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200000002

第2章 永远的朋友

矛盾渐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19世纪英国首相帕斯麦顿从骨肉至亲到你死我活,这一段距离到底有多远?对于一般人来讲,这段距离是鸿沟;对于皇家来讲,这段距离说近也近,说远也远,没有人说得清,两者到底是近还是远。

那么具体到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身上呢?这段距离曾经是鸿沟,现在则成了一条可以一跃而过的水沟。

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姑侄关系此时正发生微妙的改变。

在睿宗李旦登基的几个月里,太平公主在找巅峰的感觉,李隆基也在找太子的感觉,两个人找来找去,纠结到了一起,然后又死死纠缠到了一起。

太平公主的巅峰感觉因为李隆基的存在打了折扣,而李隆基的太子感觉则因为太平公主的存在也打了折扣,他们都在切割权力这块蛋糕,现在两把切蛋糕的刀碰撞到了一起。

或许有些人会问,姑侄二人怎么会碰撞到一起,两人各走一边不就行了吗?在权力这个问题上,从来不允许各走一边,有的只能是针锋相对,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只要两个人同时想抓权,那么就必然会发生碰撞,任何形式的楚河汉界都是徒劳的。

楚河汉界既不能让项羽和刘邦把天下分清楚,同样也不能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分得清清楚楚。

权力的蛋糕就那么大,姑侄二人都想切,碰撞已经在所难免。

在太平公主的身后,站着窦怀贞、崔湜这些人。

在李隆基一边,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站着日后开元年间的一批重臣,这里面有姚崇,有宋璟,有张说等人。

很难从个人品质上鉴别两派人马的高低贵贱,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争斗中,他们身后的人都在站队,通俗地说是在押宝。

太平公主身后的人自然将宝押在太平公主身上,李隆基身后的人则把宝押到了李隆基身上,他们在较量,也是在博弈,这场博弈的胜者将有可能青史留名,而博弈的失败者呢?等待他们的,则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直到与李隆基数次碰撞之后,太平公主才意识到自己数月前失算了:她居然眼睁睁看着李隆基登上了太子之位,又眼睁睁看着他成为了自己的政敌。

原本,这一切可以不发生的!如果当初立储时自己能擦亮双眼,选一个能力平庸的侄子当太子该有多好!世上什么药都有卖的,可惜就是没有后悔药。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想办法补救了。

还是趁他立足未稳把他扳倒吧,省得夜长梦多。

自此之后,太平公主就将扳倒李隆基升级为了自己的第一目标。

为了长久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一定要把这个不听话的侄子废掉,不然将来必定尾大不掉。

在她的授意下,不利于李隆基的流言在朝中迅速散播开来,流言的主题是太子并非嫡长子,不应该当太子。

打蛇打七寸,太平公主一出手就直奔李隆基的七寸——非嫡长子。

众所周知,在立嫡立长的古代,嫡长子的身份就是天然的优势,即使是双胞胎,先出生的老大就是嫡长子,而老二只能算是嫡次子,想要翻身,只能强行更改医学出生证明。

只这一点,就使得诸多皇子一生都望尘莫及,连英明神武的太宗李世民也只能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原来的嫡长子李建成销毁后,他才得以登上皇位。

流言迅速散播,满朝上下众说纷纭,李隆基顿时感到无边的压力。

非嫡长子就是他的软肋,别人要拿这个做文章,他除了无可奈何,还是无可奈何。

关键时刻,他那软弱的父亲倒是站出来力挺了他一把:李隆基于国家有功,立为太子并无不妥,你们就不要再说了!李旦态度是暧昧的,智商正常的他不可能看不出妹妹和儿子的争斗。

而他尴尬的位置,注定他只能保持中立,做一个和事老,因为斗争的双方,一个是将他扶上皇位的妹妹,一个则是可以托付未来的儿子。

妹妹和儿子,孰轻孰重,在李旦心中的天平上很难称出。

李旦的暧昧,并没有缓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矛盾,相反,他们的矛盾正在不断升级。

曾经的皇后阿爹窦怀贞,此时已经成了太平公主的公主管家,每天他三点一线:朝廷、太平公主家、自己家,每天一下朝就到太平公主家,直到把当天的话说干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自己家。

有这样一个尽职的公主管家,太平公主开始从容地对付李隆基。

在她的授意下,一批批间谍出现在了李隆基左右,他们的任务便是收集李隆基的劣迹,然后汇报给太平公主,再经过太平公主的总结后呈送给皇帝李旦。

总之,对于李隆基,这帮人的工作就是毁人不倦。

与此同时,太平公主还想网络更高层次的人为自己所用,她把目标锁定给太子少保韦安石,此人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他去说李隆基的坏话,无疑是非常有分量的。

