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200000035

第35章 历史前台 (4)

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李隆基的五十一岁生日。

数年前,经张说等人提议,李隆基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

这样,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便升级成了国家的重要节日。

可能是图个吉利,按照惯例,在千秋节这一天,大臣们要给李隆基献上宝镜。

张九龄也献了,而且献的是金镜。

不过他的金镜却是用纸做的。

在张九龄看来,一般的镜子只能照出一个人的容貌,而如果以人为镜,则可以看出个人乃至国家的吉凶。

于是张九龄自己动手,精选前朝兴废故事,编成五卷,称之为《千秋金镜录》,这就是他的金镜。

金镜呈上后不久,张九龄就接到了李隆基的回信。

在信中,李隆基对此举大加赞美,张九龄心里也乐开了花。

张九龄沉浸于皇帝信中的赞美之词,却没有看透赞美之词背后的李隆基,他没有意识到,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五十一岁了,他的耳朵已经不像登基之初那般兼容并蓄了。

身为皇帝,顺耳的话听多了,逆耳的话便听得少了,长年累月,便没有了逆耳忠言的生存空间。

张九龄浑然不觉。

不久,张九龄又让李隆基感到不爽,起因还是他的直言。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二日,李隆基准备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

李隆基之所以长安、洛阳两地折腾,不是他喜欢跑,而是不得不跑,因为长安的粮食供应不足。

长安地处帝国腹地,但粮食产能并不高,需要从洛阳转运大量粮食进行补充,然而代价也非常昂贵。

为了降低长安粮食的压力,李隆基就经常带领文武百官由长安迁移到洛阳办公。

粮食转运的难题,后来经过裴耀卿的大规模整合,这才得以缓解,李隆基基本不必再两地奔波,当一个就粮天子了。

不过,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时,李隆基还是一个就粮天子,按照原定计划,他准备一直住到来年的二月二日。

然而住到十月一日时,李隆基就住不下去了,因为他产生了幻觉,感觉洛阳宫中有妖怪出现。

李隆基顿时心生厌恶,便想早点返回长安。

十月二日这天,李隆基把三位宰相召来商量。

三位宰相顿时分成一派半:张九龄和裴耀卿成为反对派;李林甫则保持沉默,自己独成半派。

张九龄和裴耀卿说:现在秋收还没有结束,陛下如果返京恐怕会耽误秋收,还是请陛下等到十一月再出发吧!李隆基一听,心里不爽,不过经过多年历练,他没有吱声。

张九龄和裴耀卿以为李隆基就此答应了,君臣说过一些话后,便告辞出宫了。

三位宰相原本行动一致,一起往宫外走,这时李林甫突然显得腿脚不便,落在了后面。

眼见张九龄和裴耀卿已经走了出去,李林甫一扭头又返了回去。

这时他说话了:长安、洛阳,不过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两宫往来,哪里还需要择时出发?就算返回长安途中会耽误秋收,那也很简单,免除所过州县的租税就可以了。

臣恳请现在就下令给相关部门,即日起程!李林甫的一席话,便把奸臣和忠臣的区别展现得淋漓尽致:奸臣迎合皇帝,视原则如可以轻松绕过的梅花桩;忠臣恪守原则,视原则为不可逾越的柏林墙。

