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3200000003

第3章 狼族的崛起(2)

上面的这些故事,也许在我们看来总是怪怪的,除了冒顿,剩下的好像都是傻子,什么头曼单于啦,什么东胡君主啦。但是我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况,没有历史可以借鉴,很多简单的权谋,只要你第一个想到,你就是赢家。这就好比夏代的少康王打败寒浞复位,少康的封地才“一成”,也就是方圆十里。奴隶“一旅”,也就是五百人,结果就因为第一次使用间谍,这五百人就成了复国元勋了,这五百人或许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能凑得出两百去打仗估计都谢天谢地了。当然,当时的中原能凑个几百人打仗也算是大会战了,一直到几百年后的商代武丁王时期,能凑个一万人讨伐一个蛮族,甲骨文都得大书特书,算得上举国之力了。尧舜时期的那次洪水,至少让人口少了十分之九,夏商时期的中国人口还是不多,国力还是相对弱的。当然,跟同时代的希腊相比,算是半斤对八两。

话题扯远了,中原的发展下一章再说,我们言归正传,再说匈奴。如果只有对东胡、月氏战争的胜利,匈奴也会崛起,但是仍没有与中原一较高下的资本,这一点,几十年后的匈奴谋臣中行说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匈奴的人口不及汉的一个郡。但是人口劣势是匈奴一直面对的问题,何况中原也一直存在“马口”劣势。在冒顿即位之初,问题远远不止人口那么简单。在当时,匈奴人自幼练习骑射,儿童用短弓,骑着羊,捕捉土拨鼠和鸟一类的猎物,青少年捕猎狐狸兔子一类稍微大点的,长大之后骑马,用战弓,佩戴刀剑,游牧之余,对中原和其他地方的文明世界(比如西域)进行掳掠,也在草原上进行一些围猎活动。他们分为各个聚落,集结成一些零散的军民合一的组织,统一进行对农耕世界的掠夺和战争,每次对中原或者西域的袭扰战胜利之后,都会携带大量的战利品回到游牧聚居点,论功行赏,一家分一点。好吧,确实是个彪悍的民族,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胜利了大家分战利品,如果败了呢,大家就会散伙各自逃命——这就是为什么蒙恬能一战而退匈奴七百里!在匈奴人眼中,多见利益,罕见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耻辱,掳掠、残杀和奴役俘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放牛宰羊一样。

正因为这种恶劣的习性,匈奴人重视青壮年,轻视老弱病残,当然这也是环境恶劣逼出来的。青壮年吃完了,老年人再去吃剩饭,甚至在危急时刻,青壮年会放弃老弱独自逃跑而不以为耻(后世的成吉思汗任由妻子被俘虏而逃脱,也是这种思想作祟)。这几种思潮和风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要命的。

首先,各个聚落之间不是个有效的整体,看似强大的匈奴缺乏统一的指挥,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只要中原集结兵力,要么诱敌深入,要么步步为营,一战可胜。西周和东周列国几次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几乎都是这两种打法。

其次,只要中原一胜,匈奴的聚落就会散伙逃命,不仅失去大量的牧场,组织下一次的战争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最后,十几二十年过去,匈奴又慢慢发展到中原边境,曾经有与中原作战经验的老兵又沦落为聚落的鸡肋,成为二线力量,甚至连二线力量都不算。经验得不到传承,教训得不到总结,所以总是碰一鼻子灰。

看到这个,大家或许能明白历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了。没有历史,头曼单于和东胡首领才会犯傻,没有历史,匈奴才会始终在中原碰一鼻子灰,没有历史,匈奴才会一直没有合理的管理体系。从夏代末年传说中夏桀之子淳维进入北方草原到头曼单于,一千余年,匈奴都只是一盘散沙,与东胡、月氏的联盟更是松散到一定境界,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是敌对状态。面对南方的中原,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像个傻子一样被几种屡试不爽的小计谋玩弄于股掌之间。

冒顿打败东胡之后,不仅夺了他们的牲畜,还控制了东胡的人民,月氏在被打败之后也逐渐向西域迁移,再加上冒顿本人的魅力,蒙古高原开始出现“大一统”的迹象。

不仅如此,天命似乎在这一刻十分眷顾匈奴。就在头曼单于逝世的同年,匈奴以南的广袤大地上,刚刚建立的秦帝国,也失去了一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元年七月的一天,一群路过大泽乡的新兵打出楚国的旗号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而影从”,中原陷入了战火之中,之后项羽、刘邦的大战让中原疲惫不堪,无暇顾及边境。这给草原民族的壮大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冒顿不仅发兵收复了被蒙恬占领的河套地区,还入侵燕、代,大量掳掠。这时的匈奴,开始真正走向强大,按照史书记载,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也就是三十多万骑兵!记住这个数字,第三章我会再次提到,至于为什么要提到……暂不剧透。

