果有许多人反遭惨死。总办公处的房屋受损极微,玻璃窗被震,碎成片片。

大同大学内的几十个学生,奔往火车站,从事救护工作,其勇气殊足称道,他们最早达到出事地点,清除秽物,帮助受伤者,扶上卡车。所有受伤者,一部分送往南市各医院,大部分则送往公共租界。雷士德医院收容一百人,以妇孺居多。手术间一直忙到晚上,未得休息。

本报记者于午后访问雷士德医院,病房中已增加了病床。有些是中国救护车送去的。一个婴孩伤势甚重,是从已死的母亲身边拾起的。此外,还有两个约十三岁的孩子,也已失去了他们的父母。

据该院昨晚报告,两男两女和男女孩各一已伤重毙命。宝隆医院中也死了几人。

站中劫后余生的难民,均由慈善团体所供给的卡车送入租界。南站则加以封闭,进行修理及其它工作。

中国军事发言人昨天午后在新闻会议上,向外国记者猛烈抨击日机轰炸南市的行动,严厉驳斥日方所称“华方利用南站运输军队”,故加以轰炸之说。该发言人谓昨日以及最近南市并无一兵一卒,南市是一个人口稠密之区,完全没有中国军队,或军事要点。日方称轰炸的作用在于“扰乱中国之军事要点一,实属荒诞无稽。该发言人并谓日方恣意摧残中国平民,其动机何在,殊难索解。日方是否为恐吓中国平民,或为虹口一带死亡的日侨复仇,不得而知。而且日方也没有提出将轰炸南市的警告。”

某外国记者在新闻会议席上也证实中国军事发言人的谈话,他最近曾巡视南市许多街道,并未看见一个中国兵。

大家提出撤退南市平民的问题,该发言人谓目前铁路常遭日机炸毁,旅客有时也遭日机轰炸扫射,在此种情形下,撤退平民殊非易事。

要是经公共租界的中区驱车出发,不到一小时,即达沪西的卢别根镇。这一个小小的市镇,已被炸几次,一九三七年十月八日的字林西报,刊载新闻如下:

星期三晨,日轰炸机袭击卢别根路卢别根饭店过去不到半里的卢别根镇,十七人惨死,中有孩子多人,据悉该处并不驻屯中国军队,故中外各界都不明白轰炸的原因:

据该镇居民称,上午十时左右,日轰炸机九架,突然出现天空,掷下炸弹若干枚,未几,日机去而复来,俯飞扫射。

第一次空袭时,受伤者二三十人,死亡者计有一家的婆媳两人,一家的女儿两人,一家的男孩一人,另有两个尚未查明的中国人。

第一次空袭刚过去,第二批又来了十架飞机,盘旋空际,向西飞去,立刻又回转,掷下十颗炸弹,又有十人牺牲性命,三十余人受伤,烧去房屋许多间,一颗炸弹落在某宅附近,宅内九人受伤,但均极轻微。

在轰炸平民以后,日本的轰炸机或随行的战斗机,往往再用机关枪扫射,差不多每一次都是如此。上海的居民曾目睹许多次像这样的袭击。那时上海所有英文报纸的读者信箱栏内,全是目睹惨状的外侨所提出的抗议和报告,美国亚洲舰队司令耶纳尔将军(Harry E。Yamell)对于此种层出不穷的暴行,给予严厉的斥责。十一月十二日,耶纳尔将军在上海英国皇家空军协会的宴席上发表演说,十一月十三日的字林西报刊载其内容如下:

“在此次战争中,上海及其附近所遭遇的破坏,其范围之广,情形之惨,使我大为痛心。我不知道人类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领悟飞机的正当用途。战争和其它活动一样,也是有必须加以遵守的规律的。交战国双方恣意破坏平民的生命财产,使上海附近的平民陷入绝境,此情此景,实令人不忍卒睹……战争的规律必须加以尊重,不分皂白的轰炸,必须竭力避免……对于平民的财产滥施破坏,并无多大意义,现在各国应该急起直追,了解飞机除了作为毁灭一切的利器外,还有更大更多的用途……”

松江是一个安静的城市,约有人口十万,水陆交通都很便利,离上海仅三十哩,是一个半工业区。像松江这种中等的城市,不知有多多少少遭遇日机的轰炸。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字林西报刊载日机轰炸松江站难民车的新闻如下:

