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200000012

第12章 宰相时代 (1)

宋璟为相有脚阳春姚崇罢相之后,便进入宋璟的宰相时代。

二十岁便中进士的宋璟,在武则天时代便显露了自己的良臣本色。

他的第一次重大亮相,源于一次作证。

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受尽恩宠,御史大夫魏元忠看不惯二张的胡作非为,便经常进行弹劾,没想到不但没有扳倒二张,反倒遭到二张的诬告,说他有谋反之意。

为了坐实魏元忠的罪名,张易之和张昌宗找到了中书舍人张说,授意他做伪证,证明魏元忠谋反。

张说模棱两可地答应了,他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但良心上实在过不去。

临近对证,同为中书舍人的宋璟走了过来。

宋璟对张说说道:名义最重,神道难欺,千万不要投靠奸邪之人而陷害忠良,以为自己就可以幸免。

就算这次你冒犯天颜流放出京,也是很光荣的事情。

如果你有什么不测,我一定进去救你,大不了与你同死。

努力吧,想要万代瞻仰,就在此一举!宋璟的一席话,让张说最终选择了自己的良心,结果二张不仅没能陷害成魏元忠,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张狂。

不过张说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由中书舍人被贬到了钦州。

在此事后不久,宋璟由中书舍人升任左御史台中丞,而他与张易之、张昌宗的斗争还在继续。

几番较量下来,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算是怕了宋璟,如果不是有武则天的一力袒护,二张兄弟的脑袋不用等到张柬之等人起兵就掉了好几回了。

时间到了开元三年,宋璟官至御史大夫,以他跟李隆基的君臣交情,他应该顺风顺水才对。

然而,平地却起了波澜。

这一年,宋璟居然被贬了!被贬的理由很离奇:身为御史大夫,在金銮大殿监督棍刑时,当棍子打的轻时,没有喝令加重,严重失职。

这也算理由啊?太无厘头了吧!由于工作上的失误,宋璟由御史大夫贬为睦州刺史,不久又转任广州都督。

对于宋璟的这次被贬,很多人都看不懂,估计当时的宋璟也没有弄懂——仅仅因为这一点失误就被贬,李隆基是不是有点吹毛求疵了?李隆基玩的这招,叫做欲扬先抑。

以李隆基的识人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宋璟的能力,这次因为小事就将宋璟贬出长安,其实是他准备重用宋璟的前兆。

因为这时已经是开元三年,宰相姚崇已经干了两个多年头,虽然他的政绩很出色,但是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已经源源不断地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而且在开元二年,大臣魏知古还有过一次告状。

所有的一切集中到一起,李隆基意识到,该给姚崇找个接班人了,这个人,就是宋璟。

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如果要重用宋璟,没有必要将宋璟贬出长安,完全可以就地提拔。

这就得说是皇帝的手腕了,古往今来的皇帝一直乐于做一件事:打一巴掌,给一甜枣。

回想唐太宗李世民病危时,是不是有类似的举动?他把李世贬出长安,为的就是自己先做一个恶人,然后等李治登基之后,再把李世召回,这样李世就会对新君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在李世的问题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现在到了李隆基时代,他没有机会跟父亲演双簧,只能红脸和白脸自己一个人唱了:先把宋璟贬出长安吃点苦,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再把宋璟召回长安享福,一贬一召,便是皇帝屡试不爽的绝密法宝。

李隆基没有看走眼,宋璟这样的官员,走到哪里都是好官。

到了广州,宋璟很快便做了一件大事——烧瓦。

当时的广州还保留着旧时的风俗,以竹子搭屋,以茅草做顶,长久以来当地人习以为常,但就是有一个苦恼:由于茅草属于易燃物,所以经常失火。

宋璟到任之后,很快意识到用茅草做屋顶的危害,于是便教当地人烧瓦。

如此一来,茅草屋顶都换成了瓦屋顶,失火的现象从此基本绝迹。

除了教人烧瓦外,宋璟在广州的其他列举措也深得民心。

由于他先后在全国多个地方为官,每个地方都留下了不错的官声,因此宋璟得到一个雅号:有脚阳春。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宋璟到哪里,便把温暖的春天带到哪里。

古往今来,如果哪个官员能得到这个评语,一生足矣!就在广州人民盼望宋璟长期留任广州时,李隆基的调令来了,将宋璟委任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长官。

接到调令,宋璟作别广州,乘坐政府的驿马车前往长安。

前来迎接宋璟的,是当红宦官杨思勖,此人不仅办事得力,还能率军出征,因此深得李隆基的宠爱。

就是这么一个皇帝身边的红人,宋璟除了正常的礼节之外,一句多余话都没有,就这样跟着他来到了长安。

杨思勖见惯了对他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的官员,像宋璟这样简直把他当空气的官员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心中不禁肃然起敬。