听完李林甫的话,李隆基顿时大喜过望——还是皇叔知道朕的心意。

准奏,即日起程!经过这次返京事件,李隆基对张九龄渐渐产生了不满,而李林甫则在节节攀升。

不久,李隆基对张九龄的不满又升级了,这一次是因为牛仙客。

牛仙客原本是一个小吏,经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萧嵩的提拔,做到了河西节度使。

后来李隆基将他调任朔方节度使,同时又提拔了一位新河西节度使。

正是这位新任河西节度使,发扬了勇于表扬他人的精神,上任伊始,就把自己的前任牛仙客狠狠地表扬了一通。

在奏章中,这位节度使指出:牛仙客在河西节度使任内,厉行节约,勤勤恳恳,仓库充实,武器精良,实在是大唐节度使之楷模。

奏章递到李隆基手里,李隆基龙颜大悦,便起了赏赐的念头,准备擢升牛仙客当一个部的尚书。

这个想法,又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陛下不可。

尚书,是古代纳言的位置,有唐以来,只有担任过宰相以及在中外都有德望的人才能担任。

牛仙客原本只是河湟小吏,现在要把他放到有德望的人才能担当的职位上,这恐怕会对朝廷带来羞辱。

李隆基已经有些不满,但依然耐着性子问道:那么给牛仙客封爵加采邑如何?张九龄又摇了摇头:不可!封爵是为了酬庸功劳。

牛仙客做为边将,充实仓库,整修器械,只是他分内的事,不足以成为功劳。

陛下如果要赏赐他忠于职守,赐予金帛就可以了,如果封爵外加采邑,恐怕不太合适。

李隆基被噎住了,心中更加不爽。

不爽的心情一直在延续,直到张九龄离开,李林甫到来。

李林甫与张九龄的态度相差一百八十度。

李林甫说:牛仙客,宰相之才,当一个尚书又算得了什么。

张九龄书生一个,拘泥于古法,不识大体。

李隆基的心情顿时多云转晴,心也更贴近了李林甫。

第二天,李隆基旧话重提,张九龄再次表示反对,固执程度与昨天一样。

李隆基动了肝火,变了脸色:难道事事都由你说了算吗?张九龄知道李隆基动了怒,但他依然不卑不亢:陛下不认为臣愚钝,把臣擢升到宰相之位,因此遇到事情有不合适的地方,臣不敢不进言。

李隆基看着油盐不进的张九龄,顿时起了挖苦之意:你嫌牛仙客出身寒微,那么试问你自己有何门第?张九龄一板一眼地答道:臣的确出身岭南贫贱之家,不如牛仙客生于中原大地。

然而臣出入中央机关,处理文件、起草诏书已经有很多年头。

牛仙客只不过是边塞小吏,目不知书,如果重用他,恐怕不会让众人信服。

李隆基再一次被噎住了:张九龄说得确实有道理。

就在李隆基要放弃对牛仙客的赏赐时,李林甫的话又从宫外飘飘洒洒地传入了李隆基的耳朵里:如果一个人有才能,何必局限于文学呢?天子想重用他,有何不可!这就是李林甫,一个察颜观色、见缝插针的高手:当皇帝渴时,他知道送水;当皇帝饿时,他知道送干粮;当皇帝瞌睡时,他知道送枕头;当皇帝手足无措时,他知道给皇帝送一个自说自话的理由。

李林甫表面上为牛仙客,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因为他与牛仙客同病相怜:他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文章更提不起来了,张九龄的文章名垂千古,李林甫的唐诗水平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在人人都是半个诗人的唐代,李林甫算是不学无术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林甫却是个不错的画家,绘画水平具有一定的造诣。

著名诗人高适就对他的绘画水平赞誉有加,当然不排除有拍马屁的成分。

李林甫如此帮牛仙客,其实是在抛砖引玉——抛出牛仙客这块砖,引出自己这块若隐若现的玉。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李隆基下诏:封牛仙客为陇西县公,采邑实封三百户。

李林甫获胜,张九龄惨败。

张李角力从开元二十四年的返京事件开始,张九龄和李林甫的角力露出冰山一角。

表面看起来,张九龄贵为中书令,处于明显优势。

实际上,这场角力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原因在于两人的态度:张九龄向来对事不对人,尽管他对李林甫没有好感,但他从不刻意针对李林甫,更不去研究李林甫;李林甫则不同,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琢磨起了张九龄。