“昨天午后十二时二十分,从上海开往嘉兴的难民车,在松江站遭遇日机的轰炸,客车五辆全毁,死三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孺,受伤者更多,没有一个中国兵。上海难民又逢一次浩劫。”

参加轰炸中国平民的日本飞机,究有若干架,不得而知,但站内落下的炸弹甚多,除毁客车五辆外,并毁悬桥及水塔……

据路局方面及松江官方报告,轰炸以后,站内的景象至为凄惨,断残肢,血腥满地。路警及铁路员工午后仍忙于搬送受伤难民入医院疗治(松江医院甚少),同时召集临时掩埋队进行掩埋工作。

上海市市长俞鸿钧接到轰炸报告后,痛加申斥,称为(日军完全漠视人类同情,在后方屠杀中国平民之又一新证据)。俞市长并谓,在松江惨遭轰炸的列车,所载旅客,都是从战区逃往内地的难民,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列车既系前往嘉兴,无论如何,不能认为向上海输送增援部队,所以日机袭击,实出于故意,绝对不能强词夺理,邀人宽宥。

以上各节叙述日机袭击村镇及小城市的实况,并不完全或充分,整个说来,其性质虽然非常残酷糜烂,但和轰炸南京、广州、汉口等大都市的事件比较起来,也许不及后者那样动人罢。这些大都市的轰炸,曾经占据全世界报纸的重要地位。自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起,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即日军确实占领中国首都时为止,南京不断在空袭的威胁下。十二月十八日东京路透社发出下列电讯:“据此间军部今日发表公报称,自战争爆发迄南京陷落,日海军飞机先后飞往南京五十次,轰炸中国之密集部队及军事设施,并掷炸弹一百六十吨。公报并称参加轰炸南京之飞机,在八百架以上。”十月二日出版的上海密勒士评论周报,概述一星期内日机轰炸南京的情形,其内容几乎系根据路透社的南京消息,原文摘录如下:

“英美法三国虽向日本提出抗议,日方显然置之不顾,日机二十九架又于九月二十五日上午,猛烈轰炸中国的首都。城南一带是南京最热闹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尤为日机所注意……”

“日机第二次袭击南京时,中央通讯社总社办公处全部被毁,职员五人受伤颇重。事后,中央通讯社即着手布置一切,现在仍照常工作。该社在土街口,离银行区甚近,共落炸弹三枚。那一带人烟稠密,没有重要的军事建筑,日方蓄意加以破坏,以消灭中国最大的新闻机关中央社……”

“九月二十五日南京空袭的结果,平民死伤达六百人。自上午九时半迄下午四时半,日机先后五次侵入南京上空,共掷炸弹约五百枚。午后的两次空袭,以中央医院和卫生署为目标,共落炸弹十五枚,但无一中的。有一个弹穴的深度达二十尺,直径达四十五尺,医生的宿舍为爆炸的巨力所震倒,厨房间被毁,手术间略有损害。”

“据中央社称,日机轰炸中央医院,决非出于误认目标,因屋顶上漆有大红十字符号及中央医院四字。”

“关于卫生问题,卫生署是与国联合作的,所设中央护士学校,一部分的基金,则由洛克斐勒基金委员会所供给。卫生署的礼堂和中央护士学校,都受严重的损失,并有两个仆从毙命。”

“牺牲于轰炸下的,还有首都电灯公司,首都自来水公司,中央广播电台,市政府卫生局,广东医院,哈瓦斯、海通和合众三通讯社的办事处。”

“日本飞机以两百五十公斤的巨型炸弹,轰炸住宅区,在中山路山西路口,有一个其大无比的窟窿。两颗炸弹落在宁夏路转角的小丘上,附近住宅震撼甚剧,玻璃窗碎裂,电灯泡落地。”

“日本飞机显然想轰炸内政部和卫戍司令部,因目标不准,毁去一家当铺。中国银行后面的七家住宅也同归于尽,但无人受伤,因都已避入防空壕。电报局当然也是目标之一,有几颗炸弹落在附近,无一中的……”

“九月二十五日日机轰炸南京时,有一颗炸弹落到高门楼法国领事馆的院子内。九月二十七日,则有五颗炸弹落在下关,和停泊在三汊河的法国炮舰仅隔二百公尺。”

“在这以前,日本的空军曾于九月二十二日两次袭击南京,第一次飞机五十架,空袭的时间自上午十点三十五分到中午,第二次飞机十五架,时间甚短促。”

