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3200000024

第24章 建元新政(1)

刘彘只是小名,他大名叫刘彻。刘彻继位,就得跟别人不一样,想换个纪年的方式。这之前,都是以干支纪年为主,辅之帝王纪年,比如甲子年、高帝元年什么的。但是皇帝生前哪来的庙号谥号?得死了纪年才方便。刘彻一想,欸,当年爷爷文帝因为一个杯子另立一个元年,老爸景帝当年也是一共换了两次元年,为什么不想个记号,以后就用这个记号纪年呢?思来想去,嗯哪,这个记号就叫年号吧。

公元前140年,刘彻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年号——建元,这一年也就是建元元年,他才不到十七岁。

刘彻在一开始就有着不同寻常的举动。他注定要和之前的汉朝皇帝截然不同。

刘邦在位时,一片废墟,乱世一直延续到文帝继位。这期间,汉朝根本没有精力去发掘什么人才,搞什么教育或者学术。文帝时期政局稳定,才开始注重些文化上的事情。文帝时期,很多著名学者被提拔。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晁错,景帝时期削藩的那个;一个叫贾谊,著名的一个政论家。

这两个人在文帝朝就已经提出了各种关于改革的建议,但是文帝仅仅采纳了其中一小部分举措——文帝是个冷静的皇帝。但是文帝开始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秦末,秦始皇焚书让民间藏书几乎成为奢望,国家馆藏的书籍也被项羽一把火烧了。很多古代的经典,在文帝时期实际上已经或者即将失传了。而晁错在整理和抢救这些古籍方面,确实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文帝时期,大部分濒危古籍都被抢救,并且出现了很多学者,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学派又出现了很多大学者,逐渐恢复了往日显学的地位。整个国家的学术氛围欣欣向荣。

这其中,当时被称之为黄老之学的道、法中和思想深受文帝、窦太后的青睐。黄老之学崇尚安静,反对过分变革与战争,总是强调战争和改革的反面作用,提倡“无为而治”、减轻赋税、强调法律的作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汉文帝确实为汉朝赢得了积累的时间。

但是景帝开始就不一样了。景帝的老师是晁错,晁错本身就带有一些儒生的色彩,加上后来参与整理的古籍多是儒家经典,耳濡目染地间接影响了汉景帝。所以汉景帝在培养皇子的时候,特意安排了一些儒生去做皇子的老师。一些皇亲国戚也开始向儒学倾斜,比如刘彻的舅舅田蚡,景帝的表兄弟窦婴等等。

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因为黄老之学与儒学相比,有着太多的局限性和软弱性,甚至有对内残酷对外妥协的成分,最糟糕的是黄老之学自我更新的余地也远远不如儒家。

景帝时期,齐人辕固生因为研究《诗经》取得很多成果,被召为博士(有点类似后世的翰林院翰林)。当时,博士之中,最具权威的是黄老之学的黄生。辕固生与他关系并不融洽,干脆,两人请景帝前来参观儒道两家博士的学术辩论会。

此次学术辩论会的题目是“商汤王灭夏与周武王灭商是否合理”。其实这个问题在当时已经辩论很久了,黄老和儒家一直争论不休。

黄生首先发言:“我方认为,汤武二王对当时的中央政府发动战争,并不是顺应天命,而是弑君篡位。”

辕固生说:“我方观点认为,当时中央政府的首脑夏桀和商纣都是暴君,天下的民心是顺着汤王、武王的。天下的民心希望汤武能够取代当时的中央政府,桀纣的人民不愿意为桀纣卖命而投靠汤武,汤武的继位也是带有不情愿性质的,怎么能说是没有顺应天命呢?”

黄生说:“帽子就是旧了,也得戴在头上吧?鞋子再新,也得穿在脚上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上下分工不同。汤武作为臣子,在天子有过错的时候不去想着怎么劝谏,反而因为劝谏无效就把天子杀了,自己称王。这不是弑君篡位是什么?”

辕固生只好使出撒手锏:“这么说来,我朝高皇帝取代秦朝成为天子,怎么说?”

就在这当口,景帝突然发言:“好了,好了。这个,吃肉不吃马肝(后人讹传马肝有毒,其实应该只是说马肝不好吃或者难啃),不能说这个人就不是美食家吧?今后啊,这种不和谐的问题就别提了。学者不讨论这些汤武革命的事情,就是伪学者么?”

