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200000017

第17章 兵制改革 (1)

张说时代一张一弛经过多年的折腾,张说终于重登相位,此时朝中共有三名宰相,排名如下:源乾曜、张嘉贞、张说。

从排名看,张说只是第三宰相,但他却很快就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兵制改革。

张说前后镇守幽州、并州时,唐朝边境的驻军达到了六十万人,而此时东突厥已经式微,无法对唐朝构成真正的威胁,六十万的军队就显得多了。

张说担任宰相后,便给李隆基提出建议:裁军二十万,让这些人回乡务农。

李隆基当时就惊了:裁军二十万?一旦边境有事怎么办?张说说:臣久在边塞,知道其中的内幕。

现在这些驻军,很多都成了当官的护卫或者办事的杂役,很少用在国防上。

况且想御敌制胜,兵在精而不在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还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

如果陛下还有忧虑的话,臣愿意以全家一百来口的性命作为担保。

李隆基仔细一想,张说说的不无道理,他久在边塞,最了解实情,于是便同意了。

这样,唐朝边境的士兵数量就从六十万消减到四十万,精简掉的二十万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租赋。

削减完边防军,张说又把目光投降了拱卫长安的卫军(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卫戍区部队)。

按照唐朝的惯例,男子二十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才能免除兵役。

在二十岁到六十岁的四十年时间里,每年都要有几个月为国家服兵役,生命不息,服兵役不止。

需要指出的,服兵役都是义务的,饮食、铠甲甚至武器都需要自备(薛仁贵跟随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就是自费出征),而且所在家庭并不因此而减免其他劳役。

这个惯例从北周的府兵制而来,即农忙时正常进行生产,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国家有事儿时紧急集结出征打仗,实行的是兵农合一。

这种制度对于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很容易实现,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国家也可以实现,但当国家规模很大、战争又比较频繁时,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

到李隆基开元年间,府兵制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服兵役的家庭要么渐渐贫困(主要劳动力服兵役经常会耽误农耕),要么服兵役的人身体素质下降。

渐渐地,当打之年的男子纷纷远走他乡,逃兵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下就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了。

面对这个现象,张说提出了改革:招募壮士充当宿卫,所在家庭不再承担其他劳役,同时给予这些人优厚的待遇。

卤水点豆腐,一点就灵。

张说这一招果然凑效。

招募令一发出,青壮男子就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很多原来是逃避兵役的,也纷纷加入到了宿卫的行列。

几天时间,便募集了十二万人,而且都是当打之年的青年男子。

其实,想加入这十二万人的行列,难度也不小,首先要求身高五尺七寸以上。

唐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厘米,五尺七寸相当于现在的1米75,这个要求可不低。

在这之后,张说对这十二万人加以训练。

训练结束,将这十二万人分属十二卫,每个卫一万人,这十二万人分成六个批次,轮流担任宿卫。

这样,困扰李隆基数年的征兵难问题,在张说手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从此,唐朝兵农分离,军队逐步走向职业化,这是一件好事,然而好事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到安禄山时再细说)改革完兵制,张说又把精力放到文化上。

在他的推动下,李隆基设立了丽正书院,功能相当于皇家编译院,用以网络当代知名的文学人士。

被丽正书院网络的都有哪些人呢?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著名诗人贺知章,此时的身份是太常博士;秘书监(皇家图书院长)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

这些人的具体职责又是什么呢?一、校勘文章;二、为李隆基伴读,随时解答他的疑问;三、享受国家提供的丰厚待遇。

对于文化人来说,这是一份美差。

李隆基命张说兼任丽正书院院长,当这帮人的领导。

公平地说,丽正书院的设立是一件好事,对于唐朝的文化发展有极大的促动作用。

然而,这样的好事也有人反对,中书舍人陆坚便提出了反对意见:丽正书院无益于国,白白浪费钱财,恳请陛下将之取消。

砸场子的人来了,张说也不含糊:自古帝王在国家无事时,不是建造宫殿,就是追求女色,而当今皇上却偏偏喜欢文学。

聘请知识分子,阐释各家经典,这么做对国家贡献很大,而所花费的又很少。

陆先生的话,是何等的没有见识!就这样,张说理直气壮地将陆坚驳了回去,同时又赢得了李隆基的又一次认同。

智斗张嘉贞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就是人与人的斗争,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有斗争,一个人一般没法斗,真想斗只能学周伯通——左右互搏。

