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3200000018

第18章 七国之乱(1)

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继承皇位,也就是汉景帝。与他一起登上历史舞台的,还有他的母亲窦太后。相比较文帝,他们实在是太幸福了。文帝当年接手的完全是个烂摊子,这个时候的汉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强国了。退一万步说,至少官员的公车是马车不是牛车了,皇帝的仪仗队也能凑齐了。而且因为边防的加强,匈奴如果想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是要冒险的。文帝朝后期和匈奴的对峙,就很能说明问题。

但是,匈奴人不傻,尤其是还有个了解汉朝情况的中行说。中行说原本就是诸侯国的人,对于汉朝诸侯与中央那点破事,他再了解不过了。

早在云中上郡的对峙结束后不久,汉文帝即告病危,匈奴和赵王刘遂就有了点暧昧关系,私底下有些不干净。

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帝即位之后,他的一些亲信立马就被提拔了。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师——晁错。景帝对晁错充满了崇拜和偏袒,称其为“智囊”。

开始时,晁错的官职只是内史,管京师治安和财政,但是景帝基本上都是单独和他畅谈,不敢说晁错的实际地位超过丞相,超过九卿(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各部尚书)是肯定的。晁错这个人,有才华,有思想,有学历,能言善辩,文帝时期几篇策论那是滔滔不绝,大谈改革。对,改革。

晁错这个人,千般好,就是喜欢改革。当然了,当时西汉确实也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基本上都是在攒钱,每年死抠那么一点钱加强国防、发发工资什么的,就连皇室成员穿什么衣服都是精打细算。改革万一受到挫折,以文帝时期汉代的国力是难以承受的。虽然后期也在法律上加了几条附加条款,但是对于很多根本的流弊,汉文帝并没有去集中处理(但是不等于没处理,文帝那种慢条斯理的改革方式也蛮好的)。这其中,就包括诸侯王的问题。

汉代实行郡国制度,有封国有郡县。文帝其实已经动手处理了一些事情,比如将封国变小啦,一国分多国啦,七搞八搞的,中央掌握的郡县数量,慢慢地就超过了所有封国掌握的郡县数。

文帝确实是个老狐狸。景帝和晁错,相比之下差远了。

当时的丞相是申屠嘉,是个红小鬼,高祖打项羽那会儿,他还只是个队率,管五十个人,相当于现在的副连长。晁错论资格论官爵,和申屠嘉比起来都不是一个次元的。晁错每天跟皇帝开小窗口私聊,动不动就说改革什么的,申屠嘉心里能服?于是这个申屠嘉就到处搜晁错的污点。

当时,晁错的内史府修在汉皇室的一个宗庙围墙的里面,为了方便出入,晁错装修的时候干脆在这个南边的墙上开了两个门。

小样,我还治不了你?申屠嘉当晚就写了一封奏折打算第二天送上去。

可是,这揭发的事情一怕别人抢先,二怕走露风声。晁错还真听说了这个事情,当晚就找到景帝跟他说明情况:“陛下啊,你得做主啊,为师凿的门不是宗庙的墙,是宗庙空地的墙,不是违章建筑啊。”

第二天,申屠嘉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未央宫的门槛,送上奏折,说现在长安一环内有个超大型的违章建筑,而且这个违章建筑还破坏了皇家宗庙,按照法律,不仅得拆毁还得判处死刑。

结果景帝直接说了句:“晁错凿的墙我知道,哪有那么严重?那是宗庙空地的墙,不算违法。”

申屠嘉揭发不成,这下反而得换他谢罪了。老将军受不了这个打击,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死了。功臣二代陶青被任命为丞相,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候补丞相)。但是这个陶青,还真没什么本事,只不过是个靠着关系上位的而已。晁错成为实际上的丞相。

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开始了。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削藩。

新官上任三把火,晁错提出建议,只要是犯了事的诸侯王,都得削减地盘,各个诸侯国边境的郡县,也都加强管理或者干脆收回中央。

景帝于是召集大臣、各个侯爵,在长安的皇室举行国会,晁错一个人在那大殿上夸夸其谈。晁错什么人?皇上的红人。申屠嘉牛人吧,不照样在晁错手上栽了跟头么?当时,晁错一口气说要改的政策和法律林林总总三十多条,没人敢反对。

“够了!晁错大夫,你要淡定啊!”终于有人站出来了,这个人就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个小小的詹事(宫里面管事的,类似于后来的宗人府小头目)。

“不改革,哪天诸侯造反怎么办?”