“在三百处以上的地点,包括城南市区和新住宅区(美意德各国使馆以及全体外侨住宅,都集中于此),每天平均要落下两三颗炸弹。据路透社报告,第二次空袭时,下关难民收容所中弹,死者至少在百人以上,事后前往视察,残骸遍地,芦席棚火焰熊熊,直冲云霄……”

“不到一小时,又来日机十架,这一次是东北方飞来的,抵达浦口上空时,即列成圆形,以潜水式轮流掷弹,轰炸津浦铁路,然后向东北方飞去。据法国领事馆消息,九月二十五日,曾有五百磅重的炸弹四枚,落在该领馆附近,相距不到一百码。以各国使馆或领馆而言,这要算是最危险的一次了……”

广州是华南的上海,在广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顶点,平时有人口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广州遭遇猛烈的空袭,九月二十四日上海字林西报刊载路透社的报告如下:

“路透社访员今日赴被轰炸的地点巡视一周,东山附近的贫民住宅区,几全为炸弹所粉碎。”

有几处,尸体横陈,宛如捕蝇纸上的苍蝇,断肢残骸,狼藉不堪。几百个妇女悲伤饮泣,匍匐于废墟中,寻觅亲人的余骨。成千的难民更彷徨街道,沮丧惊悸,昨今两天的恐怖,使他们的神经大为错乱。

准确的统计犹需几天或几星期始能完成,据本社估量,死伤不下数千人。

今天空袭的损害程度,超过上海南站的惨剧。

这一次轰炸的结果,政府官舍或军事机关皆安全无恙,故此间外人观察家对于日机轰炸的目标究竟何在一点,都有莫明其妙之感。

日机所掷炸弹,多数落在茅房鳞次栉比的贫民区,住宅和居民化为肉浆。

坐在门口的一个老太婆,被炸死以后,仍兀坐不动。

一个面色可怕的上流人,掀起一条席子,指着粉碎的肉体,对本社访员说:这就是我的女人!

东山附近的一个小学校全部焚毁,因值假期,校内学生甚少,未酿惨剧。

居民喘息未定,今晨日机又两次袭击广州。第一次在拂晓四时,日机一架共掷五弹。该机来去之际,曾低飞沙面尤其是英国桥的上空。

第二次在八点半,有重袭炸机十架及战斗机若干架,天空密布着空战的活动,格斗,轰炸,高射炮弹的爆裂,在澄碧明朗的晴空,蔚为奇观……

据主持广州东郊某医院的美国教会医生贝志博士(F。E。Eates),在广州外侨助华正义委员会所刊行的小册子中宣称,九月二十二日下午,日机二十二架在住宅区掷炸弹六枚,死者约三百人,以妇孺居多数。事后,贝志驾卡车驰往出事地点,救护受伤者和将死者。

他说:“九月二十二日,我们在轰炸后的二十分钟就赶到出事地点。警报尚未解除,损害显然非常重大,因为所有禁止通行的街道,警军都允许我们自由通过。爆炸的烟硝尚未消散,路上堆满了碎木头、破玻璃、砖石、泥块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到达出事地点时,四周的警军招呼并指示我们往躺着受伤者的地方去。”

“人类中最可怜最苦恼的受难者,听说教护队已到,便从废墟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洞穴走来。在不久以前,这些废墟还是他们的安乐的家庭呵。受难者的惨状是不难想像的,有的面部淌流鲜血,爬行于废墟之上,高声呼唤埋葬在残栋颓垣中的亲人。”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妇人,捧着流血的头,叫我立刻去救救她的女儿和孙女儿。许多孩子半呆半痴,找寻无处可以找寻的母亲。一个人从楼板地板和墙壁横成的小窟窿中钻出,手里抱着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头部脸部受创甚重。他恳求我们先送他到医院。他的母亲、女人和两个小孩,都葬身屋内。”

“这故事是讲不完的,我们在搬装受伤平民的几分钟内,就看到多少惊心怵目的景象。到场的有六家医院,我们不过是其中之一。耳朵里充满呜咽和呻吟,有的因失去了家人而痛哭。有的虽未失去家人,却失去了他们的一切。出了医院之后,他们住到哪里去呢?怎样解决吃的问题呢?”

