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200000040

第40章 历史舞台 (1)

两只老虎安禄山崛起开元二十七年,名将张守珪意外落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在张守珪之后,他一手提拔的安禄山迅速崛起,其升迁速度让人瞠目结舌,完全可以写一本职场教科书——《安禄山教你如何往上爬》。

说起来,安禄山的方法很简单,两个字——巴结。

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当过互市牙郎的缘故,安禄山练就了察颜观色的本事,处事圆滑,为人讨巧,精于谄媚,见人说人话,见妖说妖话,见了人妖就说人妖话。

久而久之,凡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的好话。

这也是一种本事。

在处理好群众关系的同时,安禄山又搞起了重点突破。

于是,每逢李隆基的左右侍从到安禄山的防区,他都会拿出十二分的热情招待,热情招待之余,还会送上让人眼晕、无法拒绝的贿赂。

这样一来,安禄山便做足了人情。

在别人看来,这些左右侍从不过是一群奴才。

而在安禄山看来,这些人却是他的贵人,因为他们离皇帝最近。

想接近领导,就必须从接近领导身边的人入手,安禄山总结道。

得到安禄山好处的人回到长安后,更是为他打起了广告,其优秀事迹,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一来二去,安禄山就在李隆基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久,又一个大人物从长安而来,名叫张利贞,时任御史中丞,同时兼任河北巡查特使。

安禄山知道这是一条大鱼——御史台的二号人物,一句话可能顶别人一万句!如果这个人能帮自己美言几句,效果一定立竿见影。

于是,安禄山下了血本,他不仅用贿赂砸晕了张利贞,同时也用贿赂砸晕了张利贞的手下,此时的他就是一个散财童子,不断地往外塞钱。

安禄山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回到长安,张利贞果然把安禄山的优秀品质报告给了李隆基。

正是这次报告,给安禄山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开元二十九年八月十七日,李隆基委任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兼任平卢军使,同时兼任契丹、奚、渤海、黑水靺鞨四府经略使。

此时的安禄山与节度使还有一步之遥。

在这之后,安禄山加大了投入力度,让每个从长安来的使节都乐得合不陇嘴。

投桃报李,心情大好的使节回到长安后,便继续给安禄山造势。

一年下来,安禄山光辉灿烂的形象便在李隆基心目中扎了根。

李隆基决定重用这位好同志,他想让安禄山当节度使。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现有的节度使岗位已经满员,该把安禄山往哪放呢?李隆基灵机一动,孙悟空变戏法一般地就变出了一个岗位:把安禄山所在的平卢军从幽州分出来,再将其升级为战区,事情迎刃而解。

这样,安禄山就成为第一任平卢节度使,跃上了人生的关键台阶。

出任平卢节度使后,安禄山并不就此止步,他想要的还有很多。

他把目标锁定范阳节度使。

范阳由原来的幽州改名而来,是全国最大的战区,兵力达到九万一千四百人。

而安禄山所在的平卢战区兵力只有三万七千五百人,仅仅相当于范阳的三分之一。

如何才能把范阳节度使弄到手呢?安禄山再次开动脑筋。

久在官场的他知道,范阳节度使是全国最重要的位置,仅靠送礼是不够的,要想拿到这个职位就必须打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隆基。

如何才能打动李隆基呢?安禄山自有妙计。

公元743年,安禄山入朝晋见,这次晋见让李隆基欢喜不已。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李隆基会对安禄山这个胡人充满好感,莫非他们前世有缘?不是前世有缘,而是因为开元二十二年的那次刀下留人。

当时,宰相张九龄力主杀掉安禄山,而李隆基考虑到安禄山是个人才,就硬是留了下来。

这次刀下留人让安禄山大难不死,也就此开始了与李隆基一生的缘分。

古往今来,中国的一些领导都有一种微妙的心理,我将其称为老母鸡心理。

何为老母鸡心理?就是把自己当成老母鸡,把自己看重的下属当成小鸡。

老母鸡对小鸡呵护有加,而这些老领导也同样对老下属呵护有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鸡犬升天现象:老领导高升,老下属也随之高升,二者的关系,如同捆绑式火箭。