“本来不造反的,你这么一削藩,不反也得反!”

这两个人就闹起来了,此后也一直有隔阂。因为只有一个窦婴投了反对票,更因为汉景帝同意削藩改革,这个议案就通过了。

窦婴是个忠臣,就是心直口快,逮着什么说什么。之前有一次,景帝的同母弟弟梁王刘武进宫朝觐,窦太后带着两个儿子举行家宴,其乐融融。景帝酒喝多了,话也多,为了让老娘高兴,随口说道:“我死后,传位给弟弟刘武好了。”结果窦婴端着酒杯到了景帝面前:“打天下的是高皇帝,高皇帝当年定的规矩就是父子相传。传位梁王,不合法。”

当时景帝和梁王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你想,谁会在家宴上说正经话,就算有异议,事后说不行么?当然,天子不能乱说话,历史上也是有过先例。一次十几岁的周成王拿着片树叶,对弟弟叔虞说:“我把唐国(后来的晋国)封给你了。”叔虞几岁的孩子懂个毛,顺手接过树叶。旁边大臣就对着“唐侯”拜了,成王说:“我跟弟弟闹过家家呢。”大臣无语了,史官站出来说:“丫的,我都记下来了。”于是这事就成事实了。

呃,抱歉,最近总是歪楼。总之窦婴这个人很直,有点小任性,虽然是窦太后的侄儿,但是并不是很讨窦太后喜欢。

晁错的改革如火如荼,底下诸侯叫苦不迭。晁错的父亲感觉不对头,一直从颍川老家找到长安,见了晁错,破口大骂:“逆子啊!皇上刚刚继位,你小子一上台就搞什么削藩?诸侯是什么?是皇帝的亲戚。你给人家打工,还破坏人家家庭和睦,能有好下场么?”

“老爹,国家本应该如此的。不然中央没有被尊重,汉室的江山不稳。”

“就算刘家安全了,咱家危险咯。”

晁错老爹劝不住他,当夜就服毒自尽,遗言是:“不忍心亲眼看到灾难降临到我家啊。”

这时,吴王刘濞坐不住了。他是高皇帝所封的诸侯王,手下有三郡,实力较强,一下子被削了大半的封地。刘邦又一次成了预言帝——五十年后东南有人造反,我希望不是你(指刘濞)啊。

没多久,楚王也坐不住了,赵王也坐不住了。慢慢地,胶东王、胶西王、淄川王、济南王都坐不住了。

十几天后,吴王刘濞发动总动员令,将整个吴国十四岁到六十岁的男子全部强征入伍,凑了五十万大军,与中央决裂。好吧,其实这五十万是号称,顶多二十多万——也不少了。实际上,他们七国私下里已经串通好了,甚至和东越、闽越这些当时的少数民族私下里都有来往。赵王刘遂更牛,直接找了匈奴当靠山。淄川王、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则在齐地策划“统一全齐”。天下,将又一次陷入大规模战争中,七国联军对阵中央军。但是,匈奴人算计得很好,这时并没有出兵——等汉中央军和七国联军两败俱伤,就……

公元前154年春,七国联军造反。造反总要个理由啊。想来想去,理由就是“清君侧、诛晁错”。汉代涌现过很多预言帝,晁错的父亲,也可以算一位了。

没多久,联军打到睢阳(今商丘)了。这里是梁国的都城,亲兄弟就不是盖的,死守睢阳,就是不同流合污——梁王刘武不傻,跟着景帝他是皇帝亲弟弟;跟着刘濞这个远房堂叔,毕竟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再者,景帝对他确实不薄,削藩也没怎么整他。

前线是越来越吃紧,实话说,虽然我们现在总是说“文景之治”,但是实话说,景帝的本事远远不及文帝,更不如他儿子武帝。刚刚即位就摊上大事了,他也慌了。对于晁错,他也开始怀疑了,不是说削藩就能稳定中央的权利么,怎么现在反而打起来了?

