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3600000021

第21章 专治“健忘症”

得了这种病的人,往往有许多状,比如,见过的东西很快都忘了,说过的话很快也忘了,做过的事更记不得了因此,这种人常常表现出自食其言和言而无信,甚至于使人怀疑他是否装疯卖傻,不堪信任。

世上有病的人很多,所患的病症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其中有一种病症,名叫“健忘症”谁要是得了这种病症,就很麻烦,不容易治好。

得了这种病的人,往往有许多症状,比如,见过的东西很快都忘了,说过的话很快也忘了,做过的事更记不得了因此,这种人常常表现出自食其言和言而无信,甚至于使人怀疑他是否装疯卖傻,不堪信任。

明代陆灼的《艾子后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当做健忘症的一个典型病例他写道:齐有病忘者,行则忘止,卧则忘起。其妻患之,谓曰:闻艾子,滑稽多智,能愈膏盲之疾,盖往师之?其人曰:善。于是乘马抉弓矢而行。未一舍,内逼,下马而便焉。矢植于土,马系于树。

便讫,左顾而睹其矢,曰:危乎,流矢奚自?几乎中我?右顾而睹其马,喜曰:虽受虚惊,亦得一马。引窖将旋,忽自践其所遗粪,顿足曰:脚踏犬粪,污吾履奥,惜哉!鞭马反向归路而行。须臾抵家,排徊门外曰:此何人居?岂艾夫子所寓邓?其妻适见之,知其又忘也,骂之。其人怅然曰:娘子素非相识,何故出语伤人?

看来这位健忘症者的症状,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但是,我们还不能估计这种病症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概总不外乎发疯或者变傻这两个结果。

据中国古代医书记载,患这种病的原因确有两类,因此,就表现出两个极端化的症状如据《灵枢经》所载,这种病的一个起因,是由于所谓气脉颠倒失常,其结果不但是健忘,而且慢慢地变成喜怒无常,说话特别吃力,容易发火,最后就发展为疯狂还有另一种病因,则是由于脑髓受伤,一阵阵发麻,心血上冲,有时不免昏厥,如果不早治,必致成为傻子如果发现有这两极化任何一种的现象,必须赶紧完全休息,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事J晴都不能做,勉强说话做事,就会出大乱子。

那么,对这种病症,难道就没有一点积极治疗的方法吗?当然不是比如,古代有的巫医,主张在发病的时候,马上用一盆狗血,从病人的头上淋下去,然后再用冷水冲洗,可使神志稍清,一次不愈,则连治三次不过这是巫医的做法,没有科学根据,不足置信现代西医的办法,有的是在发病的时候,用一根特制的棍棒,打击病人的头部,使之“休克”,然后再把他救醒不过这种办法一般也不敢采用。

我近来翻阅《黄帝素问》,发现其中对健忘症有比较多的解释如说:“春脉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颠疾”又说:“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我觉得这几条说的比较概括又按明代流行的《圣惠方》所载,治健忘症有两个特效的药方,抄录如下:

一、巴戟天丸,专治健忘之症:巴戟天半两,石营蒲、地骨皮、制远志、白获神各一两,人参三钱,共为末,粘米粉同白获菩末一两作糊,以营蒲汤调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二、丹参饮子,治健忘,令人聪明善记:石营蒲一钱,丹参、当归、白术、天冬、麦冬各一钱半,贝母、陈皮、知母、甘草各七分,黄连、姜汁炒五分,五味子九粒,水半盏,姜一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这两个药方,对于健忘症者是否完全适用,需要请高明的医师指导,病家不要自己做决定,尤其是健忘症者本人切不要乱加干涉。

有这样一些决策者:没有记性,不善于吸取历史教训,反复无常。口头上说得头头是道,却存在着机会主义的态度,习惯用长官意志、权力主义而非政策办事。

这类人患的不也是一种“健忘症”吗?

科学决策、照章办事,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管理素质。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只会失信于民众,削弱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讲诚信、记承诺,是一个人责任感的体现。鞍徒木立信,才有了秦王朝的政行令通以及统一的君主专政制度的建立。“健忘症”,说到底,还要靠“责任”这剂良药来根治。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趣谈老北京文化

    趣谈老北京文化

    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笔者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以及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从多种角度描述了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宫的技术展现给广大读者。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热门推荐
  • 霸道鬼夫好粗鲁

    霸道鬼夫好粗鲁

    言清羽就是我生命中的煞星,在遇到他之前,我的生活平淡而又安宁,但是自从遇到他之后,这样的生活被彻底的打乱了,如果能让我选择的话,我仍然义无反顾的选择遇到他,因为……我早已深深的爱上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丹十则

    女丹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雅韵

    江湖雅韵

    江湖并不是江,也不是湖,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是因为水的旁边总是住着人。人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这样的江湖,可以抽刀断水、快意恩仇,也可以汉书下酒,秦云炅河。它可以忙碌,甚至带些血腥,也可以温馨,而又雅韵天成。是耶?非耶?剑不在手中,剑只在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缓缓爱琴海

    缓缓爱琴海

    这是一个关于娱乐圈里爱情长跑的故事。当剧本人生里的龙套遇上了他人生与剧本里的女神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和故事?这故事有点搞笑有点猥琐,有点伤痛也有点感动!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Baby老公耍无赖

    Baby老公耍无赖

    21岁的他冷血腹黑,生女勿近,唯独对他的小妈咪另眼相看。为了让她继续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他一直在安心扮演着儿子的角色,可事实证明,他的小妈咪绝对有把他逼疯的本事!她想帮他找女朋友?好吧,那他就给他一个儿媳!而这,仅仅只一个开始……
  • 爱卿:朕要娶你

    爱卿:朕要娶你

    小太子挑着美人的下巴,“美人,长大后我娶你。”美人打开小太子的手,“谁要嫁你。”长大后,“皇上,当年你不是说要娶我的吗?”皇帝摆手,“没有没有,朕说的是…是…”“是什么?”丞相挑眉。皇帝突然硬气,“没错,就是要娶你,你嫁不嫁?”“......我考虑一下。”
  • 步步诱婚:总裁盛宠小娇妻

    步步诱婚:总裁盛宠小娇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龙氏继承人,她是坠入尘埃的落魄千金。一场别有用心的车祸,把她推入了他的怀中。她拼命的想要逃,可他却大手一伸把她禁锢在怀中,“女人,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从此以后安洛璃过上不敢想象的生活……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重生:出逃皇后

    重生:出逃皇后

    上一世,她为家仇,舍弃一切成为祸国殃民的妖后。这一次,她是手握众权的太师之女,皇上恨她,怨她,折磨她都无所谓。因为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她发势绝不会再栖身在那高墙之内。然而世事无绝对,最后的她,真能为了自由而放弃那男人的深情吗?“我夫?当日休我逼我出宫时,我便没有夫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