双方注定不在一个斗争层面之上:张九龄无欲无求,李林甫却处心积虑,因为张九龄挡了他的道。

李林甫恨张九龄不是一天两天了,时间可以追溯到李林甫出任宰相之前。

当时李隆基经过武惠妃的推荐,想要重用李林甫,便询问张九龄的意见。

张九龄说:宰相关系国家安危,陛下却想重用李林甫,臣只恐他日此人会成为江山社稷的隐患。

张九龄原本以为这样一来,就能将李林甫排除在宰相集团之外,没想到李隆基吃了秤砣,还是让李林甫成了他的宰相同僚。

张九龄不甘心与李林甫这样的人做同僚,因此便想找机会把他踢出去。

一天,李隆基在皇家禁苑宴请群臣,君臣数人来到了鱼池前。

李隆基兴致很高,便用手指了指鱼池:这几条鱼真够鲜活可爱的。

李林甫马上接过话头:全是仰仗陛下皇恩浩荡。

这时张九龄接言:盆池里的鱼,就跟陛下任用的人一样,只能装饰景致,为儿女情长助助兴而已!话里有话,意有所指。

李隆基没有回应,但心中不悦。

李林甫更不用说,从此对张九龄怀恨在心。

张九龄呢,话说过了也就说过了,他丝毫不以为意,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李林甫得罪到家了。

张九龄与李林甫的矛盾,就在张九龄不知不觉间逐渐升级。

不久,武惠妃也卷入二者间的矛盾之中,形成了复杂的三角关系。

三方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纠缠到了一起。

前面说过,在后宫中,武惠妃的恩宠等同于皇后,但美中不足的是,太子李瑛并非自己所生,因此她一直在为扳倒太子而努力。

在武惠妃阴谋扳倒太子的同时,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抱怨也在升级,他们都看到了自己的母亲被冷落,而武惠妃却把所有的恩宠据为己有。

在这里得说一句,古代的皇子是可悲的,他们虽然是物质上的贵族,但却是情感上的弃儿:他们虽然有母亲,但是按照皇家的管理规定,并不能与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

普通人家的朝夕相处,对于他们而言则是奢望;他们虽然有父亲,但是他们的父亲却有很多儿子、很多女儿,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遇到重大节日能看到父亲一眼,就是天大的荣幸了。

因此,他们即便有父母双亲,也与孤儿无异。

现在三个情感孤儿凑在一起不断抱怨,而在抱怨同时,却忘了隔墙有耳——他们的妹夫、驸马杨洄已经刺探他们很久了。

杨洄,李隆基的女婿,咸宜公主的驸马。

而咸宜公主则是武惠妃的亲生女儿。

这么论起来,李瑛、李瑶、李琚则是杨洄的挂名舅哥。

经过杨洄的刺探,武惠妃总算在鸡蛋里找到了骨头,她要在李隆基面前发出致命一击:太子阴谋结党,将要加害贱妾母子,而且他们还指斥陛下。

李隆基被点中了腰眼,他怕的就是太子结党。

如果换做别人说太子结党,李隆基还会有所怀疑,然而,这次偏偏是他最宠爱的武惠妃说的。

一句顶一万句。

废立之心油然而生。

李隆基把三位宰相召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果又遭到了张九龄的反对:陛下登基近三十年,太子诸王也不离深宫,每日都接受陛下的教导,天下人都庆幸陛下享国久长,子孙繁茂。

如今三位皇子都已成人,从没听说他们有什么大的过失,陛下为何要听信谣言,在愤怒之际废黜太子。

况且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轻动,以往历朝历代都有废太子导致社稷动荡的事例。

由此观之,不可不慎重。

陛下必欲废太子,臣不敢奉诏!张九龄又一次把李隆基噎住了,让他哑口无言,徒生闷气。

不久,李林甫的话又晃晃悠悠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他的态度与当年明哲保身的李世一样: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家事?其实是国事!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当然知道废立太子的利害,所以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

在李隆基犹豫不决的同时,武惠妃也在积极努力,她让自己的亲信宦官给张九龄带话:有废必有兴,大人这一次如果肯施以援手,宰相之位就可以长久!很明显的,武惠妃这是要跟张九龄做交易。

而张九龄不想跟任何人做交易。

他当即怒斥传话的宦官,然后把这件事情奏报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五味杂陈,对张九龄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这位宰相风度翩翩,文章天下无双,能力无出其右;另一方面,这位宰相过于执拗,甚至没有察颜观色的能力。

为天下计,需要这样一个宰相;为自己计,与这样的宰相相处太累了。

对于这样一个人,是赶还是留呢?