究其原因,是因为领导对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自信。

因此,一旦认定某个下属,就会始终不遗余力地提拔,尽管有时的提拔并不完全符合原则。

李隆基也是如此,他不断地提拔安禄山,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眼光独到,慧眼识珠。

再者,李隆基不是一般皇帝,他是一个骨子里有着浪漫基因的皇帝,凡是这样的皇帝,一般不按常理出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儿媳升级为贵妃,就可见一斑。

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安禄山入朝之后,李隆基给了他一个特别权限:随时进出皇宫,朕的大门时刻为你敞开。

安禄山大喜过望,忙不迭地谢主隆恩。

谢完恩后,安禄山说:去年营州发生了虫灾,虫子在田地里啃食青苗,臣就焚香祷告。

如果臣居心不良,事君不忠,就让虫子啃噬臣的心;如果臣没有辜负神灵,那么请求上天把虫子赶走。

臣刚祈祷完,就有一群鸟从北方飞来,一会儿工夫就把虫子吃光了。

臣恳请陛下恩准,将这件事写进国史。

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能听出安禄山话语里的荒谬:哪有那么巧,刚祈祷完鸟就来了,难道鸟是你们家自己养的?李隆基智商正常,他也知道安禄山满嘴跑火车,但此时的他实在是太喜爱安禄山了,即便知道这是在说谎,他也觉得这谎说得很可爱。

情人眼里出西施,李隆基眼里出安禄山。

安禄山谎话说完,李隆基当即批准,于是安禄山祷告驱虫就被写进了国史,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虫子事件为安禄山打响了第一炮,不久,他又开了第二炮。

他把炮口对准了一件荒唐的考试舞弊案。

当时,宰相李林甫兼任吏部尚书,由于他本身是宰相,业务非常繁忙,因此吏部的很多工作就由吏部侍郎宋瑶和苗晋卿负责,这一年的候补官员选拔考试也是由这两人主持的。

这次考试出了乱子。

参加这次选拔考试的候补官员数以万计,他们都已经具备了做官资格,参加这次考试就是为了更早获得一个职位。

考试的录取比例非常低,数万人参考,而最终的录取名额只有六十四人,录取比例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有一拼。

原本以成绩说话,大家都认赌服输,然而考试结束一公布榜单,考生傻眼了:名列榜首的,居然是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张奭!众人不服气的原因,一是因为张奭官二代的身份,二是据他们所知,张奭几乎目不识丁,大字都不认得几个,会不会写自己名字里那个奭字都很难说。

这一下,就炸了锅。

吏部侍郎宋瑶和苗晋卿眼看群情激昂,只能心里叫苦,当初他们只知道张倚正受李隆基恩宠,想借此机会拍一下他的马屁,没想到用力过猛,引起了公愤。

宋瑶和苗晋卿试图把这件事压下去,千万不能让李隆基知道。

李隆基起初并不知道,但却被安禄山知道了。

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于是安禄山颠颠地就将此事给捅了出去,李隆基大吃一惊:自己委任的吏部侍郎,居然干出这样以权谋私的事情,看来必须要查一查了。

李隆基查案的方式很特别,他没有直接调查宋瑶和苗晋卿,而是把六十四个被录取的考生都召了进来,他亲自对他们进行考试。

发完试卷,其余六十三个考生开始答题,唯独榜首张奭在低着头发呆。

整整一天过去了,张奭的考卷比他的脸都白——他居然一个字都没写!哪怕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也好啊!白卷英雄就此诞生。

