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1200000010

第10章 做金钱的主人(2)

布朗——牛津历史上最伟大的鞋匠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名技艺超群的工匠可以成为世上最自得其乐的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着足以养活自己的手艺,靠着勤勉、自立和聪颖的品行成为了一个享受健康、成就和快乐的人;假如一周能有30到40先令的收入,稍微节约一点,他就能吃好穿好,使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令别人羡慕。

当休斯·米勒先生回忆起自己仅仅是个周薪不超过24先令的小石匠的岁月,他对15年的工作感受作了一番总结:“将工人阶级的生活现状夸张到惨不忍睹的境地似乎是流行的记录方式。但我自己可以证明,在我拿着木槌和凿子作石匠的一年中,我从没有感到过生活的拮据,我的祖父、两个叔叔以及和我一同当学徒的其他石匠都有着相同的感受,我们的父辈也是这样。我不否认在某些时候,一些技艺超群的工匠也可能挨饿。我也不否认还有其他的原因存在,事实上,多数生活困窘的工人们,在学徒期间未能珍惜时光、尽心学艺,而对以后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这和坐在教室只知道胡思乱想的学生是一样的效果。这正验证了‘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古训。”

一些社会现状同样令人担忧:我们的国家中有许多享受丰厚酬薪的工人,他们只为满足低级的感官需要而挥霍大量的金钱。很多人把收入的三分之一喝到肚子里,甚至喝掉一半收入。如此放纵的生活对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简直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而他们另有四分之一的收入根本没考虑过与妻儿们一同分享。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讨论会上,罗布克先生慷慨陈词:“一名有着两三百英镑年薪的工人,为何会有着残暴、粗俗的品性?这是毫无道理的。难道他不期望被人们看作是一名绅士吗?他不期望有着和我一样体面的房子吗?当我下班回家时,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呢?我会看到我那有着优雅体态、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和女儿在迎接我的归来。工人们为何就不能享受到这种家庭的温馨呢?我很想知道,一名工人下班回到家,为何没有发现像我家一样摆满丰盛晚餐的桌子?为何不能看到举止优雅、穿着得体、温柔善良的妻儿在等着他?……很多人都看到,大部分工人一旦拿到高薪,就钻进酒馆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没有考虑过为妻儿买些得体的服装。我的收入比他们要少得多,为何他们不能像我一样,把钱用在接受良好的教育上,和家人一同分享学习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呢?他们为何不能像我的家庭那样,在晚餐过后,感谢上帝的恩赐,然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书本阅读上,而不是到附近的酒馆鬼混?如果一个人明知这样做的害处而不告诫他们,却花言巧语的让他们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的话,这个人根本不能算作工人的朋友。”

想弄明白导致工人们这种颓然的生活状态的原因是很困难的。这一定是由原始阶段传下来的某种恶俗造成的,存在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原始社会的野蛮人崇尚暴饮暴食,直到吃完所有的东西以后,他们才会去捕食或者继续战斗的动力;或者这一切也可能是奴隶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奴隶制度是人类早期社会形态之一,在这里只存在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奴隶制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在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时代,战斗是自由人才能做的事,奴隶像动物一样做苦力活。家庭中也存在着奴隶制,妻子是丈夫的奴隶,她和在集市上像牲口一样任意买卖的奴隶没有两样。

奴隶制度在我们国家也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恺撒登陆时,它就在那;进入撒克逊时代它还在那,当时的家庭劳务是由奴隶承担的。当时的撒克逊人是最臭名昭著的奴隶贩子,而爱尔兰人则是他们最大的买家。最著名的奴隶交易市场位于布里斯托尔。在那里,爱尔兰人向撒克逊人购买了大量的奴隶,以当代爱尔兰史学家的说法,当时每一个爱尔兰家庭都使用英国奴隶来做工。

后来,诺曼人征服了英国,奴隶制度继续存在着。唯一的变化就是曾经的奴隶贩子撒克逊人成了征服者的奴隶,并被判定为坏人并终身为奴。根据末日审判书上记载的当时苏塞克斯市路斯镇收费处的记录,我们得以知晓当时的奴隶价格:1便士能买一头牛;4便士可换一个奴隶。注意,不是农奴,而是奴隶,是绝对服从的奴仆。从这时代开始,虽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形式,但奴隶制度一直延续着。直至亨利四世统治时期,才有法律规定奴隶、农奴和工匠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在这条法律生效很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主子的同意,他们的孩子甚至不能信仰基督教。此后,在国王专注于与封建贵族势力作斗争的时期,渐渐放松了对奴隶的控制。国家颁布设立皇家直辖市的法令规定,如果奴隶逃跑后,能够在外藏匿一年零一天而不被找到,那么他们将成为直辖市的自由市民,法律将保障他们作为市民的权利。

在女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格兰岛上的最后一批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而苏格兰岛上的农奴则没有这么幸运,直到乔治三世统治时期,他们才获得了解放。在他们获得自由之前,矿工与盐工属于土地的一部分,是随着土地一起买卖的。他们无权要求自己的工资数额。如同美国南方各州的奴隶生活,他们得到的食物量仅够使他们拿起锄头干活。