景帝再不发言终止辩论,说不定两边就得骂到高皇帝那儿去了。这次,窦太后又不高兴了,召见了辕固生,问他《道德经》上的学问如何。辕固生淡定地说了句:“就那么回事,给家庭妇女看的。”

窦太后能饶得了他?立马叫来人,把辕固生丢到斗兽场去和野猪搏斗。好在景帝悄悄地给了辕固生一把利剑,辕固生当年在地方上参与军事训练也是个好手,一剑刺下去,正中野猪的心脏。

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第一,景帝时期,中央级别的学者中儒派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第二,窦太后是黄老学的脑残粉;第三,景帝更倾向于儒学;第四,当时的黄老之学思想更加死板教条。

刘彻在儒黄两派争锋的时代长大,即位之初的他,带着对儒学的向往和对奶奶的叛逆,开始了一场虽最终失败但是影响了两千年的改革——建元新政。

刘彻与文景不同,他从来没想过指望和亲换来和平。此时爷爷和爸爸已经积累下这么多的家业,国家完全有实力进行一次整合。路已经铺好了,就等着他收拾好国家,与匈奴决一死战了。

在儒派官员,舅舅田蚡、表叔窦婴(当时的丞相)的指引下,年轻的刘彻提拔两个儒生进入高层。一个是赵绾,任御史大夫,一个是王臧,任郎中令。这个闸口一开,大量儒生进入到高层。

其实,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都是好事。首先,在这个时候,中国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用现在的话说,确定一个普世价值。而在众多思想中,道家太出世法家太极端,唯有儒家思想是最为独到。

很多人估计受到新文化运动和后世儒家尤其是满清腐儒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儒家无甚好感。实际上,就算是现在,有人极力反对儒家思想,那么无非三个原因:第一,没能理解儒家思想;第二,纯粹人云亦云;第三,本身价值观不正。最近据说教师节要改时间了,改成孔子的生日。呵呵,其实国外很多国家(好像美国也是)都是以9月28日孔子生日为教师节。

歪楼了,我们继续说刘彻的改革。这次改革,各个儒生都提出了很多建议,无非两个方面:第一个,兴儒学;第二个,除弊政。

建元元年初,刘彻就颁布了“举贤良”的政令,希望能够招揽一些人才。这个其实已经具备后世科举考试的雏形,被各个单位举荐的人才,统一考试,写一篇自由发挥的策论,对某个国家时事发表看法。御史大夫卫绾就建议皇帝:“所推举的贤良之才,在回答您问题的时候,要是有人引用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这些人的话,请求皇上都不要重用他们。这些都是祸国殃民的角色。”汉武帝同意了,这下,至少法家纵横家的学者是参加不了考试了。

在推举的“贤良”中,有个人脱颖而出,此人在文帝时期就已经是博士,此时其实已经取代告病隐居的辕固生成为儒林的宗师——董仲舒。

他在《举贤良对策》这篇文章中提到:今后招博士,如果不是学习六艺的,不是研究孔子的,就别招了。统一咱们的教育,统一咱的学术考核内容。

这句话说到刘彻心坎里了。要是那帮子老臣还拿着黄老那一套,再经营几十年也别想出击匈奴。只有让儒生掌握话语权,整个国家才能有改革的活力与动力,才能有一举北伐的魄力与实力。

刘彻将这个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并且几乎是首要任务。窦太后的心理,我们可以猜到了。接着,当时的儒学大师,《诗经》研究学的泰斗——窦婴、赵绾、王臧等人的老师申公也被接到了长安,准备兴修名堂,供儒家学者讲学。这些儒生也进一步规范了高帝时期传下来的礼仪,提高了国家威望。

没几个月,改革如火如荼,窦太后身居深宫,朝中掌权的黄老派官员越来越少。但是黄老派强调隐忍,所以并没有发作。

接着,与董仲舒一起参与考核的严助,开始受到重用,成为中大夫(议论政事,相当于议员或者秘书之类)。这标志着刘彻准备对文景时期的弊政动手。改革的重点,就在京师,针对关中京畿地区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汉武帝准备大刀阔斧了。