说起李隆基治下的宰相组合,姚崇的班子是团结的,宋璟的班子也是团结的,这是因为给姚崇、宋璟搭班子的全都是甘做人梯的人,比如当时的卢怀慎、源乾曜、苏珽。

然而到了源乾曜、张嘉贞、张说的时代,斗争就开始了,因为他们谁也不服谁。

在这三人中,源乾曜相对中立,张嘉贞和张说的矛盾则日益升级。

源乾曜本质上是一个不愿与人争的人,而张嘉贞和张说则不同,他们都想成为领袖,斗争就此开始。

从两人的履历开始论,张嘉贞和张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同事,那时他们都在兵部为官,张嘉贞是兵部员外郎,张说则是兵部侍郎。

兵部员外郎品级是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处级。

兵部侍郎品级是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司局级。

也就是说,在兵部时,张说是张嘉贞的上级。

等到两人都当上宰相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张嘉贞排名第二,张说排名第三,这让张说心里很不舒服:我当正四品时,他才是从六品呢。

共事时间越久,张说的不平衡感也在加剧。

他本以为张嘉贞会给自己这个老上级点面子,没想到,几乎每件事张嘉贞都跟自己争,实在让人咽不下这口气。

不久,在一次对高级官员的用刑讨论上,两人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要被用刑的官员叫裴伷先,乃高宗朝宰相裴炎的侄子。

睿宗李旦复位后,为裴炎恢复了名誉,并把所有的恩宠加到了裴伷先身上。

经过裴伷先的不断努力,到开元年间他已经做到了广州都督。

天有不测风云,开元十年,他因事被捕入狱。

于是李隆基就和宰相们开了个会,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儿。

在是否对裴伷先用刑的问题上,张嘉贞和张说起了争执。

张嘉贞的意见是当廷杖打,张说则恰恰相反:臣闻刑不上大夫,为的是他们接近君王,同时让他们养成廉耻之心,所以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说法。

有罪应死则死,应流放就流放,何苦那么轻易地当廷杖打,把他们当成小吏一样。

裴伷先按罪就应该流放,不能再当廷杖打。

张说的建议是人性化的,他知道对于高官而言,面子比命更重要,让一个高官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杖打,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李隆基最终接受了张说的建议,张嘉贞则讨了个没趣。

从朝堂出来,张嘉贞憋了一肚子气,他认为张说不给自己面子,故意让自己在皇上面前难堪,便冲张说吼道:刚才你讲那么多大道理干吗?张说回应说:宰相这个职位,运气到了就做,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当宰相。

如果棍子能打到高级官员身上,那么迟早有一天也会打到我们自己身上。

今天我不只是为裴伷先,也是为了全天下的官员才说话的!张嘉贞被噎住了,只能把气憋在肚子里,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这次争执张说占了上风,但他并不想到此为止。

源乾曜充当老好人,高挂免战牌,他唯一的对手就是张嘉贞,只有把这家伙扳倒,他才能像姚崇、宋璟那样大展自己的拳脚。

于是,张说便开始研究起了张嘉贞的软肋,就不信世界上有不透风的墙!不过很快张说就沮丧地发现,张嘉贞自身没有太多问题,除了脾气急躁、刚愎自用外,并没有其他的把柄。

如果愣是要给他挑刺儿的话,也就是曾经引荐过四个人,现在分别担任中书舍人(两人)、考功员外郎、殿中侍御史,而且这四个人跟他走得比较近,经常凭他的权势做一些以权谋私事。

张说认为这还不够,不足以扳倒张嘉贞。

要彻底搞掉他,就要一击致命,让他轻易翻不了身。

于是张说又开始了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张嘉贞的软肋——弟弟张嘉佑。

此时张嘉佑已经出任左金吾卫将军,与哥哥张嘉贞相得益彰:哥俩一个为相,一个为将,一时风光无比。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风光下面,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他们的兄弟关系如果没有人做文章也就罢了,一旦有人做文章,兄弟俩就危险了。