晁错也着急了,这下保守党有了口实,内史窦婴、申屠嘉的亲信袁盎,开始反击了。其实文帝那会儿,袁盎就跟晁错处不好关系,后来晁错告发袁盎收了刘濞的贿赂,害得袁盎被革职。

晁错明白,不能干等着。叛乱的消息一传来,他就找到丞相的丞史(相当于秘书,当然都是男秘书)说:“袁盎当年收受刘濞的贿赂,现在刘濞造反了吧?袁盎肯定有阴谋,应该判处袁盎死刑。”

结果内史不慌不忙:“现在只是有消息,中央还没确认到底是不是造反。就算是,杀了袁盎,叛军就不造反了?再说,要是袁盎有阴谋,早就反了,干吗非等到革职以后?”

晁错彻底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当晚,袁盎找到窦婴,希望通过他面见皇帝——他要为皇帝分析刘濞造反的原因。毕竟,袁盎曾经是吴国的相,对刘濞很了解。

皇帝果真召见了袁盎。

两人聊得很开心,晁错也在一旁,气得直咬牙。最后皇帝问了主题:“平叛,有什么计策么?”

袁盎请示,屏退左右才能说。

皇帝答应了,就连晁错也被命令退下——皇帝的不信任已经看得出来了。

袁盎这才回答说:“吴楚发兵,理由就是晁错削了他们的地。现在如果杀了晁错,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还有脸造反么?”

景帝无话可说,考虑了很长时间,最后说:“只要真的有用,那我为了天下只好舍弃一个亲信了。”

袁盎也无奈地说:“我的计策只有如此了。陛下好好考虑吧。”

之后,袁盎被封为太常(九卿之首,相当于后世的礼部尚书)。

同类推荐
  • 隋烽荡

    隋烽荡

    大丈夫在世,当立不世功名,上则致君,下则卫民,若有利国家,虽百死而不旋踵。
  • 森蚺在行动

    森蚺在行动

    一支正在演习的中国连队被意外的送到了1938年的抗日战场,他们利用特殊的身份做为掩护,在抗日战场上打击敌人的指挥系统,他们利用各种地形攻击日军,在他们大有收获的同时他们也牺牲了很多队员,但是他们从未停止对日寇的打击,“只要日本人在中国一天,我们就绝不会放过他们,森蚺敢死队誓死抗日。我们怕死但是我们更怕到我们死的时候侵略者还在侵我国土,杀我国民,所以我们不能死!”绿色信号弹划破了黑色的夜空,当日军看到森蚺的标致颜色时,心里不仅仅是害怕了……,日军指挥官都曾告诉部下,如果看到绿色信号弹就把你们的头缩起来,他们的狙击手最爱你们的脑袋。满身鲜血的梅津美治郎对自已说:“不将森蚺敢死队除掉,我梅津枉为帝国军人!”森蚺在行动,你准备好了吗?
  •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

    隋唐风雨之恋,还原历史真相,看历史风云变幻
  • 弃婿崛起

    弃婿崛起

    回到前世,一个家业败落的曹家少爷,寄身在未婚妻家,不被认可,遭到未婚妻驱逐。可没有人知道他拥有一颗可以升级的摇钱树,该用它做的什么呢?他最初的追求只是夺回属于曹家的一切,成为富甲天下的富家翁。可简单的人生远比想象的复杂,一步步卷入巨大漩涡中......总有人喜欢和他拼银子,和老子拼银子,尔等疯了吗?
  • 贺龙颜

    贺龙颜

    赵墨原本只是贺国一个山村的小孩,在他十二岁那年遇到了两件改变他一生的事:被一个当世宗师收为徒弟,以及被权倾天下的太尉扶上皇位当做傀儡。庭院深深,宫中多方的势力勾心斗角,太尉、太后、御史台以及各地亲王都对龙椅虎视眈眈。他不甘心只做一个被人摆布的傀儡,只得用尽心机,步步为营,摆平内斗,扫荡邻国。只是朝廷与江湖的纷争纠缠在一起,让他成为贺国漩涡的中心,六大宗师本都隐姓埋名,为了他却不得不再次出山……
热门推荐
  • 封天石