文景时期,很多没有官职的贵族不愿意去自己的封地,就待在长安。早在文帝时期,就执行过一次半强制性的列侯就国,让一些贵族去自己的封地养老。这样,旧贵族远离政治,让新鲜血液更好更快地流淌,他们回到封地,也能让封地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还有个现象最是不合理。在秦代,没个通行证你别想过函谷关,汉高帝也继承了这个政策。他们这样做其实好理解。对于秦来说,函谷关之外那是“被占领区”,函谷关内才是本土。对刘邦来说,函谷关外是诸侯国地盘,关内才是中心。对于吕太后来说,函谷关外是刘家的,关内才是自家的。但是伴随着文景时期的削藩,关外的土地也大半归属中央,这时候出入关还得拿通行证,不仅没有意义,还对经济发展、物流交通、文化交流都很不利。

刘彻一合计,嗯,差不多了,说改就改。顺便,自由下言论,让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检举违反政令的皇亲国戚。

建元二年十月,大刀阔斧还没砍下,一只老手挡在了刘彻面前——窦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原来,改革刚刚涉及到贵族回封地,就让那些旧大臣叫苦不迭。设想下,谁不想在京师这样的大城市待着过好日子?这个时候他们可不管什么清心寡欲的无为而治,一个个找到太皇太后那儿诉苦。太后啊,这个祖宗之法是要被皇上改完咯。太皇太后啊,不知道先帝看到这样会怎样。太皇太后啊,我们黄老之学算是完蛋了……

吵着吵着,太皇太后也坐不住了,准备干涉下朝政。首先就要求刘彻放弃改革,重新回到黄老学说“无为而治”的基本国策上来,继续休养生息,不要折腾。这下,十几岁的刘彻可抓瞎了。

眼看都快一年了,改革的成效就要出现,儒学好不容易掌握了话语权。改革是皇帝提倡的,现在要皇帝下令终止改革,皇帝岂不是很没有面子?可是,皇帝也不能不给太皇太后面子啊?左也是面子,右也是面子,两边的面子都伤不起。这是真伤不起。

刘彻左思右想,干脆心一狠——我也玩次政治斗争。他找到改革派的赵绾、王臧说:“明儿个上朝,你们呢就提议‘以后啊,这个朝政就别老是请示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毕竟一大把年纪,也该休息休息了。’然后我就表示同意。怎么样?”

这两个初入政坛的小年轻也不懂,就这么答应了。

第二天,赵绾按照刘彻的指示上奏,刘彻假装思考良久,最后同意了。结果现实将这三个年轻人打入了谷底。窦太后听说之后,对外宣称:“这两个人是想再做新桓平。”

同类推荐
  • 大明正统

    大明正统

    我,穿越了!朱允炆说,“你是我的后代,真正的大明正统。”张三丰说,“逆天改命,天岂能如人愿。”孙太后说:“你这熊孩子,过来打屁股!”1435年的大明,盛世巍峨!9岁的小皇帝,板着脸说了一句:“妈的智障。”有骑鹤的道士,有踏莲的和尚,武者一跃百丈,文人一喝断魂!有孔明捶背,有刘基说书,还有李斯打工。朕的目标,是大明之外!
  • 中国回族史(修订本)

    中国回族史(修订本)

    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回族通史。作者以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全面论述回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状况。并从中外关系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回族的族源及其聚合;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置回族于全国大环境内,详细论证其政治活动与经济结构;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角度,探索回族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内涵以及伊斯兰文化的中国化问题。相信这部回族史的出版,将为今后内容更翔实、学术水平更高的回族史的问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桓温传》东晋,谯国龙亢桓氏靠桓温一人之力,便成长为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第三代门阀。本书将充分展述桓温的门阀之路。真实再现东晋名士风度。全景描绘士族社会的风土人情。
  • 燃烧的洋流

    燃烧的洋流

    一个被忠臣保护多年的皇子流落海外,靠自己的奋斗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成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绚丽人生。踏着他的足迹,后代们再接再励,终于让中国重现辉煌。作者按:现在的文章象风吹草长一般,我看了上千部,其中不乏佳作。尤以《骑士的战争》为最,给了我极深印象,所以两年来我一直在构思,希望写一本中国人在坚韧和智慧中屹立起来的故事,尊重实际,连贯地描述一个个人、家庭、社会结合的发展里程。所以虽然我做了很多的资料收集工作,但内容的漏洞将不可避免。书友们尽管留言指正。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纵歌万界

    纵歌万界

    世人皆迂腐,我何随波去?你笑我与众不同?必会遍体鳞伤?我笑甘于平凡,读不懂天地莽苍!心若无限,这天地也无界限!亦神亦魔走苍莽,亦哭亦笑读澜沧,纵使前方千般险,此心不堕终为王!新人新书,求捧场。
  • 边荒天涯行