出乎意料的是,在太平公主三番五次的邀请之后,韦安石依旧毫无反应,愣是不登炙手可热的太平公主家门。

这个老家伙!韦安石的不理不睬已经让太平公主有些恼火了,不久之后,她的恼火又升级了。

起因,是韦安石和皇帝李旦的一次对话。

李旦对韦安石说:听说朝中有些官员很乐意为东宫效劳,你可以抽空调查一下!李旦之所以说这番话,一定是得到太平公主方面的小报告。

小报告听多了,他自然起了疑心,这也是人所共有的弱点。

韦安石如何反应呢?韦安石回应道:陛下是从哪里听到的亡国言论,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阴谋。

太子对国家有大功,仁朋孝友,人所共知,愿陛下不要受流言的迷惑!眼看碰了钉子,李旦只能往回找补:朕已经知道了,你不用再说了!义正词严的韦安石不会想到,就在他直呼太平公主搞阴谋之时,太平公主正躲在皇帝身后的绣帘之下,韦安石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顿时气红了粉脸。

依着太平公主的脾气,她准备好好收拾一下韦安石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

以她多年的政治阅历,陷害一个人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幸好,韦安石自身操守过硬,而且朝中又有朋友帮忙,这次有惊无险地躲过了太平公主的毒手。

而太平公主有李隆基这样的大敌当前,也只好暂时放过韦安石这条小泥鳅。

该如何对付李隆基这条大鱼呢?太平公主陷入了沉思。

宋出招对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而言,他们的日子就是矛盾叠着矛盾,越叠越深,越深越叠,直至叠无可叠。

前面说到太平公主暗地里指使属下制造流言,以达到扳倒李隆基的目的,她本以为这是一个简单任务,没成想,任凭她把流言造得漫天飞舞,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依然稳如泰山。

看来光在背后操纵是不行了,是时候跳上前台了。

从这时起,太平公主索性撕掉了伪装,她不信以自己的能力扳不倒毛头小伙李隆基:哥哥的皇位都是自己扶上去的,把这个不听话的侄子赶下太子之位又有何难呢?太平公主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事实证明,她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李隆基。

公元711年初的一天,太平公主乘坐辇车,在光范门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聚会。

与会的都是大唐王朝的宰相,吏部尚书宋璟也出现在了宴会之上。

对于这场宴会,很多人事先并没有准备,只当是一场寻常的聚会。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聚会的议题实在有些非同寻常。

组织聚会的太平公主硬生生地扔出一个话题:现在的太子不合适,应该更换!一言既出,满座皆惊,宰相们面面相觑:这是唱的哪一出呢?现场死一般安静,谁都不敢先接话,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在这场姑侄的斗争中,是该站队的时候了:如果站到太平公主一方,就得说公主所言极是;如果站到李隆基一边,就得说公主所言差矣。

向左是太平公主,向右是李隆基,与会的官员站在了尴尬的十字路口上。

沉默,还是沉默。

官场中人多年历练都养成了一个能力:喜怒不形于色,他们用不动声色作为自己的伪装,仅从面色,你看不出他们究竟是同意还是反对。

这时,一个人腾地站了起来,大家把目光集中到这个人身上。

太子有功于天下,是真正的宗庙社稷之主,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更换太子呢?说这话的是吏部尚书宋璟,时年四十八岁的宋璟。

按说四十八岁应该是一个老油子的年龄了,可宋璟不是老油子,他是一个视原则为生命的人,为了捍卫原则,他甚至可以押上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个守法守成的人,他把礼法看得比天还重。

他之所以站到李隆基一边,是因为他已经把李隆基看做了未来的天下之主,对于太平公主的指手画脚,他自然是无比的反感。

同类推荐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明月英雄志

    明月英雄志

    看我最快、整理最好的版本请到:http://www.*****.com/?Book27266或者百度《盗墓劫明》(第一个)。《逆战歌》男主诗:汉家骁骑绕龙城,胡蹄踏雪马不鸣。垓心炽炙沙浸甲,瀚海雪困百战兵。《春叹》女主诗:笑看桃花凋敝扇,小楼昨夜又逢春。去时吴侬相媚好,燕子归来不识君。这部书很难定义:明线将主人公的个人发展,有机融合于真实历史走向;暗线又是主人公抗击日本秘密组织的侵华野心;既有侠骨柔情、刀光剑影,又有权谋奇策、铁马箫声!重战略,讲战法,尊览!
  • 背着步枪回明朝