沦为奴隶,没有人想过要积攒些什么,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东西可以积攒,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还有未来。唯有他们的主人决定了他们的一切。于是,奴性的、被动的生活习惯被传承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当今来自爱尔兰的矿工是上个世纪才获得人身自由的奴隶的子孙,他们现在一天能有10到14先令的收入。1799年通过的一项立法的序言部分对此有所描述:“鉴于15世纪国王陛下的立法通过之前,大部分的矿工、煤矿搬运工以及盐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固定下来,而他们为生的矿场、盐场已有所变化。根据以上立法规定,这些人的奴隶身份当即被消除,同时获得受到立法保护的自由人身份。尽管当前仍有很多人无法摆脱奴隶身份,并受到有关条款的束缚,接受相关的处罚。”还有其他现象。新立法规定他们已获得自由,并不在遭受奴役。奴隶们以前的所得只够填饱肚子,没有积攒的习惯。因而我们认为,矿工们浪费挥霍的恶习,是奴隶制留存在当今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后遗症。

现在的社会与那时的现状完全不一样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工人都是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制的消除所带来的伤痛或许是他们仍旧热衷于喝酒,这一点和爱斯基摩人与北美的印第安人很相像。工人们要有坚强的自我控制力,懂得调节情绪,为今后可能获得的幸福生活而控制住眼前的物欲享受。并以严谨务实、勤勉节制的生活作风赢得社会的肯定,提高工人的地位。

如今的工人阶级要比过去任何时候的工人享有更多的公民权利。工人的权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工人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受到宪法的保护。从他们的角度看,社会上保护工人群体利益的工会、报纸、福利社以及其他现代的文明机构遍地都是,他们还被承认是知识分子圈中的一员: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建筑家、哲学家以及诗人都出自工人阶层。知识文明的传承与发扬没有贵贱之分。渊博的学识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文明的积累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当然,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是存在的,也唯有这种追求更高目标的心态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一个人惟有不满足于自己当前的社会地位,才有可能竭尽全力去改变现实状况。满足感有时意味着裹足不前。

只有当我们感到不满于现状时,我们才会寄希望于将来的时日,才肯花心思计划人生,奋力工作与采取行动。

工人阶级常常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即便他们的劳动所得比专业人士的报酬还要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认真考虑过该怎样改善他们当前这种糟糕的生存环境,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浪费在了酒馆里。他们似乎很看重自己和自己所处的阶级能否获得尊重。他们崇尚这样的理念:贬低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相当恶劣的,劳动最光荣!只有懒鬼才是最无可救药的。

斯特林的观点是:“如果工人能够将所从事的工作——不管这项事业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与自己脑中最为高明的智慧联系在一起的话,他就能为自己后半生享受无忧的生活而作出有力的保证,并将自己的生活档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或许因为工人群体在这一点上曾遭遇过挫折,加上那些有能力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一直在袖手旁观,所以导致了今天的局面:工人群体的形象一直是低贱和堕落生活的象征。”

联系到收入问题,前文已经提到过。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的所得比助理牧师的平均工资水平要高,建筑工匠的收入多过随军外科医生;一名轧钢工人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1基尼,相比之下,一名海军助理医师的工资则少得可怜,只有14先令,即便度过了3年的助理期,他们一天的所得也只是21先令;大多数非英国国教的传教士的收入和熟练技工的工资差距也很大,而从事账房或者库房办事员工作的人与他们相比,差距更加悬殊。

其实,如果这些熟练掌握技能的工人有这方面的意愿的话,他们也能够享受到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享有的东西,比如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是什么障碍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结论就是工人们没有将宝贵的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修养上。他们并不缺钱,缺少的却是个人的文化修为。他们自己也很明白,一个人能够获得怎样的社会地位并不完全由他的收入决定,个人的学识与德行才是关键。工人群体已经错过了很多提升群体形象的机会——他们只知道享受眼前的乐趣而将大把的金钱挥霍于低级趣味中,而从不对激发自己潜在的最可贵的品性感兴趣——这些好的方面在它们本应该享受的社会权益中遭受了排挤。

尽管工人们拿着高薪,但却没有合理利用它们。从很多方面看,工人们依然遵循着他们那个群体所显现的语言、行动与服饰特征。在闲暇时光,他们也同样穿着油渍斑斑的衣服,双手像是总也搓不干净。不管这群人的技艺已经磨就到如何高深的地步,他们心性却并没有呈现出与技艺同步提高的迹象。尽管他们的钱财是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换来的,但这些所得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没有发挥积极的影响,而是道德的败坏与沉沦。或许他们吃喝无忧,并沉迷于那些低级的趣味中而无法自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收入被挥霍一空,没有任何的积蓄,他们成了酒馆的牺牲品。一旦遭遇经济的不景气,或者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击倒,那么他们所能容身的地方只有工房了。