同类推荐
  • 盛世长哥

    盛世长哥

    图书管理员李峰成功穿越,发现之不是自己的历史。成功的跑错片场,李峰该如何活下去那.....
  •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第四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幻世魔城

    幻世魔城

    这是一部中西方魔幻结合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水鲛洛克由封闭的格莱岛走向幻世大陆的冒险旅程,在这本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有鲛人,魔族,人类,地精,精灵,龙族,骑桶人,矮人族,巨人族,更有驱魔师,幻象师,解梦师,穿越师,骗术师,神命师,林林种种。就让我谭朝朝光带你进入一个魔幻世界,且看《幻世魔城》。
  • 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

    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常霞敬业爱岗,不但从事室内讲解工作,而且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工作,还通过学习、研究、考证,写出了《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书稿。其中有对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感知和评述,有对馆藏文物珍品的分析和鉴赏,有对石刻墓志的考证,有对博物馆工作的体会,有对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憧憬。综览全帙,字里行间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心血。这本《古郡回声:陇西文物集萃》是常霞对其多年工作的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同时也是群众对他工作成绩的首肯和赞许。
  • 我命为皇

    我命为皇

    一名黑化武器研究成员穿越到了大唐时代。皇帝?我来当!妃子?我来睡!外敌?我有黑化武器军队!
热门推荐
  • TFboys爱的诺言

    TFboys爱的诺言

    虽然一不小心碰上你,到我从未后悔--王俊凯如果可以我想和你在一起--宋晨昕想把这个夏天的阳光在冬天寄给你--王源你想太阳一样温暖我,可我未曾给你一丝温暖--林子晗你的温柔时刻铭记在我心--易烊千玺不打扰,是我对你的温柔--苏诺结局尚早,等待美好的开始
  • 诛仙变

    诛仙变

    亦正亦邪,天地为界,谁可伴我纵横,一统江山?仙墓道行,无终魔镜,我欲封印,谁来破缚?变身、召唤、征服,一切传说尽在诛仙变!
  • 明察暗探

    明察暗探

    为了查明当年双亲无故双亡的真相而回到中国,却不小心搞出一堆案件等着自己探索的作死成长历程。“我不是柯南,并不是走到哪哪里就有命案发生的那种体质啊喂……”
  • 圣沐宸

    圣沐宸

    沐园,墓园,一座安宁的房子。沐宸,沐尊,一个悠长的故事。
  • 空间尊皇

    空间尊皇

    风家之后百年以来资质平庸,忽有一天天空惊现异象,天空中便起五彩霞光与修炼界争锋相对,后来被时间眷恋的孩子冲破苍穹穿越空间来到地球泡妹子,戏耍豪门小姐,挑逗职场女神。。。幕后黑手竟悄然现身告知家中父亲惨死,空间之子杀回修炼界欲爆杀父仇人菊花!!
  • 天道邪瞳

    天道邪瞳

    萌由瞳生!把你搞蒙!前世:男主修得一身神通。今生:男主卖得一手好萌。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孽气滔天

    孽气滔天

    “如果违背神意视为妖,抗逆神徒视为孽。那我就要妖他个妖风盖世,孽他个孽气滔天!”---------------崔宇
  •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人生即是修行:智者的糊涂处世哲学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魔君索爱:涅槃神女当自强

    魔君索爱:涅槃神女当自强

    一个心有爱人却心死如灰的神女,万念俱灰失去记忆,却无意间唤醒了创界魔君,魔君将她当成一个有趣的玩具带去人间,却中途把她丢弃,昔日的神女成为一个没有记忆的废柴女,看她下戏师门众人,上祸害整个修真界,与魔门少主相恋,却发现心爱之人是那杀千刀的魔君,重回神界,重回记忆,正邪不两立,旧爱新欢,看她如何抉择?生死一线,可有谁会再次为她寻找四宝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