从此张奭有了一个响亮的绰号——曳白,翻译过来,就是拉白屎。

不久,参与舞弊的官员都遭到严惩:马屁拍马腿上的宋瑶被贬为武当太守;苗晋卿被贬为安康太守;被拍马屁的御史中丞张倚被贬为淮阳太守;连陪同担任考官的礼部郎中也被贬到了岭南。

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只有安禄山一个人胜出。

经过虫子事件、舞弊事件,李隆基对安禄山更加刮目相看:这个安禄山不仅有军事才能,而且忠心可嘉,这样的人一定要重用。

一年后,安禄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公元744年三月五日,李隆基发布了一纸诏书,将范阳节度使裴宽调回长安,出任户部尚书。

让裴宽出任户部尚书,其实是为了给安禄山腾位置。

紧接着,李隆基又下了一道诏书:由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同时保留平卢节度使一职。

安禄山梦想成真了。

此时,安禄山手握范阳、平卢两镇,手中的兵力达到了十二万八千九百人,占到了唐朝边境兵力的四分之一。

如果说,李隆基让安禄山出任平卢节度使,是给安禄山这只老虎插上了一只翅膀的话,那么现在他又给这只老虎插上了又一只大翅膀。

醉心于自己慧眼识珠的李隆基丝毫没有意识到,眼前的这只老虎,插上翅膀是会飞的。

李隆基的错觉还在继续,因为他的身边布满了一群为安禄山说好话的人。

礼部尚书席建侯时任河北擢升罢黜特使,对安禄山交口称赞。

在他的口中,安禄山就是公平正直的化身。

与此同时,宰相李林甫、前范阳节度使裴宽也顺着席建侯的话头,对安禄山称赞不已。

难道他们都看到了安禄山的能力?不是。

同类推荐
  • 戍边关

    戍边关

    顾成海刚刚穿越到大宋,就沦落成了个乞丐,被赶到边关砌城墙。从被驱赶至关外的乞丐,到一手掌握边境贸易、组建庞大情报系统的无冕之王。精彩欢乐的大宋军民戍守边关战记,宋辽两国跌宕起伏的铁血传奇,敬请点击收藏《戍边关》,一起梦回雄关万里,千里狼烟……
  • 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

    李渊被设“计”给隋炀帝戴“绿帽子”,“被迫”起兵;李世民收买“常何”,发动“玄武门兵变”……杨国忠逼反安禄山、郭子仪怕卢杞、算命先生游皇宫、朱楷离间朱温与黄巢……故事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和阴谋的可怕,能看懂历史就能看懂现实……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单说宋齐梁陈

    单说宋齐梁陈

    南朝,一个充满故事,充满诗意的“朝代”。却很少在作家笔下留下“蛛丝马迹”,也许是因为它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它的不羁,也许是因为“名士风流“,也许是”**不堪“……有太多的也许也许,更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么的也许,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样的场景下,有多少人在坚守自己的阵地,或许他们换来的结果不是很好,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么些人,才有我们今日的所思所想,你可以批判,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不是吗?
  • 华夏大同

    华夏大同

    本书为《华夏大同》系列第一部《逐清》。某大学历史戏研究生王兆华在梦中接到一个神秘的穿越任务:推翻满清,光复神州。为了在三年内完成任务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穿越满清咸丰皇帝。面对势力强大的既的利益集团,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便叫大清朝土崩瓦解、灰飞湮灭。本书是一本爽书,不过大部分情节均经得起推敲,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不是要爆发了!那就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神剧都看吐血了?就看这是写正面战场的纪实述述。不一样的二战风云,一样的为和平独立而战。和历史书不一样,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这是野史,民间传说。三国志是历史学家看的,我们看三国演义,如果认同,这本书就值得一看。
热门推荐
  • 贼枭