回到长安,杨思勖把这一幕告诉了李隆基。

李隆基点了点头,看来这个人没有选错,是个合适人选!李隆基的判断没有错,不久,宋璟便做出了证明。

开元五年正月十日,李隆基从西京长安出发前往东都洛阳,本来心情大好的他在过崤谷时,脸上开始阴云密布。

李隆基看到这里道路狭窄,而且年久失修,巡幸的队伍走到这里通行艰难,弄得狼狈不堪。

相关官员是干什么吃的!李隆基动了肝火,盛怒之下他准备将河南尹(洛阳特别市市长)、知顿使(护驾总监)全部免职,随行官员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李隆基心情稍显平复时,宋璟来了,他是来劝李隆基的。

宋璟说:陛下刚刚开始巡幸,就罢了两位官员的官,恐怕全国各地其他地方会闻风而动,大修道路,这样老百姓恐怕就会不堪其苦了!这时的李隆基刚刚登基四年,心中还装着克制二字,一听到此举可能导致全国大兴土木,他顿时紧张了起来。

那可不行,会影响民生的。

李隆基压下了自己的火气,那就算了吧,你去通知那两位官员吧!宋璟又说话了:陛下怪罪他们,因为臣的建议又赦免他们,这样会使我代陛下受他们感恩。

还是让他们在朝堂上待罪,陛下当场赦免吧!此言一出,李隆基的心里无比舒服——宋璟太会办事了,这样的人办事,朕放心!好下属都是这样,把责任留给自己,把功劳留给上级!感谢你八辈祖宗拜相的宋璟兢兢业业地尽着自己的职守,他严守法度,大公无私,任人唯贤,选拔官员先看能力,不看背景,即使是李隆基中意的人选,如果能力不够,也只有靠边站的份儿!有能者用,有功者赏,宋璟说到做到。

然而,有一位立功者,却迟迟没有得到宋璟的奖赏,他在长安已经等了一年多了,等得心都快碎了。

立功的人叫郝灵荃,等待领赏时,身份是大武军(山西省代县北)子将。

郝灵荃立的不是一般的功:他的手中有一件大大的投名状,投名状是一颗人头,东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的人头。

阿史那默啜可不是一般人,早在武则天建立周朝初期,他就不断骚扰,发展到后来,更是大规模入侵。

武则天恨不得举全国兵力都没有把他制服,实在是想死阿史那默啜了。

作为武则天的孙子,大唐王朝的皇帝,李隆基同样也想死阿史那默啜了,这东突厥可汗三番五次在边境为患,应该狠狠地打击一下。

令李隆基没想到的是,他朝思暮想的阿史那默啜居然不请自来了,当然,身体的大部分没来,只是头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起因是阿史那默啜的一场盛大征战。

开元四年六月二十九日,阿史那默啜率领东突厥大军向拔野古部落发起攻击,不出意料地大获全胜,阿史那默啜心情好到了极点。

得胜班师的阿史那默啜心情大好,便放松了戒备。

大军走到一片柳林时,他依然没有提高警惕——刚刚打败拔野古部落大军,此时还有谁敢跟他作对呢?阿史那默啜恨不得向天地大喊一声:还有谁?(此情此景可以参照电影《功夫》里冯小刚那句歇斯底里的高喊)就在这时,一位勇士冲了出来,电光火石一瞬间,手起刀落,不可一世的阿史那默啜顿时一刀两段了!他没有死于与拔野古部落的大战,却死于一位勇士的偷袭。

偷袭阿史那默啜的勇士出自拔野古部落,名叫颉质略。

他为自己的部落复了仇后,立刻抓起阿史那默啜的人头绝尘而去。

机缘巧合,颉质略碰到了正好到东突厥汗国办事的大武军子将郝灵荃。

两人一番商议,便决定拿着阿史那默啜的人头到长安请功。

一路上,郝灵荃不断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斩获大国敌酋首级,这可是奇功一件,放眼开国数十年,又有几人做到?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郝灵荃和颉质略来到了长安。

事情正朝着郝灵荃设想的那样发展,李隆基下令将阿史那默啜的人头悬挂在大街上,以显示大唐的军威,同时命令宰相研究对郝灵荃的奖赏。

这个时候,当朝的宰相是姚崇,他会如何反应呢?他不说赏,也不说不赏,奖赏的事情便这样搁置了下来。

姚崇罢相之后,宋璟继任,郝灵荃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

可好日子依然没来。

郝灵荃在等待中又熬了一年。

直到一年后,郝灵荃才等到了自己的奖赏:擢升为正五品郎将!这就是郝灵荃等了一年多等来的结果。

郝灵荃不仅失望,而且绝望,就这么一个正五品郎将让自己足足等了一年多,耗费了心力不说,也耗尽了体力。

在绝望和失落中,郝灵荃痛哭而死,弥留之际,他一定在反复念叨着:宋璟,我感谢你八辈祖宗,做鬼也不放过你!此情此景,郝灵荃值得可怜。

然而姚崇和宋璟却有自己的算盘,他们不是吝惜一个官职,而是不想开一个坏的先河。

在姚崇上任之前,他就向李隆基提出十戒,其中一戒就是不求边功,也就是要求皇帝不要热衷于对外战争,而是要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生产。

与姚崇一样,宋璟同样不主张开边,他不直接向李隆基提出,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践行,那就是不赏边臣。