“这些人间世的苦恼,说既说不完,写也写不尽。这许多受难者所住的地方,既不接近军营、兵工厂、重要的铁路,也不接近任何防御工事。这是广州闹市的一角,侵略者的眼睛对于人类的生命竟毫无怜悯。在侵略者看来,这仅是残酷无情的破坏行为和恐怖行为的一种程序而已。”

一九三七年十月三十日出版的上海密勒士评论周报,刊载十月十二日的广州通讯,对于日机在华南各种活动,概括叙述如下:

“广州各村镇、渔船和商船、铁路和工厂、广州设防的和不设防的市区,如今都成为日本轰炸机的目标……那些被袭击的人们,对于自己的生命简直无法保护,究已死伤多人,不能确实知道。据最审慎的估计,广州及其近郊牺牲于轰炸下的,至少有八百人,都是平民,其中有妇孺若干人,他们牺牲的地点,大多数离开高射炮很远。”

“日机除轰炸住宅区,使平民多人死伤外,还想摧毁中山大学和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内有许多新建的华丽巨匠,价值数百万元。日机曾加以轰炸,附近落下几颗炸弹,均未中的。”

“迄九月十一日为止,广州共经历空袭五十六次,此刻飞机又在记者的头上翱翔了。换一句话说,在过去一月内。广州每天平均要有两次空袭。”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是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向有“东方芝加哥”之称。武汉三镇在扬子江中游,离上海约七百里,平时人口在百万左右。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字林西报刊载路透社九月二十五日的汉口电如下:

“昨日下午惨遭轰炸后,当晚日机又来掷弹,死亡愈多,破坏愈甚。第二次袭击的时间,甚为短促,仅十分钟,但造成的局面,却相当恐怖。”

“所有的中国医生、助手和护士,均因政府当局的唤召,全体动员,中国红十字会和普爱医院的积极从事救护工作,也减少了受难者的若干痛苦。”

“因为电力不足,许多手术都在灯光之下进行,对伤势沉重的人,不得不暂用吗啡,以减轻他们的剧痛。”

“据今晨所见,有一宽约二百尺广约一百五十尺的面积,共落三弹,已完全变成屠宰场。救护工作仍在进行,从瓦砾堆中搜寻尸体。”

“武圣庙一带原为汉口的贫民区,昨天第一次空袭竟使该区变成积尸所,本社记者前往视察时,目睹最骇人的惨景。”

“该区街道宽仅六尺,鸽棚似的矮屋,鳞次栉比,已完全倾圮,居民路人,同归于尽,残骸遍地,已被救护队堆置一处。尤其骇人的,偶见一臂一腿,微颤于砖石重压之下,非用适当工具,无法加以移动。”

“本社记者在街头伫立十分钟,目睹抬送过去的受伤平民在一百二十人以上,有的还凄惨呼号,有的已全无生气。担架者搬运死孩的情景,更属不忍卒视。已死的和将死的混在一起,受伤者的创口还冒着鲜血,一丝不挂。”

“儿童死亡的数量似乎很大,也许是因为轰炸时他们都躲在家里,小孩的尸体超过成年人的尸体。”

“警察、学生和自告奋勇者,都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热心工作,救护受伤者,搬移尸体。深夜,许多学生显已非常疲乏,但还是不肯放弃可怕的工作。”

“吴国桢市长以及其他官员,均亲自到场指挥监督,以免混乱。”

“由于电力的不足,医生和救护工人的缺少,虽然救护者已各尽其力,整个救护工作仍颇受阻碍。”

“附近一个女子学校内的学生,完全陷于歇斯底里亚的状态,东奔西窜,残酷的景象使她们震骇,使她们发狂。”

“在汉口以外,武昌和汉阳也同时遭殃。一颗炸弹击中汉阳的一个难民收容所,死难民六十人,伤多人。”

“凡炸弹落下来的地方,均起火燃烧,深夜依然火焰熊熊。”

“轰炸汉口的飞机共九架,有两颗炸弹落在江中。离英国炮舰亚斐斯号(Aphis)仅两百码。”

“昨日被轰炸的武圣庙一带,今天再遭轰炸,这汉口的平民区是更为凄惨了。”

“许多憔悴的无家可归的受难者,踯躅街头,疲乏过度的救护人员,仍在挖掘活人和死人,有的遍体残伤,生不如死。”

(原载于《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1938年7月)

同类推荐
  • 何惧风流

    何惧风流

    李杰穿越到了一九零零年,只有五岁的幼小身躯里虽然只能算是一个升斗小民的内心,但是对历史的预知让其在痛苦挣扎后毅然决定为民族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让我们何惧风流!本书作为李杰的过去,现在,未来三部曲之一!
  • 赤焰龙帝