现在张说就准备在张嘉佑的身上做文章。

一箭双雕开元十年末,李隆基准备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这次他却不准备走直线,而是从洛阳向北,先折道去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视察,然后再返回长安。

这时张说提出了建议:汾阴丘陵上有西汉王朝建立的后土祠,已经很久没有皇帝去祭祀了。

陛下应该趁这次巡幸的机会,将那里加以整修,然后举行祭祀仪式,为百姓祈求五谷丰登。

李隆基听完,当即便同意了。

看着李隆基点头,张说心中窃喜:这一次跟随皇帝出巡,他心中装着两个计划,他要一箭双雕。

开元十一年正月三日,李隆基从洛阳出发,视察开始。

正月十四日,李隆基抵达潞州(山西省长治市),这里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李隆基曾担任潞州别驾,相当于当地的总秘书长)。

现在旧地重游,他自然是百感交集,感慨之余,就给潞州老百姓发了一个大红包:免除五年内赋税差役。

潞州的老百姓,今夜做梦也会笑。

正月二十五日,李隆基一行抵达了并州,在这里他又给当地送了个红包:在这里设置北都,并州升格为太原府,刺史改称尹。

府在唐朝是高于一般市的,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

经过李隆基的这次规划,太原府就跟长安府、洛阳府平级了,都是特别市。

设置完北都,李隆基的心情很好,然而没过多久,一份奏疏就让他陷入到了郁闷当中。

奏疏是弹劾张嘉贞的弟弟张嘉佑的,上奏人指出:张嘉佑在地方任职期间,曾经有贪赃枉法行为。

这道奏疏上奏的时间很要命。

此时正是李隆基巡幸期间,他最担心的就是长安和洛阳的安全。

现在这封奏疏举报左金吾卫将军张嘉佑贪赃枉法,他会怎么想呢?不会少想,只会多想。

于是,张嘉贞的麻烦来了。

张嘉贞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暗算。

试问,如果不是张说提前安排,怎么会那么巧,偏偏在皇帝外出巡幸时,张嘉佑遭到了弹劾?张嘉贞方寸大乱,他居然在这个时候去找张说商量对策。

鸡找黄鼠狼当保安,老鼠找猫当伴娘。

在张说的指点下,张嘉贞脱去官服,改穿素色的平民衣服,在行宫外等候皇帝的处分。

张嘉贞自己挖坑,然后自己又跳了下去。

如果张嘉贞直接面见李隆基,进行严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李隆基的开明,此事还有回旋的余地,毕竟犯事的是张嘉佑,而不是张嘉贞。

而现在张嘉贞郑重其事地往行宫外一站,事情就没得商量了:即便李隆基想留下张嘉贞,他也得防备朝中百官的悠悠之口。

张嘉贞的宰相生涯就此终结。

开元十一年二月三日,张嘉贞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任幽州刺史。

直到这时,张嘉贞才意识到自己被张说算计了,他恨恨地说道:中书令不是有两个人的编制吗?何苦如此相逼呢?一年后,张嘉贞回京出任户部尚书,与张说在一次宴会上邂逅。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番脏话之后,两大高官伸胳膊撸袖子就要进行近身肉搏,结果还是中间派源乾曜奋力拉住了两人,才避免了一场无限制级搏击。

扳倒张嘉贞,张说计划中的一只雕已经落入袋中,那接下来的一只呢?二月十六日,李隆基在汾阴祭祀后土祠,为天下百姓祈求五谷丰登。

祭祀完毕,张说又笑了。

因为他的另一只雕也落入袋中。

这是一只什么雕呢?这是一只抛砖引玉的雕。

张说把李隆基引到后土祠祭祀,其实是有深意的。

后土祠乃是汉武大帝建立的,刘彻曾经在这里举行过祭祀仪式,这是张说抛的砖。

砖的后面就是玉——汉武大帝曾经去过泰山封禅!泰山封禅不想当厨子的裁缝就不是一个好司机。

——郭德纲不想到泰山封禅的皇帝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曲昌春如同现在很多孩子的明星梦一样,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一个泰山封禅的梦。

所谓的封禅,《史记》是这样解释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意思就是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在封建王朝,封禅是首屈一指的大典,其对王朝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当今举办一场奥运会。