    贼枭

    宅男夏青锋稀里糊涂重生在武道世界,还出身在富裕的贵族家庭,却没曾想老爹丢下他一个人出海,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候一个又一个觊觎夏家万贯家财的强敌跳了出来,昔日的亲朋好友一步一步的也要把他逼上绝路。就在夏青锋身于乱世不知该何去何从时,先祖油画中的半副铠甲,悄然改变了他的一条胳膊和整个武道人生。心存着一句“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乱世真理的夏青锋,行走在强敌林立的武道世界,他不确定自己的奋斗能得到什么?金钱?美色?还是权利?亦或者是......整个世界?
  • 千与千寻之回到神隐爱上你

    千与千寻之回到神隐爱上你

    “白龙呢,白龙怎么办?”“我和汤婆婆商量,不做她的徒弟。不要紧,我已经找回名字了,我也会回到原来的世界!”“我们会在那里相逢吗?”“嗯~一定会!”“一定喔。”“一定,你去吧,记得别回头!!”就这样松开了那只眷恋倾世纤纤玉手。时光荏在,五年已过,如今回想那位翩翩风度的美少男,随时回忆,但却十分清晰入目。那是梦!但是那又不是梦!!!似真似假,小千早已分不清真假。心中那份眷恋随时随地的席卷全身,那份痴恋是否还将继续?他们之间的爱情将会继续延续吗?他们之间的爱情将会继续进行到底吗?尽请期待!!!!!【本文根据动漫(千与千寻)进行改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念执着

    一念执着

    他高高在上独对她百般宠爱,他冷漠无情独为她软下心肠,她助他夺得帝位,为他失了心,却在新婚之夜得知自己不过是他用来布局的一颗棋子。“王爷,不,未来的皇帝陛下……”她咯咯笑着,嘴角鲜血一滴滴淌下,“贱妾恭喜陛下得万世江山,享美人三千……”挥墨之间,灯阑明灭,一念执着,覆水难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绝生

    十绝生

    江湖出三准,共诸杀人狂。惶惶敌难灭,除恶名不彰。疯魔强作卦,神眼驭龙骧。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晨光。白衣暗相窥,少年乐传觞。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流膏润囵囫,溅血染锋芒。仗剑多奋进,掩泪独悲伤。椎骨何其痛,锥心更断肠。生死何所求,安处即吾乡。
  • 牧鉴

    牧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念为魔

    一念为魔

    一场千年之后的劫难,让一个少不经世的孩子提前来到了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一人双身,是来拯救世界?还是诸神酝酿的一个惊天的阴谋?********未来,只在我手中;不向上天屈服,不向任何人屈服,未来世界,由我改变!(附言:新人新书上传,望大家能够喜欢,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快穿之男神攻略大全

    快穿之男神攻略大全

    “我林佳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鸟见鸟呆,风靡万千的少男杀手”是收清纯少年,温润如玉的经理,翩翩少年郎,腹黑的总裁,还是收了大名鼎鼎的律师哥哥。算了不想了费脑,还是全收了吧!冷峻的男声传来“二货,你敢!快给我过来”我大女主灰溜溜的乖乖过去了。
  • 星原游侠银河纵横

    星原游侠银河纵横

    浩瀚的银河之中,危机四伏,邪恶增长。星原力量最优秀的使用者注定是他———纵横银河的游侠毕青!
  • 绿金帝国

    绿金帝国

    绿金帝国欢迎你!第一分卷简介:大学生创业,在城市中种植乡土,拉近绿色的生命气息。---------全书主要内容简述:集地力,除风险;深加工,多来钱;控终端,瓢商财;财聚财散为哪般?安居乐富。擒荒漠、取苍海、游空天、探星际,绿金帝国立中华。------------------------------------借梦想的呓语写书,邀你一起畅想绿色。
  • 前世永恒

    前世永恒

    今生的不幸是否因为前世很幸福呢?二十一世纪的不幸女子林若冰在死后随着仙子看到自己的前世,原来她的前世是三国时代吴国孙策的女儿,孙权的侄女——孙议公主,与三国时期吴国一代名臣陆逊的有着一段生死恋情。本书以客观的角度表现了当时的战争历史场面和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感情。再现了一部三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