    封天石

    21世纪的某一天,一个名叫云义的普通地球男孩,无意中得到从第七平行宇宙上由七颗星球组成的星空上的一个名为神域的王子的魂石并融合了,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反天复地的变化……
  • 十一少年郎

    十一少年郎

    十一岁,对如今已是而立之年的王浩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到底有多远呢?王浩想了想,大概是家到公司距离的7倍?不对,似乎还要再远些?想到这的时候,未婚妻白露推门进来。满满的笑容才在脸上绽放开,王浩已经自然而然地将白露揽入怀中。去他的十一岁,老子还是好好享受现在吧!王浩长舒一口气,像是如释重负。太阳一点点地沉下去了,映着云彩,别有一番韵致,可远远的天边缓缓出现了一双眼睛。谁?是了,是那个被他埋在心底无人得知的人,是那个在他十一岁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徐佳娟。
  • 缠爱:总裁的逃爱娇妻

    缠爱:总裁的逃爱娇妻

    “女人,你以为你逃得了么?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抓回来,你是我的,谁都不可以碰!”凌夜看着机场的入口,久久不动。欧阳樱影看着云下的a市,再见了,凌夜,祝你幸福。
  • 华夏兵神

    华夏兵神

    他是仙界鼎鼎大名的一界药圣,他为了炼制一颗神级丹药从而用尽所有身家,在神丹炼制成功时迎来了丹劫,无奈下吞服神丹用身体迎向劫雷,在雷劫下身损一缕残魂被空间裂缝所吞噬。机缘巧合的穿越重生到纨绔败家子林凡的身上。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兵神,从而扬我华威,壮我军魂。
  • 逆日宁海

    逆日宁海

    这是一段充满血泪的挣扎史!这是一曲赞颂英魂的赞歌!这是一部恢弘史诗巨著!二战开战之前,美籍华人杨振海,是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学生。他和当时留美的中国海军学院张凌霄、王文昭成为好友兼死党。毕业后,他陪家人吃了最后一顿饭后,便不辞而别和二位好友回国参军了。回国不久,杨振海救下了海军上将陈季良将军的女儿陈文钰,四人便聚齐了。从此,四位青年成为中国海军。且看作者如何以他们四人的视角,还原中国海军悲壮抗战史。写作风格倒叙,绝非穿越,真真正正的历史纪实小说。
  • 观天大道

    观天大道

    神,天生地养为神;魔,反正道而行为魔;妖,人之外的生灵皆可称为妖;鬼,没有肉体者为鬼;人,天生道体者为人。(本书是青莲观天修改后的作品,应该还算新人新书吧,总之入坑需谨慎)
  • 奋斗在80年代

    奋斗在80年代

    20世纪的一个普通工人重生到了80年代,那个时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40元。那个时代农民一年都赚不了40元.那个时代的人鄙视经商。张二林回到了那个年代.
  • 我的未来王妃

    我的未来王妃

    一场意外的车祸,灵魂互换,她穿越到了被俘的女杀手身上,成了王爷妻。回宫后,面对无情的事实,她绝然离去。到了另一国王国,她遇到了深爱她的王子,她该遵循上天的安排,开始一段新的恋情,还是苦苦追寻那段得不到的爱?
  • 洛克王国之灵魂独唱曲

    洛克王国之灵魂独唱曲

    碧落花瑶,一个女生,会有怎样的冒险呢?所有的小伙伴陪伴着他。加油!碧落花瑶!!!
  • 大圣之门

    大圣之门

    一滴血淹没山河,一根毫毛变化万千,只手轰碎星辰。八小龄童重生异界石猴,大丈夫,就该身披黄金甲,争霸四方,逆乱阴阳,打它个颠倒乾坤。仙死了,神灭了,太古妖族都在哪里,何处是天庭......十万年无人证道,圣者之门被阻断,问世间,谁主沉浮?ps:暂时不设定书群,这是一个作者读者的集中地:477456039逐神之路,欢迎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