    赤焰龙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只有最坚毅,最强大之人才能点燃内心的那团赤焰!那是龙的火焰,裹挟怒火,席卷一切!为了夺回昔日的荣光,将仇人狠狠地踩在脚下,他与恶龙做交易,让脚下的这片大地彻底喧嚣沸腾!
  •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纵横捭阖——俄罗斯外交新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对外战略表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主线,即90年代初的维护到90年代中期的发挥再到新世纪的争取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体现了一种逐渐成熟的趋势,这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与俄罗斯国内基本发展道路选择是同步而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清醒地估价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所在,不慕大国虚荣,稳健、务实、灵活地追求俄罗斯国家的最大利益。
  • 魔法机动骑士

    魔法机动骑士

    为什么那些自己不珍视的事没了,自己的内心会有触动,那些人,那些事,学校也罢,同学老师,家庭也罢,家族,家人。那些看也不看一眼的陌生人消失了为什么会有一丝寂寞感呢?漫步在战后的废墟,旁边除了破碎还是破碎,建筑物也好,街道也好,尸体也好,黑色的烟雾仿佛要把天空撕破。这样下去可不好找不到东西吃或水喝的话就只有死了。为什么面对死亡一点都不觉得悲伤呢?连一点行动的意愿都没有,话说回来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明明是个死宅,只有虚拟的世界,连个朋友也没有,家人的关系也不好。我的人生就像臭虫一样恶心,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
  • 活着才有神话

    活着才有神话

    战争相对于整个人类史来说毫无意义,它不仅绞杀了人类自身的生命,破坏日益宝贵的地球资源,还加速了整个人类的自身的毁灭......所以,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必须团结起来,反战止战!
热门推荐
  • 旋律舞步:总统大人请接招

    旋律舞步:总统大人请接招

    炫音少女撞见了行窃完毕正光明正大进餐的“神偷”少年,一时的正义感使得二人定下限期一年的终极挑战。少女动用关系进入北之国的皇家学院——北帝学院,在这里争取每一次可以与北之国总统景柏见面的机会,从而伺机完成挑战游戏。而风流花美男莲初的介入,更令三人的关系走入迷雾。各色的演绎驾驭着这个时空,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故事终究无法平凡……
  • 灵素节注类编

    灵素节注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荒仙帝记

    荒仙帝记

    人族被欺,血泪悲歌!少年叶命为己修命,为人族修命。成仙帝转世,修至尊仙术,六界动荡起,一人撑起人族一片天。人族不可欺,血债皆偿还!
  • 我不当妾:难缠王爷温柔爱

    我不当妾:难缠王爷温柔爱

    谁说她一定要当妾侍?她宁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只为了寻找遗落在前院的发簪,可是却被他给看上,暖床,她不!命一条,要不死了就给他,要不活着就离开!
  • 大攀帝国

    大攀帝国

    在一次被闪电击中之后,醒来发现回到了几年之前,他欣喜若狂要人生重来,他要建立属于他的大攀帝国,可是,他却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一个阴谋……
  • 重生之破茧成蝶

    重生之破茧成蝶

    美丽女教师遭逢巨变失去生命,重生成了六岁时的自己,必须重新面对家族争斗,重新面对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帅气的男子——一个温柔如玉,另一个恍如妖孽。两难决择,是选如玉君子的他还是那个若即若离如妖孽的他?
  • 前世恋人:我的酷保镖

    前世恋人:我的酷保镖

    她。善良多变的千金小姐,上女校扮村姑只为摆脱显赫的家境。他。冷酷俊美的保镖,却惟独为了她而男扮女装贴身守护。她爱她却为何不法表达.她忘了他却再次深深迷恋。友情,阴谋,往事,伤害,欺骗从一个个禁锢的盒子里跳出来,他对她前世今生的爱恋,她又是否能记起,他们能否最终走到一起,一切都是一个未解之迷。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 算命

    算命

    一个精通紫薇斗数的道家术士,一个身怀奇技的日本忍者,一个被“人工”创造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一个出生豪门的军阀子弟.....几人误打误撞,聚在一起,寻找传说中的河图洛书......
  • 徽剑纵横

    徽剑纵横

    一部传统武侠小说,沿用《倚天屠龙记》的故事,将古徽州文化融入其中,特别是徽商和徽菜,将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