那么我们应该对这种种可悲的事实做些什么呢?有些人提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有些人说应该用道德和宗教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需要的是良好的住房条件和贤良的母亲与妻子。不可否认,所有这一切都能对人们的品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正面的影响。但它们所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就是——无知,在工人群体提升他们的品性之前,无知一直纠缠着他们,并且会传染给其他的人。所以,在采取以上这些举措来改善他们的状况之前,应该将节俭和为长远打算的思想灌输给他们。

同类推荐
  • 年轻人必知的160个形象细节

    年轻人必知的160个形象细节

    本书通过详解160个与年轻人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形象细节,内容涵盖外貌、穿戴、举止、说话、人脉、品质、心态、性格、智慧、情商,全面提出“内外兼修、以内养外”的自我形象打造的新思路。让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恍然大悟,少走弯路,从而更顺当地走向成功!
  •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少年奇才(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选取了历史人物经典的道德和智慧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孔融尊长爱幼的美好品德,有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有曹刿退敌的远见卓识,有齐恒公用管仲的大度雅量,这些故事都被后世传为佳话,让人们拍手叫绝,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可以不知道。
  •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一百余年来的才人俊杰,为什么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笔者带着这个疑问,遍读曾氏著作,并参阅相关历史,方略得其味,不禁为曾国藩的才识智慧惊叹不已:其人精通儒家进取之道,又深悟道家无为之理,一身兼两家之长,而举一反三,自成一格,堪称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 名人的处世学问

    名人的处世学问

    想成功,先学会处世。学会处世,我们可以在商海官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对自如。本书汇集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对现代社会的处世哲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诠释。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本书通过“现象透视、专家评析、走出误区、特别提示”四个部分,针对求职者容易犯的错误,总结、细分出求职道路上的52个误区。
热门推荐
  • 三国之超级召唤

    三国之超级召唤

    何为君子,何为忠勇,何为猛虎,何为大义?你有关羽张飞?项羽足矣!你是无双吕布?我有李元霸足矣!你有司马仲达?张良足矣!为何曹操直呼许逸欺人太甚?为何刘备竟对百姓痛下杀手?为何吕布销声匿迹?为何孔融直呼上师?且看许逸重生陶商如何带着召唤系统横扫三国!
  • 仙路无量

    仙路无量

    封人,封妖,封国,封天下印魔,印仙,印星,印苍生无量之劫,无量之界看我仙路无量
  • 非常霸女

    非常霸女

    一个人见人犯困、花见花吓飞、车见把车压爆胎的女孩子,却让英俊帅气、沉静内敛的阳光男孩爱上她,让名副其实的大众情人只为她痴狂,让那个所有女人都为其趋之若骛、前赴后继的绝版坏男人付出一生等候。她是怎么做到的?这真的是一个童话吗?
  • 傲娇总裁深深爱

    傲娇总裁深深爱

    她接近他,只因他是害死她妹妹的凶手。她曝光他的床照,破坏他的婚约,无所不用其极。报复的目的达到,她想全身而退时却被他霸道扣在怀里。她冷然道:“你说我是鸡,你下不去嘴。”他拢好她额前的碎发:“我想换换口味,不可以吗?”……千帆过境。她始终忘不了他说过的那句话——沈清欢,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有了你。
  • 雨中青橙

    雨中青橙

    四年时光,他最美好的青春,他爱着。五年分离,她最孤苦的岁月,她忍着。是青春终究赢过岁月,还是岁月最终摧残青春?她和他在这里等你!
  • 再见了,我的绿皮火车

    再见了,我的绿皮火车

    一次意外的出走之旅,让小七遇见了他。三年,他们保持着两米以上的距离,却一直在彼此的视线范围内。三年过后,他们终于等到了解放的年龄,却不得不分离,一如那辆即将被时代淘汰的绿皮火车。
  • 话伪神

    话伪神

    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一些故事的集成为任何人写,同时也不为任何人写希望你能在这些故事中找到来自内心的共鸣——那我希望能引起全部人的共鸣
  • 倾世宠妃:庶女不好惹

    倾世宠妃:庶女不好惹

    “鸟鸡不加辣,猫狗不草辣,哩哩哩,啦啦啦~~哇偶凡开死卑鄙,嘣沙卡拉卡~~~”谋男脸上一黑,“既然太子妃雅兴这么高不如我们来做床上运动?”某女脸红,“不要!”某男邪魅一笑“哼,你说不要就不要?”某女三天没下来床..........她是倾城校花蹦极蹦到将军府,处处受排挤,但她一一讨回“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你要知道庶女不好惹!”遇到妖魅冷艳太子爷,完蛋了,沦陷了≧﹏≦
  • 一品剑仙

    一品剑仙

    万族林立,七界争锋。一剑既出,唯我独尊。这一年,小子陈笑走出了白山村,来到闻名遐迩的天阙城,穿越三年第一次出来,从此名动天下。
  • 冯晓晓在古代的成长史

    冯晓晓在古代的成长史

    因为救人丧命后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而后又因命格好被候府收养作为替人消灾解难的福星,在侯府的成长过程中为侯府筹谋划策,最终为自己的谋得了好的因缘。文章是细水长流的暖文,女主聪明、谨慎、固执、护短。男主是专情、霸道不失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