    边荒天涯行

    少年出行,家中惨遭屠戮,家破人亡,得到万古前强者残魂的帮助之后成功复仇,但是离开之时却发现这个世界有更大的阴谋在等待着他!妖界、魔界、罪乱之地、罪人之后……行天涯,战边荒,一切的一切都等待着少年去揭开万古谜题!
  • 黎明式春天

    黎明式春天

    我是一个挺笨的人,所以,在思考的时候,总是喜欢一种意识流的感觉,然后,再带上一些轻松幽默的元素,把他们,总结成一本自己的语录。可以说,这本书的一些东西,是为了我的一个想法而诞生的,一开始可能会感觉很西方,最终,东西方的味道都会有的,想要的实力,也会有的。我也想看看自己的文笔究竟受不受欢迎,所以,此书,应运而生。。。
  • 背后的第三只手

    背后的第三只手

    一栋诡异的古董楼房,一间阴森的房间,还有一只死人戴过的手镯。一个个敢于探险,勇于闯荡的人误入歧途,在这里演绎了一段惊悚奇异的传奇故事。生死阴阳,隔岸相望。超越轮回之境,探寻生死奥秘。周美玲是一个古董鉴定师,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古董店的门槛上拾到一只诡异的手镯,当她放入口袋后手镯竟然消失了,接着发生了诡异离奇的事。传说中的第三只竟然是一只鬼手?这世界是否有鬼怪的存在?凡是和她有过接触的人一一死于非命,这到底是凶险的诅咒?还是人为制造的杀机?新版灵异惊悚小说,《背后的第三只手》为您开启悬念之谜!!
  •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三年前她是他教官把他往死里整三年后风水轮流转他是她老板天啊撸老板来寻仇来了。“你能不能放过我?”“当年你整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放过我。”某男挑了挑眉。“那你绑着我是要闹哪样。”“我怕你揍我?不过,我,要,你。”“你…………唔……混蛋。”
  • EXO之青春的颜色

    EXO之青春的颜色

    EXO成员灿烈被公司安排到贵族学校上学,并在校内,认识了一名女同学,并与她展开了一段故事。。。
  • 青春,我们逃无可逃

    青春,我们逃无可逃

    心怀理想的人,常常会对现实感到无奈。最棒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不正常”。卡小卡时不时这样安慰自己。有一点幽默、有一点叛逆的他,刚上大学不久,一个师姐突然在BBS上留下一封遗书,然后跳楼自杀了。这件事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长久地纠缠着他的神经。爱情、友情、学业相继展开,又相继脱轨。生活是条单行道,他却似乎一直在逆众而行。走进社会之后,他依然迷茫,在坚硬现实中屡屡撞伤,直至来到曾经恋人边远的家乡小城,一段美妙的生活际遇让他慢慢意识到,破解现实迷宫的钥匙不在别处,就在他自己……
  • 圣羽学院:校草殿下的冷公主

    圣羽学院:校草殿下的冷公主

    男主的腹黑,女主又怎样应对呢......定下的婚约,又该怎么对待呢……
  • 嫡女太倾城

    嫡女太倾城

    那一日,他从病痛中醒来,却得知她身死的消息,抱着她的尸体静坐在瞿灵山山头,一夜白发,那一夜之后,他夜夜噩梦,嘴里总在叫着他们初识时,她说与他的名字,阿寻,阿寻,阿寻……那一日之后,他因她的死而成了军队里有名的战魔,凡是他打仗,绝对是腐尸遍野,血流满地,那一年之后,他甚少回京,就连他们俩的孩子也是时时带在身边,除非战争,那一年之后,他对京中所有的事情都不再在乎,任凭别人诬陷他谋反,夺他军权,杀他亲人,那一生,他始终相信他的阿寻没有离开,就活在他的身边,终有一日,会回来的……
  • 明耀天下

    明耀天下

    一次意外,王耀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大家出门在外,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但你要对我下手,那就别怪我下黑手。知风月,懂风情,建大明第一娱乐会所。脚踩匈奴,拳打扶桑,扬威四海,明耀天下。谈笑间,强敌灰飞烟灭。王耀曰:别人笑我太淫荡,啊呸,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耀君,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虽然更新很渣,但是还是厚颜的求下梦想票。明耀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梦想票↓↓↓↓↓↓求梦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