然而冒顿还不满足,他在胜利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国家机器,设置了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一共十二个爵位,这些大臣既是封疆大吏也是地方诸侯,有时候甚至客串中央的谋臣,都是世袭。同时确立了相对严格的继承制度,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军队以“十进制”编制,一共二十四支部队,每支数千到一万余不等,平均每支军队一万多人,号称“二十四长”,也叫“万骑”,每个万骑以下,各自有千长、百长、十长等编制,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军官。这样一个完善的游牧管理体系,就是数百年后同样身在草原的突厥,都不能与之相媲美。

从冒顿单于开始,每年正月,各个长官都要在匈奴王庭搞一次小派对,祭祀祖先。五月呢,举行大祭,在龙城祭祀祖先、天地和神灵。到了秋天马肥时节,大家又聚在蹛林,统计每个聚落的财产人口。冒顿还完善了法律,比如轻易拔刀超过一尺的就是死刑,盗贼(当然是偷盗自己人的财产,偷盗别国还有奖励呢)没收家产,其他的,要么死,要么轧成残废。匈奴人不兴坐牢,顶多拘留十天,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一个匈奴国坐牢的也就几个人……

这几个政策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就祭祀而言,匈奴人不再认为长者是无能之辈,尊重长者尊重祖先,意味着尊重历史,这个民族的经验教训将被总结,不再是那个轻易可以击败的傻瓜。同时,利用祭祀将各路诸侯聚集起来,增强了单于对整个草原的管辖,对各个聚落财产的统计更是让单于对自己国家的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匈奴不仅在制度与法律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风俗也逐渐有了很大不同,比如之前有人战死就战死了,现在,有谁能带回战友的尸体,这个人就能拥有这个死者的所有家产。整个民族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其昂扬的姿态,足以让任何一个敌人胆寒。

对于中原王朝或者中国的农耕文明而言,北方的大草原是个头疼的问题,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性带来了一个不是优点的优点,那就是沆瀣一气。只要一个部落强大了,所有部落都会打着这个名号,就好比后世的蒙古最早只是一个游牧在东边的游牧部族,在这个部族崛起之后,远到阿尔泰的游牧民族都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同样,冒顿的匈奴在当时是最强的游牧民族,接下来的数年,周边小部落纷纷臣服于匈奴,成为匈奴的一部分,匈奴,从一个民族,成为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大家都忠于冒顿的领导,尊冒顿为一代贤王。

国家的强大自然增长了冒顿的野心。如果说在冒顿眼中,中原是一头任其宰割的牛羊,那么代地就是牛羊身上最肥的一块肉,养肥了就割下来吃(好吧,这个比喻很残忍)。

公元前200年(汉六年)9月,南方来的消息显示,一个叫韩信的诸侯王(不是那个暗度陈仓的韩信哦……)被封到代地的马邑。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诸侯王还主动派遣使臣向匈奴示好,隐约有归顺的意思。

面对一个诸侯王,怎能不去尝个鲜?于是匈奴发兵包围了马邑,这个韩王信是秦汉之际出了名的人,轻易地屈服自然在情理之中。匈奴得到了这个中原的诸侯王,代地虚实尽收眼底,俘虏诸侯这个空前的胜利也让冒顿有胆量引兵大举南下,攻打太原。匈奴开进到晋阳一带,中原增派的主力到了,一场大仗不可避免,这次,不再是秦军而是汉军,而这支增援北疆的汉军总指挥,名叫刘邦。

同类推荐
  • 花间医商

    花间医商

    手握一卷医书一卷神针,转生五代十国初期为行商。能救民于饿海,令其不吃子。能医人于乱世,令我好行商。听商路铃声歌声琵琶声,收唐末阉人伶人官家人。贩茶换马开马场,购丝造船下南洋。看五代汹涌变化,握其一而不放,能始也能终。不做天下财权第一,只做天下第一闲翁。无我,则无宋!
  • 薛丁山传奇

    薛丁山传奇

    西凉国驸马苏宝同,为报大唐国扫北王罗通杀父之仇。起兵百万,不义之火烧向了大唐。于是贞观之帝拜平辽王薛仁贵为帅,御驾亲征。但年老的王爷不敌年少,被困锁阳。于是将门之后薛丁山以绝对优势夺得二路帅印。
  • 三国刘璋大传

    三国刘璋大传

    绝对不同洗脑三国文!!!蹲在厕所长时间玩手机的吴天成昏死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了“贵百代”刘璋,刘大胖子。为了摆脱历史上刘璋的命运,为了更早的结束这乱世,吴天成将带着川娃子的一身匪气,挥起半丈长的大油锤与天斗与人斗。路见不平一声吼,管他是谁,统统砸碎。谁说刘璋暗弱,若是暗弱怎么能用铁血手段稳蜀中;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诛曹操杀刘备灭孙权统一华夏;若是暗弱又怎么能让大月氏,波斯,大食,大秦臣服于汉帝国。刘璋不暗弱,不服,大油锤砸碎!
  • 封杀之王