    背着步枪回明朝

    穿越的时候救了个小公主,一不小心得罪了所有大臣。锦衣卫老想弄死他,东厂想替他保管财产,皇帝想磨磨他的棱角。既然已经惹了人,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使劲折腾吧!不会混官场?那就打上司。官军太烂了?那就建私军。冷兵器没有?造个火药厂。南北战争了?制造枪炮吧。在这个皇权没落,朝中结党营私的时代,他站在了皇帝这边。不为别的,只因为有个小公主缠着他,有个少年太子信任他,有个皇家郡主要嫁他。---以最简短的语句讲故事,文笔什么的都是浮云。
  • 梦回唐朝追女记

    梦回唐朝追女记

    主人在演习中苦逼的穿越到唐朝,变成女主的奴隶。然后追女记从此开始了。
  • 国运拐点:中西精英大对决

    国运拐点:中西精英大对决

    千年中西的精英人物,仿佛生动在场;历史关口的进退抉择,多么耐人寻味。他们都苦胆忧天,壮心填海,在满腔热忱中孜孜求索,又在沉浮起落里经历荣辱兴衰。他们曲折复杂的人生轨迹,不仅勾勒出个体生命的心路历程,更深深地映射出国运民生的关键拐点。本书将古今中外同一时期的精英人物进行一一对比,深刻反思中西文化差别下的不同价值取舍,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中国与西方的不同选择和必然命运,从其他民族的兴衰成败中找到普适的经验教训,为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寻找思想借鉴。
热门推荐
  • 临兮

    临兮

    传说上古时代,天地降下十二道天门,万物沟通十二门修炼,可拥有龙象巨力,移山填海,翱翔天地之伟力。这是一个生而知之,脑海中拥有先天记忆、无数失传功法的少年一步步走向巅峰,屹立在世界之顶的故事。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无数修炼门派林立,三十六诸侯逐鹿天下,天外异族虎视眈眈。这个世界,名曰:临兮。
  • 十尾狐仙

    十尾狐仙

    上古时期,人类发现了融合兽魂的方法,经过一代一代的遗传,融合度越来越高,直到可以自我修炼兽魂,人类建立了皇城,出现了贵族制度,而贵族之一的狐族,当修炼出九尾之时,便可升格为仙,名曰“狐仙”,第九十八代狐仙血洗皇城,狐族被驱逐,“狐仙”仿佛也成为传说,千百年来不曾再有九尾,而历史将在今天颠覆!
  • 那些我们的青春

    那些我们的青春

    青春,是一首欢快而任性的歌曲;青春,是一章华丽而残酷的诗篇;如同流星一般璀璨,却又转眼即逝的消失在无穷无尽的黑暗里,从此,万劫不复……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冷漠世界里,到底是什么侵蚀了我们曾经单纯的心灵?改变了我们曾经美好的初衷,让我们的人生慢慢的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 幻想之风之争霸

    幻想之风之争霸

    一个平凡的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这些人他们靠的不是天分,而是后天的努力……
  • 不懂轻

    不懂轻

    这是我自己的真实经历,我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希望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刑天重生之道

    刑天重生之道

    盘古开天,而后人又创造了三界,第四界出现了,是敌是友?相互利用的关系,楚风何去何从......
  •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

    颜倾天下之神偷皇后

    我,表面看是M大精英学子,实际上却是让警方头疼不已的神偷“夜游侠”师徒中的徒弟。然而,从没失手的我居然遇上了“诈尸”!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国度,居然还做了那个任性公主的替身!嫁到了敌国皇帝手里。额……鬼才要做什么皇后呢!本小姐的神偷工作还没过够呢!!
  • 画扇阁

    画扇阁

    画扇阁乃是江湖第一大组织。画扇阁有四位阁主,传闻他们乃当世人中之龙,四人性格各异容貌不相上下,武功绝世各有一技之长。四位阁主各有一名贴身女婢,虽说名为女婢,但画扇阁中以四位阁主为首,无人敢欺侮四婢。先不说四位阁主对四婢的宠爱程度和画扇阁众人的保护,四婢的武功也是各有千秋,虽不能对敌高手但也足矣防身,而四婢与四位阁主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墨上农家

    墨上农家

    前世好不容易混成了明星,可却突然遭遇不测。上天眷顾,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可偏偏是个爹死娘瘫,弟妹一箩筐的家,妈呀!这是什么生活!好在爹爹眷顾,留下神笔,化险为夷,带领小家致富!神笔虽好,引来嫉妒,姑姑刁难,阿爷助威,看长姐我如何应对!
  • 创世红莲

    创世红莲

    当逃婚少女遇上复仇少年,当冷血少年遇上罂栗公主,在加上冥界罪人。就是这么一群少年少女合抱成团,颠覆六界的事情......由于我是第一次写,还是个学生,只能每周六更一章,请见谅。那个,我忘记了我再起点中文网的账号“金瞳转轮”,搞了半天都没登上,所以,抱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