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院是汉国第一道院。
院长上清大人已经103岁了。
汉国自立国以来三代君王都以他为师。但他一生从未跻身朝堂。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与君。
这是他早年婉辞先帝,执意草堂时的一首诗。见诗明意,汉家从此不再强求,
但历年以来,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每逢吉凶征讨大事均要向他咨询。有时候圣驾更会滞留仙院,数日不归。
所以这上清院虽是修道悟性之处,却并非真出世外。
好在,这个老神仙,原来真正是个济世救命的天人,最会的是出谋划策,指点江山,炼丹制药,造福百姓,又从来不谋私利,不设心机,一身一世,不沾红尘。
此刻,当小童子清风从握拳小王子刘一的身边离开,穿过层层院落,到前面来禀告师父时,看见在前面东苑的讲经台上,数十名师兄弟们正一起躬身拜过师父,一个一个鱼贯离开,从讲经台高高的石级上缓缓而下。
这都是些少年才俊,大多数出自名门世家,都是未来的国之栋梁。
但是此刻在这上清院中,一色青衣布履,朴素无华。
这里有严格的院内规则。一入院门,则生活作息全部划一,无论贫富贵贱,只以修行悟道为去留依据。
去则无颜见江东父老,意味着此生无望当国家重任。留下当然不易,但从此便意味着有无限的锦绣前程,谁愿意放弃?
所以上清院向来院风清雅,学风纯正。国人无不敬服。
此刻清风看见大家下来,立刻微微颔首,侧立一边,等他们过去,才快步拾级而上,来到讲经台上,远远看见上清大人双目微合,坐在大树之下,连忙徐徐疾步,穿过青石板的平台。
清风过去,师父微微一笑,任是双目微合,却轻轻点头,还不等他开口,已经抬手制止,这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身后。
清风侧立一边,果然后边上来一个师兄,气喘吁吁说,陛下已经驾临院门之外,微服简从,不要通报,就要过来了。
上清大人一笑,起身对身旁的童子们说:“你们都下去吧,只要清风随我就好。”
童子们躬身应答,从树后绕过去了。
清风跟在上清大人身后,穿过诺大的青石广场,还未走到边沿,几个人已经拾级而上,出现在面前。
上清大人微微俯首。
只见那为首的中年男人,一袭长袍,朴素无华,面色白皙,双目清明,浑身简洁明了,却有无尽的威严,隐隐逼人。
这就是当今圣上汉王刘治。
此刻他看见上清躬身就要行礼,连忙紧走两步过来,扶住老人的身子,连连说:“老神仙,可不要折杀寡人?”
清风在后面已经身子弯到圆圆的做了一个大大的揖,口里说:“拜见陛下!”
皇上扶住上清大人,两个一起回过身来,老神仙笑眯眯的,皇上看着这小孩子身子向下弯成一个半圆,深深低着头,双手合拢在头顶的发髻之间,做出一个参见的大礼。
皇上眼睛看着这孩子,挥手,身后的随从立刻远远散开,不留一人。
皇上这才叫清风免礼,那孩子抬起头来,皇上沉吟良久,默默抬手,罢了。
清风谢过圣主隆恩,便侧身立在一边。
皇上和上清大人两个一起走到方才那大树下面,现成的竹榻坐下,皇上神色灰暗,半晌低低地说:“小七那孩子,没了。”
“为什么?”老神仙慈眉善目,不动声色地问。仿佛两人在谈论寻常琐事。
皇上抬眼看着上清大人,眼泪落下来。
“太子和老三带他去打猎,说是小龙马受惊坠入悬崖了。他们找了两天没有结果,今天才告诉我。我叫人把西山鹿苑都翻腾遍了------”
“陛下,没有这么简单。”上清大人微微睁开眼睛,淡淡地说:“不是小龙马!是有人要射杀七皇子!”