    封杀之王

    时空乱了,现代人王小飞做了复活之国的封杀部部长,他掌握封杀大权!文化大家李白,杜甫,关汉卿……全部拉过来谈话,书籍统统没收,修改的修改,封杀的封杀!他所向披靡因为他是封杀之王!
  • 周家纪事

    周家纪事

    96年的时候,长生村周家得了一对双生女,两姊妹性格迥异,长得十分相似,一个文静,一个好动。故事从这里开始,不知从哪里结束。这是傻小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男配快穿之男人别动我

    男配快穿之男人别动我

    作者新坑宝宝们甚入哦苏凌一个为了寻找记忆,带上会卖萌会撒娇的万能金牌系统苏宝宝,走上了折散男女主的任务,顺便找到某男人,于是他又多了一项任务:攻略自家男人……可是为什么他还没找自己就送上门了,至于其他不用管了照某人某系统的话就是“阿凌,你不用动手,这种人脏了你的手,让我来。/阿凌,你不用动手,这种人脏了你的手,让你男人来。”他只能呵呵,至于完不成任务怎么办,系统总部他家的,谁动他试试。一切都是不错的,只有一点是,谁这个欲求不满的人弄走“阿凌,我们去床上聊天吧。”“不去”“那在沙发上也行”……“你个混蛋,我的腰啊,今晚去书房。”“阿凌我错了。”“哪错了。”“我应该加把劲让你说不出话。”
  • 万劫求仙

    万劫求仙

    身份卑微的平凡少年姜清,经过人生巨变,有缘踏入仙门。在崭新的修真界中,他该何去何从?强不仁兮,亡吾亲。吾欲复兮,遥无望。幸修仙兮,心满喜。吾欲成仙,天无崖。但经万劫,求仙门。本书写的是我对一个平通修士如何在修真界中挣扎的,有机遇,有劫难。所以前面可能会有些平淡,不过精彩在后面。(对于一个作者而言,推荐票和收藏就是写作的动力,喜欢本书的朋友希望能收藏,给点推荐票,感激不尽~)
  • 一枪死亡录

    一枪死亡录

    关于狙击手一枪的崛起、堕落、回归、死亡路程。
  • 奇思淼想

    奇思淼想

    “筱淼,我喜欢你,从见你第一面我就记住了你,我喜欢你的性格,喜欢你的任性,喜欢的你脾气,喜欢你保护身边人的举动,喜欢你为了朋友不顾一切,喜欢你的所有!”“可是我们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总是这样说,你是有什么原因吗,你告诉我啊!”“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真的对不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尹筱淼,我恨你,我恨我当时喜欢上了你!”“那你就恨吧!希望你的心里会好受一些!”“为什么你到现在还是这样的态度?你难道就没有喜欢过我吗?”“喜欢过,但是就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之间就这样吧,当一对好朋友,我会祝福你!”“好,这是你说的!”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

    《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分为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理解父母的无私与付出、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理解父母的唠叨与批评、理解父母的错误与弱点、从父母身上理解爱的真谛。
  • 嗜妻如命:我的蜜恋情人

    嗜妻如命:我的蜜恋情人

    想想黎御离校一姐,开学第一天逃课没有去上课。第二天也就迟到了那么一丢丢时间,就被传说中的高富帅老师罚站,跑步。传说中新来的班主任长的又高又帅又高冷?奇葩的是爱多管闲事?还专管她的闲事!黎御离狂吼:“特么老师你能公平点吗?为毛就管我,不管其他同学?!”爱多管闲事就算了,为毛传说中的教授有一天化身为狼变成“叫兽”了?“黎蠢蠢,你把我吃干抹净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吗?”黎御离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表示无辜:“那是失误,老师你不造酒后乱性吗?”唐默时才懒得管这些!噢,天!快把这只‘兽’拖走吧!
  • 易烊千玺你是我一生的唯一

    易烊千玺你是我一生的唯一

    六年前,他们在学院相遇,认识,表白,甜蜜,却因一次误会分离。她走了,而他却在全世界的寻找她,却再也找不到了。。。。。。六年后,她却和他意外遇见,他们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吧~
  • 腹黑顾少甜娇妻

    腹黑顾少甜娇妻

    苏兹暗恋顾尧很久了,苏兹终于要鼓起勇气向顾尧表白了!!她能成功吗,一起来看看吧。
  • 一一安夏转浅倾

    一一安夏转浅倾

    “安礼。”“嗯?”他将头微微低下,靠近她耳边。“如果,当时,去你家的不是我...”“不会,”安礼打断她,低沉柔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我会一直等,等到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