同类推荐
  • 明朝官二代

    明朝官二代

    青铜型:泡妞把妹么么哒白银型:吃喝玩乐自在哒黄金型:规规矩矩安稳哒白金型:开拓进取棒棒哒钻石型:贤臣良将威武哒大师型:篡位开国霸道哒王者型:主角的故事你不懂
  • 剑指三秦

    剑指三秦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秦朝来亡后,项羽把秦国之地分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统治上郡,被称为"三秦"。汉王欲东出争天下,于此为进击的路口,令韩信夺取三秦。
  • 皇族大败类

    皇族大败类

    堂堂文艺复兴后最著名的仿造大师一代文艺大盗李浩,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古代还附在了一个同名人的身上。从此李浩的幸福生活开始了。文章一篇篇写,小妞一个个泡,这武功嘛,有什么关系?就凭李浩皇孙的身份谁还敢动他。。。
  • 秦战天下

    秦战天下

    说我暴君也好,说我战争狂也罢,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世界将在大秦铁骑下颤抖,帝国龙旗将会插遍每一个角落……
  • 三国之太平天师

    三国之太平天师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平常人,靠着半生的努力好不容易成为了一名考古研究员,可还没有等到我为此喜极而泣,正是要报答我那养我育我的老父母时,一件从天而降的大祸却是猛地砸在了我的头上!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怨恨和恶念,我抱着终身遗憾而去,当我的灵魂是在不停的诅咒着这个世界的不公和黑暗之时,可能是上天也听到了我的憎怨之声!它再次赐予了我新生,但也是给了我最大的考验!重回汉末三国,看着那生于乱世之中,活在水深火热里的苦难百姓们,我思回路转,为什么我会来到这里,看着那从天而降的<<太平要道>>,我想我已经明白了,此后,我发誓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青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黄天,是天下人的!我是张角
热门推荐
  • 僵尸众王子

    僵尸众王子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度,这个国度经济很差,所以这个国王发动了一批士兵,进行探索古墓,有个士兵在古墓里不小心触碰了机关,结果这些士兵被僵尸感染,这些士兵被感染的第五天,就回到了王国,国王很兴奋的摆了庆功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士兵全变成了僵尸,结果整个国度都被僵尸军团所占,创建了僵尸国度,至今这个国度已经生存了上万年,这个国度的僵尸每天靠吸收天地之精华,这个王国有八个王子,有两个王子不知去向,剩下的六个王子中,除了七王子和八王子,其它的个个心狠手辣,僵尸国王为了尽快统一臣服,派了八王子和七王子出征,剩下的四个趁着这次机会将他们的父母囚禁,自此故事拉开了序幕。
  •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海中为何会有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动物的千年不死,植物的食人之谜,恐龙的突然灭绝,麦田圈的奇迹……大自然玄幻莫测,到处充满扑朔迷离的秘密。残缺的古垣,神秘的遗址:吴哥城、巴别塔、空中花园、玛雅文明……也许仍有失落的文明,在等待找寻。
  • 那些美好的时光们

    那些美好的时光们

    年轻过,绝望过,吵过,闹过,疯狂过......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平静
  • 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

    本书是一本行吟散文集。这些年来,作者走过很多地方。作者一路走一路看,活泼泼地借景抒情,表达着自己即时的感受,然而文字时常浸着诗意。
  • 灵异警察

    灵异警察

    一次阴曹地府的旅行,莫名其妙的成为灵异警察,在地球上捕捉出逃的妖鬼,一次次和死亡作战斗,他,也一步步的强大,斗鬼王,战鬼帝,诛鬼修。鬼界之克星,鬼修之大敌—剑无双!
  • 战千古

    战千古

    无辜少年沦落天涯,饱经沧桑,修得一身绝世琴技,却带着神秘的石头卷入异世,从此,武神大陆战乱四起,纷争不断,然而,当世人还在陌上行走,他早已凝望天际,开始进入万千位面的旅途!“一朝巨变,浪迹天涯,世事冷暖,残梦悲歌。红尘千万丈,却无依无靠,本以为了却心愿,这一生逐鹿江湖,奈何天意难测,许我异世漂泊,回头一看,原来早已身不由己,这宿命,满身束缚!我该如何摆脱,这天地,来自何方?我在何处寻找,泪黯然……就让我弹奏一曲清歌,零落万千风华,纷纷扰扰,莫惊扰!”
  • 四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四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本书侧重交代在这次战役中国共两党的斗争策略、战役决策、遣将用兵,特别是国民党军如何失败、人民解放军如何战胜的某些细节,并非只是描写某些不能公开的内部秘密。
  • 龙骨剑之仙剑问情

    龙骨剑之仙剑问情

    相爱容易相守不易,也许有些是命里注定,有些确是上天的考验,一局棋,一个迷。你若爱我我又有何害怕,你若陪我,我又有何遗憾,纵使是天地毁灭,怎能分开你我!
  • 仙云修身

    仙云修身

    述说人物现代都市的一生,少时离家,校园风云,宗族之战,外太空来袭,力挽狂澜。青春校园热血,带给你无尽想象空间!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