同类推荐
  • 科普乐园:足尖下的地球

    科普乐园:足尖下的地球

    提到地理,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澎湃的江河、安静的湖泊,孤寂的荒漠、辽阔的草原、蜿蜒的丘陵……除此之外,我们更需关注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减灾防灾的常识。白劲光编著的这本《足尖下的地球》从科学的角度,由两个小主人公带领小朋友走进地理的世界,在感知美妙的地理环境的同时,理解地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赏心悦目,也会有触目惊心。通过阅读《足尖下的地球》,定会使你大开眼界,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 马服传

    马服传

    咨询狗穿越回战国,左手计然右手孙子闹职场。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一个热血并残酷的时代……
  •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挖历史(第一辑)

    挖历史(第一辑)

    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本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如袁腾飞、岳南、马勇、孙宝根、李冬君、傅国涌、杜君立、冯学荣、王跃文、张宏杰、蒋丰、周海滨等众多历史学者倾情加盟。书中所选文章皆为他们原创发表,言之有物,论从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篇篇文章皆行文生动活泼、简洁易懂,还配有一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强。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热门推荐
  • 孤道除鬼

    孤道除鬼

    孤儿杨时天生被赋予阴阳眼。同时也被赋予了不平凡的人生。从此,踏上了一条捉鬼的道路。
  • 噬魔灵帝

    噬魔灵帝

    八百年前,天地大劫,十大灵帝浴血一战,灵武大陆四分五裂。当九霄风云再起,谁能主宰天地沉浮?少年萧遥,携圣器横空出世,誓问鼎天下!
  • 还记得那年冬

    还记得那年冬

    那年冬,你给了我生;那年冬,你给了我亡......
  • 山海寻仙录

    山海寻仙录

    数百年前,天星陨落,妖星初现。山海大陆动荡不安,只因一颗天星陨石落在山海大陆。天星陨石陨落之时,撞坏了山海大陆与其他各界的屏障,导致各种灵气涌进山海大陆。各界与山海大陆悄然相连,冥冥之中似有天数,然而在那天星陨石之中,一个灵魂悄然等待上百年,终于得到重生。两世为人的秦安,重生之机,使其更加坚定寻仙之路。在这平静万年之久的山海大陆之上,似乎冥冥之中注有天数。
  • 都市之仙界归来

    都市之仙界归来

    万年之前,木辰来到仙界,惊才绝艳万年,最终却因心魔,渡神劫失败!万年之后,他重回地球,却发现一切尚早,时间过去三天而已!三天不过眨眼间,三天却又似万年!木辰说:既然重活一世,必要斩断心魔,无怨无悔!ps:这是一个轻松的故事!
  • 无上天极

    无上天极

    普普通通一少年,跌跌撞撞闯天下!亲人散,亲友叛,爱人离,谁与我傲视群雄!看小小少年如何善人间,破地狱,霸天堂!
  • 让我认识你

    让我认识你

    这到底是一部救人的手机,还是一部杀人的手机?懒散的大学生活、若有似无的爱情故事、不可思议的时空穿梭……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拨开浓雾之际,正是决一死战之时!
  • 明天的明天,你还爱我吗

    明天的明天,你还爱我吗

    5岁他闯入她的世界,那是她最美好的回忆,6岁他不告而别,却在临走前送她桔梗花的手链。她只知道他去了D城,只知道他的名字是风的孩子,因为他只告诉了她那么多,他的成绩很好,她为了而考进了D城最好的学校。可是她不知道,他已经失去了记忆。他能认出她吗。
  • 南宫君胤

    南宫君胤

    这是一个纷乱的世界,到处都是战火的蔓延,不知是纷乱毁灭,回到远古,还是开启新的纪元,天生七子、五色奇血、诸王宝体一个个传说中的人物纷纷登场,开创盛世,不知谁主沉浮,独领风骚。
  • 幻羽觉醒

    幻羽觉醒

    ????“幻光幽幽映九泉,羽翎千千落八轩……”他和她已是孤儿,他们的父母被杀。在逃亡中,她被迫离开他。他发誓要报仇!即使他是废材。他遭受辱骂、欺辱、殴打……但浇不灭他心中的火花。在重重困难中,他创造了奇迹,守护了她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